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十三闖郡王封地,怒斥臨安王

好在是過年,大帥還能拉回理智,沒有和十三一直在回憶裡。他忽然想到什麼,對旁邊的春三娘面上的黯然看看,再看看嬌美的十三。

大帥放聲:“哈哈!”

慧娘嘟一下嘴兒,讓猜出來了真沒意思。

看別人都站着,忙坐下來,讓別人全坐着,爲蕭護倒酒,小聲問:“好看嗎?”蕭護樂不可支:“哈,好看。”

手放在慧娘肩頭:“十三吶,你真討人喜歡。”

怎麼聽,這話都有調侃味道。不過慧娘照單全收,喜形於色。

接下來大帥沒有聽曲子的心,對春三娘道:“你去五舅老爺後面坐着,單彈給舅老爺聽。”自己看一眼十三,吃一口酒,還是忍俊不禁。

大家弄明白和弄不明白的都笑了,共同年夜飯。

夜空中閃過一道爆響,有人放煙花。

張家在廊外桌子坐着,還在笑:“誰這麼有錢,今年還有煙花?”忽然一斂面色:“不好!”與此同時,與他同桌的小鬼跳起來。

廳裡廳上的人全直起身子,大多是盔甲在身上,此時不慌不忙離席,步子飛快出廳。院中小鬼叫:“有人燒城!”

一個巡邏地士兵衝進來:“回大帥,有人偷襲城門!”

春三娘尖叫一聲,以她躲避兵亂的經驗,先鑽到桌子下面。

蕭護獰笑:“來得好!”還能偷閒在十三肩頭一拍,笑道:“紅包明天才能給你。去,幫着女眷們出城!”

早有準備,也早在意料中。

五舅老爺起身慢些,見兒子蘇雲鶴一面站,一面伸手端起一盤子雞。另一隻手不知道哪裡來的袋子,把雞往裡一倒,送到父親手上。一伸手,又多一個袋子,再拿起一盤子魚,倒進袋子裡。

別人不比他手腳慢,花生米、燒雞,白切肉……全收好。

羅氏手拎一袋子吃的,發愣,這是她手快的丈夫給她的。

男人們全飛快出去,慧娘對女眷們猶有笑容:“我們也走!”

春三娘只看到她們流水般走了,等到她醒過神,只有她一個人站在這裡,手中別無它物,只有一個琵琶。

她追出去時,見院子瞬間空了,一個人也沒有!還能看到大門時,見蕭夫人一身紅衣在馬上,馬下是大帥蕭護。

城中四處火起,火光照亮大帥面龐。他仰面對十三在笑:“你我是患難夫妻,你不要亂想。”慧娘心花怒放,想對丈夫訴說情意,又見火光燎人眼,沒有功夫說。只俯身在丈夫面上親一口,再道:“我不耽誤大帥。”

率領上馬上車的女眷們先出城。

春三娘跌跌撞撞出來,只見到大帥瀟灑上馬的背影,他拔出劍來:“把他們全圍在城裡,一個人也不要少!”

地動山搖的迴應聲:“好!”

春三娘猝不及防摔了一跤,這一跤摔到雪地裡,臉全埋在雪中,冰冷刺骨直到心之深處。再擡頭找時,看到一堆人。

刀劍砍殺,冰雪飛揚,就是大帥去了哪裡?

再沒有見到他!

春三娘嚇得不敢動一步,縮在門首裡。約在三更後,喊殺聲漸小,才冒險出來,見街上到處慘相,只有她一個人循聲而行。

好在幾條街後,見到蕭揚率兵走過。春三娘高喊:“九爺,救我一救!”蕭揚訝然失笑。她面上紅一塊白一塊,紅的是凍的,白是冰雪。

蕭揚好笑:“你怎麼還在這裡?”他心中竊笑,沒有人肯帶你出去吧?春三娘見到他在笑,知道笑話自己。一直在蕭揚面前吹噓大帥許給自己有房住的春三娘,就是奉承九爺時,也要把大帥提起好幾回。

不願意讓她看扁,春三娘吞吞吐吐:“大帥在哪裡?夫人也許願意帶上我。”蕭夫人和蕭大帥一樣,都有仁德名聲。

不丟任何一個人。

蕭揚更笑得厲害:“夫人?大帥早把夫人送走,這會子,只怕回到舊城正在過年。”見春三娘垂幾滴子淚下來,雖然狼狽,也動人心。

動九爺的心。

蕭揚把話挑明:“我呢,還對你有幾分眷戀,你要是願意,我帶你出城,你要是不願意,你跟在我們馬後面吧。”

此時就有不少百姓跟在馬後面願意離開去舊城。

好在舊城也不太遠。

春三娘還能有什麼選擇,她垂淚掙扎一下:“大帥,竟然半點兒不眷顧?”蕭揚見慣女人追求大哥,更要取笑她:“你以爲呢?一出事,大帥頭一個想的就是大嫂,接下來就是家裡人,你呀,是哪牌名兒上的人。”

春三娘不是死心,是橫下一條心。

果然,自己不能中大帥的意?

