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

1886年的年底,劉芾的煤礦和金礦同時開建了。人才就是人才,這家姓周的河南人不僅會採煤,採金銀銅鐵一樣在行,用他們大病初癒的老爹的話說,這些都是一門手藝,不管採啥,重點在那個採字。爲了感謝劉芾的救命之恩,周老爹差點拖着初愈的身體也一起去建礦,幸虧劉芾發現的早,給攔了下來,說不忙這幾天,以後還人情的時間多的是,讓周老爹養好病再說。老周再次感謝東家體恤,表示自己不能去,可以讓兒子去,自己兩個兒子已經得了自己真傳,從探到建到挖一條龍服務。

周老爹本名叫周彥聰,很文藝的一個名字,生的兩個兒子哥哥叫周書源,30多歲,娶了媳婦馮氏,卻一直沒孩子;弟弟叫周書清,剛20歲,單身一個。劉芾把建煤礦的任務交給了哥哥,把開金礦的任務交給了弟弟,每人配上5個綠營兵打下手,剩下的人手自己想辦法。不過劉芾有個要求,就是開礦是危險工作,工資上不要剋扣,伙食也得跟上,另外就是礦洞的安全,劉芾堅決要求用更粗更密的木方子加固礦洞,儘量不要出現活埋人的慘劇。

周家世代採礦爲生,當然懂得找個道理,不過懂歸懂,真正能做的並不多,因爲有個成本問題,不過劉芾說了,我不差錢,我只管出銀子看效果,剩下的你們合計,缺多少直接找我要。

有了東家的表態,尤其是作爲臺灣巡撫三公子的身份表態,周彥聰老爹感慨萬分,直說劉芾是菩薩心腸。有了好處就不能便宜別人,周老爹在徵得劉芾同意的情況下,一邊在臺灣當地招收礦工,一邊讓大兒子緊急啓程回河南,把那些當年跟着自己一起鑽煤洞的老夥計老哥們全家都給勸來。

1887年在忙忙碌碌中悄悄的到來,農曆節前,20多公里的石板路終於修完了,起點在後世的基隆港,終點是金瓜石金礦的山下,另外在中間分了一個叉路,通向八斗子煤礦。

煤礦和金礦都已經建設的差不多了,已經小規模的開始試採了,根據周老爹的親自估算,如果人手充足,八斗子煤礦每年能出好煤3萬噸,如果換上機器開採,至少要翻5翻;金瓜石的金礦年產1萬兩不成問題,銅礦由於是伴生礦,準確估算不容易,不過一年5萬噸是最少的。

劉芾聽過礦山的整體情況,馬上給歐洲的大衛發電報,把礦山的規模大概說了一下,讓他自行調整礦山設備的採買。沒幾天,大衛就發來了回電,表示訂單已下,初期的水泥和礦山設備已經有一部分運往臺灣,估計2個月以後就到了。

臺灣形式一片大好,劉芾心情也是比較舒暢,過節的時候,學校、礦山、被服廠統一放假,按人頭髮放過節費,連碼頭給自己看船的綠營兵都人手一份,當然了,劉福、劉大貴、洋教師、周彥聰一家,都算專家級的,紅包明顯大很多。本來劉芾還想給幾位外國員工放個探親假,結果一想,來回得小半年,還是算了吧。

1887年3月,臺灣府城還沉浸在剛剛過去節中,府城東邊20公里的海邊卻是一片人生鼎沸。朝廷批准了劉銘傳建鐵路的要求,不過資金基本沒咋到位,要自己想轍。劉銘傳還想啥轍啊,自己那個傻兒子身家無數,又是開學校,又是開礦山的,修個小鐵路肯定也不再話下。就這樣,修鐵路這個事情就落在劉芾的肩上了。劉芾一點都不嫌沉,其實他早就想修鐵路,可是沒有理由和老爹說,現在得來全不費工夫。至於老爹給不給資金,那都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老爹給了一批工程技術人員,裡面還有不少留學歐美的人才,現在劉芾缺的不是錢,是人。

歷史上這條鐵路是從新竹—臺北—基隆,全長99公里,一共修了6年才完工,共花費了130萬兩。這些旅遊手冊上都講的很清楚了,不過劉芾給帶隊的英國工程師定了一個期限,3年必需完工,要人給人,要錢給錢,每提前完工一個月,總工程師獎勵白銀5萬兩,其他技術人員人人有份。在白銀大炮下,不管是哪國人,一般都不會做太激烈的抵抗。這位英國工程師甚至連抵抗都沒抵抗,直接都答應,然後像哄鴨子一樣,哄着幾十位技術人員趕緊去幹活。

給老爹放下購買設備和招募人工的100萬兩銀子,劉芾就撒手不管了,這是國家建設項目,他想承包也承包不下來,具體事情有自己老爹去扯皮。

除了基隆鐵路開始建設以外,劉芾還從本地和大陸僱了幾百壯勞力,開始按着地圖平整後世的基隆港口附近的荒地,具體的港口位置還要等大衛找的專家來確定,不過大概位置地圖上都有,先平整着,反正鍊鋼、造船、煉油、發電這些工廠都要用地的,浪費不了。

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49章 大搜捕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58章 反貪反黑第25章 菊凋零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30章 Z字旗第57章 波及亞洲第11章 養寇自重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86章 險勝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48章 民國(四)第76章 海軍條約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35章 獨立起義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136章 眼紅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7章 北歐亂第71章 安南第39章 珍珠港(二)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126章 禮查飯店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48章 民國(四)第55章 反擊(二)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8章 三路並進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57章 B-17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62章 佈網(三)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49章 飛機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42章 自家後院第19章 全民戰爭第65章 夜間空襲第58章 中立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75章 三赴德國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8章 備戰第33章 挑事專家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37章 有點緊張第7章 爪哇第72章 誘餌(一)第1章 難題第18章 有些準備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19章 金蘭灣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68章 制度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43章 投降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36章 蘇德宣戰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44章 革命(二)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76章 貴族第48章 雙管齊下第4章 闖關第17章 渾水摸魚
第38章 水陸並進第149章 大搜捕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58章 反貪反黑第25章 菊凋零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47章 大衛的三封電報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69章 坑人的礦業公司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30章 Z字旗第57章 波及亞洲第11章 養寇自重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86章 險勝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71章 5萬平方公里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37章 空襲新加坡港(二)第48章 民國(四)第76章 海軍條約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35章 獨立起義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92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六)第136章 眼紅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17章 北歐亂第71章 安南第39章 珍珠港(二)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126章 禮查飯店第49章 美國對菲政策第26章 高速發展的臺灣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48章 民國(四)第55章 反擊(二)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8章 三路並進第27章 寇養的挺肥第57章 B-17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62章 佈網(三)第49章 美國海軍的計劃第49章 飛機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42章 自家後院第19章 全民戰爭第65章 夜間空襲第58章 中立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58章 星君級飛機母艦第75章 三赴德國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8章 備戰第33章 挑事專家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37章 有點緊張第7章 爪哇第72章 誘餌(一)第1章 難題第18章 有些準備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19章 金蘭灣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68章 制度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52章 米切爾的艦隊第38章 終於見到活人了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12章 波蘭這隻風箱中的老鼠第107章 西澳礦區第43章 投降第39章 空襲新加坡港(四)第36章 蘇德宣戰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44章 革命(二)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76章 貴族第48章 雙管齊下第4章 闖關第17章 渾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