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備戰

在這份方案中,國防部把這場戰爭分成了2個大部分,牽制部隊和進攻部隊,按照國防部的說明,這場戰爭很可能會引起第三國的干預,所以必須騰出足夠的軍事力量,以確保聯邦本土的安全,在這點上,劉芾深表認同。

目前聯邦總共有4個艦隊,分別在聯邦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防護着聯邦的領土,在這4支艦隊中,印度洋艦隊不能動,它主要負責防禦來自西邊的危險,也就是印度駐紮的那支英國遠東艦隊;太平洋艦隊也不能動,它主要負責防禦來自東邊的威脅,主要就是關島和珍珠港方向的美國太平洋艦隊;那麼就只剩下本土艦隊和海峽艦隊可以調動,它們的總兵力爲2艘飛機母艦、2艘重巡、20艘驅逐艦和60艘潛艇,而它們走後留下的防禦空缺,就只能由印度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分兵負責了,好在南邊的澳大利亞海軍實力並不強,只要派遣幾艘驅逐艦和潛艇對南邊進行監視就足夠了。

wWW☢ тт kǎn☢ CO

除了海軍之外。聯邦陸軍這次預計出動2個整編師,共計55000人,加上海軍陸戰隊的5000人,一共60000人,這些準備登陸作戰的部隊不會和海軍一起出發,他們要等到聯邦海軍把r本海軍消滅或者堵在港口裡,纔會乘坐運輸艦前往登陸地點。至於聯邦空軍,在這次長途進攻中幫不上什麼忙,他們能做的就是看好家。

確定了參戰的兵力,下面就是戰術問題了。國防部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內部分歧。陸軍部主張穩紮穩打,先佔領琉球羣島,並以此作爲進攻r本本土的跳板和後勤基地。然後由聯邦海軍負責去消滅r本海軍或者壓制r本海軍,使得r本海軍無法威脅到聯邦海軍的運輸艦。最終由海軍陸戰隊和聯邦陸軍在九州東南部的宮崎市附近進行最後的登陸。

登陸之後。陸軍將由裝甲車和坦克組成多支攻擊部隊。分頭向西、向北攻擊前進,逐步佔領整個九州島,然後再由工程兵部隊對那些佔領了的城市進行毀壞和拆遷工作。能運走的都運走,能燒掉的都燒掉,能炸了的都炸了,毀完九州之後,再全體上船,登陸四國,然後把在九州用過的招數再用一遍,以此類推,一直到把r本幾個島都毀乾淨爲止。

海軍部主張速戰速決,他們打算利用聯邦在海軍上的優勢,同時在幾個港口城市進行登陸,然後在攻佔了這些城市之後,再由隨後的工程兵部隊對城市進行拆遷和破壞,完成之後,再向其他幾個海港城市進發,他們的理由是r本是個海島國家,大部分城市都在海邊或者離海不遠,只要摧毀了這些城市,r本就會一下子退到19世紀去了。

劉芾在看完了這兩種意見之後,覺得還是海軍的方案大體思路上比較合適,由於r本多山,再加上是海島國家,交通肯定不會很方便,如果按照陸軍的方案,大部分進攻由陸地上發起,那麼補給就會成爲一個大麻煩,而且聯邦陸軍的裝甲車和坦克在很多地方都無法通行,這就消弱了聯邦陸軍機械化程度高的優勢。

不過海軍的主張也有不足之處,那就是強攻r本港口城市,單靠2艘飛機母艦上的飛機和護航巡洋艦、驅逐艦上的艦炮還不足以摧毀全部防禦火力,這樣登陸部隊的傷亡肯定會不小,如果遇到敵人佔據非常好的地勢優勢,弄不好進攻還會遇到挫折。

於是劉芾又發揮出了他的“先見之明”,利用海軍的這份現成方案,再添加上自己的點睛之筆,變成了一份新的進攻方案。

在劉芾的新方案中,原來只能在家中留守的聯邦空軍這回終於可以正式參戰了,劉芾打算再佔領了琉球羣島之後,就尋找一個合適的島嶼,在上面鋪設用鋼板和預製件組成的臨時跑道,然後讓聯邦空軍的轟炸機利用這個跑道起飛,去幫助海軍轟炸他們打算登陸的港口,由於琉球羣島最東側的島嶼距離九州島也就300公里的距離,就算是到九州島最北側也只有600公里,這種距離對於聯邦空軍和海軍的ab-1/sb-1型轟炸機來說只算是短途,就算是聯邦空軍用鵝式運輸機改裝的轟炸機,也能夠完成這個任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雖然那艘自沉的潛艇還未打撈上來,但是聯邦的戰爭機器已經開始點火預熱了。既然要先拿下琉球羣島,那麼基隆這個海軍基地還得重新利用起來,儘管基隆海軍造船廠的機器設備都已經全部拆卸到了其他造船廠,但是基隆的軍港並沒有荒廢,一直是作爲駐紮在這裡的海軍基地在使用,而淡水的空軍機場的跑道也還完整的保留了下來,只要再把油料倉庫、彈藥倉庫重新完善一下,當做一個轉場的機場完全夠用。

爲了保證能夠第一時間對琉球發起進攻,聯邦海軍和空軍已經開始往基隆和淡水的基地裡輸送彈藥和油料了,除此之外,太平洋艦隊派出了多批潛艇,對琉球、九州、本州等地的主要軍港進行監視,嚴密關注r本海軍的動向。

