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巴頓

美國戰機受到的另外一個困擾就是通訊問題,其實不光是美國飛機受到了這個困擾,就連前線的美國陸軍部隊也受到了這個困擾。當戰鬥開始之後,最靠近斯卡吉特河防線的美國飛機和美國陸軍都發現自己的無線電通訊不好用了,耳機裡全是咔咔的噪聲和嘯叫,根本無法通話。

沒有了無線電通話設備,美國的機羣就失去了指揮,只能用原始的手勢和機身動作傳達簡單的意思,這就更加消弱了美國陸軍飛機的戰鬥力。而地面上的美國陸軍炮羣也得不到觀察哨和指揮部的信息,該轉移的時候還在原地傻放炮,彈着點偏離了目標也得不到修正參數。

在聯邦飛機的轟炸下,美軍的炮羣損失很大,而且還支援不到前方的步兵,美軍陸軍在斯卡吉特河防線上突前的3個進攻點上的損失都很大,河對面各種掩體中隱藏着很多聯邦的重機槍和迫擊炮,河對岸的美軍被這些火力壓得擡不起頭來。而當美國士兵們準備用75山炮清除這些火力點時,就會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幾發坦克炮彈,直接把這門幾百公斤重的小炮和它周圍的美國士兵炸上天。

得不到有效炮火支援的美軍士兵們既無法前進,又無法後退,斯卡吉特河南岸還被聯邦守軍清理得乾乾淨淨,連一個棵樹一塊岩石都沒有,所有的障礙物都被聯邦工兵給炸碎了,他們只能藏在幾個小土包的反斜面後。躲避聯邦守軍的直射火力,但是直射可以躲,炮擊炮彈你沒法躲,只能咬着牙閉着眼挨炸。

看到自己的步兵被地方火力壓制得動不了,連撤退都撤退不下來,負責指揮南線進攻的美國陸軍第5軍軍長布萊德雷少將也非常焦急,但是他也清楚,陸軍航空兵不是沒努力,但是敵人的飛機太多也太厲害,戰役剛打了半天。就有200多架陸航戰鬥機被擊落了。而且敵人的地面炮火也出奇的準,第5軍所轄的2個師的6個炮營中就有2個是被對方的地面炮火所摧毀,剩下4個全都遭到了聯邦飛機的轟炸,目前那些還沒有開過火的美軍炮羣已經得到布萊德雷將軍的命令。不許開火!

空軍頂不住。炮兵就挨炸。步兵就沒法衝鋒,裝甲集羣就更別提了,開到河邊也是白送的貨。坦克車如果跑不起速度來,只能算是一個不合格的火力點,很容易被地方的空中火力和遠程火炮所擊毀。

目前戰場的局勢已經脫離了美軍將領的掌控,天空逐漸被聯邦飛機所佔領,地面上的美軍進攻部隊除了要忍耐河對面的火炮轟擊,還要遭受來自天上的打擊,凡是被聯邦飛機發現了的集結點、火力點、高射炮陣地、火炮陣地,全部無一漏網,逐個被俯衝轟炸機光顧。

不得已,布萊德雷將軍下達了後撤的命令,殘餘的美軍第5軍的2個師的官兵開始丟下一切拖累自己跑步速度的東西開始向後方逃命。剛開始還有很多美國官兵爬上汽車或者裝甲車從公路上撤退,結果不一會大家就發現,如果想成功活着回到後方,就不能離公路太近,因爲那種行爲很快就會引來聯邦飛機的追殺,就算是那些小巧的戰鬥機,也能用機炮把幾輛卡車活着裝甲車打得支離破碎。

但是多一半的美國官兵還是逃出了戰場,因爲聯邦飛機只在斯卡吉特河南岸十幾公里的範圍內活動,基本不會追擊過遠,而且自始至終,美軍士兵除了嚐到聯邦陸軍炮彈的滋味,連一個聯邦士兵都沒有看見過,就連被困在河南岸的3個美軍步兵營,也是聽着河對面的擴音器傳出來的英語命令,自己舉着武器,涉水過河,然後進入指定地點投降的,至於他們看沒看到聯邦士兵,逃走的美國陸軍第5軍就不得而知了。

在斯卡吉特河防線南側的戰役只進行了6個多小時,天色還尚早,就草草的收場了,美軍第5軍在這一天、應該算是半天的進攻中,傷亡了2個團左右,大炮丟失或被摧毀超過了100門,其它像卡車、裝甲車、武器裝備彈藥等基本就算全丟棄了,能扛着自己槍跑回來的美軍前線士兵就已經算是英雄了。

與南線這邊同時向聯邦守軍發動進攻的還有東南和東北兩個方向,在東南方向舒克桑山和貝克湖一帶發起進攻的是美國西部戰區第一集團軍第二軍第二裝甲師,他們的師長巴頓准將打算沿着湖區邊緣的一片平,利用坦克集羣來突破聯邦守軍的防線,但是當他們抵達湖區東側的時候,已經有2個聯邦裝甲團的坦克在等着他們了。

這次聯邦部隊沒有采用更省事的伏擊方式去招待巴頓將軍,而是在平地上擺開了架勢,看樣子是要和美國裝甲師正面對抗一下。之所以聯邦軍隊沒有伏擊這支偷襲的美國裝甲部隊,主要是因爲聯邦守軍的將領覺得應該去試一試自己部下的真正戰鬥能力,看看在沒有空中支援的情況下,聯邦裝甲部隊到底是個什麼成色。

