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深巷小宅

楊元慶也知道他父親楊玄感歷史上曾造反,但他記不清是什麼時候,只記得和高麗之戰有關,那最快也將是明年或者後年,如果真是那樣,楊廣絕對不會再容忍自己,就算他和楊家劃清界線也不行,或許不會追究他罪責,但楊廣肯定不會再給他軍權。

未雨綢繆,楊元慶決定勸說父親剋制住造反的慾望,但在正式勸說前,他想先從楊巍父親楊積善這裡問清楚情況。

楊巍默默點頭,他也知道楊家造反對自己意味着什麼,不僅他的前途完蛋,他的父母妻兒也必死無疑,在這件事上,他和楊元慶完全站在一起。

“元慶,不如你進京一趟,好好勸說他們。”

楊元慶輕輕搖頭,“未奉詔,我不能隨意離開豐州,而且現在我也離不開,會有很多大事發生。”

“好吧!我明天就回京,會盡快勸說父親過來一趟。”

“還有,這種事情讓你父親不要寫在信上,太危險。”

“我明白了!”

楊巍告辭走了,楊元慶依然揹着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他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清醒冷靜,現在時局一片混亂緊張,在這個時候,楊廣必定對誰都是充滿了猜忌,他必須要步步小心,走錯一步就會前功盡棄。

想到這裡,他又回到了會議房,三人在低聲商議着什麼,楊元慶笑着走了進來,“在說什麼?”

杜如晦笑了笑道:“我們在說楊師道之事,我們覺得總管最好還是和他談一談,雖說不會讓他抓住什麼把柄,可如果他捕風捉影告總管一狀,那也是吃不消。”

楊元慶點頭笑了笑,“看來還是集思才能廣益,大家一起考慮,事情就不會有漏洞。”

楊元慶說完,他忽然想起什麼,立刻走出房門對一名親兵道:“去把楊巍找回來,我還有事情吩咐他。”

他又走回了房間,對三人道:“剛纔說到出兵之事,我打算請突厥金刀駙馬幫忙,給我製造一個形勢,不過聖上或許會懷疑我作假,所以我們還是出兵一萬去遼東,可以慢慢走,但在半路上要折道返回,然後按照老杜的意思,最後出三千騎兵到遼東參戰,這樣兵部和聖上都無話可說。”

楊元慶對楊思恩道:“這一萬軍隊就由你來率領。”

杜如晦又提醒道:“還有突厥人那邊,一定要找個能說服金刀駙馬之人,可別讓金刀駙馬出賣了我們。”

楊元慶笑着點了點頭,“我知道,我有最合適的人選。”

........會議結束,楊巍又風風火火趕了回來,進門便急道:“還有事找我嗎?”

楊元慶笑了笑,“進來,把門關上再說!”

楊巍關上門,楊元慶又道:“坐吧!”

楊巍剛要開口,楊元慶卻指了指桌上的茶杯,“先喝茶,要慢慢喝!”

楊巍只得耐着姓子喝茶,喝完茶,他忽然感覺到自己平靜下來了,不再像剛纔那樣姓急,他撓撓頭笑了起來,他有點明白楊元慶的意思了。

楊元慶見他懂了,這才慢慢悠悠道:“因爲是我找你,所以你完全可以一句話不用說,耐心等我說,要學會冷靜,你畢竟是做了父親的人,還是鷹揚府郎將。”

楊巍苦笑道:“可是.....我是個急姓子,你也知道,我一上戰場就不要命了,一輩子當大將的命。”

“所以我要你學,要學會冷靜,什麼事情不要急着說出來,在腸子裡轉上幾圈,你就知道該說不該說,就像剛纔,你喝了一杯茶就冷靜了。”

楊巍默默點頭,他記住了楊元慶的話,他擡頭剛要再問,便立刻反應過來,狠狠給了自己一記嘴巴。

楊元慶笑了笑,這個不是馬上就能學會的,他取出一隻信封,遞給楊巍,“回京城後,去拜訪一下觀王楊雄,把這個給他。”

楊巍猶豫一下道:“聽說楊雄和祖父的關係很惡劣,我去找他,會不會......”

楊元慶笑了,“我知道他和祖父的關係很惡劣,但在某個時候,他會忘記和祖父仇恨,比如他打開這隻信封的時候。”

楊巍雖不太明白,但也不敢多問,他想了想又道:“那我要說什麼嗎?”

楊元慶搖搖頭,“你什麼都不用說,把這隻信封給他就行了,然後告辭。”

楊元慶又低聲囑咐他道:“記住,不管他問什麼,你都說不知道,臉上再帶一點傻笑。”

“傻笑?”

楊巍想了想,忽然咧開大嘴嘿嘿一笑,又問:“是這樣笑嗎?”

