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好人有好報

就在劉芾一心一意的經營着自己的小天地的時候,劉福私下告訴了劉芾一個消息,臺中的彰化鬧農民起義了。劉芾趕緊跑回巡撫衙門,向老爹詢問了事情的大概。原來劉銘傳打算在臺灣清丈田畝,結果彰化的知縣李嘉棠可能對政績看的比較重,心情有點急迫,手段有點強硬,在清丈田畝的時候和當地反對的村民起了衝突,還抓了人動了刑。結果一個叫施九緞的率領着幾千人,圍攻了彰化縣城,現在劉銘傳正下令調動兵勇,去解救彰化縣城。

“這個縣官肯定貪污了。”這是劉芾心裡的第一個想法。

“這個時候不能亂啊,萬一把朝廷惹毛了,派人來臺灣檢查工作或者把老爹給調職可就麻煩啦。”劉芾聽完,立刻覺得應該迅速把事態控制住,千萬可別給自己的基地建設帶來影響。這是劉芾心裡的第二個想法。

“把自己的護廠隊拉過去試試身手?都說沒見過血的士兵不是真正的士兵,趁機會去試試。”這是劉芾心裡的第三個想法。

劉芾的想法別老爹無情的拒絕了,一點商量都沒有,按照劉銘傳的說法,這種事情不是劉芾能做的,自己手下不是沒兵沒將,用不到護廠隊衝鋒陷陣。而且打仗不是過家家,你還是看好你的工廠礦山吧。

劉芾也沒轍,只能建議老爹從速從快的撲滅民變,最好動靜鬧的小點,另外那個知縣也不是啥好鳥,最好能換人。

劉銘傳對劉芾的建議不置可否,連飯都沒留兒子吃,就把劉芾趕了回來。

隨後的幾天,劉芾特別關注着民變的消息,特意讓幾個本地的巡警,換上農家服飾,去彰化附近打探消息。剛開始,一個叫朱煥明的提督,孤軍深入,結果被起義軍給打死了,不過後來幾天,從臺北和澎湖的援軍陸續抵達,把起義軍給打散了,彰化縣城解圍,官兵們正四處抓捕起義軍首領呢。

劉芾這才放心,反正前後就十幾天的起義,估計不會影響太大,除了那個倒黴提督,和被老爹撤職查辦的彰化知縣,基本沒啥大的損失和破壞。

伴隨着彰化起義失敗,1889年悄然離去,劉芾迎來了穿越的第五年,1890年。

年初,劉芾從大陸各藥店傳回來的情報中,看到一條消息,湖廣總督張之洞打算開辦漢陽鐵廠,正在四處籌款準備開工了。雖然對歷史不是很清楚,但是劉芾記得在小說裡描述,漢陽鐵廠的規模挺大,設備也還成,是個官督民辦的企業。不過由於後來鐵礦的成分不合適,結果煉出來的鋼鐵都不太合格,最後好像讓日本人佔了便宜。

抱着打擊敵人就是保全自己、自家人能幫就幫一把的原則,劉芾通過劉銘傳轉給了張之洞一張20萬兩銀子的銀票,和一封書信。書信是劉芾的意思,劉銘傳的筆跡,主要意思就是先化驗好鐵礦的成份,再購買適合的設備,免得以後換起來費錢費時費力。當然了,這個主意不能說是劉芾,也不能說是劉銘傳出的,只能假借洋人工程師之口,就說是臺灣有個以前在漢陽待過的工程師,對附近的鐵礦比較瞭解云云。至於張之洞聽不聽,那劉芾就管不着了,盡人事聽天命吧。

另外,劉芾還從大衛的電報中瞭解到,德國和法國都有了汽車公司,分別是德國戴姆勒.本茨、法國的阿爾芒.標誌。看到汽車的雛形正在逐漸長大,劉芾心裡很是癢癢,好幾次想把手中的汽車和摩托車建廠量產,不過想想自己的小命,還是忍住了。

看到世界各國都在大步向前,劉芾也不敢怠慢。基隆的工業區已經初具規模,鋼鐵廠、煉焦廠、化工廠、機械製造廠、造船廠、水泥廠、發電廠和一些配套的小型工廠都基本建設完畢。煤礦、金礦、銀礦、銅礦都在全速開採。不過鐵礦就比較廢勁了,臺灣不盛產鐵礦,淡水北邊有一些鐵砂礦,但是品質不高,儲量也不大。

劉芾偷偷看了看旅遊地圖,離臺灣最近的大鐵礦就是海南島。哪裡有石碌鐵礦,而且是個露天的富礦,不光有鐵,還有鎳、鋁、銅、鈷、硫等資源,儲量也是不小。

礦是好礦,可是怎麼去採啊,問過劉福以後,劉芾知道了現在海南島叫瓊州府,下面還有瓊崖直隸州和11個縣,對照了地圖,大概能確定石碌鐵礦就在昌化縣境內。位置是確定好了,剩下的就是誰出面,找誰批准,用什麼名義去開採了。這個事情劉芾玩不轉,還得找老爹想辦法。

劉銘傳聽說了這件事以後,答應的很乾脆,並告訴劉芾,好人有好報,上次他送張之洞的銀子該發揮作用了。劉芾聽的一頭霧水,張之洞是湖廣總督,瓊州府是歸兩廣總督管,難道張之洞還兼任兩廣總督?兼任總督是不可能的,但是張之洞確實和兩廣總督關係很深,因爲他就是上一任的兩廣總督。

劉芾這個高興啊,雖說是上一任的總督,但是也不是退休了,而是平調的,更是剛調走的。下一任就是動手再快,也不能剛上任就把前任的手下都清洗一遍吧,再怎麼說,前任上司的面子應該還夠用,又不是什麼大事,就是採個礦,還是自費的。