巴頓將軍的裝甲師到不是被聯邦雷達發現的,也不是因爲聯邦諜報人員nb,他們被發現完全是因爲他們的無線電臺暴露了他們的行蹤。聯邦守軍在溫哥華附近佈設了5套“潑婦”系統,它們不僅可以干擾敵方的無線電通訊,還能夠接受到敵人無線電通訊信號,並加以定位。

此時貝克湖的東岸南側,是巴頓將軍率領的第2裝甲師,有2個坦克團和3個機械化步兵團,共計220輛坦克,還有一個105毫米炮營和一個反坦克營;而北邊則是聯邦陸軍第四裝甲師的2個裝甲團,大約100輛中型坦克,20多輛坦克殲擊車和2個機械化營的步兵。

按照雙方的兵力和坦克數量之比,明顯是美軍佔優,但是1公里之外山腰上的第二裝甲師臨時指揮部裡的巴頓將軍卻不這麼看。他此時正趴在一副炮隊鏡上查看前方的戰場情況。

首先引入他眼簾的是3公里之外的聯邦坦克,那些鐵傢伙們同自己所見過的所有坦克都不太一樣,它們的身材又寬又扁,履帶也明顯比寬大,就像是在一個牀墊中間扣了一口大鐵鍋。

作爲美國第一支坦克部隊的創始人,巴頓將軍對於坦克的瞭解還是比較全面的,按照聯邦坦克的這種造型,其目的主要應該就是爲了提高行駛的穩定性和減少受彈面積,可是這麼矮小的身材必定會影響炮手的視野,還會對裝甲厚度造成影響,最主要的是影響動力系統的安裝空間。

不過巴頓將軍也看到了聯邦坦克上面伸出來的那根又長又粗的炮管,憑藉着多年的經驗,他可以很肯定的說,這是一門85毫米左右的反坦克炮,看它的長度威力和精準度也一定不弱。

而巴頓手中的這200多輛坦克中,多一半是m3格蘭特,剩下40多輛是美國陸軍最新生產出來的m4謝爾曼,由於西海岸的戰事不利,首先劃撥給了第二裝甲師使用。

格蘭特坦克是一種中型坦克,全重28噸左右,採用汽油機爲動力,炮塔裝甲80毫米,頂部裝甲20毫米,裝備有一門75毫米榴彈炮和一門37毫米加農炮。這兩坦克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它的75毫米炮無法旋轉,也就是說它只能隨着車身的轉動而瞄準,而那門37毫米炮的炮塔裝在了75毫米炮的頭頂上,着也是這種坦克爲什麼那麼瘦高的原因了。

第20章 按兵不動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98章 獨立第19章 裝甲集羣第75章 三赴德國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85章 野戰第36章 蘇德宣戰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12章 轟炸機第5章 得寸進尺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54章 仇恨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64章 收網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65章 夜間空襲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17章 渾水摸魚第43章 各懷鬼胎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47章 民國(三)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104章 博弈第64章 收網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3章 行蹤泄露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57章 情報工作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29章 民用航空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147章 危險且**的一夜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2章 以戰代練第61章 佈網(二)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15章 機羣第3章 宣戰第25章 夫人外交第14章 西部大開發(三)第136章 眼紅第149章 大搜捕第54章 活話劇(二)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37章 有點緊張第69章 建國(一)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57章 波及亞洲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90章 集結第68章 絕密單位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11章 三國分贓第4章 闖關第38章 辛亥革命第62章 佈網(三)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6章 寶船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5章 得寸進尺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29章 沒良心炮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64章 計劃破產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17章 工業基地第61章 登陸越南(三)
第20章 按兵不動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47章 紐約證交所第127章 小小的意外第98章 獨立第19章 裝甲集羣第75章 三赴德國第67章 聯邦有的是鐵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85章 野戰第36章 蘇德宣戰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12章 轟炸機第5章 得寸進尺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54章 仇恨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63章 登陸越南(五)第64章 收網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65章 夜間空襲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17章 渾水摸魚第43章 各懷鬼胎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47章 民國(三)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104章 博弈第64章 收網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129章 再NB的流氓也怕軍隊第69章 富蘭克林羅斯福第19章 小小的成就感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11章 用美國人的油賺美國人的錢(下)第63章 聯邦的四周第3章 行蹤泄露第60章 登陸越南(二)第57章 情報工作第78章 海軍條約(三)第29章 民用航空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65章 爪哇疫情調查結果第76章 他是個愛國者第147章 危險且**的一夜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2章 以戰代練第61章 佈網(二)第7章 清朝的山寨工廠第13章 西部大開發(二)第15章 機羣第3章 宣戰第25章 夫人外交第14章 西部大開發(三)第136章 眼紅第149章 大搜捕第54章 活話劇(二)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37章 有點緊張第69章 建國(一)第102章 重返巴勒斯坦(二)第57章 波及亞洲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31章 二打白骨精第90章 集結第68章 絕密單位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64章 R本和爪哇第11章 三國分贓第4章 闖關第38章 辛亥革命第62章 佈網(三)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6章 寶船第43章 師團長的無奈第5章 得寸進尺第144章 夜探大巴黎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29章 沒良心炮第140章 美人安娜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64章 計劃破產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17章 工業基地第61章 登陸越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