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我, 朱祁鎮

序章我,朱祁鎮

一個八九歲的孩子,一身白色孝衣,團團的在錦被下面,小小的人兒看上去可憐之極。而臉色也不好,看上去有驚恐之色。眼皮下面,眼珠子不住的顫抖。嘴脣顫顫亂動,似言語,又似無有願意。

層層布幔放下來,外面還有銅製的火爐。裡面放着精貴的獸炭,這些炭不僅僅耐燒,一塊就能支撐一夜,而且沒有一點菸火之氣。角落處還有一個個銅香爐,看上去顏色稍舊,似乎出爐有數年光景了。只是這香爐造型精緻,銅色極好。三足而立,蓋着上鑲有綠色的寶石,絲絲縷縷清香從香爐之中,冒了出來,似乎有安眠之效。

這香爐下有落款:“大明宣德年制。”

“我是誰?誰是我?”一聲細如蚊吶之聲傳來,卻是從這個孩子口中傳出。此刻這孩子的腦海深處正發生着驚天動地的變化。

無數斷斷續續的片段,浮出他的腦海之中。

“我兒,來看看朕的大將軍。”一個三十餘歲的中年人說道。只見他一身青衫,但是這衣服質地極高,應該是絲綢。光亮柔順,彷彿若有光,輕踩絲屢,看上是一個普通讀書人,但是身上無一不精緻。

他身體稍稍發福,臉型微胖,長長的鬍鬚梳理的整整齊齊的,手中拿着一個圓形型的瓷器,看上像碗,但是卻是平地的,而在這東西下面,有兩隻拇指大的蟋蟀,彼此嘶鳴,威風凜凜,就好像是兩名武林高手對峙一般。隨時準備給對方致命一擊。

“我”一伸手,將這瓷器打翻在地,兩隻蟋蟀不知道爲何遭此大禍,從碎片之中飛跳出來,“我”又用小腳一腳踩上去,其中一隻蟋蟀頓時被踩扁了。嘶鳴之聲戛然而止。 щщщ★TTKдN★C○

周圍的宦官見狀,大吃一驚,紛紛跪在地面上。

這男子臉色大變,嘴角不住的抽搐。“我”又伸出雙手,要抱。

“好。”這男子嘆氣一聲,說道:“我兒殺伐果斷,纔是天下最大的大將軍。”

這個片段浮光掠影的而去。隨即又一個片段展開了。

在明亮的教室之中,幾個男生正在聊天,“我”靠在後面的桌子上,讓椅子一支腿懸空,吱吱呀呀一晃一晃的,聽前面的同學說道:“你覺得康熙傳位給雍正,是在傳位詔書上,添了一筆嗎?將傳位於十四阿哥,變成了傳位於四阿哥?”

立即有人說道:“纔不是的。分明是康熙看中乾隆,覺得‘好皇孫’才傳位給雍正的。”

“我”忍不住說道:“這故事是有原型的,是永樂傳位給朱高熾的舊事,永樂不喜歡朱高熾,因爲朱高熾是一個大胖子,不過,永樂喜歡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才選擇朱高熾的。”

“這纔是所謂的好皇孫。”

“哈哈。”前面的同學笑道:“不就是那個蟋蟀皇帝嗎?”

“我”正坐,放下椅子腿,正要說些什麼,卻聽有人喊道:“老師來了。”

一陣桌椅響動的聲音。“我”立即做學習狀。不敢說話了。

這個片段到此爲止了,又一個片段飛了過來。

虛空之中,一個隱隱約約的意志暗道:“他是明宣宗朱瞻基嗎?父皇的名諱不能亂叫?爲什麼叫宣宗?不,爲什麼我叫他父皇?”

“父皇,”“我”喊道。隨即跌跌撞撞的跑太過去,不過似乎身高不高,視線都在桌子下面,忽然一雙手夾住腋下,“我”整個人飛了起來,被“他”抱在懷裡了。

這個時候,他換了一身衣服,乃一聲一身明黃色的衣服,上面有團龍圖案,頭上一絲黑色細絲編織成小帽,一時間也看不出什麼材質出來。

“看看,父皇畫得好不好。”他讓“我”看過去。

“我”看見,房間之中都是畫,都是以花鳥之類爲主,大多是工筆話,一個個好像能躍紙而出。“我”伸手亂抓,他也由着。“我”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抓了一支毛筆,上面已經沾了墨。使勁一甩,墨汁飛濺的到處都是。

“我的畫。”他慘叫一聲,讓身邊的奶孃抱着“我”。一眼看過去,好幾張畫,都已經被污得不成樣子,根本就不可救過來了。他微微一嘆,揮手說道:“下去燒了般。”

“是。”幾個小太監將一副副污了的畫,撤下去。他忽然說道:“等等。”他看見一副花,一副牡丹圖,上面只有一個墨點,隨即信手抄了一支筆,點墨開筆,在墨點之上輕輕幾筆,一支飛舞的蜜蜂就浮現在畫面之上。

