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後續手段

遼東總兵官、徵夷大將軍在三個仰慕已久的年輕人面前,不過是約略透露出一副新遼東的畫卷,便已將三人折服。姑且不說這位年紀大不了幾歲的將軍的武功,單是這份眼光,便能打動年輕人的那顆想超越父輩的心。傅瑞江所說,不過是代表了幾人共同的心境,但用這樣的語句說出來,無疑還將追隨之心表露清晰。

蘇翎將目光落到傅瑞江的身上,上上下下地看着這位身材高挑、面色尚還稚嫩的商家子弟。這三人的來意,蘇翎是清楚的,可傅瑞江的這種說法,卻帶着幾分別的意思。蘇翎只約略地感覺到,這個角傅瑞江的,怕是還沒有完全融進到那個“商”字之中。以“馬踏”借指,當然是符合蘇翎的身份的。

那胡德昌聞言驚詫之後,目光卻似乎越過蘇翎,看向遙遠的未來,顯然,新遼東的疆域正在胡德昌的沉思之中逐漸清晰起來。

一直以來,對於蘇翎所部的武力部署,胡德昌並未參與其中。事實上從千山堡開始,直到集安城,海西、東海兩部的建成,胡德昌都是走在蘇翎開疆拓土之後,當然,這些事也足夠胡德昌度過那些日夜都沒有一刻得閒的日子,就算是想猜測一番,也是沒有功夫去做的。

就如眼下,那派往五百個已經讓胡德昌、傅升、嚴壽三人將三家所有的親戚、朋友甚至一些相交時日並不算長的客人,也都收颳了一遍。大凡有些聰明伶俐、手腳勤快而又能守本分的,無論年紀大小,一概進入篩選的名冊。就這選人,便也需要大量的人手出面應付,更別說原有的那些商事更是一絲都不會少。所以,這一趟的遼陽之行,也還是在這裡聽到有關遼東未來的設想,當然會使胡德昌浮想聯翩。

說起那五百名銀莊的人選,倒還得益於當初在寬甸堡時。蘇翎抽調地那一批專門給那些管事們教授商業技能的經歷。待到鎮江堡時,蘇翎給胡德昌、嚴壽、傅升定下了“規矩”,這商業學院便也在百忙之中有了雛形。不過,這商業學院比起蘇翎的武官學院以及胡顯成經營的管事學院,當然不是十分緊迫之事。所以這商業學院的架子倒是搭起來了,這學員也都是從胡德昌等三家轄下數千近萬的人手之中挑選出來的,且還有一半是十幾歲的孩童,也是胡家、嚴家、傅家各自歸屬的人手家中地子弟。這個學法,少說也要三年才能算是初見成效。

但實際上這回銀莊的事情。想法倒是早就有的,但隨着胡顯成地派駐管事,如此在短短的兩月之內便要立即展開。卻又由不得胡德昌等人教導。急事便要急辦,何況這銀莊還有輔助恢復遼東南四衛的正常秩序的功能。是故胡顯成地那一套集訓的辦法,也被胡德昌等人依法照辦。

由胡德昌等一批多年經商之人總結出來的數百條條款,也被印製成冊。而所有可能遇到地問題,也都事先定下規矩,提供參考。這一批人。只要在段時間內將這些記熟,便也可以上路了。好在胡德昌的這些人選。個個都是識字地,且必須能寫會算。這一點可比那些不識字的管事們要便利地多。難度是大大減小。

如今總算已經全面鋪開,後備事宜也派了專人管事。胡德昌也才能赴這趟遼陽之行。

就在胡德昌恍惚神遊之時,蘇翎再次展開笑容。問道:“你叫傅瑞江?”

這話將胡德昌拉了回來。那傅瑞江答道:“是的,將

“家裡幾個兄弟?”蘇翎問道。

“將軍,還有三個哥哥,我是最小地一個,今年剛滿二十。”傅瑞江見蘇翎問家中情形,便一口氣說了出來。

蘇翎笑着問道:“我瞧你的口氣,是不是想入營做事?”

