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養寇自重

1907年9月14日,**防部、參謀總部和總統府,都接到劉小福從菲律賓發來的電報:駐守棉蘭老島的山地旅一部,在島中部巴倫西亞城郊外的駐地中,遭到了游擊隊的伏擊。由於指揮官放鬆了警惕,違反了命令,致使大部分守軍中毒,失去了戰鬥能力,並大多被燒死和殺死在營房內。其中,被燒死和殺死的官兵,共計451人,重傷61人,逃出駐地和輕傷員71人。

在電報的最後,劉小福爲逃出駐地併發起反攻的65名士兵請功,同時爲其他6名低級軍官成功的指揮了反攻請功,並提請國防部和總參謀部嘉獎。對於自己是否有失誤,劉小福隻字未提,這些東西都會由國防部派人下來調查,弄不好內務部也會來人,並不是口頭上承認承認錯誤就能了事的。

雖然這次襲擊對於山地旅來說並不能算是失敗,至少打死了3000多名游擊隊員,對於整個棉蘭老島的游擊隊來說,基本算是損失過半了,但是由於臺灣還是派來了調查團,對這次由於嚴重違反戰地紀律和命令引起的重大傷亡展開調查。

這起事件也引起了美國人的注意,美國菲律賓總督特意給劉芾發去了電報,對臺灣軍隊的損失表示哀悼,並高度稱讚了山地旅英勇作戰,一舉消滅了棉蘭老島上的大部分游擊隊等等。劉芾對於這種口販子雖無感激,但是也只能回電,禮節性的表示感謝,並對美臺軍隊通力合作,維護南亞的壯舉再讚揚一遍。

經過這一次大損失,棉蘭老島上的卡普蒂南組織游擊隊已經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攻擊了,加上內務部特工的滲透,山地旅更加兇猛的報復,到1907年底,隨着三條公路的建成通車,棉蘭老島上的游擊隊基本都轉移到了西北角的半島中,憑藉着茂密的雨林繼續生存。不過由於半島的脖頸處被山地旅的駐地所控制,這些游擊隊再想從陸路走出半島就很難了。

修好了公路,趕跑了當地的武裝份子,棉蘭老島上基本就平靜了,這個本來是個好事,但是劉芾卻又發起了愁。這個愁主要是發在美國人身上的,由於棉蘭老島的形式越來越平穩,那麼臺灣軍隊在這個島上就沒有繼續待下去的必要了,美國人是請你來打仗的,可不是請你來發展棉蘭老島的,更不是讓你在這裡紮根的。

對於這個問題,參謀部裡最年長的一位參謀給劉芾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養寇自重。這位劉銘傳留給劉芾的淮軍裡的將領,打了半輩子仗,深知各種清朝軍隊中的貓膩,對於劉芾發愁的這個事情,人家連想都沒想,直接就給出了這個辦法,並且連大概的行動步驟的說的清清楚楚。劉芾望着這位年近60的老參謀,不由得感嘆: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啊。

養寇自重這種把戲,在中國的歷朝歷代基本都發生過,那些在前方打仗的將領們,生怕仗打完了,朝廷發現自己用處不大了,把自己調離油水高的職位,放到一邊去,於是就琢磨出了這個辦法,就是敵人不能打的太狠,既不能讓他們發展壯大起來自己打不過了,又不能全部消滅乾淨,在自己需要或者朝廷需要的時候,打幾個勝仗,斬點敵人的頭顱,給自己和朝廷掙點面子,然後再私下裡支援支援敵軍,讓他們再緩起點元氣來,留着給自己下次再掙面子、掙功勞。

不過這種玩法也可能玩出火來,比如當初明朝對遼東的做法,剛開始養着女真各族,對抗蒙古人,後來李成樑繼續養,最後把女真養的白白胖胖,一舉把明朝給幹趴下了。

劉芾不想自己也養一個女真,這樣不好玩,也不想讓美國人看出來自己玩心眼,於是又請教這位老參謀有沒有更穩妥的辦法。這位老參謀眯着渾濁的眼睛,只轉了兩圈,就對劉芾說,養外人當寇,不如養自己人當寇,這樣,官和匪都是自己人,需要官強大的時候,匪就裝慫,而需要匪出現的時候,官就裝慫,而且從這兩個官匪角色中,可以演變出n中變化:什麼官匪勾結啦、官匪做戲啊、官追匪跑啦、官退匪進啦等等等等,可以說是想怎麼演就怎麼演,只要作爲導演的劉芾想象力豐富,而作爲演員的臺灣士兵和臺灣匪徒演技高超,那麼就可以給美國人演出各種各樣的好戲來。

劉芾一邊聽,一邊點頭,這些都是老成謀國之言啊,看來自己和這些臺灣陸軍,都需要好好學學演戲了,別到時候上臺的時候演砸了。

爲了給美國人演好這齣好戲,劉芾命令內務部抽調人手,緊急培訓出來一支500人的隊伍,培訓的內容就是如何在棉蘭老島上當叛軍,至於語言、習俗、野外生存技能、聯絡技巧等方面,全部由內務部去操心,劉芾只要求效果。

