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文科會試

崇禎十九年三月初九,清晨。

這時候太陽還沒完全升起,氣溫有些泛涼,一大批士子聚齊在京師順天貢院門前,焦急等待着三年一度科舉會試的入場。

即便凍得哆哆嗦嗦,不少士子也還是緊張異常,其中甚至有人忘卻了周圍溫度,拿着書籍仍在默背。

不過,在趕考的諸多士子當中,卻也不乏一些年紀輕輕便學富五車、成竹在胸之輩,夏完淳和瞿昌文各自負手站於最前頭,看着其餘焦慮不已的衆人,都是呵呵笑個不停。

“平日不知刻苦勤習,會試臨近時如此做法,又有何異,還不如回去種地算了。”瞿昌文顯然有些看不起這些士子,冷笑着說道。

夏完淳心中頗有正義感,道:“昌文兄所言差異,天下士子本是一家,既然來此,都是爲國效力,怎麼能說讓他們回鄉種地呢?”

“哈哈,我也就是說說。”兩人朝夕相處了這麼久,瞿昌文自然知道夏完淳的心思,當下搖頭說道:“不過是看不慣這些毫無學識之人還想入朝爲官,發發牢騷而已。”

夏完淳點點頭,雖然沒再多說什麼,看那樣子卻也是不置可否。

眼下來京士子大部分都是抱着試試看或者溜縫子的心思,甚至他們還聽說,有人已經賄賂了禮部尚書李文選,或是一些本就和朝廷在職官員有親戚關係的,都已經有了所謂的“答案”。

正在兩人各自互相亂想時,一直緊閉的順天貢院大門從裡面被人推開,卻是司禮太監李鳳翔帶着幾個同考翰林走出來。

李鳳翔先是睨眼看了一眼外頭這些士子,纔是不緊不慢的說道:“咳咳,雜家是聖上欽點的謄錄所主官,快開始了,都進去吧。”

士子們連忙點頭,紛紛將手中書籍留在貢院人手中,繼而魚貫而入,進門之後,早有一批太監和貢院中人在此按規搜身,爲的便是防止考生有“夾帶”。

所謂“夾帶”,即是把考試的答案或提綱帶在身上,說白了,就是考試帶小條的舞弊行爲,士子們一一經過搜身之後,纔是分批次進入貢院。

貢院的明遠樓旁有一棵元代古槐,相傳這裡是文光射鬥牛的地方,所以時人又叫它“文昌槐”,素爲京城名槐。

這文昌槐的根部生在路東,主幹彎曲向西,因而樹冠呈在路西,長勢如臥龍,相傳此槐與考生的文運有關。

歷次前來順天貢院參加會試的考生們無一例外都要膜拜,以登龍門,就連夏完淳和瞿昌文二人亦不能免俗,都在誠心膜拜。

貢院的科考也給附近的衚衕帶來了繁榮,如出現了售筆紙一條街的“筆管衚衕”,有會館性質的旅館街道“鯉魚衚衕”,因爲考生多騎驢進京趕考,又出現了“驢蹄子衚衕”這種市井稱呼。

其中鯉魚衚衕原本是一條小衚衕,先叫“老人衚衕”,進京的考生沒錢的寒門佔據了絕大多數,一般都騎驢進京住在驢蹄子衚衕。

相傳,有一次會試時一個窮考生因沒有錢,走着進京只得住到老人衚衕的一位老人家,在科考的前三天忽降雨水,衚衕地面成河,有大鯉魚出現,後這位窮考生竟考中了第一名“狀元”。

從此,老人衚衕名氣大振,以後考生們又紛紛住到老人衚衕,想借運高中,衚衕也改名爲“鯉魚衚衕”,有鯉魚躍龍門之意。

到了現在這崇禎十九年,經過朝堂議定,有關政策陸續出臺,不少私設會館性質的旅館都陸陸續續被兵馬司和順天府衙門強令遷到南城,繼而在宣武和崇文一帶又出現很多會館。

與前者不同的是,這些新出現的會館多爲官辦,爲前來趕考的士子們提供食宿和一些經濟上的支持,相當於朝廷資助教育事業。

在貢院至公堂,倪元璐、方逢年、馮銓和張瑞圖四名崇禎皇帝欽定的主考官早已落座,其餘十幾名同考官也是各自擺放桌椅分級落座,整場都顯得異常肅穆。

看着衆考生拜槐而來,四名主考官計議幾句,最後是由張瑞圖起身指向旁側小屋,正色道:“本官爲陛下欽點此次會試主考,開考之前,有些話要提醒諸位。”

“此次會試,成規如同以往,擊鼓爲令,點香計時。”

“諸位士子都還年輕,今後還有的是機會,莫要因小失大,鋌而走險,陷入萬劫不復之境地。”言罷,張瑞圖心道自己算是仁至義盡,咳咳幾聲,繼續道:

“本官宣佈,此次春闈,正式開始,落座應試去吧!”

士子們紛紛行禮作揖,齊聲喊道:“學生知道了。”

話音落定,士子們開始按照之前分配好的座位和場次陸續入座,在他們的考棚之中,早有貢院的官員將考試有關用具盡數備齊。

東西也不多,一間考棚,一盆炭火、一支蠟燭,便是全部了,今後的三日中,他們吃睡都將在這小小的考棚裡。

夏完淳告別瞿昌文,尋到自己的考棚,深吸口氣,伸手推門走了進去,見到內中佈置之簡略,也是嘆了口氣,搖搖頭坐在位置上開始觀卷。

他沒看幾眼,卻忽然聽到考棚外傳來一陣腳步聲,卻是一個謄錄所的小太監走過來,用鎖頭從外面死死鎖住了自己的考棚。

這也是考慮到士子之間互相串換答案,使考試無法真實明顯的反映出每個人的真才實學,按規矩來說,本來會試規定要連續被關十幾天。

一份試卷,士子進去之後,少則兩三個小時,多則五六小時肯定就會做完,那個時候考試的士子一沒書籍可以閱讀,二又不像現代那樣有手機可以打遊戲,那他們做什麼?

