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西海岸我來了

2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1941年4月2日,一支聯邦海軍的艦隊抵達了珍珠港,這支艦隊的規模比當初2支進攻珍珠港的艦隊加一起還要龐大,它裡面包括了5艘聯邦級重型航空母艦、6艘中型航空母艦、3艘護航航空母艦、4艘大洋級重巡、40多艘大型驅逐艦、30艘潛艇以及近50艘運輸船。這支龐大的艦隊從新幾內亞海軍基地附近出發,用了近11天的時間才抵達珍珠港,當艦隊的前鋒進入港區時,艦隊的尾巴還在20海里之外呢。

經過了幾十天的修繕和擴建,目前的珍珠港已經大概恢復了戰前的模樣,港區裡的沉船大部分都被聯邦政府僱傭的民間打撈公司給撈起來了,它們將作爲打撈費用被支付給那幾家打撈公司,除了不能再繼續當做軍艦之外,打撈公司可以全權決定它們的用途,不管是當做廢鐵賣給鍊鋼廠,還是拖回造船廠整修之後當做貨船繼續使用,都不關聯邦政府和軍方的事情了。

對於這種明顯佔便宜的買賣,也是劉芾出的主意,當初聯邦海軍打算讓蛙人部隊潛水去在這些沉船上安裝炸藥,然後把這些水下暗礁全部炸碎,免得影響珍珠港區內的行駛安全。

但是劉芾提出來這樣毀掉這些軍艦的艦體太浪費了,它們都是由上好的鋼材組成的,有部分沉沒的軍艦隻要打撈上來經過維修,就可以繼續航行在大海上。既然聯邦政府和聯邦軍方實在騰不出手去打撈修繕這些沉船。那麼爲何不讓聯邦國內的民間造船廠和商人們來做這些事情呢,這樣既可以廢物利用讓聯邦國民賺取戰爭的紅利,又能夠幫助聯邦軍方節省開支。

聯邦海軍最初不以爲然,以爲這位總統有些異想天開,在戰爭時期老百姓都恨不得離戰場越遠越好,誰會爲了幾條破船來冒這個險?但是總統發話了,海軍部的人又不好拒絕,只得在國內搞了一個簡單的招標會,向民間造船廠和有能力打撈沉船的公司發標。

誰承想,這個消息剛剛放出去。就有幾十家民營造船廠和專門的廢物回收公司前來諮詢。在公佈了具體沉船數量和打撈費用如何結算的消息後,這些投標的公司數量又上升到40多家,其中大部分公司都沒有獨立投標能力,但是它們自發的組成了幾個大集團。共同投標。

海軍部的人剛開始還有些迷惑。不理解這些老百姓爲何打破腦袋非要去那麼遠的地方撈沉船。但是當海軍造船廠的那些專家得到消息後,纔給他們解答了這個疑問。那些沉船中的一部分可以修好了當做貨船使用,剩餘的損傷太嚴重的就拆了賣廢鋼。但是這些廢鋼的價格比普通的民用廢鐵值錢的多,因爲這些船隻都是按照軍艦建造的,用料和民用船隻區別非常大,只要這些中標的公司能夠撈出2艘驅逐艦並修好賣出去,他們的本錢就回來了,剩下的都是賺的。

在利益的驅使下,人的幹勁是無窮的,10家中標的集團公司在聯邦國內僱傭了上千人的隊伍,還特意去南R本僱傭了2000多名當地的老水手和漁民,浩浩蕩蕩的衝到了珍珠港,他們利用專業的打撈船和切割設備,把小型艦艇都整體撈起來,略作修補之後就用船拖回聯邦本土,而那些戰列艦和航空母艦他們撈不出來,就用炸藥炸,氣焊切,像螞蟻啃骨頭一樣,生生給拆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裝上貨船運走。