她帶着狠狠道:“九爺若不嫌棄,我跟定你了。”也能時時見到大帥。蕭揚玩味地看着她,閉半開玩笑地道:“哈,跟定這話有意思。罷了,以後你再有主兒,對我說一聲就行。此時,上馬吧。”

跳下馬,把春三娘扶上馬,再看看身後百姓們,呼道:“老人們上馬而行,年紀輕的跟後面!”蕭揚乾的本來就是護送百姓出城的事,順便在春三娘面前做了一個人情。

冬天勾人有淚,春三娘很快淚乾。換之的是熊熊烈火在心頭,她不相信大帥就這麼無情?她不相信自己沒有一處地方勝過蕭夫人!

……

慧娘是最早帶家人出城的,行到半路上,問張家:“看清是誰襲城嗎?”張家大大咧咧:“打幾個臨安郡王的破旗子,一看就是假裝的。除了不是臨安郡王,別人都可能!”

旁邊五舅老爺興致上來,袖子裡取出兒子給自己帶的雞,撕一條雞腿下來給外甥媳婦:“你吃。”

慧娘道謝接過來,見五舅老爺又撕一條雞腿要給張家,張家嘿嘿:“我要雞屁股。”五舅老爺大樂,撒給他。自己懷中還有酒,取出來一口雞,一口酒,詩興大作:“除夕中夜火光重……”

慧娘又把自己拿的一隻燒鵝分一半給五舅父。五舅老爺更喜歡了:“好好,有酒有詩有肉,這日子過得爽快!”

大口咬下一條肉。

馬車裡,羅氏和賀二姑娘正在分東西吃。周妃和十一公主、豆花也在馬車裡過新年。往車外看,見五舅老爺笑容可掬,他身後濃黑密佈,活似幕布。

漫天雪花,灑在舅老爺身上白白的,周妃感動了,想到自己在京中幾次宮亂,沒有人問沒有人管。張太妃心有餘而力不足,有心照應,可那人不及時跟上也無能爲力。

哪像今天這風雪中喝一口酒,又吃一口肉的好日子

周妃再一次對十一公主唸叨:“你過的真是好日子呀。”豆花匆忙在分東西,不擡頭也跟上:“是呀,要沒有伍小伍就更好了。”

吃飽喝足,就到舊城。慧娘駐馬道邊,看着城裡駐兵出來迎接,女眷們一車車進去。這才喊住張家,帶着怒從心頭起:“記得你說過,有幾個匠人在臨安郡王處?”

“還是我親戚呢,會打上好兵器,吹毛斷絮,削鐵如泥,壓死魚腸,氣死莫邪,”張家只顧着吹,讓慧娘一口打斷,她在北風中凜聲斜眼角兒:“你有膽子嗎?”

“有啊!”張家一拍胸脯。

見十三少微微笑,斬釘截鐵地道:“那別人不讓咱們過年,咱們該怎麼辦?”張家猜出她的意思,還裝腔作勢推託:“大帥讓我護好你,讓你護好女眷,咱們全有事在身!”

“這不是女眷到了!”

“可大帥說你也是女眷,你也得留下不是。”張家狡黠地回答。

慧娘乾脆瞪眼:“實話告訴你,這幾天我尋思着,那些人是不會讓咱們好過的。我想呀,他們不讓咱們過年,咱們得讓他們過年嗎?”

十三少有了笑容:“離這裡最近的,三天可到的,是臨安郡王的外圍王城!”張家是最搗蛋的一個,他和十三少能處來,搗蛋性質只會比十三少高,不會比十三少低,一拍大腿:“着!走走走,不走的是小的!”

“換衣服!正好,隨便把幾個能幹匠人接回來。”十三少身上還是她過年的貂皮衣服,早讓雪打溼。

見她拍馬入城,張家在後面嘀咕:“女人,就是一會子換衣服,一會子用點心。”說歸說,還是跟進去。

一刻鐘後,負責護送這一撥的平江侯樑源吉覺得可以安定,府中蕭夫人一定帶人重做酒菜。來要酒菜吃時,聽到一個吃驚的消息。

“不在?”樑源吉大驚,轉身就要去找,驚慌失措:“壞了,路上丟了。”一想不對,誰能把她丟了?

她刀馬全嫺熟。

見奶媽們有擔心,又不是很擔心,正在起油鍋炸熱圓子。樑源吉先順幾個吃着,熱辣香甜,說一聲:“這裡有海米。”

“是啊,全是大個的,剁碎放的。”陳媽媽聚精會神地搓圓子,羅氏在揉麪,馮媽媽在看火。樑源吉吃了兩個,就對她們神色有幾分把握,賠笑:“告訴我去了哪裡?免得大帥說我丟了夫人。”

奶媽們給了一聲:“哎呀,”再沒有了下文。

樑源吉愣住,哎呀這是個什麼地方?

慧娘等人已奔出幾十裡,雪深馬難行,也行得飛快。跟她去的,粗壯的水蘭、小鬼、張家和封安。

就五個人,去臨安郡王府搗亂去了。

本着我不能好生過年,你們全不要過年。

頭一個,尋上臨安郡王!

