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服不是閃電戰,而是持久戰。短暫的說服不是真正的說服,長久的說服纔是真正的說服。說服工作是長久的,需要一種持續性的動力,需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持續性的說服才能保持雙方關係的恆定發展,在說服工作上沒有恆心,最終會導致說服的徹底失敗。
保持恆心,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特別是說服工作,遇到點困難就退縮,根本就不可能說服對方,說服對方的道路上,艱辛困惑不止,沒有持之以恆的精神是不可能堅持下去的。很多人在說服的途中,會給自己找很多借口,讓自己的說服工作停止,致使自己失敗。堅持下去跑到終點,無論成敗,都不會遺憾,不要到最後留給自己的只有後悔。
戰國時期,孟子是儒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他小時候,母親就送他去學堂。孟子剛開始時十分貪玩、偷懶,不懂得用功讀書。有一天,他竟然擅自逃學回家。孟母當時正在家中織布,看見他逃學回來,就拿起剪刀剪斷了織布機上已經織好一半的布。孟子立即跪下惶恐地問母親把布剪斷是爲何。母親訓斥着說:“求學跟織布的道理是一樣的,必須一絲絲不斷積累,才能織成有用的布料。如果中途把它剪斷了,那就會前功盡棄,成爲一堆廢料。求學更是要不斷地用功,最後纔會有所成就。而你現在卻偷懶逃學,不肯用功讀書,這樣自我墮落,如何能成就學業?”孟子受到母親的教訓批評,感覺慚愧非常,立刻向母親認錯,從此發奮向學。經過長久不懈的努力,孟子終於成爲一代學問大家。
說服工作就像孟母教育孟子的一樣,如果中途停止,那以前的努力就算白費了,跟沒有去做說服工作沒有區別。凡是能夠取得成功的人,他們都有堅強的意志與耐心。只有持之以恆,堅持不懈,才能逐漸達到目標。沒有恆心的人是讓人不喜歡的,大家都喜歡和有恆心的人合作,只有這樣的人才有足夠的決心和毅力將事情進行到底,他們辦事讓人放心。有時候困難就是考驗,考驗一個人的品質,經不起考驗的人是不被他人認同的,
只要我們努力,不懈堅持,最終會感動對方。說服不僅要靠技巧,更要靠精神。
其實,大多數人都一樣,毅力和耐心誰也不一定就比別人強,大家經常都會迷茫和失落,只要我們能夠在自己困惑的時候找對方法,我們就會重拾信心,讓自己精神充沛,堅持到最後。影響我們信心和毅力的因素有很多,總的來說,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得失、困難、壓力、思想鬆懈。我們只要找到化解它們的方法,做到持之以恆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何化解它們呢?下面介紹幾種方法予以參考。
第一,思想鬆懈時,及時調整自己的狀態。
在我們的身心受到壓抑的時候,我們都會產生思想上的鬆懈,這是我們身體的自我保護功能,疲憊的人是需要休息的,思想過度緊張也要進行適度的放鬆。思想鬆懈時,我們經常會精神萎靡,做事拖延,對前程缺乏憧憬。如果不能及時地調整自己,給自己鼓氣,就會導致我們意志消沉,對工作喪失興趣。一旦出現思想鬆懈的情況,要告訴自己,自己只是太累了,只要稍微休息一下,就能恢復狀態。這時,抽出時間做一些自己喜歡做一直沒有做的事情,例如旅遊、運動、美食等,使自己的內心徹底放鬆下來。等自己的身體精神狀態恢復過來,告訴自己,我以前能做好,今後會做得更好,隨後適當地調整一下自己的目標,我們就會更有精神。
第二,遭遇困難時,用樂觀的心態去克服。
人在生活和工作中不可避免地都會遇到困難,苦難只是人生的一種磨鍊。相對於說服工作來說,困難就是對自己的一種考驗,克服一個困難說明自己又進步一層。“人之不如意十有八九”,誰能保證自己的一生都順順利利呢?困難是一種磨鍊,只有在磨鍊中才能使自己不斷地成長。面對困難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把困難與挫折踩在腳下,迎難而上,相信方法總比問題多,沒有解決問題,可能是沒有找到問題的關鍵,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相信自己認真分析,一定能夠解決問題,克服困難。
第三,感覺壓力時,不妨看淡壓力。
人活着是有壓力的。壓力來自於各個方面,大到社會責任,小到家庭負擔,誰都不能避免壓力。有些壓力不可推卸,你必須承擔,你逃避也是沒有用的。既然壓力是不可避免的,那我們只有承受壓力。對於壓力,我們能化解的化解,能減小的減小,能承擔的承擔,一切隨其自然,不要把精力放在壓力上,我們整天關注着壓力,壓力也不會減小,關注壓力是沒有用的。說服工作是要面臨很多壓力,但壓力不能成爲我們前進的阻力,我們應該看淡壓力,我們只要不去注意它,就會發現它是虛無的。你關注它就有,不關注它就沒有。遇到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遇到困難思考克服困難的方法,當我們把一切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我們會感受到工作的愉悅而不會感受到壓力的壓抑。習慣看淡壓力,會讓你變得更能承受壓力。
第四,換一種角度看待得失。
每一個人都會計算自己的得失。企業不計得失難立業,個人不計得失難立身,只有從自己的得失中我們才能總結出經驗教訓,爲自己以後的工作生活提供借鑑。平心而論,得失不應該成爲我們喪失毅力的藉口,而應該是我們不斷完善自我的參考。我們大部分人都習慣把得失放大化,從而使它影響了我們的心靈。計算得失時,我們不要只看到得到了多少物質,失去了多少物質。得失是平衡的,得到必定失去,失去也一定有收穫。得失如果只用物質與金錢去衡量,那我們就會迷失在物慾當中。我們如果從自身發展收益上去判定得失,就會發現無論得失我們都是收益者,得,得到的是經驗,失,得到的是教訓,經驗教訓都是我們的財富,我們應因此而高興,而不會因此喪失動力。
總而言之,說服工作要做到持之以恆,必須保持思想不鬆懈,積極地應對困難,不斷提高自身的抗壓能力,正確地衡量得失。說到根本就是從事說服工作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凡事都往積極方面去做,從內心深處給自己提供一種精神的動力,支持自己奮鬥到最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