楊元慶大笑起來,“沒錯,就是這樣笑!”

.........楊元慶在大利城的府邸就在總管府旁邊,妻女都回京了,連綠茶也要照顧懷孕的敏秋,也跟着一起回去,府中只有兩名丫鬟伺候,冷冷清清,楊元慶索姓讓他的親兵們也一起住了進去。

從總管府出來,他卻沒有回家,而是轉到另一邊的長安街上,在長安街中間,他走進一條小巷子,巷子很深,走到底是一座不大不小的宅子,佔地約一畝,他上前敲了敲門。

“誰呀?”門內傳來腳步聲和尉遲綰的疑問聲。

“除了我還會有誰?”楊元慶沒好氣道。

門‘吱嘎!’一聲開了,露出尉遲綰微紅的臉,她有點不好意思道:“將軍,我是習慣了隨口問問。”

“嗯!將軍也是喊習慣了。”

楊元慶走進了院子,一團紅影如風一般從房裡衝了出來,也不管尉遲在場,一頭撲進了他懷中,緊緊將他抱住。

尉遲綰臉更加紅了,轉身趕緊進屋去,楊元慶心中苦笑,卻也有一絲感動,突厥少女熱烈奔放,不掩飾自己的感情,兩個月前第一次見到他時,也就是這樣,當着敏秋和幾十個親兵的面,大哭着撲入他懷中,使敏秋看得目瞪口呆。

楊元慶輕輕撫摸她頭髮,低低聲笑道:“才三天不見,就像分離多少年似的。”

阿思朵擡起頭,一對藍寶石般的眼睛火熱地盯着他,“一曰不見,如隔三秋,你算算,我們有多少年沒見了。”

楊元慶的心被她熱烈的眼睛融化了,小聲道:“那今晚你到我那裡去。”

阿思朵紅着臉,輕輕點了點頭,她不知想到了什麼,心中一陣羞澀,轉身剛要跑,卻被楊元慶一把抓住手,笑道:“別跑,還有正事沒和你說呢!”

“什麼正事?”阿思朵停下腳步,歪着頭看他,眼睛裡充滿了調皮的笑意。

“想讓你幫我個忙,就怕你不肯。”

阿思朵嘆了口氣,“我還有什麼不肯的,你說吧!只要我能辦得到。”

“想讓你去一趟姐姐那裡。”

“阿努麗?”阿思朵一臉驚訝。

楊元慶點點頭笑道:“確切說,我想找烏圖,我想讓他幫我個忙,有你去,我更放心。”

阿思朵臉上露出爲難之色,她不是不想幫楊元慶,而是她不想和楊元慶分開,這一去至少就是兩三個月,不過她心裡明白,楊元慶肯定有重大事情,非她不可,她也願意給楊元慶做事,在他心中增加自己的份量。

她點了點頭,“好吧!我替你去找姐姐和姐夫,什麼事情呢?”

楊元慶笑了,“晚上我再慢慢告訴你。”

阿思朵眼睛裡充滿了羞澀的喜悅,“那我現在就到你那裡去。”

她像一隻美麗的草原小鹿,不等楊元慶說什麼,便飛奔出門去了。

楊元慶望着她的背影跑遠,不由笑着搖了搖頭,轉身向屋裡走去,走到門口,楊元慶卻沒有進去,問道:“公主殿下,我可以進來嗎?”

“請進!”

義成公主的聲音很輕柔,如果把阿思朵比作一團火,那義成公主就是一泓清澈的碧水,她名叫楊佩華,是楊廣最小的族妹,十四歲便和親到突厥,一晃過去了八年,她今年只有二十二歲。

楊元慶走進房間,房間裡一塵不染,讓楊元慶不由想起六年前第一次進她的大帳,具體什麼擺設他已經忘了,他的記憶中只有一塵不染的雪白,令他無處下足。

這是她的起居室,非常簡樸,只有一張桌子和三張蒲團,桌上擺了幾本書,牆上掛着她給自己的畫像,一個帶有淡淡憂鬱眼神的採桑女子,畫得非常傳神。

房間裡,義成公主身着一襲白裙,優雅地坐在桌後,她正在看書,見楊元慶進來,她放下書笑道:“我不是說過,不要再叫我公主嗎?”

楊元慶歉然笑了笑,“就和尉遲叫我將軍一樣,習慣了。”

“你總是有理由。”

義成公主嫣然一笑,“請坐吧!”

楊元慶坐了下來,她卻起身道:“你稍坐,我去給你煎茶!”

她剛走到門口,尉遲卻端着一隻茶盤進來,“茶我已經煎好了。”

“給我吧!”

義成公主接過茶盤,走到桌前放下,她回頭見尉遲出去,便連忙叫住她,“綰娘,你也來坐!”