事不宜遲,趕緊催着老爹手書一封給還在遠在北京的大哥劉勝芬,讓他速去湖北拜見張之洞,並帶去劉銘傳的另一封手書,把大概的事情講清楚,另附銀票20萬兩,作爲打通各種關節的費用。按照劉銘傳的意思,不用破費這麼多,因爲後面還有現任兩廣總督李翰章需要打點呢。不過劉芾覺得,禮多人不怪,能用銀子解決的事情就用銀子砸。

這邊讓家人帶着書信去北京找大公子,剩下的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能解決的,劉芾也急不得,其實劉芾很想自己去湖北找張之洞,見見這位據說是近代很開明的封疆大吏,不過想到自己連句場面話都說不利落,對大清朝知之甚少,怕把事情弄砸了,也就耐下心來在臺灣等消息了。

消息慢慢等,可以前期的準備工作不能等,開礦的設備可以先不買,等確定可爲以後再買也不遲。不過如果能開採,那麼運輸就是一個大問題了,海南島離臺灣在地圖上大概量一量也一千多公里呢,開採出來的礦石總不能用打漁的小船往回運吧,所以,必須要有一個船隊。

大衛,這個事情還得靠大衛啊,電報發過去,讓大衛在美國成立一個航運公司,買或者租幾條大船,負責從海南島往臺灣運送礦石。

大衛的行動是迅速的,對於劉芾這個救命又投資的恩人來說,大衛一直沒有啥抱怨,讓幹啥幹啥,反正有“消炎片”這個後盾,大衛也不怕賠錢。用了3個月,大衛的“海倫娜”航運公司就組建好了,先是訂造了2條3萬噸的貨船,然後又租用了3條2萬噸的貨船,帶着一批給臺灣採購的物資啓程開往基隆。

就在大衛忙着訂購貨船的時候,張之洞哪裡終於傳回了消息,老張對於這個臺灣巡撫很待見,見到劉勝芬和劉銘傳的手書以後,就答應了爲這件事從中擀旋。繼而看到又是20萬兩銀票,就讓本來就缺錢的總督深深的感激。寫信、派人一氣呵成,十幾天的功夫,張之洞派來的家人就拿着書信一路小跑着趕到了臺北,面見劉銘傳送上張之洞的回禮和書信,又馬上帶着劉福殺向了廣州,面見兩廣總督李翰章。

李翰章對於這個事情並無惡念,再加上一個總督,一個巡撫的面子,也不好拒絕。鐵礦在自己管轄範圍內,建成了就是自己的政績,雖然李翰章對於搞洋務並不熱心,但是有政績總比沒有強,最主要的是不用自己花一分錢,只要讓昌化縣出個官督民辦的章程就完事了。所以建礦的事情一路通行,很快就到達了昌化縣。

昌化知縣並沒有更換,還是以前張之洞在位時候的人。老上級拿着親筆信來了,新上級又不反對,傻子纔去裡面探尋細節,又不用花自己一分錢,還有好處可拿,別說反對了,不積極都是傻子。

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105章 博弈(二)第76章 海軍條約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85章 野戰第74章 皇帝第70章 建國(二)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141章 護士第64章 計劃破產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56章 入侵美國第20章 按兵不動第55章 反擊(二)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2章 以戰代練第57章 波及亞洲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117章 電視機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108章 新礦工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54章 仇恨第41章 海南島(三)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130章 懷疑第41章 海南島(三)第149章 大搜捕第45章 民國(一)第60章 佈網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81章 深入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69章 建國(一)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100章 毒氣彈第17章 北歐亂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29章 民用航空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54章 仇恨第44章 革命(二)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14章 本土防禦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22章 問題(三)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8章 越亂越好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59章 麥克阿瑟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20章 問題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58章 反貪反黑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136章 眼紅第88章 增兵第79章 南美ABC第118章 電視臺第52章 戰備(二)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95章 猶太人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第58章 “潑婦”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69章 佔領西雅第30章 合作社第44章 革命(二)
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55章 看戲的都是傻子第105章 博弈(二)第76章 海軍條約第113章 檢查南鐵港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85章 野戰第74章 皇帝第70章 建國(二)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141章 護士第64章 計劃破產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101章 重返巴勒斯坦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56章 入侵美國第20章 按兵不動第55章 反擊(二)第100章 關東大地震(二)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16章 一個熟人和兩個陌生的熟人一起第2章 以戰代練第57章 波及亞洲第51章 海面上的陰影第81章 戰爭的準備第73章 亞洲人民的亞洲第34章 襲擊與鎮壓第117章 電視機第50章 來的都是角啊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108章 新礦工第154章 烏合之衆第54章 仇恨第41章 海南島(三)第40章 空襲新加坡港(五)第130章 懷疑第41章 海南島(三)第149章 大搜捕第45章 民國(一)第60章 佈網第66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二)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81章 深入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69章 建國(一)第153章 越柬復國軍第100章 毒氣彈第17章 北歐亂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29章 民用航空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54章 實力對比(二)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54章 仇恨第44章 革命(二)第16章 大衛回來了第79章 西班牙內戰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14章 本土防禦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22章 問題(三)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8章 越亂越好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59章 麥克阿瑟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8章 山德魯製藥公司第20章 問題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58章 反貪反黑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44章 英國支援艦隊第44章 歸還臺灣島第2章 走私走到了大清朝第114章 港口外的魚雷艇第136章 眼紅第88章 增兵第79章 南美ABC第118章 電視臺第52章 戰備(二)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3章 救了個國際友人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33章 山本的遺言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95章 猶太人第21章 日本人的軍艦快造好了第58章 “潑婦”第51章 去棉蘭老島練兵第69章 佔領西雅第30章 合作社第44章 革命(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