他這才鬆了一口氣,轉過身來,抱起“我”來。說道:“我兒不可如此了,你這樣的話,你爹我的畫都被你毀了。”

這個片段隨即消散了。另一個片段又浮現出來。

燈光很亮,但卻並非刺眼的亮,而是將人的注意力不由放在玻璃展臺裡面。

一隻溫暖的手抓住“我”的手,說道:“這是明宣宗的真跡,一直在美國中,也只有今日在這裡展出,平日是難得一見的。要知道,人們都覺得藝術皇帝都是昏君,比如南唐後主和宋徽宗,卻不知道,還有明宣宗,明宣宗的花鳥圖,也是一絕。明宣宗在藝術史上有相當的地位,比如宣德爐就是出自明宣宗之手。”

“我”說道:“這個哥們很會玩啊?”

“去。”本來溫柔的小手,忽然飛到了耳朵之上,說道:“我給你說話,你能不能正經一點。”

“輕點,輕點。”“我”小聲說道:“這在博物館的,不要讓你看笑話了,我知道,你是搞藝術的,我一點都不懂,見你朋友,容易鬧笑話,要不,這樣,你給劃重點,我背,我背,行不行?”

“算了。”耳朵上的手一鬆,說道:“我們不合適。”

“我”連忙轉過身來,追着一個青絲及腰,身形纖細的女子說道:“我錯了,寶寶我錯了。我改,我一定改,我明個就將那個什麼明宣宗的所有作品都看一個遍。”

“這是明宣宗的問題嗎?”女子的聲音有些惱怒。

“不,是我的問題。”

聲音越來越遠,漸漸的歸爲虛無。

隨即又有一個畫面浮現出來。

“我”似乎長大了一點。

他也年歲也老了一點,眼角多了幾道皺紋,他抱着“我”坐在他的大腿之上,問道:“他日爲天子,能令天下太平嗎?”

“能。”“我”說道。

“有幹國之紀者,敢親率六師征討嗎?”他又問道。

“敢。”“我”說道。

“好,真我皇兒。”他高興道,隨即將頭上烏絲善翼冠帶在了“我”的頭上,這帽子很大,戴在“我”頭上,有些歪歪扭扭的。他站起身,一揮手,身邊的太監宮女都跪在地面之上,向“我”行禮。

他喘着粗氣,安靜的房間之中,只剩下他的喘息之聲。這熟悉且陌生的場景,一時間讓不知道如何去面對了。

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八十二章 武進縣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八十五章 族產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糧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一十三章 請修大明會典以安社稷疏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七十章 楊士奇治水意見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遠之計第二百零二章 咫尺天涯第二十五章 丘濬的實學思想第十一章 孫氏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四十六章 海關銀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臨朝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第十二章 徵朝鮮之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臺灣置州第八十章 西寧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風雲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十四章 遺詔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楊洪到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
第二十八章 決戰前奏第一百三十章 太子第四十二章 舉步維艱第八十二章 武進縣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政學院第一百三十九章 楊溥的政治理念第七十二章 瓦刺可伐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一百六十三章 特殊的早朝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十八章 令人頭疼的孫太后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四十七章 肇州得失第九十五章 大明軍制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六十章 北方戰略構想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調整第一百三十三章 九州志第一百四十七章 天文數字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八十五章 族產第八十四章 雲貴總督第十六章 吾道成矣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朝餘波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四十五章 安南之糧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六十九章 建文已死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三十六章 老將不老第四十六章 重構東北戰略第一十七章 皇后監國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第一十三章 請修大明會典以安社稷疏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一百零一章 困境第三十四章 黎思誠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八十七章 胥吏之害第一百五十五章 天人楊洪第七十章 楊士奇治水意見第九十六章 軍工的發展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十章 老臣于謙第一百三十一章 私鹽產業鏈第一百一十九章 長遠之計第二百零二章 咫尺天涯第二十五章 丘濬的實學思想第十一章 孫氏第八十二章 凱旋閱兵第二十七章 田賦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四十六章 海關銀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九十六章 開海八第五十六章 災情彙總第二百一十七章 素衣臨朝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五十三章 于謙歸來第四十六章 山西大案第十七章 西北馳道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七十四章 緩與急第七十九章 回師第一百六十三章 好爲之第一百章 大明鐵騎之威第一百三十二章 紛紛南洋策第四十一章 麓川大捷第一百三十二章 施禮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二十八章 朱見濬與權力第一次接觸第十二章 徵朝鮮之議第一百三十六章 北京城的變化第十三章 建州女真第八十二章 錢夫人之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臺灣置州第八十章 西寧第一百二十八章 藏地風雲第十一章 內閣七人名單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十四章 遺詔第一章 襄王金冊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七十六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第一百五十章 重啓遵化鐵廠第二百三十一章 河北征兵第二十三章 天子之問第四十章 雨夜奪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城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一百二十一章 安南捷報第六十六章 太子的婚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楊洪到第二十章 三世說與大同世界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六十八章 定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