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將軍賜名

既然袁應泰已經表明奏書的態度,這海西、東海試行府縣的文章,便由袁應泰去做了。這是文官的本職,咬文嚼字也好,是妙筆生花也好,想必袁應泰做起來不會有什麼難度,至少比起擔任遼東經略要容易得多。而且,袁應泰有着治理民事的良好口碑,且經驗也算豐富,這份奏書送上去,便只等朝廷上大臣們與皇上去爭議好了。而此事,便算進入商議的尾聲。

至於朝廷若是同意了設置府縣的試行,那麼隨後的鼓勵農耕、興修水利等等措施,袁應泰都不需什麼人商量,自己便可拿出無數條施政方案來。當然,隨後朝廷可不止是要給予遼東兵餉、糧草、器械,還得擔負起支持海西府縣的責任。不過,這可比供養數萬大軍要簡單得多,也就是提供農具、耕牛,以及一些糧食、種子等等。當然,官員一事的阻力,比起設立府縣來更大。

但不論朝廷是否同意,只管做便是了。等朝廷能定下赴任的官員,怕是時間上就不會太快。一拖數年,也是不奇怪的。重要的是,由袁應泰開始,將給大明朝廷一個嶄新的治理邊疆的方案。變革往往其餘事態一發不可收拾,如今遼事如此,難道還不能讓朝廷改變主意?不管是否有違祖宗制度,單是那上千萬兩的銀子,便足以讓皇上對任何可能予以關注。

這事若是成了,不僅袁應泰理所當然會聲名鵲起,連天啓皇帝。也會留下個開疆擴土的好名聲。當初明太祖朱元璋創下的大明疆域,那努爾幹都司早已成爲過去,如今這遼東都司看着也岌岌可危,大有也會不保地趨勢。若是海西、東海設立府縣的事情可以成功的話,那山海關便等於是無用之舉了。當然。這些都要等到袁應泰的奏書送回京城之後,由朝廷去煩心了。

蘇翎與袁應泰說完此事,便又將目光投向做了很久地李永芳。

李永芳很敏感地感覺到了兩道目光,隨即將身子坐正。仍然微微低頭,不敢平視。

“李永芳,你最先說的,還有數百漢人?”蘇翎問道。

“是。”李永芳大概是早就等着說這件事情,卻因兩位長官談及其它地要事而不得不忍住不提。此時連忙接着說道:“那些漢人,有些是牛錄中的阿哈。有些是編入八旗的戰兵。”

“哦?”蘇翎一怔,是屬於八旗?便又追問:“這些人一齊歸附,可是有武官帶隊的?”

“正是。”李永芳好不容易盼到正題。

“是誰?”蘇翎問。

“領隊武官。名叫劉愛塔。”李永芳答道。“劉愛塔?”蘇翎並不知此人是誰。從未聽過。待看向袁應泰。見其也是一臉不知地神色。

“此人是何來歷?”蘇翎問道。

“將軍。劉愛塔原名叫劉興柞。原本是遼東開原人氏。據說其因當初因年少輕狂。未曾中舉而穿戴舉人服飾。被開原官員捉拿懲治。便聞風而逃。投奔了努爾哈赤。”李永芳自然是爲此做了番功課。就等着這一時刻說出來。

“爲這事而逃?”蘇翎有些不以爲然。但袁應泰卻知道這個罪名是實在地。雖然此時大明朝早已不那麼嚴禁等級、服飾地限制。可畢竟在大明律令中載明地。是違禁之舉。治罪也是理所當然。

“他帶了多少人歸附?”蘇翎問道。

“劉興柞帶着其兄弟劉興基、劉興治等共計七人。此次帶着漢人八旗兵二百七十人以及其餘跟隨地漢人阿哈投奔將軍。”李永芳答道。

“這個劉愛塔......”蘇翎皺了皺眉頭,又問:“到底叫什麼名?”

“劉愛塔據說是努爾哈赤賜名。原名到了建奴之後便不再用了,不過,這回歸來,仍舊恢復本名,叫劉興柞。”李永芳說的清楚。

“這努爾哈赤這麼喜歡給人賜名?怎麼沒給你賜一個?”蘇翎笑着說道。

李永芳低頭不答,袁應泰可願意看見李永芳這幅模樣。

蘇翎隨即又問道:“這個劉興柞在八旗裡是個什麼職位?”

李永芳這當然也問過,此時便答道:“劉興柞被努爾哈赤任命爲守備一職。”

“守備?”蘇翎說道,“努爾哈赤還有什麼地方要守地?”

