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局勢複雜

自從羅藝十天前發動突然襲擊以來,竇建德便一直在密切關注着幽州局勢的發展,他屯兵十萬在河間郡北部,當楊元慶大軍殺進涿郡之時,他也驟然出兵,從南面向涿郡進攻。

按理,楊元慶大舉進攻涿郡,使上谷郡出現空虛,他應該揮師進軍上谷郡更有效果,可是那樣一來,他的軍隊就喧賓奪主,成爲隋軍的主敵,那不是他所期望,但更重要是,他並不是來救援羅藝,宋正本失蹤至今沒有消息,使他和羅藝仇怨難解。

醉翁之意不在酒,竇建德對幽州軍的五千具裝甲騎垂涎多時,如果他能得到這五千重甲騎兵,又何懼隋唐?

事實上,他答應和幽州結盟的根本目的就在於此,羅藝的死活他不管,就算羅藝滅了,只要五千重甲騎兵歸他,那麼他也能獨立對付隋軍,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宋正本的意外失蹤使他的美夢破滅。

竇建德一直在等待機會,直到隋軍和幽州精兵在涿縣大戰,他便立刻意識到機會到來,立即親率十萬大軍殺入涿郡,向涿縣撲來。

十萬大軍鋪天蓋地,延綿十餘里,大軍已經渡過巨馬河,距離涿縣城只有四十餘里,但這時大軍卻放慢了進攻的步伐,竇建德一連得到兩個情報,隋軍向西撤回了淶水縣,而從幽州城趕來的三萬援軍已過了良鄉縣,離涿縣也只有四五十里的距離。

竇建德看了看天色,已快到黃昏時分,他心中有些猶豫,是先包圍涿郡再打援軍,還是等援軍進城後再一併包圍?然後再增兵奪取只有一萬守軍的幽州城。

竇建德心中很清楚,羅藝在前段時間招募了四萬餘新兵,使他的兵力達到七萬五千人,目前薛萬鈞率一萬人守軍都陘,他又分兵三萬來救援涿縣。漁陽郡和安樂郡再分去駐兵五千人,那麼幽州城的軍隊只剩下一萬人,而且高開道又放棄了北平郡撤回遼東,無法像上次一樣支援幽州。這就是一個奪取幽州城極好的機會。

只是.....旁邊還有一個虎視眈眈的楊元慶,他會任自己奪取幽州城?不可能,他只是撤軍到數十里外的淶水,隨時可以殺回來。

竇建德嘆了口氣,他很忌憚楊元慶,很害怕自己吃不到羊肉倒惹一聲騷,他不得不暫時放棄了奪取幽州城的野心。想到這,竇建德毅然下令道:“全軍加快行軍,一個時辰後包圍涿縣城!”

十萬大軍陡然加速,竇建德親率三萬騎兵風馳電掣般向涿縣疾奔,一個時辰後,天色已黑盡,竇建德十萬大軍先後抵達了涿縣,涿縣四周紮下大營。將縣城團團包圍。

。。。。。。。。

天色已經黑盡了,冀中大平原上萬籟寂靜,涿郡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幽州城附近。而南部人口稀少,涿縣一帶更是因爲魏刀兒的肆虐而人煙斷絕,一座座村莊被雜草淹沒,只剩下殘垣斷壁。

離涿縣東北約十五里外的平安鎮外卻出現一座軍營,這就是羅藝親自率領的三萬援軍,三萬援軍以步兵爲主,速度不快,儘管他們拼命趕路,還是晚了一步,涿縣已經被竇建德的十萬大軍包圍。

這個意外事件也着實出乎羅藝的意料。他最初還以爲竇建德是來救援自己,卻沒想到竇建德居心叵測,逼退了隋軍,竟然直接包圍涿縣,羅藝這才忽然意識到,他不僅僅是楊元慶一個敵人。還竇建德這條毒蛇橫臥在旁,這讓羅藝不由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他和竇建德結盟,這不就是引蛇入室嗎?

羅藝躊躇了,他不敢再繼續前行,他想到了幽州城,城內只有一萬駐軍,如果竇建德把自己包圍,又增兵北上,幽州城危矣!

“傳我的命令,命薛萬均部火速撤回幽州城防禦,放棄軍都陘。”

楊元慶的軍隊既然已殺到涿郡,那防禦軍都陘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

夜已經很深了,在漫天星斗之下,羅藝站在大帳前,久久凝視着涿縣方向,他的眼睛裡充滿了焦慮。

“父親,太晚了,休息吧!”長子羅誠不知什麼時候出現在他身後,臉上充滿了對父親的關心。

羅藝嘆了口氣,“局勢嚴峻,我睡不着啊!”

“父親.....”

羅誠咬了一下嘴脣,欲言又止,羅藝奇怪地回頭看了他一眼,“你想說什麼?”

“孩兒的意思是,我們能不能和楊元慶談一談。”

“談什麼?”