“稍等一下,火上還燒着水。”尉遲快步出去了。

義成公主無奈,只得在楊元慶對面施施然坐下,輕輕拎起細頸青瓷壺,左手拉起袖子,小心給他面前的杯子倒茶,柔聲問:“今天怎麼會有空來?是來找阿思朵嗎?”

“我來看看你們。”

楊元慶注視着義成公主雪白修長的手指,柔軟而輕盈,儼如玉蔥一般,她那無比優雅的姿態,使楊元慶忽然想起了楊麗華,在義成公主身上竟然也有幾分楊麗華那種優雅高貴的韻味。

()

第34章 京城來信第18章 追根究底第2章 欺人太甚第11章 雪後歸程第2章 帝王失信第5章 路遇貴人第43章 關鍵人物第27章 拜訪沈家第35章 被俘權相第31章 野心漸露第4章 突厥異變第55章 兩座崔府第9章 貿易之利第16章 三千奇兵第35章 爭奪人口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9章 恆山之亂第97章 僞漢毒計第29章 蕭後召見第30章 三個條件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6章 紅影驚現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7章 欲加之罪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11章 花開花落第28章 盛名之禍第20章 聲先奪勢第15章 史蜀之毒第47章 金榜題名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42章 捉虎不易第5章 深藏不露第48章 兩路奇兵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64章 宮外之音第13章 引導消費第31章 淵突之盟第22章 北突求援第49章 蕭家試探第18章 契苾助力第21章 初次談判第24章 添把小亂第26章 嚴厲警告第5章 深藏不露第35章 衛南漁翁第19章 去功贖罪第8章 被迫換帥第34章 夜攻太原第59章 獨孤之憂第8章 合縱抗隋第21章 雙猛大戰第31章 裂痕初現第4章 以小欺老第36章 朝會危機第20章 絕戶之計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52章 死不瞑目第15章 打進楔子第24章 公主壽宴第45章 佈局西域第19章 夜攻河內第52章 請君入甕第5章 咬金練箭第36章 千里改錯第22章 極度被動第6章 王府夜話第18章 投票表決第48章 獨孤家主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72章 闊綽請客第19章 誘敵之計第13章 御房嘉獎第41章 高麗水師第14章 殺雞儆猴第6章 梳理上谷第35章 激戰尉氏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2章 敵蹤初現第40章 軒然大波第1章 重返京城第7章 兵壓關內第22章 遼東亂戰第79章 退讓一步第25章 反奪虎牢第26章 一戰成名第17章 收網抓魚第4章 江淮伏威第14章 意外之箭第16章 重大隱憂第9章 兵臨洛陽第9章 朝局悄變第51章 長安警報
第34章 京城來信第18章 追根究底第2章 欺人太甚第11章 雪後歸程第2章 帝王失信第5章 路遇貴人第43章 關鍵人物第27章 拜訪沈家第35章 被俘權相第31章 野心漸露第4章 突厥異變第55章 兩座崔府第9章 貿易之利第16章 三千奇兵第35章 爭奪人口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9章 恆山之亂第97章 僞漢毒計第29章 蕭後召見第30章 三個條件第34章 楊諒投降第16章 紅影驚現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7章 欲加之罪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11章 花開花落第28章 盛名之禍第20章 聲先奪勢第15章 史蜀之毒第47章 金榜題名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42章 捉虎不易第5章 深藏不露第48章 兩路奇兵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64章 宮外之音第13章 引導消費第31章 淵突之盟第22章 北突求援第49章 蕭家試探第18章 契苾助力第21章 初次談判第24章 添把小亂第26章 嚴厲警告第5章 深藏不露第35章 衛南漁翁第19章 去功贖罪第8章 被迫換帥第34章 夜攻太原第59章 獨孤之憂第8章 合縱抗隋第21章 雙猛大戰第31章 裂痕初現第4章 以小欺老第36章 朝會危機第20章 絕戶之計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52章 死不瞑目第15章 打進楔子第24章 公主壽宴第45章 佈局西域第19章 夜攻河內第52章 請君入甕第5章 咬金練箭第36章 千里改錯第22章 極度被動第6章 王府夜話第18章 投票表決第48章 獨孤家主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72章 闊綽請客第19章 誘敵之計第13章 御房嘉獎第41章 高麗水師第14章 殺雞儆猴第6章 梳理上谷第35章 激戰尉氏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25章 血戰大利(下)第2章 敵蹤初現第40章 軒然大波第1章 重返京城第7章 兵壓關內第22章 遼東亂戰第79章 退讓一步第25章 反奪虎牢第26章 一戰成名第17章 收網抓魚第4章 江淮伏威第14章 意外之箭第16章 重大隱憂第9章 兵臨洛陽第9章 朝局悄變第51章 長安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