李永芳想了想,答道:“將軍,那努爾哈赤的軍制,除了自創的八旗之外,這官職倒都是仿自大明。那劉興柞的守備一職,只是武官職位,倒沒有實地去守禦的。”

袁應泰此時插了一句,說:“這守備一職,便是說這劉興柞也是爲努爾哈赤立下不少功勞的吧。”

言下之意,劉興柞可是屬於努爾哈赤的武官。努爾哈赤的麾下武官,可不是如大明這般有世襲地路子可走,要麼是立下戰功,要麼便是如李永芳這般,有個示範地模子需要樹立,可無論哪一點,都是對大明不利,而對努爾哈赤大有好處的結果。

李永芳聽袁應泰這麼說了一句,連忙低頭更低,不敢接話。這李永芳可也算是在袁應泰說地話中的那一部分,這可讓其如何回答?這遼東自撫順失陷以來,開原、鐵嶺又接連落到努爾哈赤手裡,說這劉興柞沒有立下戰功,可是誰也不信,但李永芳此時又不能爲其做詳盡解答。這個時候,李永芳與劉興柞可算是一類地人物,手上沒有沾血,誰能信?

這時,蘇翎開口說話,算是給李永芳解了圍。

“劉興柞也留在璦陽堡了?”

“不是,將軍,屬下已經將其帶到遼陽。就在門後等候。其幾個兄弟與部屬,都留在璦陽堡。”李永芳連忙接話,進行自己的展示。

“哦?”蘇翎一怔,“怎麼不早說。”

“這......”李永芳不好辨別。這蘇翎與袁應泰就事論事,說得不亦樂乎。李永芳一個小小的人物,怎麼敢去打斷?再說,李永芳就等着這個話題呢,可不是不願提。

“去將劉興柞帶進來。”蘇翎下令。

“是。”李永芳連忙起身。向外走去。大約是走地姿勢不對,久了便顯得有些麻木,這李永芳的步子倒有些踉蹌的味道。

不多時,李永芳便帶着一個年輕人走進前廳。

“將軍,此人便是劉興柞。”李永芳說道。

那名年輕人不到三十歲的樣子,模樣倒是長得甚是健壯。一眼便能看出是塊軍伍之人地材料。

劉興柞一進來,便跪在李永芳的側後,此時李永芳說完,便磕下頭去,俯身在地,說道:罪將劉興柞,帶兄弟七人,部屬三百二十七人歸附將軍。請將軍收留。”

蘇翎與袁應泰均端坐不動。細細打量着劉興柞。

“我是該叫你劉愛塔呢?還是叫你劉興柞?”蘇翎問道。

“罪將劉興柞,用回本名。”劉興柞依舊伏着身子說道。

蘇翎瞧了瞧劉興柞還盤着地辮子。不由得有些厭煩,厲聲說道:“你果然真心歸附?”

“罪將不敢欺瞞將軍。願爲將軍驅使,萬死不辭。”劉興柞說道。

蘇翎“刷”地抽出腰刀,立時,衆人面前一片刀光閃爍,分外耀眼。袁應泰遂不及防,被蘇翎的突然抽刀驚得一跳,李永芳也是睜大了雙眼,不知蘇翎爲何發怒。

伏在地上的劉興柞當然對腰刀不陌生,那腰刀出鞘的聲音可是聽得一點不差,即便沒擡頭,也知道自己面前不遠處,有一把鋒利地鋼刀正在閃閃發光。但劉興柞雖然臉色發白,身子微微顫抖,卻是沒有絲毫站起身的樣子,顯然在激勵控制着身子,不至於流出異常的舉動。

蘇翎將腰刀隨手丟到劉興柞面前,發出“當”的一聲巨響,隨即說道:“先將你的辮子去了。”

劉興柞這時才明白是爲什麼,立刻單手緩緩握住腰刀,左手一扯辮子,揮刀割斷,扔在地上,隨後雙手奉刀,依舊跪着不動。那何丹旭連忙上前接過,再雙手橫託腰刀,遞給蘇翎。

此時李永芳心裡一個勁兒的後悔,這千想萬想,卻疏忽了這個事情。按理最淺顯不過地問題,卻當真被忽視了,還帶到了蘇翎面前。自從見到了田大熊的披髮軍,李永芳便知道該如何對付那個辮子。他自己的辮子當然早已割去,不過沒有披頭散髮而已。戴上頭盔,倒是看不出什麼痕跡。

蘇翎將腰刀插入刀鞘,緩緩說道:“在我的轄地,有辮子的都是敵人。不論是兵,還是民。記住了麼?”