“談談條件,我們把幽州讓給他,他準我們帶一些兵回關中。”

羅藝苦笑一聲,搖了搖頭,“你想得太簡單了,楊元慶怎麼可能準我們帶兵過境,誠兒,這是絕不可能之事。”

“那我們不要兵,就是我們一家人過境,隋唐不是簽訂了和解協議嗎?如果唐朝提出讓我們過境的要求,我想楊元慶一定會答應。”

“他答應又能怎麼樣?”

羅藝眼中閃過一絲憂傷,自嘲地笑了笑,“李淵要的不過是幽州而已,我這個光桿總管跑去,還有什麼利用價值,還是個異姓王,他可能容忍我嗎?”

羅誠還要再說,羅藝卻按住了兒子的肩膀,眼睛裡充滿了對兒子的愛憐,他柔聲道:“我哪裡也不會去,我會和幽州共存亡,唯有你和信兒我放心不下,你連夜回幽州城,帶着弟弟返回老家襄陽,蟄伏不出,等待天下局勢快明朗,你們想出仕,想做富家翁,隨便你們。”

羅誠堅定地搖了搖頭,“孩兒不走,孩兒要陪父親一起。”

“渾蛋!”

羅藝忽然翻臉,他一把揪住兒子的衣領,怒視他道:“我已近五十歲的人,還有什麼可留念,你們是我的血脈,也是羅家的血脈,你們若死了,羅家怎麼辦?”

“弟弟可以走,但我不走!”羅誠依然堅定地說道。

“你......”羅藝忽然暴怒。一巴掌將兒子打翻,指着他吼道:“逆子,你敢不聽我的話嗎?”

羅誠在父親面前跪下,含淚道:“孩兒什麼話都可以聽父親的。惟獨這件事,恕孩兒不能從命!”

羅藝呆呆地望着兒子,從他眼睛裡看到了一種男人的果敢和擔當,半晌,羅藝慨然長嘆,“有兒如此,我羅藝還有什麼不滿足?”

。。。。。。。。。

楊元慶的五萬大軍並沒有撤過淶水。撤到一半時,他便發現了不合常理之事,竇建德爲什麼不直接進攻易縣,易縣只有五千隋軍守衛,竇建德有十萬大軍,他完全可以分兵把自己堵在淶水縣,然後大舉進攻易縣,一旦易縣被攻破。那麼大量的物資將被毀之一旦,就算他的軍隊能順利撤回恆山郡,那麼這一次河北戰役也算是徹底失敗。

這是一個重大的缺陷。他不相信竇建德會想不到這一點,跑到涿郡來進攻自己,楊元慶立刻敏銳地意識到,或許竇建德的真實意圖未必是自己,只有這樣才能解釋得通他爲何不進攻易縣。

楊元慶大軍暫時停留在淶水東岸,距離涿縣只有三十里,大軍並沒有駐營,而在等待主帥楊元慶的命令,而楊元慶則在耐心地等待着斥候的消息。

楊元慶正在大帳內和幾名大將說話,外面忽然傳來了奔跑聲。一名親兵奔到大帳門口道:“啓稟總管,涿縣有緊急消息!”

“說!”

楊元慶停住了和將領們的談話,秦瓊和謝映登等人也將注意力轉過來,他們同樣極爲關心竇建德十萬大軍的情況。

“斥候情報,竇建德大萬大軍已將涿縣團團包圍,羅藝已率三萬援軍抵達涿縣。在距離縣城十五里之外駐營。”

“他好快的手腳!”

楊元慶微微冷笑了起來,對衆人道:“果然不出我所料,竇建德不甘心吃乾飯,跳出來搶菜了,我估計他也是看中了羅藝的重甲鐵騎,想來趁火打劫,當真打的好主意!”

“總管,那我們該怎麼辦?”

秦瓊有些擔憂道:“幽州軍在涿縣城中只有兩萬人,一旦竇建德大軍急攻破城池,五千重甲鐵騎真的就歸他了。”

楊元慶揹着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思考着對策,竇建德的加入使局勢變得非常複雜,現在三方皆爲敵人,每一方都想在三方博弈中撈取最大的利益,都希望自己一方成爲漁翁,竇建德其實本可以成爲最大的漁翁,可是他擔心隋軍把重甲鐵騎奪走,便急不可耐地跳出來,反倒讓隋軍成爲了漁翁。

楊元慶現在就在考慮如何當這個漁翁,既不能讓竇建德這隻‘鶴’把羅藝這隻‘蚌’吃掉,也不能出手過早,使鶴飛蚌逃,關鍵這麼把握這個度。

這時,一直沉默的王君廓道:“竇建德會不會既想吃掉五千重甲騎兵,同時又趁幽州空虛的機會,再增兵吞掉幽州?”