此話一出,胡德昌等幾人又是一怔,那傅瑞江卻是滿臉喜色,連連點頭。得有些擔憂。蘇翎將這一幕看在眼裡,便又問道:“想必你父親不允,可是有地?”

傅瑞江點點頭答道:“父親跟幾位叔伯都想讓我也走商路,不許我提起此事。”

見說道此處,那胡德昌不由得望向蘇翎,明顯是不希望蘇翎將這個年輕人收入營中。

蘇翎會意地點點頭,又轉而看向傅瑞江,問道:“過去人常說,好男不當兵,這怕的便是還未等立下戰功,榮耀家世,便落個屍骨不存的下場。就說這遼東,衛所旗軍也不是有好日子過的名聲。你的父輩們到也沒有錯。不過,在我屬下當兵,不會如此。至少從現在起,軍營不會再是窮漢吃糧的地方,而是建功立業,拓土封侯的第一步。”

胡德昌聽見前半句還好,這後半句,卻又將心提了起來。那傅瑞江卻剛好相反,是越聽越興奮,呼吸都有些急促起來。

“今日趁着這個機會,我便多說幾句。”蘇翎說道,“胡顯成在鎮江堡做的事,想必你們都已知道了。以後這每一個兵,每一位武官,都會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土地,金銀。我要讓每一營裡的官兵,不會再是僅僅靠那點月餉養家餬口,今後所有的官兵都將是日後遼東的大戶人家。當兵將也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後我要逐步做到的。”

三個年輕人都靜靜地聽着蘇翎宣佈日後這軍籍的待遇設想。自然,胡顯成所作的,各人都是清楚的。但,這想的不過是蘇翎照顧部屬而已,卻沒有想到蘇翎會將此提到這麼高的程度。遼東衛所軍籍的問題,當然是明白的,就連他們自己,也覺得這做商人雖然沒多大地位,卻也比那些衛所世代爲軍的旗軍們,要自由的多。

只聽蘇翎接着說道:“你們都看到了,那五百個村、鎮,目前只有兩個人,這是咱們目前人手奇缺不得不做的下策。以後,等戰事平息,這所需的人,都要從軍中的這些兵中挑選。就算是軍中的一個馬伕,也絕不會到最後落了個因爲年紀大了便無處容身地結果。”

若真按蘇翎這番話所說安置下去,在遼東,可不真是變了天?這日後當兵的即便不能說都是官,可也要算做吏了。且目前只是處置的這些村、鎮,尚且不知蘇翎會對衛所一級的作何安排。但照這個架勢,很有可能也是從軍中選取官員任命。這遼東,可當真是以軍主政了。

當然。三個年輕人只是聽得好奇,傅瑞江也不過是更興奮而已,這番話若是講給父親聽,說不定事情還有轉機。而胡德昌。自然考慮的要多官統轄武官可是知道的,眼下當然定是不會照着這個套路行事,遼東早已不是大明預計的那番模樣了。

胡德昌遲疑了一下。問道:“將軍,這番安置。當然是好。不過,正如此次那五百個村、鎮的管事們。其中有近半數都是不會寫字的,眼下當然算是急事急辦。但這不識字總究會牽出不少麻煩。若是將軍如此安置,可得每一名管事還得配置一名書辦。這筆開銷可是不小啊。再說,如此辦事,總不如本人便能識字讀寫地方便。”

大概是礙於蘇翎如此袒護軍人的緣故,胡德昌沒有明說,實際上說的,便是這些官兵,也是大半不識字之人。這在軍中便已有不妥之處,何況還要到地方處置更多、更繁瑣地民事?不說公正與否,這被人欺矇的可能性便要大得多。尤其是事關賬目數據的,胡德昌可是對此一清二楚。

蘇翎沉吟片刻,笑了笑,說道:“這可是越說越遠了。也罷,今日就對你們多說說,你們也好幫着出出主意,畢竟......”