“是。罪將記住了。”劉興柞立即回答。

袁應泰十分欣賞蘇翎的這一手段,如今這些人歸降過來,當然是形勢所迫,真心不真心的話題,在降將那裡是說不清楚的。而蘇翎這一手,至少讓這些降將死了再次反叛地心。那努爾哈赤也不是省油地燈,對付背叛自己的人,可也一樣是心狠手辣,絕不留情。這辮子一去,事情雖小,但一看便知是什麼情由。漢人可不會無端端地割掉頭髮,這一點不論漢人,還是女真人都是一清二楚。

蘇翎再次緊盯着劉興柞,問道:“據說努爾哈赤給你賜名劉愛塔,可是屬實?”“回將軍,屬實。”劉興柞倒是不含糊。

蘇翎緩緩說道:“你從開原到赫特阿拉,再從界凡回到遼東,這劉愛塔也好,劉興柞也好,我看這名字也都不要用了。”

劉興柞一聽,立即說道:“請將軍賜名。”

蘇翎眉毛一動,心裡對這個劉興柞倒是有了幾分好感,至少,蘇翎地話只是一提,這劉興柞便猜出了蘇翎的意思。這份心思,到是值得培養地好苗子。儘管其是叛將,但其投奔努爾哈赤時,年紀尚小,且不過是個平民出身,也算是情有可原。如今僅憑其帶着兄弟們,以及那些部屬一起投奔蘇翎,也算是蘇翎需要的一個範例。

“到了我這裡,只要有本事,用心辦事,我便不問你的出身。這一點,想必李永芳也跟你說過了吧。”蘇翎說道。

“是。罪將已經知曉。”劉興柞說道。那邊李永芳也連連點頭。

“不過,若想繼續帶兵,有武職在身,就得從頭做起。你與你的那些兄弟都是如此,要想再掌管一部人馬,就得一刀一槍地拼出來。你可明白?”蘇翎說道。

“明白。”劉興柞說話很利索,答得爽快。

“好。你就留在我身邊衛隊裡好了。你的兄弟,我自會再安排。”

“謝將軍收留。”劉興柞說道,“還請將軍賜名。”

“嗯,”蘇翎想了想,說道:“就跟着我姓蘇,叫平豪。”

蘇翎接着說道:“你以往跟着努爾哈赤,那人也算是一個豪酋,如今,你可願意跟着我,平了他這個豪酋?”

劉興柞,如今喚作蘇平豪的年輕人,立即磕下頭去,大聲說道:“謝將軍賜名。罪將當初年幼無知,走了邪路,如今願意跟隨將軍,殺敵立功,重新做人。”

“好,重新做人。”蘇翎大聲說道,“跟着我好好做事,你便會知道什麼才叫,重新做人。”

“站起來,”蘇翎說道。

蘇平豪一聽,立即起身站起。

蘇翎繼續說道:“這頭一件事,你要記牢了,在我的軍中,沒有下跪的男人。”

“是。”蘇平豪高聲答道。

這句話對於蘇平豪有什麼影響,此時尚無法得知,但從蘇平豪滿是潮紅的臉上,看得出其心潮起伏不定,且一股熱血定然怦然而起。這句話讓從未聽過且對蘇翎軍中許多規矩好奇的李永芳,也有一番發熱的感覺。大明朝估計還從未有人從這個角度來講述男子的氣概。

不過,在一旁的袁應泰,卻是對這句話十分吃驚。這位年輕的蘇將軍,已經創下很多令人無法估測的奇蹟,且其做法,從袁應泰見到蘇翎的那一刻起,便屢見不鮮,單說適才說的設立府縣,便是驚人之言,而後又要改變朝廷用人制度,當然聳人。而今又出現“不跪的男人”一句,更是讓其無法理解。袁應泰不由得又張大了雙眼,緊緊盯着蘇翎,像是第一次相識一般。