……

民間過年風俗,從初一到十五都是有說法的正日子。慧娘帶着張家等人趕到臨安郡王的外王城時,正好是初五。見這裡繁華熱鬧不比京中以前差,飛金走銀的花燈,紛至沓來的小吃,滿街的油香,逛街人的脂粉香,往幾個人的鼻子裡衝。

人人手裡拿着幾串子吃的,吃得肚圓腹滿。水蘭大口咬一個肉圓子,嘟囔:“這比俺娘弄的好吃。”張家看這滿街的人,心想人堆裡來上一下子,準保大亂自己踩死自己。小鬼和封安正在討論:“真的!”

“假的!不是銀的,全是錫的!”

慧娘在這場面上,完完全全的震撼!滿街百姓們滿意的笑容,嶄新的衣服,垂甸甸的袖子。這是一個富庶的地方,他們滿意度也很高。

在一處酒樓上坐下,居然還有說書的。和這裡相比,蕭護佔的幾座城都是打了又打,恢復生息也要一年以上的窮苦地方。在那裡,給人吃飽飯就是好的。而在這裡,飲食多種多樣,就是酒也有好幾種。

“客官不喝燒酒,那我們還有米酒,這幾種您慢慢挑。”小二殷勤待客,更讓慧娘心中開啓一扇大門。她從頭一回出京是爲家人逃難,心中憤懣認爲天下人都是對頭到第二回隨夫君造反,認爲夫君什麼都對,就差膜拜蕭護爲造世主;到現在的是出山後認爲郡王們全該殺,只留一個小皇帝就行了。

而此時,她面對行人微笑,不禁茫然。她以爲民心全在大帥那裡,她以爲大帥日理萬機就叫好,她以爲同甘共苦最難背離。而看看面前,樓上的人呼兒將出換美酒之態,樓下人新年喧鬧鬥金錢。

苦難的民心,艱辛的戰役,激憤的人羣……全在慧娘心中瓦解。她甚至對着面前熱氣騰騰的菜餚手足無措,失神地道:“這裡真熱鬧呀。”

張家挾菜,卻不滿地道:“這是王城附近才這樣!我們路上來的城池,和我們那裡猜不多。”張家頗能領會十三少話中含意。慧娘心中解開不少,嫣然一笑:“你說得很對。”對着不住燃放的鞭炮,油然生出這要是大帥的城池該有多好。

在她手中,一切人心全應該是大帥的。

說書的人敲一聲檀板,大聲道:“話說蕭護這反賊,出了山以後……”旁邊有人酒醉後喊:“反賊,殺了他!”

“殺到江南去!”

一個孩子尖聲:“搶走雞和鴨!”

酒樓上人全鬨然而笑,在這笑聲中,慧娘悵然若失,人心二字,不是輕易可以得來的。見小鬼氣得臉發白,水蘭瞪眼睛尋找是哪個小鬼,慧娘輕敲桌子:“不必,我們不是來爭這種氣的!”

反而又喊小二:“上你們最貴的菜。”一桌子人中間,就算蕭夫人慧娘是最鎮定的,她悠然自得,帶着細品美酒的樣子,耳朵尖起來聽後面的調侃笑語。

有人在逗那小孩:“搶雞和鴨沒意思,殺到江南去,還能幹啥?”小孩子想想,尖聲又道:“搶走他媽媽!”

“哈哈,你要搶的是修腳媽媽還是淘糞媽媽?”

樂聲中,水蘭的娘是奶媽,從大帥起都恭敬地稱呼爲“媽媽”。水蘭想了想,把手中吃的魚刺骨頭全留下來,包在一個帕子裡。

接下來污言穢語,不是招呼蕭護的,就是招呼蕭夫人慧孃的。“聽說大帥生得小白臉兒似的,專一靠臉盤子打仗。有一回和那個烏蒙國什麼公主交戰,讓公主馬上赤手而擒……”

慧娘問張家:“烏蒙國有公主嗎?”張家頓時哈哈大笑,問說話的人:“兄臺,烏蒙國有幾個公主,兄弟我可還沒有娶妻呢。”那個人正說得上勁,讓打斷,沒好氣地對張家粗皮糙臉白一眼:“人家要英俊。”

張家扮個鬼臉兒:“我打扮打扮還行。”

這些話也沒能把下面的話打岔掉,又說蕭夫人,說得口沫噴多遠:“……那小模樣,絕對狐狸精託生,她一見到蕭護,就哭天抹淚兒的求,家人死得冤啊,自己受多少磨難啊,你們想想,她一個女人從京裡到關外,沒幾個男人怎麼能過去……”

說書的不高興了,把手中檀板重重頓幾頓,卷卷袖子沉下臉:“列位啊,你們不聽,我可就輕閒了。”

慧娘這一桌子子,除了她以外,都瞅那說話陰損的人。慧娘反而好笑:“吃飯,咱們還得去找幾個匠人,只怕到晚上才吃。”張家大口扒飯,從碗邊兒上眼神陰沉的瞪那胡說的人;小鬼把個筷子在手裡一動一動,問封安:“我一筷子出去,能把他牙打掉吧?”水蘭默默地把手中魚刺骨頭積累得更多,想到馬上可以報復,笑得陰陽怪氣。

他們很快吃完,再多呆下去可以殺人。見那個小孩子隨家人下樓,張家道:“你們在前面掛茶館簾子的街口等我。”他先下去。小鬼也起來:“我吃多了。”水蘭跟他後面:“我也是。”慧娘笑容可掬看着,問最後一個封安:“你也想走?”