Wшw ▲ttkan ▲co 蘇翎說道這裡,看了看三個年輕人,接着說道:“畢竟這些事,很多都需要你們去做。”

這話無疑要留下三人任用了,胡德昌儘管估計到會是這個結果,但對蘇翎等新近崛起輕武官們,可不敢拿自己地估計算做事實去辦事。此話令胡德昌放下心來,便接着蘇翎的話頭,說道:“將軍多講講最好,也好讓這些後輩多學學。將軍的一句話,可比他們學上幾年還要管用。”

三個年輕人當然不會輕視這難得與將軍見面且親自訓話地機會?當下便一齊正正身子,凝神細聽。

蘇翎笑着揮了揮手,說道:“你這話說的,我又不是神仙,哪兒那麼管用?這很多想法,也都是如今日這般,說着說着,便就冒了出來。如今這戰事未平,眼下攤子又鋪地廣,人手始終不夠。等有功夫的時候,倒真要選一批人,別地不做,專門商議這些點子、想法,只要是對遼東有好處的,都可以說,可以做。”

胡世雲試探着說道:“將軍,是不是就如招募一些幕僚一般?”

蘇翎笑着看着胡世雲,說道:“對,是這個意思,不過,這些人不是爲哪一個官員出點子,想辦法,而是對整個遼東地各項事務,都可以涉及。就比如你們今日說的,那個放貸地去處一樣。以後還可以分得更細,更廣,當然,這得要懂行的人才知道。比如那個鍊鋼一事,這鋼的好壞,可不是打把刀出來試一試那麼簡單。”

胡世雲眨着眼睛想了想,鋼打造的腰刀等等傢什,不是都這麼試的麼?”

蘇翎說道:“這樣試當然最爲直觀,一眼便瞧見結果。不過,你能保證日後打造的腰刀都是一般模樣?若是哪家作坊碰運氣,恰好打造出一批好鋼來,卻又不得要領,日後做不成,你們那銀子,豈不是達不到最初的所想的結果?”

胡世雲望了望胡德昌,見父親衝自己點頭,便大着膽子繼續發問:“將軍,我們商議時,倒也想過這事,但卻不得要領,眼下也未想出別的法子,請將軍指點。”

蘇翎笑了笑,說道:“這果真是一事接一事,越說越遠。不過不妨。今日便專門說事。”

蘇翎看着胡世雲說道:“這冶鐵鍊鋼,我也是外行。不過,這如何煉出好鋼,卻定是有跡可循的。其餘的燒磚、制瓦,紡棉、織布,也是與此類似。想當初我們在白沙溝,那自己琢磨出來的陶碗陶盆,若是今日拿出來,怕是要招人恥笑。”

大概是想起了過去。蘇翎稍稍停頓了下,接着說道:“那些作坊,各自不都有自家祖傳的手藝麼?這要斷的準。自然是要看這些手藝到底如何,而不是僅僅拿出幾把好刀來。”

胡世雲想了想,問道:“將軍這個法子,好是好。可那些手藝都是各家祖傳的,怎會輕易示人?”

蘇翎搖了搖頭,說道:“這個便是具體的事情了。想來你們要在銀錢上做生意,自然有法子讓人家來貸。”

胡世雲沒有接話。顯然對此毫無辦法。

蘇翎見此,說道:“我說幾句。那缺銀子的。自然會跟你們走地近。要是能讓不缺銀子的,也能要你們的銀子。你們這個銀莊,纔算做到家了。”

此話一出。連胡德昌也跟着琢磨起來。人家不缺銀子,又如何貸給別人?莫非硬逼着?那一刻,胡德昌甚至聯想起那些無緣無故便消失了的大戶的傳說,一雙眼睛便瞧向蘇翎,但顯然蘇翎的神情不是這個。再說,蘇翎也沒必要用那種手段使在這件事情上。

胡世雲老老實實地說道:“還請將軍說得細一些。”

蘇翎笑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接着說道:“說來也簡單。這不管是做什麼的,總要賺銀子吧?如今,你們可知道你們最大的長處是什麼?”

