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震動天下

第二百一十六章震動天下

朱祁鎮將成國公的事情安排妥當,剩下的事情就好辦了。

顧興祖自然是一刀梟首,連鎮遠侯的爵位也奪了,至於家人流放海西,填充當地人口,如果顧家的人真有出息,未必不能從當地頻繁的軍事活動之中,脫穎而出。

至於,陣亡各級勳貴,一一追贈,死後哀榮。

這些事情,朱祁鎮都安排下去了。

倒是在楊俊的事情上,朱祁鎮卻頓筆了。

楊俊身爲楊洪的兒子,已經不是虎父犬子可以說明了,楊洪是虎的話,楊俊連狗都不如,狗還會看家護院的。

但是此刻正用着楊洪,就殺了兒子,豈不是有些太過了。

用其父殺其子,總就有一點不大合適。

朱祁鎮心中暗道:“我終究不如太祖皇帝。”

太祖皇帝就遇見一件同樣的事情,那就是胡大海在外統兵,胡大海的兒子在後方犯了法,太祖皇帝決定處死,當時大臣都勸,但是太祖皇帝說:“寧可大海叛我,也不可壞我法度。”

殺了胡大海之子,雖然胡大海沒有背叛,但是後來胡大海戰死沙場,卻絕嗣了。

楊洪自然不會絕嗣,楊洪不只有一個兒子。但是朱祁鎮還是覺得這一件事情壓後吧。

這些事情都處理過後,朱祁鎮又召見王驥,安排了一下孟瑛出兵的事情。王驥是老兵部了,對這些事情都門清的很。

只要有錢,就能安排的妥妥當當。

自然不用多說。

其實在下午時分,兵敗的消息已經傳開了,城中大小臣子都開始各種串聯。東廠的暗樁就開始活躍起來,將各方的動向都傳到皇宮之中。

朱祁鎮只是草草看過。

果然,他之前大換人效果不錯。

內閣六部,五軍都督府大臣都是比較安靜的,他們不會輕易表露自己的政治意見,除非到了要站隊的時候。

這些人都是經過朱祁鎮的手提拔上來,要麼上任時間都不是太長了,威望有些欠缺,必須依靠皇帝命令才能讓下面人聽話,要麼就是他們的靠山在內閣之中,他們要聽內閣的招呼。

真正躁動起來的,卻是下面的小官。或許他們背後有人,他們這些小官不過是投石問路的石頭。

朱祁鎮心中有數,卻也不在乎。

水至清則無魚。爲了朝廷正常運作,朱祁鎮就要放權,但是放權之後,自然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有些事情不能容忍,有些事情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就像現在這樣,往大說,這是在搞串聯,往小說,不過是管不住嘴而已。要是管的好,很容造成冤獄。

朱祁鎮登基以來,總體來說政治氣氛還是畢竟寬鬆的,即便對幾個因爲各種原因失敗的大佬。朱祁鎮輕在出外安置,重則罷官回家,從來沒有因爲政治原因要任何一個大臣的小命。

這種寬鬆的政治氛圍,朱祁鎮有意維持下去。

所以,對於這些小官的躁動,就當做沒有看見。

不過,朱祁鎮看見一條,上面寫了朱儀去見英國公張輔。他心中輕輕一笑,他雖然好奇張輔對朱儀說了些什麼。

但是卻也不好往重臣家中安插人手。

畢竟監控行蹤還是容易的,很多小臣聚集的地方,都是酒樓,或者說會館,畢竟京官窮,他們有些在北京租房子,他們的小院委實有些上不了檔次,空間也不大,所以他們集會的地方很少在家中。

但是成國公與英國公家中就不一樣了,主人談事情的地方,可不是裡三層外三層的,錦衣衛與東廠的人也飛不進去。

英國公府,張輔在臥室見了朱儀。

朱儀已經披麻戴孝了,他是來向張輔報喪的。

本來朱儀不準備進來,但是張輔快死的人,又有什麼忌諱,他將朱儀叫過來,細細詢問,至於爲什麼在臥室。

無他,張輔真病了。

他這病一半是天年到了,畢竟七十多歲的人,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高壽了,另外卻是心病,是擔心成國公的戰事。

而今他雖然聽到消息了,但是總就比不上朱儀親眼看過奏摺詳細。

英國公張輔聽了,眼前一陣黯然,心中無數埋怨之意,卻不知道該給誰說,畢竟人都死了。

他心中暗道:“朱勇啊朱勇,你死了倒也輕鬆,卻讓我這個當哥哥的給你收拾爛攤子。哎-----”

很多話,張輔卻不好對眼前這個侄子說。

朱祁鎮的用意,張輔能看不出來?他看得出來,但是他卻不好給這個侄子說,而且說了有什麼用?