封安摸摸腦袋:“我,我陪姑奶奶。”只有主僕兩個人往前面走。餘下的三個,張家對小鬼使個眼色。小鬼點點頭,頭一低,飛快地從說話小孩的父母身邊走過,手中握住飛抓一角,在女的胸前勾了一下。

勾過以後自己嘻嘻,頭一回耍這樣無賴,感覺不錯。

那女的尖叫:“不好了……”又一個人上來,在男的懷裡一拍,男的也大叫:“有賊!”夫妻兩個人一起去追。餘下的小孩子正在跟上,一隻手扯住他。水蘭笑嘻嘻帶着他到路邊兒:“小弟弟,在這裡等。”

取一塊碎銀子晃幾晃:“認得這個嗎?”

“銀子。”小孩眼珠子亮了。

“喜歡嗎?”水蘭又取出一塊,兩塊在手裡,足有一兩,見小孩眼珠子亂晃,頓時暈了:“喜歡。”

“喜歡我送你一大包,不過,你得跟着我念幾句拜年的話。”

小孩笑得滴下口水:“是爹爹孃教我念的吉祥話兒嗎?”他雙手作揖:“祖公公新年好,叔公公新年好,給壓歲錢吧。”

水蘭笑得她很單純她很善良:“就是這些話了,跟着我念,我給你很多銀子!”她先念頭一句:“娘有幾個爹?”

再一伸手指頭,小孩聰明地回答:“一巴掌!”

水蘭大樂,取過小孩子帽子,袖子裡取一包子東西放裡面,往小孩子頭上一蓋:“你就在這裡慢慢地念,銀子全在帽子裡,等會給你爹孃看,他們看到聽到喜歡,多給你買果子吃。”小鬼在人堆裡招手,水蘭笑嘻嘻走了。

片刻,小孩的父母親罵罵咧咧回來,當孃的掩住胸前,罵道:“挨千刀的該死的,讓老孃找到,老孃殺了你!”

見到自己孩子還在路邊站着,夫妻大喜:“小寶呀,你還沒有丟啊。”小寶站着不動,小臉兒似紅蘋果:“娘有幾個爹?”

再小手一扇:“一巴掌。”

再念:“一巴掌夠不夠?”

再兩隻小手一起扇:“不夠!”

當爹孃的氣白了臉,聽自己寶貝兒子再伶俐地念:“不夠怎麼辦?”再笑得小嘴兒張着:“街上找!”

“啪!”一巴掌打在小孩子臉上。他嗚嗚地哭起來,頭上帽子歪下來,裡面魚刺骨頭灑得他滿頭滿臉都是。嶄新的衣服,頓時花了。

“死小鬼,沒調教,跟你爹一個德性……”

“賤婆娘,老子只看一眼,就知道你水性楊花……”

路上忽然熱鬧起來,讓本來就熱鬧的街道更擠得不透風。慧娘伸長脖子看,見張家三個人回來,全笑得不行。水蘭扶着腰:“我不行了,笑死我了。”張家促狹地問:“踹三腳準好!”水蘭罵他:“不要你管!”

慧娘看在眼中,若有所思。當下不問三個人做了什麼,只看街上人頭攢動都往一個地方去,就知道他們掀起的是什麼熱鬧。十三少翻個白眼兒,小不忍則亂大謀,知道不?不過十三少不說,只道:“走吧。”

先去找張家的親戚,那個打鐵的。張家是三歲時來過,後來父母俱亡,張家又在當兵,再沒有來過。

“一株老槐樹,”張家唸叨。

小鬼問:“歪脖子嗎?”他看到一圈兒歪脖子樹。水蘭問:“你沒看錯?”她對着幾個衚衕口的老柳樹。

封安打哈欠:“快快。”

慧娘則認真看這裡的人物衣着,側耳聽他們的拜年話語。從不緊不緩的話語中可以聽出這裡沒有經過戰亂,和他們對臨安郡王的愛戴。

慧娘眼前又出現那封信,心想此人當斬,居然還有人愛戴!可沒有辦法,臨安王把這裡治理得不錯。

怎樣才能讓他失去民心?讓這裡的百姓們獻城?心向大帥呢?

慧娘站在這異地的城池裡,想的是這件事情?

不出來不知道,一出來嚇一跳。原來不是所有人都不喜歡郡王,也是的,他們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他們祖祖代代在這裡,天高皇帝遠,只知道郡王們的恩德。

找到張家親戚,見他作坊裡擺着無數刀劍,已認到得張家。主僕幾人裝成買刀劍的,試了幾把刀,果然鋒利得好。這就張家報出名姓,讓鐵匠一通大罵:“滾!如今你跟着反賊,還敢來找我造反!”