胡世雲、傅瑞江、嚴正安相互對看一眼,心中涌出無數念頭,但卻不敢輕易都說出來。

蘇翎不待回話,接着說道:“這作坊也好,經營店鋪也好,那些商貨能賣得多

胡德昌不假思索,隨口答村、鎮,百多裡地吧,若是打造得稀罕物事的,還要遠一些。”

蘇翎點點頭,說道:“但你們如今能將商貨賣得多

胡德昌心裡一動,隨即明白蘇翎指得是什麼,但卻沒有說話,而是偏頭看向三個年輕人,要看看他們,是否也能有這份心思。

胡世雲卻老老實實地答道:“將軍,我們幾家地商隊,不僅遍及遼東,且直通關內,京城一帶北直隸數府,還有最遠到過南京一帶。”

蘇翎笑道:“這邊是你們最大的長處。這可比銀子多管用。”

嚴正安問道:“將軍是說,通過我們幾家的商路,幫着那些放貸地賣貨?”

蘇翎說道:“簡單的說,是這個意思。當然,實際辦起來,不止這一句話便能辦妥。你們不妨也畫個圖出來,將你們幾家的商路都畫上,一目瞭然。恐怕指望用你們這些商路的,可不止是那些需要放貸地人。”

胡世雲若有所悟,說道:“將軍的意思,是指拿這個商路來鼓動其擴展,以便打造出更多的商貨來?”

蘇翎點點頭,說道:“對。不過,這得要你們選地貨好才行。不然大老遠的跑去關內,卻只是賣些尋常物事,這些便都是白說了。”

胡世雲明白了,看了看兩疑了下,才轉身面對胡德昌說道:“爹,咱們最好也按將軍適才說地法子,尋一些懂行之人,如此才能辨別到底哪一個纔算是好貨,才能賣到關內去。”

胡德昌略略皺眉,說道:“我們經商的,也要招募幕僚?”

這不能怪胡德昌,如今大明朝真正地大商人當然也有不少,但這種舉止,怕也是沒有。正如蘇翎所說,胡德昌幾家的商路,正是有蘇翎做做後盾,才能擴展出如此規模地商路來。可如今要花銀子僱傭一幫專門出主意的幕僚,可是與常理不同。一般地商人,也就是親自出馬,或是帶動整個家族的人行商各地,打聽消息倒是常事,但僱人換結論的,可就從未有過。

胡世雲接着對胡德昌說道:“爹,這也不能叫幕僚,咱們又不是官。這叫法得另換一個。按着將軍說的法子想下去,只需咱們定下大致幾種能在關內賣的好的,再尋懂行之人,然後挑出幾家來選。其實按眼下遼東的實情,真不缺銀子,或是不想賣更多地物事賺銀子,怕還沒有。所以這關鍵還是咱們如何去選。”

蘇翎笑着接過話頭,說道:“還有一個法子,便是也不需說是放貸給他們。你們不妨直接合股,你們管賣,他們管做。說不定還要好一些。”叫道:“這個法子好。只要不插手人家的祖傳之密,且用的還是咱們的商路,想必還是有人願意的。這可比那銀息要豐厚得多。”

胡德昌點點頭,說道:“這個我們回去再好生商議一下。”

這個偏題。便算偏到頭

蘇翎想了想,說道:“這說回去,適才說的不識字一事。也是隨後便要辦的。等那五百個村、鎮都辦妥了,這接下來。便是辦學。”

剛說這一句話,胡德昌便問道:“將軍。五百所學校?”

言下之意,又是人手不足的問題。胡德昌的印象裡。那蘇翎首創地千山學院,可是規模不小。如今又分成武官學院、管事學院,還有這個商業學院,儘管時間都不長,可要算起人數,可是數千人之多。

蘇翎笑着說道:“當然不會是千山學院那般大小。這辦學一事,在村、鎮裡,只需先做到識字、讀書寫字便可。至於更深的學問,都彙集到千山學院去。不過,做到這一步,這怕是至少要五年的功夫從最初識字,到最後能被選出來到千山學院學習那些還不被外人知曉的內容,五年下來,也就是十五六歲的年紀吧,再胡德昌說道:“將軍,若都是公辦,這辦學地屋舍、桌椅、先生,可都是五百倍的數目啊。這每年的銀子花銷,可是不小。”

蘇翎點點頭,說道:“這是長久之計,倒不在乎那幾個銀子,你是說承擔不起?”