無非就是睡覺、發呆而已。

歷史上,貢院年年修繕,在永樂、嘉靖、萬曆三朝時又各自經過一次從頭到腳的整改,然而失火之事依舊層出不窮,其中一個較大原因,就是閒來無事的士子不小心打翻火燭或炭火,從而釀成失火大錯。

雖然貢院外處處都有大水缸,但就以這個時候而言,一旦起火便很難撲滅,再者說來,貢院九千多間考棚,也並非時時刻刻都有人緊盯,一旦生火,很難第一時間得知。

更何況,因爲一次考試讓士子們過半個月狹小的牢獄生活也不盡人道。

所以此次會試一個比較大的改革便是,三場會試,每場爲期三天,結束後士子都可以回去休息準備幾日,再來參加下一場的會試。

這樣既保證了士子有充足的精力應對考試,又把火災的危害降到最低。

要知道,一旦貢院起火,重建那幾十近百萬兩的白銀還是輕的,更爲嚴重的是人員損傷和一些書籍因此而損毀,那種價值是無法彌補的。

新的一月,祝所有書友國慶節快樂,祖國母親生日快樂,越來越強大!還有,朕的票呢!

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
第五十三章:屢出奇謀第六十五章:飛速你老馮第四百五十五章:大修民營,奉旨取糧第三百三十八章:劉良佐的煩惱第四百七十五章:破城第六百四十二章:皇權不下鄉?第四十二章: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百五十四章:謀定盛京,御駕親征第七百四十二章:更強的集權第四百四十三章:激鬥第一百八十六章:東廠的威風第七百七十二章:“屠夫”第六百三十三章:盛世第三百八十七章:平山東,下蘇杭第五百二十一章:意外發現第七百零五章:奇兵第一百五十六章:雙喜臨門第一百五十一章:險勝第三百三十八章:逢場作戲第六百八十七章:新敗第一百一十二章:五省總督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七百三十四章:朕親手砍了多爾袞第四百五十八章:爲公,也爲私第九十五章:南京吏部天官兒馬士英第六百九十一章:護她周全第四百二十五章:執意奪關第一百三十九章:抉擇第四百五十二章:這怎麼玩,這根本玩不了啊!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四百八十四章:破敵第一百九十四章:安南來使第五百六十一章:風捲殘雲 光復太原第七百一十六章:華夏聯盟第七百六十九章:史詩般的遠征第七百八十七章:廠衛是皇家的,不是臣自己的第七百七十一章:殺雞焉用牛刀第二百四十五章:握住錢袋子,盯住空肚子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五百二十二章:亂上加亂第七百四十四章:聯名錶貢第五百六十七章: 一家天下第三百八十二章:兵圍孔府(中)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八章:恩與威第六百八十六章:瓦解第十一章:這次是大好事兒!第六百六十八章:尾聲第六百七十五章:要想富,先修路第四百八十三章:勇武第五十九章:吳又可 瘟疫論第二十一章:撕破臉皮(求收藏!)第四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二百四十三章:小陣大戰,處變不驚第五百七十七章:既來之,則安之第四百四十四章:聖旨第三百一十三章:以西廠暫主金陵事第二百六十三章:都給朕回去寫檢討第一百七十九章:攘夷第二十九章:士林中的歪風邪氣第六百四十八章:找下家的時候到了第二百五十六章:朵顏勁旅第六百三十七章:熊孩子第五百七十二章:已經耗不起的建奴第七百三十章:滿萬不可敵的八旗要不行了?第二百九十八章:金陵龐氏第一百零五章:晉馮銓爲工部尚書第十章:給山西官軍發餉第五百二十四章:手足相殘,賊陷襄陵(三千字求票!)第五百八十五章:朝鮮王都的黨爭第四百八十六章:親臨第三百九十一章:劉道貞血戰忠州,秦曾又卻西賊第一百九十三章:賜死第三百八十六章:人在家中坐,事從天上來第二百九十九章:收鹽務,改商稅第五百一十八章:就辦你個賣國第三百六十三章:既然逃不得,那就殺吧第七百零六章:兵敗如山倒第二百二十七章:命運的三岔口第四百零五章:兩京之爭(上)第一百二十九章:兵賊第六百六十七章:是金子總會發光第四百零三章:明君,人心第五百四十三章:廠衛鬥白蓮第五百二十六章:希堯斬將,高白大捷第三百九十七章:舉世矚目的敘功升授大典(下)第三百五十六章:憲之逆鱗,天子豪言第四百五十六章:魚水之情,再塑之恩第五百一十七章:天上掉餡餅第二百五十五章:一碼歸一碼第四百七十二章:入關第六百五十二章:大勢已去,闖王南逃第七十一章:忙而不亂的永昌號(第三更)第一百九十一章:血染婚儀第三百一十六章:社稷中興之主第四十八章:誅殺姜襄第三百五十三章:人非完人,一招失算第六百六十一章:伏兵盡出,鹿死誰手第七百六十三章:崇禎親征勝利碑第五百七十三章:大壽歸明 有德亂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