拿個鐵塊把張家往外趕,就差要報官。張家出來後,氣得要在他屋後放把火,再在大街上放把火,讓這裡大亂:“讓他住不成!”

此時天近黃昏,大雪飄飄。慧娘在雪中仰面對於,悠悠道:“要是放把火就能依順,那倒簡單得多。”給張家一個安慰的笑容:“消消氣,我們晚上還要去看臨安王的王宮。”

一把火,可以燒掉繁華城市,卻燒不掉他們對大帥的仇恨!

此時,孫珉正在自己宮中過年。他新寵的側妃潘氏,是去年新選上來的小家碧玉。沒有半點兒貴族少女的矜持,活潑可喜,人又最狡黠。正帶着宮女們作新舞,舞蹈以擒拿蕭護爲主題,孫珉看得正開心時,見一個人走上來,在一角悄悄的行個禮。

臨安郡王馬上起身,正爲他倒酒的潘氏一愣:“郡王去哪裡?”孫珉在她發上撫一把:“酒多了,下去散散心。”

潘氏忙道:“我陪郡王去。”又悄聲兒的道:“前天也是說酒多了下去散心,結果遇上王妃,就再不回來。”

孫珉又要笑:“這次一定回來,不會偏了你。”走出幾步,潘氏還在對他看着,噘起了嘴。孫珉到一側殿角,見那個人走進來,是自己私下裡派往京中接寧江侯的護衛。

見除了護衛再沒有別人,孫珉心中又是一回的失落,強打精神:“怎麼?蕭護不許嗎?”私下裡派出去的人,只能是讓蕭護髮現,被他阻攔。

孫珉一直想救京都,怎奈那時候他和韓憲王也不消停。好容易消停,就是蕭護出山。郡王們確認是蕭護本人沒有死,這才各自干戈,勉強爲歡。

其實你防着我,我防着你,大家心中清楚。就是小兒女訂下親事,也不過是一道薄薄的屏障。有如窗戶紙,一捅就開。

臨安郡王微嘆:“接不來舅父,不是讓天下人都笑我?”護衛跪下來,卻沒有太多的羞慚。這一回不是他接不來,而是……他道:“是寧江侯爺不願意前來。”

“啊?這這這,怎麼會?”臨安郡王心底頭一個想法,就是舅爺竟然棄我?他最擔心的就是沒有老臣扶持,他再不喜歡先帝,也得把“老臣”這兩個字,牢牢握在手中。

他敢罵蕭護造反,不就是老臣們只擁護皇族?

在聽到寧江侯不來時,頭一個想法,孫珉對寧江侯起了疑心。可見他們之間的盟約十分不穩,大廈傾倒時,只爲一個小小蚊穴就可以了。

這疑心,自然不能讓護衛看出。孫珉只是驚歎:“舅父,是誰的脅迫?”眸子深處卻認真觀看護衛面上神色。

第一眼的神色,纔是不可僞裝,而又最真的本能反應。

護衛面上一片迷惑,像是他也不解,他也有和郡王一樣的糊塗。他就如實回話:“寧江侯在亂民手中受傷頗重,屬下去的時候,見到他臥於牀上,並沒有別人看守。蕭護說他不進京,的確一直沒有進京。京中,如今還是歸原指揮使田將軍所管,府門外,也沒有人看管。寧江侯看完郡王的信,就說他年邁不願離鄉,又有一句話轉告郡王,讓郡王好自爲之。”

孫珉心頭亂了。

好自爲之這話,可褒可貶。

作爲褒意,好自爲之是勉勵的話;作爲貶意,就是意有不滿,是一句諷刺的話。你好自爲之吧,我可再也不管你了。

孫珉難掩面上沮喪,反覆地問寧江侯在京裡的情況,護衛一口咬定:“這話只能是他自己說出的,再沒有別人在身邊。”

臨安王在自己滿面灰心喪氣以前,揮手讓他離去。官場上風雲,臨安郡王比護衛瞭解的要多,也不需要蕭護親自看着,只消一句話告訴寧江侯:“你的家人全在我手上,”寧江侯就不敢動彈半步。

見窗外夜色沉沉,不時有民間煙花和宮中煙花閃亮天空中,把雪花映成七彩斑斕。孫珉在這斑斕中長長嘆一口氣,蕭護怎麼會不阻攔?

他一定是有更巧妙的法子,巧得讓別人都看不出來。

沒有寧江侯,孫珉有失臂膀的感覺。他失的這個臂膀,不是兵將;論兵將,臨安王自認不比蕭護差到哪裡,只有陣法上不如他,近年來在苦練陣法。論民心,孫珉心想這還用比嗎?三國時劉備受擁護爲什麼?是他是中山靖王的子孫,中山靖王是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的異母兄長。又有一個劉秀,年幼家貧,生活無着,後來有很多的人擁護,不僅是劉秀本人能幹,還有一條,他是劉邦的九世孫,也是漢景帝一脈。

孫珉想自己家譜,祖父是先帝的叔祖父,與當時的老老先帝是一母同胎。又順便想到韓憲王,這個讓人頭疼的韓憲王,他的祖父也是老老先帝的親兄弟,一母同胎。

這兩個郡王最強,就是他們的血脈十分純正。這兩個先祖父原本另有就就封地的地方,可他們分別相中韓憲和臨安兩處封地,娶了當地的郡主,倒把原本應該的韓憲和臨安的兩個兒子全擠跑,另去就封地。

