第一百零九章 甘肅在行動

第一百零九章 甘肅在行動

很多事情,在發生之前,完完全全沒有想到。

朱祁鎮預料之中,海西之戰最慘烈的一戰,定然是海西守城戰。長期的圍城,漫長的戰爭,怎麼看都應該是這一戰。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這一戰卻發生在朝鮮延邊六戰。

這一戰的爆發,後來覆盤,怎麼都是陰差陽錯。

曹義的欺騙,都是基於戰術的,爲了避免兩面夾擊的窘境。卻恰恰打到了瓦刺的命門上,他騙過了也先。

卻也讓也先將這一戰的意義確定在政治意義上。

一旦單純的軍事行動,被政治所感染。

就會出現軍事上非常目的上非常蠢的戰事。

比如現在,也先對朝鮮已經沒有攻佔的目的了。

畢竟地理位置限制,被遼東海西屏障的朝鮮,在沒有攻克海西與遼東之前,的確不好打,有太多的限制。

阿刺知院就是前車之鑑。

而遼東總兵官曹義也沒有保護朝鮮的意思,最少朱祁鎮並沒有太多保護朝鮮的意思。

但是曹義敢在瓦刺騎兵面前玩陣前撤兵嗎?

簡直是不要命了。

所以曹義只能硬挺着,硬挺着,還有朝鮮方面的大力支持。

這一場戰事,乃是整個海西戰役之中,持續了一個月左右,雙方無日不戰,但是戰鬥結果是兩敗具傷。

遼東鎮的機動兵力直接打殘了。傷亡之多,讓朱祁鎮不得不事後從京營之中,調入一部分京營駐守遼東。

而瓦刺方面,兀良哈三部在這一戰之後,推出了海西之戰。

甚至從戰略意義上,也先在這一戰之中,認清楚了民軍的實力,知道南朝不可輕辱,直接推遲了南下計劃。

等待更適合的時機。

也先從繼承脫歡之位,鞏固地位之後,一直以來頻繁的東征西討,也在海西之戰後告一段落。

甚至草原都變得平靜起來了。

不過,這短暫的平靜,卻是爲了更大程度的爆發。

就在也先與曹義在狹窄的海濱平原之上,針尖對麥芒,死死咬住了對方,一方寸步不讓,一方不惜性命,死死的頂在了一起。

而在長城的最西端,任禮也開始行動起來了。

任禮的行動,與其說是一場戰爭。更不如說是一場武裝外交。

對於這一次出嘉峪關。任禮在外交上的準備,甚至比武力上的準備還多。

關西七衛,除卻哈密衛之外,還有安定,阿端,曲先,罕東,沙洲,赤斤蒙古。六個衛所,都分佈在哈密衛以東,嘉峪關之西的地界上。

曲先衛與阿端衛的地理位置稍稍偏一點。

任禮先到了赤斤蒙古衛,與駐守赤斤蒙古衛的瓦刺甘肅行省的軍隊,稍稍一交戰,瓦刺所部就敗退了。

這也是雙方戰力的真是表現。

大明軍隊最精銳的京營,與南方衛所之間的差距之大,簡直不是一個國家的軍隊,而瓦刺本部人馬,與各地部落雜牌軍之間差距之大,比京營與南方衛所的差距還大。

每一個部落首領都將自己的人馬,當做自己的本錢。、

所以,出於下風的時候,他們很難有堅決的意志。

任禮帶的人並不多。大約一萬多步騎。但都是從甘肅鎮之中挑選出的精銳,而瓦刺駐守在這裡的軍隊,不過幾千人馬,而且都是雜牌。

故而,他們一接戰覺得打不過,他們自然就不大了。先撤到哈密衛再說。

在哈密足夠聚集人馬,再做他圖。

赤斤蒙古小戰一場後,剩下的事情,更多是外交之上。

任禮召集赤斤蒙古,罕東,沙洲,安定衛首領。至於曲先衛,阿端位兩個衛,比較偏僻,也派來了使者。

在明軍大軍大舉壓境的情況之下,這四衛首領都不敢怠慢。

這四個衛所有人丁加在一起,也不過幾萬人丁,這還是加上老弱婦孺的。沒有辦法,這裡的生活環境就是如此。

這一帶北邊是沙漠,南邊也沙漠,兩邊的沙漠幾乎要連在一起了。

沙漫嘉峪關,也是常見的場景。

這樣的自然環境之下,也沒有多少草場。殘酷的生存環境,也限制了這些地方的人口數量。

沒有實力的人,自然被瓦刺與大明來回蹂躪。

根本不敢反抗。

在此之前,任禮已經將沙洲衛搞定了。

任禮看着赤斤蒙古衛,沙洲衛,罕東衛,安定衛的首領,淡淡的說道:“本將軍奉陛下旨意,念爾等在瓦刺鐵騎蹂躪之下,特派本將領,護衛爾等入關內遷。”

“我等多謝將軍厚恩。”沙洲衛指揮使喃哥,大聲說道。

有沙洲衛首先投靠,再加地面上還沒有乾涸的血跡,他們自然知道該做什麼決定。紛紛點頭說道:“多謝將軍厚待。”

任禮點頭說道:“爾等好生做事,朝廷都看在眼裡,自然是少不了你們的榮華富貴。”