讓他去恨皇帝,這是萬萬要不得的。

即便退一萬步說,皇帝有意如此,又有什麼錯啊?爵位這東西,是因功而得,爲什麼不能因敗仗而削掉。

所以,讓朱儀明白這一切,說不得還壞了朱儀的前程。

他說道:“家裡的事情就不要管了,府中的財物全部不要動,讓錦衣衛查封,我英國公府有一分,就不會少了你家一分,錢財乃是身外之物,男子漢大丈夫要建功立業纔是。你家的爵位終究要想辦法弄回來,否則你父親地下也不安的很。”

朱儀說道:“小侄明白。”

張輔咳嗽幾聲,說道:“乾清宮統領這個位置,你就不要了,如果是之前,你在這個位置坐上幾年,再外放幾個太平地方,等你爹去了,安安分分繼承爵位未嘗不可。但是而今,卻不行了。”

“而今京營之中,有一個叫孫鏜的,乃是你爹的舊部,雖然有些貪財,卻是一個能打仗的人,我在陛下那裡賣我這一張老臉,讓你去孫鏜麾下,孫鏜一定會照顧你,按之前乾清宮侍衛統領的待遇,你定然是一個千戶。”

“有孫鏜照顧你,再從成國公家丁之中,選一些能打的護衛你,這一戰下來,讓你連升數級不難,今年一戰,不要回京,宣大會有很多將領缺口,你撿着緊要的地方,去當守將,今後一兩年之間,朝廷不會大舉攻瓦刺的,估計在數年之後,倒是以陛下的意思,定然在草原上築城,你倒是去當守將,孤懸草原之上,只要守住了,封一個爵位不難,將來的事情,我就看不到了。”

“不過,你要注意兩點,我給你指的路,一個不好是會死人的。另外,你這一輩子,不要想什麼巧仗,你就給我打死仗就行了,就死守,死攻,記住不要玩花俏,你沒有這一份資質,以陛下步步爲營的性子,將來草原之上城池數量不少,你哪裡艱苦就去哪裡。只要你將功夫做足了,將來會有功勞的。”

張輔硬生生將一句話給嚥了下去,那就是你老爹如果聽話,也不至於現在這個樣子。

朱儀還不明白張輔這一段話的價值,只是點頭稱是而已。

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就是這樣。

卻不知道,張輔已經做出了好幾個判斷,第一個判斷,孟瑛這一戰能勝,第二個判斷,就是大明與瓦刺今後幾年都打不去大仗,第三個判斷,就是開平,大寧,全寧衛的重置。

似乎今後瓦刺與大明兩國戰略上的攻守,都在張輔的目中。

只是張輔爲什麼要說這麼多,這麼細,卻是張輔感覺,自己活不到幾年之後,總要趁着最後一點時間,將這個大侄子給安排好了。

張輔高屋建瓴的指明方向,還動用人脈鋪路,爲朱儀打造出符合自己能力的道路。固然做不到升官如走馬,但是卻也比很多在底層渾渾噩噩一輩子,連升官往哪個方向使勁的人好太多太多了。

這還是成國公家族衰弱的情況下。如果不衰弱根本不用費這個事。

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六十章 明浪第四十章 武學派系的雛形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六十七章 朱祁鎮的後宮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九十九章 西軍脆敗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七十章 年關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九十三章 當今日本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九十四章 明軍東來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五章 京衛改革第六十六章 解決問題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網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序章 我, 朱祁鎮第三十一章 試探安南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
第二百四十五章 瓦刺大崩潰第一百一十章 各自退兵第二四十三章 石瘋子第七十五章 葉留宗的野望第一百六十二章 廢南京六部的構想第六十章 久旱甘霖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七十六章 于謙說太皇太后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一百九十一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三十四章 沐昂折戟第八十八章 高陽伯李文第五十四章 三邊總督第二百零三章 楊洪掛帥第六十五章 也先的東北戰略第一百四十四章 李賢的決擇第四十三章 正統歷第五十四章 吳士漣的絕望與希望第三十九章 地方官制第四十章 使人君不近儒臣者,正此輩也第七十一章 大朝會第四章 朱祁鎮的算計第二章 塞上江南第七十二章 門頭溝至京城線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一百五十一章 約戰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章 戰爭的腳步聲第五十五章 於公入陝第一百六十五章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第一百三十一章 慶都公主駙馬三第三十二章 大明南洋戰略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十三章 三楊解體第二十四章 願吾民無飢寒,願此河永定第六十章 明浪第四十章 武學派系的雛形第一百五十五章 治天下需用文臣第六十七章 朱祁鎮的後宮第六十三章 遼南府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草原第二十六章 朝鮮之戰的帷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寧化縣現狀第二十二章 鴻門宴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五十四章 圍剿之策第九十九章 西軍脆敗第六十三章 馳禁令第七十章 年關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二十九章 武學開學第一百七十章 東廠內第一百零七章 會獵朝鮮第一百二十二章 一漢當幾胡?第八十一章 正陽門下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九十三章 當今日本第四十八章 北元第六十七章 當年千里追異人第十八章 西域近況第一百二十章 燕然山下第八十一章 錢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于謙的隱患第九十七章 誰是小人第一百八十章 登壇拜將第一百七十六章 瓦刺消息第五十一章 頓兵城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輔的落幕第十五章 李實的辦法第七十九章 北京的工業體系第一百三十三章 奪會昌伯爵第一百五十四章 瓦刺的試探第九十四章 明軍東來第六十六章 建文帝下落第八十二章 殿試第七十三章 大宴第七十一章 教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瓦刺臨邊第一百三十五章 以工代賑第五章 京衛改革第六十六章 解決問題第二百四十七章 撒網第三十五章 精簡少府第一百五十八章 財政緊急策略第一百零五章 日本行第三十七章 善後第六十二章 于謙入京第三十一章,祭大成先師第一百七十四章 滿壁荒唐紙第四十八章 廣西戰事第六十六章 楊士奇與于謙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巡城第六十四章 平越策第一百五十二章 給他們死亡第一百六十七章 馬政痼疾序章 我, 朱祁鎮第三十一章 試探安南第七十三章 黎思誠徵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