5艘呂-23型潛艇的失蹤,不僅引起了南海聯邦的注意,還在r本海軍內部引起了一場爭論。一部分海軍將領認爲這次行動過於冒險了,如果真的引起了南海聯邦海軍的注意,那麼對帝國海軍的發展將是一個重大的阻礙,他們主張由海軍部出面,主動向聯邦海軍詢問這些潛艇的下落,澄清這次潛艇出航並不是軍事目的,以避免引起更大的誤會;另一部分海軍將領則認爲不管這幾艘潛艇是除了事故還是被聯邦海軍擊沉,都要及早準備應付聯邦海軍的報復,他們主張向琉球羣島的2個主要島嶼上增兵,並派出間諜船,嚴密監視聯邦海軍的動向,防止對方突然發動進攻。

最終還是主戰派佔了上風,這到不是因爲他們人數多、質量高,而是他們得到了英美兩國的支持,這兩個國家雖然一直在給r本輸血,但這並不是無償的,他們幫助r本的目的就是給南海聯邦搗亂,一切能夠讓南海聯邦難受的事情他們都支持,如果雙方能夠發動一場戰爭,那就更好了,英美兩國雖然都清楚r本無力單獨面對南海聯邦的進攻,但是按照他們的判斷,南海聯邦要想徹底打垮r本,也要付出不小的代價,尤其是在r本有了兩國的援助之後。

就在聯邦海軍不停的往基隆港輸送補給的時候,r本海軍也動了,聯邦潛艇發現r本海軍在一週之內,分3次向那霸、奄美兩處運送了3船和2船士兵,並且在兩處的港口等地,開始加造更多的岸防炮臺和陣地,而且在那霸港外,聯邦潛艇還偵測了到其他潛艇的存在。

r本海軍的這個動作,更加印證了劉芾心裡的猜測,聯邦海軍也加快了戰前的準備工作,目前,本土艦隊和海峽艦隊的參戰船隻已經開始向達沃港、巴萊爾港、基隆港、聖安娜港集結,聯邦空軍的10架ab-1型轟炸機和20架鵝式轟炸機也都開始向淡水機場彙集,聯邦陸軍的王牌部隊第一山地師和重機械化部隊陸軍第一師也都開始有計劃的一部分一部分向棉蘭老島集結,這裡將是陸軍部隊出發的集結地。(未完待續……)

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22章 坦克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38章 珍珠港第27章 新藥第8章 備戰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48章 民國(四)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67章 核反應堆第78章 撒達母炮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42章 海南島(四)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108章 新礦工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18章 西線第40章 海南島(二)第70章 外籍軍團第16章 戰略轟炸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83章 波卡特洛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21章 夜戰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45章 民國(一)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147章 危險且**的一夜第88章 增兵第80章 甩賣潛艇第105章 博弈(二)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8章 越亂越好第17章 渾水摸魚第10章 權力真空第59章 麥克阿瑟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章 聯合調查第13章 基礎建設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3章 宣戰第1章 難題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88章 增兵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63章 取證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77章 他的理想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142章 車禍第92章 杉杉健太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53章 實力對比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52章 無奈的英國艦隊第44章 革命(二)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64章 收網第16章 戰略轟炸第95章 大衛走了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54章 活話劇(二)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7章 爪哇第6章 再次談判
第102章 惡魔現身第22章 坦克第1章 不成功的人生第1章 新一代日本海軍第1章 該往哪裡走第38章 珍珠港第27章 新藥第8章 備戰第124章 潛艇探測器第48章 民國(四)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31章 遷都的必要性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68章 三個壞皮匠第67章 核反應堆第78章 撒達母炮第7章 聯邦需要藉口第42章 海南島(四)第8章 一手救助,一手屠刀第108章 新礦工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89章 轟炸中部城市第148章 寧可錯殺不能放過第18章 西線第40章 海南島(二)第70章 外籍軍團第16章 戰略轟炸第14章 內田的打算第83章 波卡特洛第8章 哭泣的爪哇島(一)第99章 北美絞肉機第27章 三路並進(五)第21章 夜戰第28章 一打白骨精(上)第98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三)第45章 民國(一)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21章 好人有好報第147章 危險且**的一夜第88章 增兵第80章 甩賣潛艇第105章 博弈(二)第20章 該出去走走了第8章 越亂越好第17章 渾水摸魚第10章 權力真空第59章 麥克阿瑟第82章 湖面上的白花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1章 聯合調查第13章 基礎建設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45章 陸軍還需要鍛鍊第70章 羅斯福新政第3章 宣戰第1章 難題第11章 礦山加鐵路,誰也擋不住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59章 反貪反黑(二)第56章 信還是不信第139章 獅城諜影第49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6章 硝煙的味道第88章 增兵第152章 武裝暴亂第151章 試驗性生產第63章 取證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77章 他的理想第24章 三路並進(二)第128章 壞人出現了第42章 裝甲車和重機槍第142章 車禍第92章 杉杉健太第88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二)第53章 實力對比第26章 投降的日軍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80章 只能看熱鬧第52章 無奈的英國艦隊第44章 革命(二)第66章 波音飛機制造廠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13章 政府和大會的僵局第97章 猶太復國主義組織(二)第64章 收網第16章 戰略轟炸第95章 大衛走了第72章 綏靖和孤立第67章 聯邦軍隊的進攻第72章 世界第一鐵礦第17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二)第54章 活話劇(二)第46章 臺灣經濟特區第87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第7章 爪哇第6章 再次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