從血源上來說,如今的臨安王、韓憲王和大成長公主最近。這樣的家譜,在和蕭護爭皇權時,是獨佔上風。

要是再有先帝老臣,就更好了。

而寧江侯,他居然說不來……

孫珉悶悶上來,居然把答應潘側妃回酒宴去的話忘記,他苦思民心二字,走出殿外,吩咐道:“外面走走。”

便衣出來。

潘側妃在殿中跺腳生氣時,臨安王已出宮,見到街上火樹銀花不夜天,才露出笑容。這樣好的地方,舅父怎麼可能不來?

看來,要自己去往京中看看才行。

見街上耍百戲的,孫珉才訝然想到潘側妃,不過他沒有回身,也沒有讓人去告訴潘側妃一聲。想來自己等下回去到她房裡,潘側妃自然嗔怪解開。

臨安王漫步行着,見到前面一家鐵匠鋪子里居然開着門。臨安王對鐵器也管理很嚴,心想大過年的還開門,難道有什麼事情不成?

再就是外地來的客人?看他出什麼價格。價格高,臨安王也允許一部分鐵器流通。想最近敢往自己的來購買刀劍的,也只有幾個暫時和氣的郡王。

這鐵匠鋪子不小,開在二道街上。大門微開,可以見到裡面的人。一個人高頭粗壯,臨安王暗想,這是個好漢,不知功夫如何?

再看另一個人,臨安王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甚至揉揉雙眼,再定睛一看,沒有錯!那肌膚白嫩,讓燭光映出紅暈的人,眸光流彩,正是蕭夫人封氏!

她怎麼會在這裡?

孫珉對身後人使個眼色,更小心地湊過去。而他身後的房瓦上,小鬼和對面鐵匠鋪子屋頂的封安打個手勢,兩個人悄悄的身子掩住。

來的人是誰?小鬼還沒有看出來。不過看他氣勢不同,走路就和別人不一樣。又帶着幾個從人,都目光如炬,是會功夫的人。

這個人不是一般的人。

放風的兩個人準備隨時示警。

見爲首的一個人正在偷聽。

裡面慧娘悅耳動聽的嗓音,因她扮相小,清脆嗓音就不會讓人太懷疑。她裝出來富家子漫不在乎的紈絝樣子,握着一把刀:“掌櫃的,你們這裡一斤鐵多少錢?”

“鐵受官府管制,是這個數。”鐵匠比劃一下。

見外地來的小公子又問:“這刀什麼價兒?”

鐵匠回答過。慧娘微微笑:“加上稅,你這力氣出得不少,得的錢卻不多。”鐵匠笑一笑:“打仗呢,這刀已算是漲了價格,不過官府管制,進價又高些,我們生活卻還可以過得。”慧娘再進一步:“過得的生活,不如有錢的生活,你說是不是?”

孫珉聽到這裡,忍俊不禁。這是自己的地盤,蕭夫人你膽子也太大,敢來遊說我的匠人們?聽她的話語,看那張微側的面容,越看越中看。肌膚好似玫瑰花般柔細,如果摸一把……

臨安王不由自主想到這裡,自己失笑,摸一把?

收斂心神,把她留下來不是用來摸的,是用來挾制蕭護。臨安王不想再多聽下去,回身悄悄打一個手勢。

這手勢才起,就見對面屋頂上有人大喝:“快走!”閃電般的白光疾飛而來,同時一個人跳下屋頂。

“王爺小心!”

兩個隨從一起上前擋住,見是一道飛抓,不中就回。主人,是一個少年,瘦高個子,形容清秀。

面上一笑,讓人發自心底的軟了。

小鬼賣笑是不遺餘力,一笑過後,見兩個人才愣,手中飛抓又詭異而出,直襲另一個人面門。“呀!”那人滾倒在地才躲開,同時大叫:“這小子泛壞!”

心中才爲這笑容想難道是熟人,那笑容親切的,好似哪家孩子。沒想到,他上來又是一下子。

封安才溜下屋頂,手中握着着火的東西,準備四處起火。聽到那人大叫,嘻嘻一笑,小鬼的笑,可以震天下。

水蘭早一步奪門而出,爲夫人送上刀!

慧娘拔刀,珠光閃亮中,認出來孫珉。她微微含笑,還有心情問好:“臨安王,新年好啊。”手中刀卻不客氣,“唰唰唰”三刀,直逼孫珉要害!

孫珉手中也是寶劍,用力架住,劍對住刀,也心情不錯的回了聲好,再笑道:“蕭護手中無人,婦人也派出來?可笑呀可笑,蕭夫人,你不如跟了我,可以有一世的榮華富貴。”

這登徒子的口吻,讓慧娘氣白了臉,面上笑容不再,罵道:“虧你也是郡王,你是街頭無賴嗎?”

