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空襲

在艦隊發起登陸之前,5架sd-1型偵察機就已經從飛機母艦上起飛,對登陸地點展開了扇面狀的偵查,它們以登陸地點爲圓心,深入內陸100公里左右,重點偵查沿途的公路和鐵路上的交通狀況,如果發現了大批部隊、軍車後者火車,就會向飛機母艦請求支援。

12時,1號偵察機在都城通往宮崎的公路上發現了大批的r本軍隊和馱馬、車輛,估計人員數量在2000-3000之間,帶有部分火炮,判斷是從都城趕來的r軍增援部隊,距離宮崎還有大概30公里左右。

接到這個消息後,4架改裝過的海軍“海鷹”對地攻擊機立刻從兩艘飛機母艦上起飛,依靠着偵察機的無線電指引,前往目的地點進行攔截。

這支趕來增援的部隊是剛剛組建不久的r本陸軍的第十個常備師團姬路師團,他們是從大阪附近調防到這裡的,分駐在鹿兒島、霧島、都城、日向和宮崎一帶,負責防禦九州島的南部地區。這個師團雖然是剛剛組建的,但是它的實力並不弱,它的成員都是來自其他師團的後備役,而且他們的武器都是英國的裝備,大炮也比其他師團多出3分之一,所以他們被放到了最有可能遭遇聯邦登陸的九州島南部地區。

其實r本大本營也沒有指望着單靠第十師團這2萬多人,就可以阻擋住聯邦軍隊的登陸,他們的計劃是用第十師團延緩聯邦的登陸速度和進攻速度。在確定了聯邦登陸地點和登陸規模不是佯攻之後,再派遣其他部隊去增援第十師團。

雖然在宮崎市的r本守軍並沒有直接去攻擊登陸的聯邦陸軍,但是他們已經把聯邦陸軍的登陸地點和登陸規模報告給了第十師團指揮部,按照大本營的命令,r本軍隊將避開在沿海地帶與聯邦軍隊展開作戰,因爲他們深知艦炮的厲害。在這個時代裡,陸軍的火炮一般都在100毫米口徑以下,超過了100毫米,就已經屬於重炮了。因爲這時的運輸主要還是依靠馱馬甚至人力,大口徑火炮那幾噸重的身材。真不是人或者馬能夠拉着到處跑的。

而艦炮就沒有這個限制了。100毫米的口徑,在主力艦上連副炮都算不上,就是巡洋艦上的主炮也都在200毫米口徑左右,所以在沿海附近與能夠得到海軍炮火支援的聯邦登陸部隊作戰。是非常吃虧的。r本人死心眼。但是並不傻。

按照第十師團的計劃,他們在宮崎市駐守的部隊將會繼續駐守在市區中,依託着市區的建築和防禦工事來抵禦聯邦軍隊的進攻。而在都城以及霧島、鹿兒島附近的部隊。則開始向這邊運動,他們打算在宮崎市以西15公里的大澱川附近構築第一條防線。依託着這裡的山勢,第十師團既可以守住南側的公路,又能夠掐住北側的河流,聯邦陸軍如果想從這裡向西運動,就必須經過大澱川。

這支2000多人的部隊,就是從都城前往大澱川去構建防禦工事的,此時他們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天上的飛機發現了,而更大的災難離他們已經越來越近了。

4架“海鷹”對地攻擊機按照偵察機的指引,很快就找到了這支正在行軍的r本軍隊,他們正在公路上急行軍,大量的馱馬和人員整整齊齊的蔓延了好幾裡,在部隊的最前方,是幾十匹戰馬,上面騎着的都是第十師團第19旅團第2聯隊的聯隊長和他手下的佐官們。在空曠的平原上,幾千人的隊伍、幾百匹馬,是個很大的目標,正在低空飛行的攻擊機在很遠處就看到了這條長龍,4架飛機再次降低了飛行高度,沿着公路,衝着正在前行的隊伍就衝了過去。

不光是攻擊機發現了正在公路上行軍的r本軍隊,軍隊也幾乎在同時發現了它們,騎着戰馬走在隊伍前面的聯隊長和幾位佐官都是純陸軍出身,並不清楚飛機這個東西,雖然聽說過,但並沒有實際接觸過,此時忽然面對着迎面而來的攻擊機,他們的腦海裡根本做不出正確的反應,只是勒着有些受驚的戰馬的繮繩,一邊控制着坐騎一邊注視着越來越近的攻擊機。攻擊機飛得非常低,甚至你都不用擡頭,就能夠和它面對面的對視。

當雙方距離還有幾百米的時候,飛在最前面的那架攻擊機機腹下面的2挺重機槍就開始噴火了,比手指還粗的子彈以每分鐘300發的速度向公路上傾瀉着,打在地面上行程了3米多寬的兩條平行線,崩起來的石子和土塊都能把人打成重傷。

還沒等這隊r軍反應過來,頭一架飛機已經從隊伍的前端飛到了中段,而地面上的兩條平行線也一直跟隨着飛機在移動,凡是被這兩條線碰上的人或者馬匹,都會被在瞬間打飛,再分成幾塊,拋落到遠處。而那些沒被兩條線碰到的人,只是獲得了非常短暫的安全,因爲馬上,還會有6條這樣的線從他們身旁或者身上經過。

由於飛行高度過低,前面的3架攻擊機都很默契的沒有投放炸彈,因爲在這種高度上,爆炸的碎片有可能會傷到後面跟着的己方飛機,只有最後一架攻擊機,一邊用兩挺重機槍掃射着,還不時的投下幾顆小航彈。