胡德昌連連搖頭,說道:“不是,眼下還是能夠支付地。我是擔心將軍越辦越大,到時可便是翻倍增長

這也是實情,凡是蘇翎交待過的,無一不是越來越大地趨勢。不過,胡德昌等人辦的倒是賺地越來越多,但這蘇翎的兵馬卻也是成倍增長。若不是有朝廷地糧餉支撐,胡德昌難說是否能應付得了。

蘇翎皺了皺眉頭,似乎想想起什麼難事,過了一會兒,才說道:“這辦學的大小,倒是沒有定數。說到底還得看那些學生學得如何。若是僅僅是識字,倒沒什麼難辦地。只是,這辦學的事,也得另尋一人管帶的好。”

胡德昌猶豫了一下,暫時沒有應聲。

只聽得蘇翎又自言自語地說道:“這沒人專管,難說那幫先生都教了些什麼東

嚴正安插嘴說道:“不就是千字文,三字經一類的麼?”

蘇翎一聽,笑了笑,說道:“識字學這些倒沒什麼問題。只是,這些孩童可都是後遼東的新一代人,我們現在做的,還要這些後輩人來接着做的。若是都教出以往遼東那樣的,可就沒必要了。眼下我們的人手......”

蘇翎搖了搖頭,說道:“這若說起來,又話長了。還是尋個人專門處置的好。”

胡德昌終於鼓足了勇氣,說道:“將軍,我看,還是讓陳家大小姐出面好了。以往也是由陳家大小姐管帶的,對此也算是熟悉。”

蘇翎一笑,說道:“也是,先讓她管着吧,你回去便去見她一面,讓她.......”

蘇翎沒說完,卻問胡德昌,說:“她是不是總被一羣女人圍着?”

胡德昌一怔,隨即笑道:“是啊,有數千人呢。胡將軍說快成一營人馬了。將軍,那羣女人中還當真有會騎馬的,如今大概有四五十個女人,都能快馬揚鞭地行路。如今陳家大小姐都不怎麼用那些護衛騎兵了,往來傳令辦事,都由那些女人辦理。若是穿上鎧甲。可看不出與那些護衛騎兵有什麼分別。”

蘇翎好奇地問道:“都穿了鎧甲?”

胡德昌想了想,說道:“大概是棉甲,想必是那些女人們自己改過的,看着一樣,但似乎份量並不重。”

蘇翎笑着搖搖頭,說道:她的事情。”

胡德昌說道:“那些女子,倒也能幹的緊。陳家大小姐專門圈出一片地方來,這除了搭建屋舍要人幫忙外。其餘的大小事務,可都是她們自己辦理。包括運送糧米、打柴運煤,更別說提水挑擔。這些力氣活也有一幫女子去做。我倒是見過有力氣的女人,我家村子裡便有。但這麼多,卻還是第一次見到。”

蘇翎笑道:“男女之別,大多是在這氣力上。若是這項去了。差別便不大

胡德昌笑道:“將軍說的

自然,有個陳家大小姐在,哪個又能說不是?蘇翎所部帶來的。不僅僅是武力、金銀的變化,還有更多地新鮮事物。胡德昌早已習慣了。當然,那三個年輕人。自是要更容易接受一些,這也是仰慕年輕的蘇將軍的原因之一。

蘇翎便接着適才的話說道:“你回去對她說說這件事。讓她也尋一些幫手吧。她自己尋也好,要胡顯成與你們幫着尋也好。總之先將這件事謀劃一下,若是能速辦,便先辦幾所試一試。”

“是。”胡德昌答道。

“至於教書之人......”蘇翎遲疑着沒有說完。

“將軍,”胡德昌說道,寫認字,倒也好找。只要認字的都可以教,我們那些店鋪、商隊中,便能尋出不少,但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不過,日子都不能太長了,若是輪換個三五日的,倒是能行。”

蘇翎說道:“讓陳芷雲去想辦法吧。你就說,這一,不論男女,一分銀子都不收。第二,不能讓教書的給教出問題來。你明白麼?”

