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

劉小福師長是最早登上棉蘭老島的臺灣軍隊,而且在棉蘭老島待得時間也最長,他手下的第一山地師,尤其第一旅,通過這些年的訓練,已經很熟悉熱帶叢林和在這種環境中的作戰了,而且這次在越南的任何和當初在棉蘭老島很相像,無法就是哪裡不服鎮壓哪裡,然後再維持地方安穩,而且越南的環境要比棉蘭老島好很多,這裡的民衆也早就失去了反抗外國人統治的勇氣。

劉小福輕車熟路的調配着軍隊,然後讓他們按照地圖上標出來的位置去駐守,遇到一切抵抗,就是一個字:殺。

由於越南的出海口和主要交通都被臺灣軍隊佔領,再加上從西貢到河內還有法國人修建的鐵路,這讓劉小福的2萬多士兵非常容易的在越南這塊狹長的土地進行調動,並逐步收縮包圍圈,把一些殘留的法軍和越南軍隊,趕進包圍圈中,俘虜或者消滅掉。

在美國代表團抵達臺灣的第5天,實在無法再拖延的外交部終於給出了美國人想要的答案,臺灣政府同意在美國人的參與下,與法國政府進行談判,不過談判的地點要選在美國這個中立國。

得到滿意答覆的美國代表團高高興興的返回了美國,並把談判地點特意選在了美國的西海岸城市舊金山,以示對於臺灣大度的感謝。而法國人這時已經顧不上在談判地點這種問題上較真了,因爲自從在幾天前接到了沙羅總督的一封電報之後,很多天都沒有那邊的消息了,而這最後一封電報中,沙羅總督向法國政府要求支援,並稱自己已經離開了河內,並向老撾境內撤退。

法國人因爲聯絡不上這位總督,所以也不知道越南那邊的情況,不過他們沒有想到臺灣政府會投入了一半以上的國家兵力,打算在短時間內解決印度支那全境,所以,法國人秉承了他們一貫的慢悠悠的習慣,一直到美國代表團返回美國之後,才從國內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團。

由於談判地點在西海岸,所以臺灣代表團直接坐船過去就可以了,按照現在的航速,不過10天的航程而已,所以,臺灣這邊也是能拖就拖,在法國人都乘坐火車離開紐約之後,才坐上了開往舊金山的輪船。

就在代表團離開臺灣,前往舊金山準備和法國人談判的第6天,**防部接到了第一師和第二師聯名發來的電報,老撾、柬埔寨和越南全境的城市都已經被佔領,現在第一師和第二師的士兵正在以城市爲圓心,向鄉村和野外輻射,清繳還爲投降的法國軍隊和他們的附屬軍隊。不過法國駐印度支那的總督沒有抓到,不過已經確切的知道了這位總督的行蹤。

這位艾伯特.沙羅總督在臺灣海軍進攻海防的時候,就非常明智的選擇了撤退,不過由於他身材太胖,而且年紀偏大,非常不適合進入老撾那個交通不發達而且遍地山林的地區,所以在他的副官的建議下,這位總督只帶着幾名隨從,開着他的2輛轎車,從河內一路向北,朝着中越邊境而去。

而他的副官和法國軍隊的指揮官,則帶領着法軍主力和附屬軍隊,向老撾撤退,結果,第一師和第二師按照常理,一位法國總督也在這些法軍中,一路追到了老撾境內,並在裡緬甸還有幾十公里的地方,終於包圍了這1000多法軍主力,在經過審問之後,才知道法國總督並沒有跟他們一起撤退。

得到這個消息之後,主力都在越南的第一山地師派出部隊在越南北部邊境搜索,也是一無所獲,就在大家都納悶這位總督跑到哪裡去了的時候,內務部的特工從雲南發來電報告之,這位沙羅總督已經在幾天前就穿過了中越邊境,並從昆明搭乘列車,前往上海了。

既然總督跑了,那也就沒轍了,劉芾讓國防部給前方的士兵們發去了賀電,並且要求他們一邊休整,一邊清繳當地的殘餘勢力,並提醒他們一定要處理好和當地人的關係,能不騷擾就不騷擾,多安撫,少殺人。

要說越南、老撾和柬埔寨這3個小國家,自從被法國人佔領了之後,剛開始還是做過不少抗爭的,不過由於雙方差距太大,這些抗爭很快就被撲滅了。

法國人在佔領這3個國家之後,並沒有廢除這3國的皇帝,而是繼續讓他們留任,只不過變成了法國總督的傀儡而已。

法國人廢除了當地的府、縣等行政機構,而是重新劃分成若干個小區,這些小區的負責人全部由法國人擔任,而小區以下的行政單位,則由一部分法國人和一部分當地人擔任,這些當地人都出自一個法國人開辦的幹部速成班。

並且,法國人還在越南設立財務、公務、衛生保健、關稅、農、牧、林、郵電、礦山、地質等10多個部門,並且建立了政務評議會,總督是這些評議會的自然會長和主席,這些部門只有建議權,總督對所有提議都有否決權。