這幾千人之用了50多天,就把港區內的水下清理的乾乾淨淨,甚至連當初美國人鋪設的防潛網的鋼索都給捲走了,有幾個膽大的商人還跑到海軍後勤部,找到管理人員詢問那些破飛機、岸炮啥的賣不賣,當得到滿意的答覆後,只用了4天時間就把港口兩側山上那些單體幾十噸重、被聯邦空軍炸燬的岸炮連同基座給拆光了,只要是金屬的東西一概不放過。

這些公司回到聯邦國內,一轉眼就成了發標方,把他們撈回來的破軍艦、破鋼板、爛電纜當成寶貝一樣的分類型分檔次的賣給了鍊鋼廠、電纜廠、造船廠,甚至有兩家公司找上了聯邦海軍部,想通過聯邦軍方把其中3艘已經4修好的美國驅逐艦當貨船賣給中華民國海軍。

不管怎說吧,參與這件事的聯邦公司都吃得滿嘴流油,就連那些被僱傭的工人也都把好幾年的薪水掙了出來,而聯邦海軍也省下了大筆的開支來處理這些垃圾,一件看似勞民傷財的事情轉眼就成了雙贏的好事。

劉芾當初也沒想過這麼做的效果會這麼好,他只是想借鑑一下後世的做法,爲聯邦政府省一些開支而已。聯邦軍方也從這件事上得到了啓發,他們特意在後勤部門中成立了一個評估組織,把很多後勤方面的工作都經過評估,在不影響保密原則的同時,把更多軍方幹起來費時費力還費錢的工作,轉包給民間公司去運營。

不過這次抵達珍珠港的艦隊包括那些運輸船,都是聯邦海軍的艦船,這種涉及到軍事機密的任務,還是不摻合民間公司的好。船隊中不僅是運送油料、彈藥和準備在美國西海岸登陸的軍隊,還爲駐守在珍珠港的聯邦空軍增加了100多架戰鬥機。

在這支船隊抵達珍珠港後的第5天凌晨,經過了重新編隊的兩支進攻艦隊又悄悄的從珍珠港裡啓航,駛向了美國西海岸。第一支進攻艦隊由3艘重型航空母艦、2艘中型航空母艦、2艘護航航空母艦、2艘大洋級重巡爲主力,由30艘驅逐艦和15艘潛艇掩護着,駛向加拿大的西南部港口溫哥華,艦隊將強行進入胡安.德.富卡海峽,空襲這裡的幾個美軍和加拿大軍隊的岸炮和防空陣地,並把登陸部隊安全送上溫哥華港區。

第二攻擊艦隊由5艘重型航空母艦、4艘中型航空母艦、2艘護航航空母艦、2艘大洋級重巡、40多艘驅逐艦和25艘潛艇組成。他們的目標是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在西海岸最大的一個海軍基地聖迭戈港,也叫聖地亞哥。這座港口近鄰着美墨邊境,是一座整體意義上的海軍城市,它是美國海軍在西海岸最大的軍艦維修港和潛艇駐地。具聯邦軍情局的情報顯示,從珍珠港以外逃走的2艘美國航空母艦,也在這個港口內出現,並時常進入港口中補給。

第二攻擊艦隊主要是替第一攻擊艦隊打掩護的,它們的進攻時間比第一攻擊艦隊要早1天,當把美國軍方的大部分注意力都吸引到聖迭戈方向時,第一攻擊艦隊正好向溫哥華髮起進攻,到那時,美國海軍和陸軍航空兵部隊已經來不及再去支援2000公里外的溫哥華,而加拿大軍隊在聯邦海軍眼中,基本算沒有吧。

這個計劃的主要目的就是在美國西海岸搶佔一個據點,以便讓聯邦空軍的重型轟炸機可以投入未來的戰鬥,否則只靠聯邦海軍航空兵的飛機,還不足以摧毀美國西海岸的大部分工業城市和交通樞紐。而夏威夷羣島距離美國西海岸又太遠了,就算是經過極端改裝的聯邦空軍轟炸機,也不可能在執行完轟炸任務之後返航。