胡德昌一想,隨即點點頭。這問題最大的是什麼?蘇翎既然說了以後會用的這些纔開始識字地孩童,那自然不能被教成反對蘇翎的結果。胡德昌之所以明白,是參與過深,這蘇翎蘇將軍所辦的事中,還真找不到幾處能與大明朝地例行事宜一致的。若是找了一幫子秀才、酸儒的來教,難保不給整出個蘇將軍行事不合朝廷律令的結果來。

胡德昌想了想,又說道:“這兩點,陳家大小姐已經在鎮江堡開始做了。最初教地是那些女人所帶的孩童,後來便增添了一些貧苦人家的孩子,說是多少要認識幾個字,少受矇騙。陳家大小姐每日都會親自去上一個時辰地課,到我來之前,一直沒斷過。”

蘇翎想起陳芷雲的樣子,心內不禁又是一陣翻滾,幾絲歉疚再次浮現。

胡德昌望見,約略猜出幾分,便問道:“將軍,據說將親,可是真地?”

蘇翎一怔,隨即笑道:“是這麼打算的。只要到時候,那努爾哈赤還窩着不動,這喜酒你可得來喝。”

說完,蘇翎又對三個年輕人說道:“到時候,你們也來。”

胡世雲等一齊說道:“恭喜將軍。”

蘇翎一揮手,說道:“不過,這期間若是你們沒盡心做事,可就喝不成了。”

胡德昌笑道:“他們怎敢?”

蘇翎說道:“這事就這麼定了。辦學畢竟還是第二步要走地,不必太急。等那喬奧的消息有了迴音,我會專門就此事再好好商議一下。”

喬奧神甫地名字,胡德昌倒是聽過,也在鎮江堡見過本人,但卻不知究竟,此時也不便問。

蘇翎收回心神,接着說道:“這說得是日後的事。至於這軍中,以後也會辦學。武官們進武官學院深造,一般士卒,也會有機會識字讀書。只是這都要等到戰事了了之後才辦,眼下急不得。”

傅瑞江見蘇翎又將話題說回到他那件事上,便又鼓了鼓勇氣,說道:“將軍,我自六歲起。家父便請了先生教我讀書識字......”

蘇翎轉頭瞧了他一眼,笑道:“怎麼,真想到軍中來?”

“是。”傅瑞江說完,雲與嚴正安,使勁示意,要他們也幫着說幾句話。

胡世雲便說道:“將軍,瑞江自小便喜武,也曾跟原先地護院師傅學過幾手,爲此傅伯父沒少訓斥。但直到現在。瑞江依舊沒改這個喜好。對做生意,卻沒我們這般有興致。”

蘇翎瞧了瞧胡德昌,這一眼卻令傅瑞江緊張起來。忙說道:“將軍,我練過刀法,弓箭也練得有十年了,百發百中不敢說。十箭全中箭靶也不難做到......”

胡德昌立即出言喝到:“你都胡說些什麼,在將軍面前誇這些海口,你不嫌丟人麼?”

那傅瑞江大約是急於表明自己能入軍營。說話自然欠妥,在蘇翎這位總兵官面前說那番話。倒聽着不像是其想表達的意思。傅瑞江立即滿臉通紅,低頭不語。

蘇翎倒沒計較。說道:“你那些功夫,用過麼?”

傅瑞江卻不知爲何。頭低得更深了。

“怎麼?沒用過?”蘇翎笑道,“這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你沒當兵,自然無處可但也沒說話。

胡世雲笑了笑,說道:“將軍,瑞江弟弟年少氣盛,這身功夫又不錯,所以......”看了一眼傅瑞江,嚴正安說道:“實話實說嘛,將軍,瑞江弟弟這麼些年,跟別人打架鬥狠少說也有上百次,這連點傷都沒有過。這算不算用過?”