另外,法國人把印度支那劃分爲5個區域,在總督的集權統治之下,實行分而治之的政策,各地區採取不同的統治方式。

越南被分爲南圻、中圻和北圻3個部分,南圻爲法國總督的直轄領地,北圻爲半保護地,中圻爲保護地,柬埔寨和老撾也是兩個保護地。

法屬印度支那還有一個議會,這個議會的議員由法國人和當地人組成,並由副總督任議長,可以對財政、稅收等問題進行商討,不過不能提出任何有關政治上的提議。

雖然印度支那三國資源豐富,但是由於距宗主國路途遙遠,法國並沒有將它視爲像北非阿爾及利亞那樣的移民殖民地,而是視爲“開拓殖民地”。在穩固了殖民政權之後,法國人在這裡也建立了很多礦山、工廠,並鼓勵各種經濟活動。

像海防和河內地區,就是法國人建設的工業區,有衆多的工廠和選礦廠;而西貢則是種植區,哪裡有衆多的種植園和橡膠林。而且法國人對越南的交通非常重視,不僅修建了從海防經河內到西貢,貫穿越南南北的鐵路,還大力建設公路網和港口。

不過,這些基礎設施建設,並沒有給當地人民帶來什麼益處,由於法國人設置的稅收非常高,而且土地兼併非常厲害,致使絕大多數的當地人都只能租賃法國人的土地進行耕種,並上交絕大部分產物。

從總督府抄出來的文件上表明,在1914年,法國就從印度支那,主要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區,出口了近100萬噸大米和5000噸橡膠,其中大部分運回法國國內,剩餘的運往香港和日本等地。

總的來說,法國人在印度支那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想要把這裡變成一個資源輸出地,雖然推動了當地的建設和經濟發展,但是這種並沒有給當地人民帶來什麼好處,反而給當地人民帶來了更重的稅收和負擔。

不過法國人在這裡並沒有重視教育問題,更沒有利用文化入侵這個大殺器,除了在越南建立幾所法語學校之外,其餘大部分學校中居然教授的還是漢語。而在柬埔寨和老撾就更爲落後,在這兩個國家內,居然只有一所中學。

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15章 機羣第64章 計劃破產第24章 賭約第39章 海南島(一)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63章 取證第1章 難題第4章 德奧統一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108章 新礦工第22章 坦克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41章 未雨綢繆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77章 拉燈彈第5章 得寸進尺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11章 養寇自重第37章 有點緊張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4章 德奧統一第36章 賭贏了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57章 B-17第31章 南北日本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11章 海戰第25章 夫人外交第66章 重典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77章 拉燈彈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58章 反貪反黑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71章 安南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78章 電視轉播第64章 計劃破產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78章 電視轉播第54章 反擊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145章 33號舞伴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49章 飛機第12章 轟炸機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6章 也算悲壯第24章 冰箱第1章 聯合調查第24章 目標天皇第55章 反擊(二)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4章 闖關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36章 蘇德宣戰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46章 騷擾第19章 全民戰爭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8章 三路並進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6章 寶船第23章 親王喬治第68章 絕密單位
第9章 照着旅遊地圖冊找金礦第15章 機羣第64章 計劃破產第24章 賭約第39章 海南島(一)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110章 我是白人第109章 酒吧傷人第63章 取證第1章 難題第4章 德奧統一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108章 新礦工第22章 坦克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17章 臺灣有點貧血第41章 未雨綢繆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77章 拉燈彈第5章 得寸進尺第40章 第六師團的偷襲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119章 墨索里尼的交易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11章 養寇自重第37章 有點緊張第18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第4章 德奧統一第36章 賭贏了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81章 甩買潛艇(二)第61章 坦克和雷達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57章 B-17第31章 南北日本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15章 劉芾的計劃第11章 海戰第25章 夫人外交第66章 重典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155章 軟硬都不吃第77章 聯邦的底氣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77章 拉燈彈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58章 反貪反黑第16章 鋼鐵是怎麼樣煉成的第71章 安南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78章 電視轉播第64章 計劃破產第64章 登陸越南(六)第42章 英國人的反應第78章 電視轉播第54章 反擊第19章 職業經理人和汽車第145章 33號舞伴第40章 不好的預感第26章 中斷的訪問第49章 飛機第12章 轟炸機第122章 給聯邦找點麻煩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65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一)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6章 也算悲壯第24章 冰箱第1章 聯合調查第24章 目標天皇第55章 反擊(二)第27章 要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第60章 英國人也忍了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39章 海上沒啥懸念第7章 黑一下美國人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50章 危機中的各國第4章 闖關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36章 蘇德宣戰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51章 魚雷攻擊機第55章 分段建造法第46章 騷擾第19章 全民戰爭第12章 黑完美國黑法國第8章 三路並進第134章 我們將何去何從第6章 寶船第23章 親王喬治第68章 絕密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