這時的r本陸軍或者說這個時代的陸軍還沒有經過躲避飛機轟炸的訓練,在猛然間受到飛機的襲擊時,很自然的產生了短暫的迷茫,大多數人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或者大腦正在分析發生了什麼,等到明白過來的時候,4架攻擊機都已經快飛到隊伍的尾端了。在它們飛經的公路上,到處是殘破的屍體和巨大的彈坑,整個隊伍的前半段已經被打沒了,只有零星的士兵跑到了公路的旁邊,然後不知所措的琢磨着自己是應該返回公路上救助同伴呢,還是繼續逃命。

還沒等他們琢磨明白,4架飛機又掉頭飛回來了,不過這次它們的間距拉的相當的大,而且變成了2列,沿着公路的兩邊又是掃射又是轟炸的再走了一遍,然後才慢慢的把飛行高度拉起來,返航了。

從這4架飛機出現,到它們一來一回的沿着這段幾公里長的公路飛了一圈,總共用時也就不到10分鐘,但是在這10分鐘裡,公路上至少躺下了2000名r本士兵的身體,其中大部分已經沒救了,只有少數人只是被打斷了胳膊或是腿,命或許能夠保住,但從此以後就是個殘疾了,也不知道他們算是好運還是倒黴。

其餘的那些r本士兵們已經崩潰了,他們遠遠的躲在公路的兩邊,不敢再靠近公路半步,他們的聯隊長、大隊長和中隊長們由於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獲得的反應時間也是最少的,已經全部殉國了,大部分連屍體都找不到了,而剩下的小隊長和軍曹們也和士兵沒什麼區別,短時間內,他們也無法克服自己的恐懼和驚慌,就更顧不上去組織殘留的這些士兵了。

第十師團一部在行軍途中遭遇聯邦飛機屠殺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位於霧島的師團指揮部,繼而又上報到了大本營。此時的r本大本營裡也是一片混亂,先是佐世保軍港和熊本市遭到了聯邦空軍的毀滅性轟炸,至今爲止大火還沒有熄滅,然後聯邦軍隊又在宮崎市附近登陸了,如入無人之境;現在一支2000多人的主力師團又在行軍的公路上被聯邦飛機在10分鐘之內打殘,r本陸軍還海軍的將領們簡直不敢相信這些都是真的,對於在這些事件中都是主角的聯邦飛機,他們除了恨,還有怕,對未知的恐懼。(未完待續……)

第5章 上當了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35章 皇家海軍第46章 騷擾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98章 獨立第75章 國防(三)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79章 P38戰鬥機第48章 雙管齊下第60章 佈網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48章 臺灣空軍第40章 決死空襲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4章 三打白骨精(上)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55章 西殘東癱第117章 電視機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9章 遇襲第87章 調整第68章 潰敗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71章 安南第120章 羅德島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79章 P38戰鬥機第38章 珍珠港第19章 裝甲集羣第35章 皇家海軍第38章 珍珠港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25章 菊凋零第48章 崩盤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19章 金蘭灣第36章 賭贏了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37章 故人來訪第27章 新藥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11章 裁決第18章 空襲第30章 日本沉沒第108章 新礦工第34章 偷襲成功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84章 得手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2章 談判第79章 南美ABC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39章 海南島(一)第75章 7、8、9三個省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68章 絕密單位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75章 7、8、9三個省第13章 羅莎莉亞第65章 夜間空襲第20章 問題第94章 榜樣第34章 偷襲成功第46章 騷擾第40章 海南島(二)第83章 文化入侵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競爭力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
第5章 上當了第18章 秘密研究所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35章 皇家海軍第46章 騷擾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20章 歷史真頑固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98章 獨立第75章 國防(三)第84章 文化入侵(二)第71章 小鬍子的德國第79章 P38戰鬥機第48章 雙管齊下第60章 佈網第32章 飛機母艦和艦載機(下)第48章 臺灣空軍第40章 決死空襲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4章 三打白骨精(上)第53章 上刺刀的潛艇第97章 感恩節的禮物第55章 西殘東癱第117章 電視機第46章 上琉球去練練兵?第36章 衰落的德國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1章 印尼的排華運動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9章 遇襲第87章 調整第68章 潰敗第35章 美國人上當了第71章 安南第120章 羅德島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57章 飛機很重要第79章 P38戰鬥機第38章 珍珠港第19章 裝甲集羣第35章 皇家海軍第38章 珍珠港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25章 菊凋零第48章 崩盤第5章 1886年的臺灣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19章 金蘭灣第36章 賭贏了第12章 大衛的禮物第18章 有人頂缸了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37章 故人來訪第27章 新藥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11章 裁決第18章 空襲第30章 日本沉沒第108章 新礦工第34章 偷襲成功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9章 雪花電冰箱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121章 自由貿易港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84章 得手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133章 他的奮鬥(二)第2章 談判第79章 南美ABC第101章 時間不多了第39章 海南島(一)第75章 7、8、9三個省第146章 多疑的老闆娘第25章 早上好東京第68章 絕密單位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115章 市長的忠告第75章 7、8、9三個省第13章 羅莎莉亞第65章 夜間空襲第20章 問題第94章 榜樣第34章 偷襲成功第46章 騷擾第40章 海南島(二)第83章 文化入侵第3章 科技含量就是競爭力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44章 不是兵員的素質是裝備的差距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16章 英法德宣戰第35章 臺灣要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