蘇翎笑道:“原來是這個。算,當然算。當兵自然要狠,不然怎麼殺敵?”

“將軍留下我了?”傅瑞江又驚又喜,忙問道。

胡德昌卻是緊張,但看了看蘇翎,又未敢說出口。

“留下了。”蘇翎說道,“胡德昌,你回去跟傅升說,就說我留下傅瑞江喜,這與父親交代,怕是最難辦的麻煩,如今蘇翎發話,自然不會有問題了。

蘇翎看着胡德昌,說道:“你就說......這些年你們做的事,我心裡清楚。你們的家人,我自會安置妥當。”

胡德昌立即答道:

傅瑞江興奮之餘,忘乎所以,隨即又問道:“將軍,我以後就跟着將軍走,不過,請將軍答應我一件事。”

“滿嘴胡言。”胡德昌罵道。

蘇翎回收止住,笑着問道:“什麼事?”

傅瑞江小心地看了看胡德昌,小聲說道:“這若是能趕上上陣殺敵最好,若是趕不上,請將軍也留下我,我不想去做生意,也不想到什麼村子這純屬孩子話,連胡德昌聽了,都有些哭笑不得。

蘇翎卻想了想,問道:“將你留下,我說安置妥當,可不是讓你躲在後面的。你怎說趕不上?”

傅瑞江揚臉說道:“鎮江堡的人都說,建奴已經內亂,兵不成兵,將不成將,已無力對抗將軍。”

蘇翎微微皺眉,轉頭問胡德昌:“真有這樣地說法?”

胡德昌搖搖頭,說道:“我未曾聽說。”

胡世雲小聲說道:“父親每日忙碌,自然聽不到這些閒傳的話。”

胡德昌一聽,想了想,也只得點頭。以胡德昌目前所擔負的職責,也如蘇翎一般,成日間都是各式各樣前來稟報的人,如何有機會去聽民間閒談?

“將軍,”胡德昌望着蘇翎皺眉的樣子,擔心地問道:“這又什麼緊要的麼?”

蘇翎瞧了瞧三個年輕人,反覆打量了幾遍,才轉頭對着胡德昌說道:“這話只能入

胡德昌一怔,忙說道:“若是事關機密,他們不聽最好。”

胡世雲等一怔,正不知如何是好。

蘇翎卻淡淡一笑,說道:“都是一家人了,我只是叮囑一句。以後,你們都有大用,早點參與,也是好的。”

這後一句,自然是對三人傅瑞江立即站直了身子,靜靜聽着。

蘇翎看了看衆人,隨即說道:“有建奴,纔有糧餉;有努爾哈赤,纔有我們。”

此話說完,屋內頓時安靜下來。

胡德昌自是一點就透,若是前後聯繫起來,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便豁然開朗起來,而略加思索,這對蘇翎的欽佩,便更加由衷幾分。此前若是多了些畏懼,再加幾分欣賞,此時胡德昌便覺得眼前這位年輕地總兵官,可是與年紀一點也不相襯。能想出這樣的謀略、部署的,沒個幾十年地閱歷,又如何做得到?蘇翎身邊有哪些人,胡德昌可是清清楚楚,可沒出現個諸葛一類的軍師謀劃,完全是蘇翎一手所創,這能不令人欽佩麼?(,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