至於把最終目標放在溫哥華,主要是考慮到加拿大軍隊太弱小,即使有美國軍方提供全方位的幫助,其防禦力量也比其他美國城市差很多。而且溫哥華雖然是加拿大領土,但它的位置就在美加邊境北側幾公里的地方,如果不看國境線的話,這個和美國城市沒啥區別,對於聯邦空軍轟炸機的航程來說,多幾公里少幾公里都不是問題。(未完待續……)

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83章 文化入侵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18章 空襲第54章 仇恨第22章 進攻澳洲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22章 水下幽靈第65章 夜間空襲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54章 反擊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68章 制度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21章 夜戰第4章 德奧統一第43章 革命(一)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74章 皇帝第42章 自家後院第33章 挑事專家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96章 如此相似第60章 佈網第74章 皇帝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50章 聖迭戈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36章 摩拳擦掌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52章 戰備(二)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88章 增兵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4章 闖關第28章 佔領澳新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59章 麥克阿瑟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14章 本土防禦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74章 巴巴羅薩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28章 佔領澳新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24章 目標天皇第83章 文化入侵第91章 對壘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41章 漏網之魚第23章 親王喬治第58章 中立第4章 夜襲的游擊隊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143章 車禍(二)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6章 也算悲壯第24章 賭約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49章 飛機第19章 全民戰爭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100章 毒氣彈第56章 一戰爆發第71章 戰略轟炸第22章 問題(三)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35章 皇家海軍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83章 文化入侵第47章 民國(三)第34章 暗度陳倉
第15章 基隆級驅逐艦第77章 海軍條約(二)第83章 文化入侵第25章 新鮮的大黃魚第33章 國聯的“請求”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73章 運河與南美洲第21章 第一站美國第18章 空襲第54章 仇恨第22章 進攻澳洲第132章 他的奮鬥第22章 水下幽靈第65章 夜間空襲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37章 菲律賓大泥坑第54章 反擊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68章 制度第63章 不一樣的坦克第21章 夜戰第4章 德奧統一第43章 革命(一)第137章 標準的力量第74章 皇帝第42章 自家後院第33章 挑事專家第10章 哭泣的爪哇島(三)第96章 如此相似第60章 佈網第74章 皇帝第45章 美國人也參戰了第50章 聖迭戈第4章 複方新諾明第156章 不怕睡錯牀就怕站錯隊第59章 美國政府的選擇第36章 摩拳擦掌第67章 佔領法屬印度支那(三)第52章 戰備(二)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93章 真實的潛艇兵第88章 增兵第123章 錯誤的評估導致錯誤的決定第4章 闖關第28章 佔領澳新第25章 去歐洲賣套餐(二)第23章 和老爹攤牌第85章 文化入侵(三)第30章 《凡爾賽合約》第150章 國家科研基地第28章 游擊隊有重炮?第59章 麥克阿瑟第90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四)第131章 首腦會晤第14章 本土防禦第29章 一打白骨精(下)第74章 巴巴羅薩第14章 遲來的婚禮第15章 苦日子要來了第91章 找啊,找啊,找朋友(五)第28章 佔領澳新第27章 甲午戰爭開始了第26章 流感,還是西班牙的第41章 亂拳打蒙老師傅第24章 目標天皇第83章 文化入侵第91章 對壘第28章 流感帶來的繁榮第41章 漏網之魚第23章 親王喬治第58章 中立第4章 夜襲的游擊隊第51章 聯邦的對策第15章 西部大開發(四)第143章 車禍(二)第86章 文化入侵(四)第47章 重巡和飛機第61章 登陸越南(三)第94章 真實的潛艇兵(二)第6章 也算悲壯第24章 賭約第99章 關東大地震第49章 飛機第19章 全民戰爭第15章 她家鄉的葬禮第2章 三大合成物第100章 毒氣彈第56章 一戰爆發第71章 戰略轟炸第22章 問題(三)第70章 99年的坑人證第35章 皇家海軍第48章 雙管齊下第14章 騎着摩托去放牛第83章 文化入侵第47章 民國(三)第34章 暗度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