任禮朱祁鎮罕東衛,坐鎮斷後,幾個衛所所有人都一起內遷,全部加起來大概有幾千戶,三四萬人。

這一點人丁放在江南不過一個大縣的人口,但是在西北卻也是一個不少人數。而其中男丁,今後就是甘肅鎮的兵力。

去年的時候,就有陝西都司上奏,請求可以召集當地獵戶,番戶爲軍中所用。

朱祁鎮也同意了。

這種辦法其實也就說明了一件事情。

大明三百多萬軍隊,演變一百多萬軍隊,因爲空額的問題,有些不夠用了。各級將領都有開啓募兵的想法。

只是含糊其辭,將這些人定位於類似宋的弓箭手之類。義務民兵而已。

朱祁鎮也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但是卻放開了這權限。

畢竟衛所制度不行了。

什麼樣的新兵制,適合大明。

朱祁鎮一時間也說出清楚,下面要試一試,朱祁鎮就讓他們嘗試,如果有效果的話,可以容納進朱祁鎮的改革方案之中。

如果沒有效果的話。再改不遲,反正不會比這個更加糟糕了。

所以數萬人丁進入甘肅,也增加了甘肅鎮的實力。

整個行動,並沒有多少交戰,任禮在後面斷後。

任禮一直等哈密方面的追擊。好大戰一場。再立戰功。

只是哈密方面一直沒有動靜。

讓任禮有一些失望。

任禮不敢攻哈密衛,一來他知道,哈密地位位置重要,也是瓦刺的經營重點。城高池深,有要走幾百裡,荒無人煙的道路。

且不說現實困難。即便是抵擋哈密城下,也未必能堅持多久。

因爲今年五月陝西大雨水。氾濫成災。

陝西並非一個產糧大省,卻是距離甘肅鎮最近的產糧區了,陝西糧食生產的波動,直接導致任禮糧草的數量。

如果哈密出兵,任禮倒是敢大戰一場,說不得乘勝追擊,一舉拿下哈密衛。但是而今瓦刺龜縮不出。任禮反而不敢輕舉妄動。

只能處理好這一切之後,緩緩的退回甘肅鎮。然後飛報朝廷。也算是一次大捷。並在賀蘭山下按住好關西六衛屯田徵兵,就不要多說了。

朱祁鎮在京師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倒是有些欣慰。

最少證明了,大明軍隊以長城爲根基,一兩百內的戰鬥能力是可以保證的,但是想達到太宗時期橫掃漠北,卻是有些困難了。

似乎九邊的情況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困難。

朱祁鎮大筆一揮爲任禮封伯,封寧遠伯。不過在冊封詔書上,卻不是因爲這一次戰功,而是累功封伯。而且是不世襲的流爵。任禮想要世襲枉顧,還是要差了不少。

不過,朱祁鎮對這一件事情關注度並不高,他最關注的卻是曹義。

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七十章 年關第五十二章 捷報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鯁在喉第五十三章 中學教材第一百七十二章 張宗周孤身歸北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一百三十七章 曬鹽法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四十章 劉定之請纓第九十章 少府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三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開戰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軍對峙的開始第七十章 肇州破敵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醫學院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五十三章 處置曹吉祥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九章 蹇公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六十七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者猶可追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九十四章 明軍東來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八十六章 合流
第一百四十三章 摸底第一百一十章 約期第一百二十七章 揚州謝氏析產案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七十章 年關第五十二章 捷報第一百五十二章 與勳貴的聯盟第一百三十二章 出巡第五十章 英國公餘威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議麓川六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九十九章 定風波二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四十九章 三湖五河總方針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明的銀子在哪裡?第三十五章 午間休息第一百二十九章 如鯁在喉第五十三章 中學教材第一百七十二章 張宗周孤身歸北第二十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國策進退第一百三十七章 曬鹽法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八十八章 對江南重賦不同的看法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賢的機遇第六十八章 台州之戰第六十二章 肇州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一百三十九章 石彪的決然第一百一十四章 皇太后病倒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一百四十六章 西域攻伐總戰略第十三章 劉定之入閣第七章 西南局勢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十九章 修德養望馬性和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六十章 呼之欲出的周相第一百二十七章 託古改制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四十章 劉定之請纓第九十章 少府第四十六章 大軍到位第一百四十六章 乾清宮侍衛換血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一百三十章 北京震動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二十九章 勳貴斷尾第十一章 朝鮮靖難第四十八章 關山飛渡第九十七章 風起西域第三十八章 出乎預料的開戰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軍對峙的開始第七十章 肇州破敵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第一百零一章 楊溥時代的開始第五十一章 西北茶馬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醫學院第六十三章 無人能破的張輔紀錄第八十五章 尚書們的疑惑第九十一章 日本金銀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輔之意第五十三章 處置曹吉祥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一百零九章 倭寇出沒第七十二章 汪氏第九章 蹇公第五十七章 河北旱情第六十七章 風雨將至第一百七十一章 束水攻沙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一百零三章 白藤江第一百四十九章 保河濟運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者猶可追第八十九章 工部侍郎提舉天下工場事第一百八十六章 出塞之前第八十四章 家族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九十四章 明軍東來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六十七章 勳貴之心第五十九章 清丈土地的內情第十七章 李時勉第八十六章 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