第16章 太平哨第55章 再起波瀾第26章 遼陽血戰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2章 鎮江水師第41章 遼陽又變第6章 獅子張口第20章 遼系一派第23章 商人心思第6章 烈火焚城第20章 棄婚約第37章 欲赴蒙古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59章 將軍賜名第8章 煙花柳巷第2章 昏官悍勇第35章 遼陽移民第52章 蘇系武官第8章 峰迴路轉第27章 蒙古一部第12章 紮營登州第17章 鹽參商第72章 海上船隊第27章 黃雀在後第35章 太平新城第9章 莽撞之餘第11章 故人相見第79章 梟雄鼠輩第29章 新學堂第51章 提督遼東第26章 遼陽血戰第89章 殺光慶功第11章 顧此失彼第28章 無主之城第8章 煙花柳巷第17章 工部庫存第20章 漸變舊俗第14章 萬事俱備第23章 商人心思第55章 爲奴之選第20章 阿哈諸申第7章 六月風過第70章 去舊迎新第12章 將星隕落第32章 何去何從第51章 異域奇事第33章 波光之下第25章 以商爲引第19章 鐵甲斷金第15章 小勝暗襲第8章 越河演練第5章 商人心思第55章 爲奴之選第43章 七虎獵熊第80章 戰事前移第5章 白沙溝第36章 百萬之初第25章 女真戰俘第36章 孤注一擲第13章 強行監軍第11章 撥雲見日第41章 遼陽又變第39章 兩軍相聚第56章 疑神疑鬼第24章 布場作坊第92章 開疆拓土第23章 經略牽線第34章 遊擊將軍第92章 開疆拓土第80章 戰事前移第23章 戰雷隱隱第21章 水師一部第54章 越來越近第6章 烈火焚城第1章 夜不收第46章 心存高遠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19章 英雄美人第1章 旗軍戍邊第16章 將值幾何第26章 遼陽血戰第28章 死而復生第9章 李氏農莊第3章 西洋之慾第12章 紮營登州第15章 堅城瀋陽第56章 牛錄歸附第9章 以血授職第12章 將星隕落第6章 烈火焚城第57章 女真國策第45章 鎮江新城第11章 天朝小國第17章 鹽參商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7章 戰馬悲鳴第30章 來去由心第10章 計奪寨第65章 豪爽胸懷第41章 擠壓行動
第16章 太平哨第55章 再起波瀾第26章 遼陽血戰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2章 鎮江水師第41章 遼陽又變第6章 獅子張口第20章 遼系一派第23章 商人心思第6章 烈火焚城第20章 棄婚約第37章 欲赴蒙古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59章 將軍賜名第8章 煙花柳巷第2章 昏官悍勇第35章 遼陽移民第52章 蘇系武官第8章 峰迴路轉第27章 蒙古一部第12章 紮營登州第17章 鹽參商第72章 海上船隊第27章 黃雀在後第35章 太平新城第9章 莽撞之餘第11章 故人相見第79章 梟雄鼠輩第29章 新學堂第51章 提督遼東第26章 遼陽血戰第89章 殺光慶功第11章 顧此失彼第28章 無主之城第8章 煙花柳巷第17章 工部庫存第20章 漸變舊俗第14章 萬事俱備第23章 商人心思第55章 爲奴之選第20章 阿哈諸申第7章 六月風過第70章 去舊迎新第12章 將星隕落第32章 何去何從第51章 異域奇事第33章 波光之下第25章 以商爲引第19章 鐵甲斷金第15章 小勝暗襲第8章 越河演練第5章 商人心思第55章 爲奴之選第43章 七虎獵熊第80章 戰事前移第5章 白沙溝第36章 百萬之初第25章 女真戰俘第36章 孤注一擲第13章 強行監軍第11章 撥雲見日第41章 遼陽又變第39章 兩軍相聚第56章 疑神疑鬼第24章 布場作坊第92章 開疆拓土第23章 經略牽線第34章 遊擊將軍第92章 開疆拓土第80章 戰事前移第23章 戰雷隱隱第21章 水師一部第54章 越來越近第6章 烈火焚城第1章 夜不收第46章 心存高遠第18章 山東總督(二)第19章 英雄美人第1章 旗軍戍邊第16章 將值幾何第26章 遼陽血戰第28章 死而復生第9章 李氏農莊第3章 西洋之慾第12章 紮營登州第15章 堅城瀋陽第56章 牛錄歸附第9章 以血授職第12章 將星隕落第6章 烈火焚城第57章 女真國策第45章 鎮江新城第11章 天朝小國第17章 鹽參商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7章 戰馬悲鳴第30章 來去由心第10章 計奪寨第65章 豪爽胸懷第41章 擠壓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