“蘇平豪,你且說說努爾哈赤現今如何?”蘇翎卻緊接着問起這個緊要問題,頓時將所有的視線,又引到這個關係到遼陽存留的話題上去。

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5章 女真戰俘第16章 太平哨第31章 信手拈來第30章 賊酋血脈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2章 紮營登州第52章 旁敲側擊第17章 嗜血之兵第23章 雪夜除夕第17章 戰馬悲鳴第17章 工部庫存第10章 身份之疑第14章 登州計劃第2章 贈書助力第38章 部族分立第29章 遼東畫卷第46章 籌辦喜事第31章 兵臨遼陽第39章 兩軍相聚第20章 遼系一派第74章 相見之宴第84章 以火剝皮第52章 蘇系武官第32章 衆心所向第67章 蘇府新家第5章 漫長之夜第87章 一敗塗地第30章 風漸起第1章 夜不收第11章 故人相見第20章 洗劫建奴第81章 合圍瀋陽第8章 煙花柳巷第9章 以血授職第56章 牛錄歸附第14章 登州計劃第48章 建奴內亂第7章 保留地第30章 蒙古騎兵第20章 洗劫建奴第73章 先走一步第49章 人算天算第31章 練兵收心第61章 好事多磨第45章 鎮江新城第30章 來去由心第4章 東西教派第93章 遷居移民第89章 殺光慶功第29章 風雲隱現第19章 新遼商第34章 月下琴音第8章 煙花柳巷第26章 背影如煙第31章 信手拈來第14章 萬事俱備第7章 全心備戰第59章 將軍賜名第3章 武裝辦案第21章 撫軍心第8章 暗流涌動第7章 蒙古饑民第18章 兌現軍功第6章 山中人第2章 昏官悍勇第4章 豪酋遲暮第56章 牛錄歸附第18章 羣山缺口第35章 後續手段第26章 再選官兵第37章 欲赴蒙古第39章 江湖人士第19章 峽谷藏兵第31章 攻守同進第60章 直截了當第2章 新舊交替第49章 人算天算第29章 新學堂第72章 海上船隊第35章 太平新城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4章 豪酋遲暮第83章 一勞永逸第15章 因糧而往第14章 戰線前哨第73章 襲擾規模第56章 疑神疑鬼第24章 斷酋根本第29章 死生未卜第26章 整軍威第17章 嗜血之兵第21章 水師一部第76章 再組商行第48章 喬裝赴遼第16章 大勢所趨第12章 奪命斬第12章 奪命斬第9章 未來基石第13章 軍心爭功
第10章 聯手剿賊第25章 女真戰俘第16章 太平哨第31章 信手拈來第30章 賊酋血脈第13章 軍心爭功第12章 紮營登州第52章 旁敲側擊第17章 嗜血之兵第23章 雪夜除夕第17章 戰馬悲鳴第17章 工部庫存第10章 身份之疑第14章 登州計劃第2章 贈書助力第38章 部族分立第29章 遼東畫卷第46章 籌辦喜事第31章 兵臨遼陽第39章 兩軍相聚第20章 遼系一派第74章 相見之宴第84章 以火剝皮第52章 蘇系武官第32章 衆心所向第67章 蘇府新家第5章 漫長之夜第87章 一敗塗地第30章 風漸起第1章 夜不收第11章 故人相見第20章 洗劫建奴第81章 合圍瀋陽第8章 煙花柳巷第9章 以血授職第56章 牛錄歸附第14章 登州計劃第48章 建奴內亂第7章 保留地第30章 蒙古騎兵第20章 洗劫建奴第73章 先走一步第49章 人算天算第31章 練兵收心第61章 好事多磨第45章 鎮江新城第30章 來去由心第4章 東西教派第93章 遷居移民第89章 殺光慶功第29章 風雲隱現第19章 新遼商第34章 月下琴音第8章 煙花柳巷第26章 背影如煙第31章 信手拈來第14章 萬事俱備第7章 全心備戰第59章 將軍賜名第3章 武裝辦案第21章 撫軍心第8章 暗流涌動第7章 蒙古饑民第18章 兌現軍功第6章 山中人第2章 昏官悍勇第4章 豪酋遲暮第56章 牛錄歸附第18章 羣山缺口第35章 後續手段第26章 再選官兵第37章 欲赴蒙古第39章 江湖人士第19章 峽谷藏兵第31章 攻守同進第60章 直截了當第2章 新舊交替第49章 人算天算第29章 新學堂第72章 海上船隊第35章 太平新城地四十五章 商貿統籌第4章 豪酋遲暮第83章 一勞永逸第15章 因糧而往第14章 戰線前哨第73章 襲擾規模第56章 疑神疑鬼第24章 斷酋根本第29章 死生未卜第26章 整軍威第17章 嗜血之兵第21章 水師一部第76章 再組商行第48章 喬裝赴遼第16章 大勢所趨第12章 奪命斬第12章 奪命斬第9章 未來基石第13章 軍心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