孫珉更要笑,更是輕薄口吻:“爲了你,本王願意當一回街頭無賴。”還輕佻地回了一個眼神過去。

要知道蕭夫人,可生得不錯。

有人大喝:“我平生最愛殺的,就是無賴郡王!”張家手持他興州得的寶刀,捲起狂風直劈下來。

孫珉這纔看到有一個護衛身首異處倒在地上,孫珉心痛的叫了一聲:“不要放走他們!”又定定心痛,把惱怒全押在慧娘身上,冷笑道:“婦人,你本該是暖牀焐腳的人才兒,這戰場,不是你來得的!”

寶劍橫出,接住張家用力的又一刀!

慧娘得了空閒,見水蘭對一個護衛吃力,水蘭從小學的是丫頭,只是有一把子力氣,功夫是見縫插針地學,戰孫珉精良的護衛佔在下風中。

見明珠閃亮,一刀過來,那護衛往後就退,水蘭上前一劍取了他的性命,得意洋洋:“我還能再殺一個!”

又去取另一個護衛。

此時街上亂了,火一處一處起來。新年裡人人守歲,不會傷到人,只是大家倉促逃出家門,大呼小叫不絕於耳。

小鬼張家護到慧娘身前,水蘭在認路:“夫人快走!”慧娘一刀逼退孫珉,恢復鎮定,對他淡淡道:“天下大亂,皇權不在。不管老幼婦孺都有責任,說什麼婦人不婦人的話。臨安王,你不是女人生的嗎?”

臨走總算送了一句惡毒話給他,慧娘喜歡了,最後給了孫珉一個鄙夷的眼神,四個人且戰且退開。

當夜雖有雪,北風卻颳得火很快。封安放火似乎有一手,一路往城門外放去。風捲火勢,很多人擠得城門不得開,孫珉收到回報後,只能無奈:“算了!”

才說過算了,又收到一個消息:“蕭護集齊大軍五萬人,緩緩而進。”孫珉苦笑,這真是一對恩愛夫妻,一個來鬧事,另一個來接人。

從火起後,孫珉就一直在外宮門安排人救火,安撫城中百姓。不知怎麼的,飽讀詩書的孫珉一直回想蕭夫人的話:“天下大亂,人人有責,你看不起女人嗎?”

臨安王不佩服她殺烏里合,就佩服也是一時。殺烏里合是在亂軍中,人人有機緣都可以得手。

也不佩服她隨夫京中平亂,山中避險。嫁雞隨雞,是婦人本性。她又會功夫,不跟着才叫不對。

可今天,開始佩服她了。

她竟然敢幾個人就闖到自己王城中。

哪一個郡王的王城不是如鐵桶一般?

她竟然敢當面指責自己,天下大亂,人人有責?

孫珉在想,她是在說自己不配以後稱帝嗎?回想自己所做的事,也一直是爲着當皇帝當皇帝,爲民生計,沒有做過幾件得意事情。

在自己王城中善待百姓,這不能炫耀,只能算兔子護好窩邊草罷了。

身後走來有腳步聲,回身看,是嬌嗔滿面的潘側妃,她嬌聲笑着:“王爺,我們還在等您,”又悄聲兒地道:“樑側妃纔過來看了您幾回?還有王妃,我們精心爲討王爺喜歡,王妃卻說靡靡之音,王爺您看,我們全是爲您喜歡不是……”

她接下來說的什麼,孫珉一個字也聽不進去。對着寵妃精美妝容,臨安王又回想到那個刀若明珠的女子,蕭夫人……。

幾天後,蕭北手一指天邊,歡聲道:“大帥,夫人回來了!”

見一行人都高舞一支手臂,其實一個人手中明珠光放,微閃輕飄的,是她手中的刀在放光。蕭護也認出來,滿面笑容,一帶馬繮:“快去迎接!”