旁邊謝映登搖了搖頭,“幽州未必空虛,我們的軍隊既然已殺到涿郡,那防禦軍都陘就沒有任何意義,羅藝肯定會調回薛萬鈞的一萬軍隊回防幽州城,這樣幽州城防禦就有兩萬人,以幽州易守難攻的城池,竇建德一時攻不下它。”

楊元慶見秦瓊若有所思,便笑問道:“叔寶有什麼想法?”

秦瓊搖搖頭苦笑道:“只是一點不成熟的想法,能不能讓羅士信進攻河間郡,逼竇建德撤軍。”

其實奪取恆山郡的目的,就是要從側翼牽制住竇建德的軍隊北上支援羅藝,秦瓊這一說,衆人都會意地笑了起來。

“不僅要把竇建德軍隊逼退,還必須讓他掉一地羽毛,博陵郡就作爲他給我們的賠償。”

楊元慶說到這,立刻下令道:“傳我的命令,大軍返回涿縣,距涿縣十里外紮營!”

。。。。。。。。。

【已經殺進前十了,月票榜上拼得厲害,刺刀見血,望大家能繼續支持老高,手中還有月票的書友投老高一票!】

第12章 兵部調令第22章 蕭後來臨第18章 少童何人?第13章 逃兵危機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29章 太原王氏第49章 西陘關前第57章 高調姿態第8章 元慶抉擇第21章 京城來人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49章 干戈玉帛第66章 碎葉求救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34章 夜攻太原第1章 意外相逢第30章 禍福相倚第51章 玄霸之錘第24章 安撫江南第31章 淵突之盟第55章 江陵變天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10章 君廓獻計第22章 銀甲小將第20章 貨幣之源第19章 贖買條件第2章 齊王供奉第11章 瀚海奇兵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5章 元慶回京第66章 碎葉求救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9章 朝局悄變第33章 收買人心第19章 誘敵之計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3章 情報暗戰第9章 貿易之利第49章 平陽郡主第32章 圍魏救趙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7章 大利望族第49章 蕭家試探第43章 關鍵人物第25章 初有收穫第10章 捉兇逼宮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5章 少女遇窘第52章 人心難測第57章 兩個要求第26章 嚴厲警告第18章 玄感野望第9章 臨危下船第48章 唐朝密使第36章 形勢嚴峻第37章 士子云集第26章 咬金爭功第7章 士信發威第43章 階下之囚第2章 家法伺候第7章 初遇敵情第23章 唐廷決策第7章 羅藝告密第12章 引君入甕第42章 局勢複雜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9章 敵後戰線第37章 回京前夕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3章 意外相遇第12章 誥命風波第54章 彭城兵變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38章 東路使者第22章 河東紳商第73章 銀錢危機第43章 丹陽公主第8章 合縱抗隋第25章 意外收穫第50章 局勢漸變第56章 漁翁李密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10章 糧船不到第2章 世充登基第18章 契苾助力第29章 側翼佈局第31章 宿怨爆發第7章 羽翼已成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3章 火油風波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31章 楊素教孫第34章 知己知彼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9章 情理之中第42章 是功是過
第12章 兵部調令第22章 蕭後來臨第18章 少童何人?第13章 逃兵危機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29章 太原王氏第49章 西陘關前第57章 高調姿態第8章 元慶抉擇第21章 京城來人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49章 干戈玉帛第66章 碎葉求救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34章 夜攻太原第1章 意外相逢第30章 禍福相倚第51章 玄霸之錘第24章 安撫江南第31章 淵突之盟第55章 江陵變天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10章 君廓獻計第22章 銀甲小將第20章 貨幣之源第19章 贖買條件第2章 齊王供奉第11章 瀚海奇兵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5章 元慶回京第66章 碎葉求救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9章 朝局悄變第33章 收買人心第19章 誘敵之計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3章 情報暗戰第9章 貿易之利第49章 平陽郡主第32章 圍魏救趙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7章 大利望族第49章 蕭家試探第43章 關鍵人物第25章 初有收穫第10章 捉兇逼宮第18章 調兵遣將第15章 少女遇窘第52章 人心難測第57章 兩個要求第26章 嚴厲警告第18章 玄感野望第9章 臨危下船第48章 唐朝密使第36章 形勢嚴峻第37章 士子云集第26章 咬金爭功第7章 士信發威第43章 階下之囚第2章 家法伺候第7章 初遇敵情第23章 唐廷決策第7章 羅藝告密第12章 引君入甕第42章 局勢複雜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9章 敵後戰線第37章 回京前夕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3章 意外相遇第12章 誥命風波第54章 彭城兵變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38章 東路使者第22章 河東紳商第73章 銀錢危機第43章 丹陽公主第8章 合縱抗隋第25章 意外收穫第50章 局勢漸變第56章 漁翁李密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10章 糧船不到第2章 世充登基第18章 契苾助力第29章 側翼佈局第31章 宿怨爆發第7章 羽翼已成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3章 火油風波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31章 楊素教孫第34章 知己知彼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29章 情理之中第42章 是功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