1907年12月,已經駐守棉蘭老島半年的臺灣第一山地旅被輪換回了臺灣,另一支臺灣陸軍被派往棉蘭老島繼續執行任務,而隨着兩支軍隊往來運送的船隻裡,又悄悄的夾帶着一支神秘的部隊,這隻總數爲500多人的部隊都是由臺灣陸軍緊急培訓而成的“菲律賓游擊隊”,他們將由內務部的特工人員帶領,從達沃市潛入棉蘭老島,從而進入附近的雨林中,使用無線電報和駐紮在達沃市的臺灣軍隊聯絡,或取得補給,或在臺灣需要的時間和臺灣需要的地點,對需要的人發起進攻,從而造成棉蘭老島游擊隊非常活躍的假象。這隻部隊的保密級別非常高,在棉蘭老島上只有臺灣駐軍的正副兩名指揮官知道部分情況,而在臺灣,這支部隊連國防部和參謀部都不知曉,只有內務部的幾位負責人和劉芾知道。

隨着這隻神秘部隊登上了棉蘭老島,本來已經趨於平穩的島上局勢,又突發了變化,各種針對臺灣軍隊、當地富商、美國人產業的襲擊越來越多,而臺灣軍隊則四處鎮壓,對此和游擊隊激戰,雙方各有傷亡。看着臺灣軍隊的運兵船從達沃港碼頭上接走陣亡的士兵遺體,當地的美軍聯絡官們也深感游擊隊的厲害和臺灣士兵的勇敢,並多次上奏菲律賓總督,要求授予臺灣軍隊以榮譽,並建議總督能不能多從臺灣弄些軍隊來,幫助美軍和當地武裝作戰。

這個建議被菲律賓總督上報給了美國陸軍部,美國軍方立刻通過外交途徑聯絡到了臺灣,把這個要求提給了**防部。劉芾收到了這個提議,差點沒笑出聲來,不過爲了更加真實,劉芾還是婉轉的拒絕了美國人的提議,藉口臺灣人少地偏,養不活那麼多軍隊,5000人已經是臺灣後勤補給的上限了。美國人一看,嘿,你不就是缺錢少糧嗎?早說啊,你沒有我有啊,你出人,我出錢糧,你再給派5000人,也別去棉蘭老島了,再往北挪挪,去內格羅斯島和宿務島吧,順便把萊特島也幫我平定了吧。

於是,1908年春節一過,又一支臺灣軍隊乘着海軍的船隻,開往了菲律賓羣島的中南部。他們將在內格羅斯島、宿務島和萊特島上分別登陸,並建設駐地,匯同相鄰的棉蘭老島上臺灣軍隊一起,清繳和鎮壓這些地反的民族武裝和游擊隊。

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94章 榜樣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77章 他的理想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90章 集結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72章 誘餌(一)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106章 妥協第79章 南美ABC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6章 戰略轟炸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17章 北歐亂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11章 海戰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94章 榜樣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38章 水陸並進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53章 實力對比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61章 名不副實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85章 野戰第8章 越亂越好第56章 雷達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38章 不夜城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84章 得手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66章 重典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19章 全民戰爭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25章 菊凋零第21章 夜戰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00章 毒氣彈第13章 羅莎莉亞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23章 大戰結束第126章 禮查飯店第117章 電視機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145章 33號舞伴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34章 偷襲成功第42章 登陸第61章 名不副實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100章 毒氣彈第66章 聯邦缺鐵第11章 三國分贓第32章 奧運會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63章 取證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87章 調整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55章 反擊(二)第74章 國防(二)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23章 歐洲第104章 博弈第69章 建國(一)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22章 東海岸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23章 歐洲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7章 吃虧是福
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94章 榜樣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77章 他的理想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90章 集結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72章 誘餌(一)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31章 旗艦的下場第106章 妥協第79章 南美ABC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6章 戰略轟炸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59章 登陸越南(一)第17章 北歐亂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11章 海戰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94章 榜樣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75章 巴巴羅薩(二)第38章 水陸並進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53章 實力對比第28章 北極熊游過來了第61章 名不副實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85章 野戰第8章 越亂越好第56章 雷達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38章 不夜城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49章 美國代表團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84章 得手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66章 重典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19章 全民戰爭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25章 菊凋零第21章 夜戰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100章 毒氣彈第13章 羅莎莉亞第24章 去歐洲賣套餐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23章 大戰結束第126章 禮查飯店第117章 電視機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145章 33號舞伴第33章 菲律賓有動靜了第34章 偷襲成功第42章 登陸第61章 名不副實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100章 毒氣彈第66章 聯邦缺鐵第11章 三國分贓第32章 奧運會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63章 取證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87章 調整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112章 漏網之魚第55章 反擊(二)第74章 國防(二)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23章 歐洲第104章 博弈第69章 建國(一)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22章 東海岸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38章 空襲新加坡港(三)第23章 歐洲第11章 哭泣的爪哇島(四)第7章 吃虧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