“大帥,我們回來了!”十三少的嗓音響徹天地之間。

第15章 ,躲避第18章 ,歡喜還鄉第4章 ,舊事暖人心第46章 ,解衣記第15章 ,給你一巴掌!第44章 ,有人看不順眼十三第57章 ,天定姻緣第5章 ,十三闖郡王封地,怒斥臨安王第9章 ,過河拆橋(一)第1章 ,出山第81章 ,有情意不佔理,寸步難行!第20章 ,花好月圓(六)第55章 ,垂手可得當感恩第25章 ,不是東西的長公主!第92章 ,害人最後害到自己!第26章 ,大帥情意無價!第5章 ,十三闖郡王封地,怒斥臨安王第15章 ,乍逢驚耗第65章 ,一對好公婆第68章 ,舊僕來相見第76章 ,教訓第52章 ,大帥離京百姓送第27章 ,當衆盟誓第33章 ,饒幸得性命第38章 ,爲銀子,要火拼!第40章 ,咱們一張牀吧?第66章 ,賢惠少夫人訓夫君第10章 ,過河拆橋(二)第79章 ,第45章 ,十三想揍人第28章 ,進京第22章 ,斥責第17章 ,再次有孕第91章 ,驚見舊荷包第54章 ,雪中送炭人心知第5章 ,原來是熟人第8章 ,一碗好湯第99章 ,你家有病第14章 ,郡主的來意第18章 ,不是夢境?第52章 ,胸有成竹的少帥第9章 ,過河拆橋(一)第18章 ,花好月圓(四)第8章 ,大亂京都(八)第1章 ,悶悶的皇帝第29章 ,談心第52章 ,大帥離京百姓送第51章 ,本帥打頭一仗!第4章 ,舊事暖人心第26章 ,大帥情意無價!第23章 ,總算不和了第33章 ,選妃第6章 ,上鉤第24章 ,遇敵第24章 ,遇敵第69章 ,呀,生了個強盜!第104章 ,造反了!第32章 ,賜婚第3章 ,大亂京都(三)第15章 ,躲避第31章 ,皆大歡喜的親事第18章 ,不是夢境?第9章 ,無端起風波第55章 ,大好戰功飛去也第42章 ,威風十三少第3章 ,互相體貼夫妻情第2章 ,故人重逢.第88章 ,女魔頭壽昌捱打第4章 ,舊事暖人心第37章 ,洗清名聲第42章 ,作戲第51章 ,本帥打頭一仗!第23章 ,贈衣第2章 ,故人重逢.第60章 ,十三的心,和少帥的心第30章 ,大帥妙言!第83章 ,蕭西蕭北的親事第17章 ,有兄弟情的伍大郎第1章 ,悶悶的皇帝第45章 ,十三想揍人第33章 ,選妃第99章 ,你家有病萬分見諒第5章 ,母子坐牢第27章 ,恩愛夫妻樂事多第103章 ,真情不容易學的第100章 ,街頭混戰第6章 ,上鉤第16章 ,挑釁第33章 ,饒幸得性命第4章 ,救人救已第80章 ,蕭少夫人逞風彩第80章 ,蕭少夫人逞風彩第2章 ,故人重逢.第46章 ,解衣記第7章 ,回京,掃墓第57章 ,天定姻緣第88章 ,女魔頭壽昌捱打
第15章 ,躲避第18章 ,歡喜還鄉第4章 ,舊事暖人心第46章 ,解衣記第15章 ,給你一巴掌!第44章 ,有人看不順眼十三第57章 ,天定姻緣第5章 ,十三闖郡王封地,怒斥臨安王第9章 ,過河拆橋(一)第1章 ,出山第81章 ,有情意不佔理,寸步難行!第20章 ,花好月圓(六)第55章 ,垂手可得當感恩第25章 ,不是東西的長公主!第92章 ,害人最後害到自己!第26章 ,大帥情意無價!第5章 ,十三闖郡王封地,怒斥臨安王第15章 ,乍逢驚耗第65章 ,一對好公婆第68章 ,舊僕來相見第76章 ,教訓第52章 ,大帥離京百姓送第27章 ,當衆盟誓第33章 ,饒幸得性命第38章 ,爲銀子,要火拼!第40章 ,咱們一張牀吧?第66章 ,賢惠少夫人訓夫君第10章 ,過河拆橋(二)第79章 ,第45章 ,十三想揍人第28章 ,進京第22章 ,斥責第17章 ,再次有孕第91章 ,驚見舊荷包第54章 ,雪中送炭人心知第5章 ,原來是熟人第8章 ,一碗好湯第99章 ,你家有病第14章 ,郡主的來意第18章 ,不是夢境?第52章 ,胸有成竹的少帥第9章 ,過河拆橋(一)第18章 ,花好月圓(四)第8章 ,大亂京都(八)第1章 ,悶悶的皇帝第29章 ,談心第52章 ,大帥離京百姓送第51章 ,本帥打頭一仗!第4章 ,舊事暖人心第26章 ,大帥情意無價!第23章 ,總算不和了第33章 ,選妃第6章 ,上鉤第24章 ,遇敵第24章 ,遇敵第69章 ,呀,生了個強盜!第104章 ,造反了!第32章 ,賜婚第3章 ,大亂京都(三)第15章 ,躲避第31章 ,皆大歡喜的親事第18章 ,不是夢境?第9章 ,無端起風波第55章 ,大好戰功飛去也第42章 ,威風十三少第3章 ,互相體貼夫妻情第2章 ,故人重逢.第88章 ,女魔頭壽昌捱打第4章 ,舊事暖人心第37章 ,洗清名聲第42章 ,作戲第51章 ,本帥打頭一仗!第23章 ,贈衣第2章 ,故人重逢.第60章 ,十三的心,和少帥的心第30章 ,大帥妙言!第83章 ,蕭西蕭北的親事第17章 ,有兄弟情的伍大郎第1章 ,悶悶的皇帝第45章 ,十三想揍人第33章 ,選妃第99章 ,你家有病萬分見諒第5章 ,母子坐牢第27章 ,恩愛夫妻樂事多第103章 ,真情不容易學的第100章 ,街頭混戰第6章 ,上鉤第16章 ,挑釁第33章 ,饒幸得性命第4章 ,救人救已第80章 ,蕭少夫人逞風彩第80章 ,蕭少夫人逞風彩第2章 ,故人重逢.第46章 ,解衣記第7章 ,回京,掃墓第57章 ,天定姻緣第88章 ,女魔頭壽昌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