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生俘雄信

魏軍大營前後佈置有營柵,手臂粗的營柵高約一丈,時間倉促,魏軍大營沒有用板牆築基,而是伐木做營柵,整個赤龍崗被砍得光禿禿的,十餘萬根樹木被削減一頭插在泥土中,形成了一個簡單的防禦陣。

在營柵前挖有三尺寬的壕溝,溝中埋有鹿角倒刺,這條壕溝對重甲步兵是一條無法逾越的溝壑,他們只能集中攻打營門。

在寬約四五丈的營門前,重甲步兵們六十人一排,雪亮的陌刀劈砍,儼如狂風暴雨中涌起的驚濤駭浪,重重擊向軍營大門。

只片刻間,軍營大門的木柱被劈砍得粉碎,陌刀重甲步兵衝進了魏軍大營內。。。。。

在陌刀步兵身後,是八千刀盾軍,在進攻戰鼓敲響的同時,他們也發動了進攻,在大將王君廓的率領下,如洶涌的大潮,吶喊着衝向魏軍大營。

儘管在重甲步兵的衝擊下,魏軍的弓弩箭陣已經被削弱了很多,但依然有鋪天蓋地的箭矢射來。

刀盾軍高舉盾牌,迎着密集的箭矢衝鋒,不斷有士兵中箭倒下,但中箭的士兵只是洶涌波濤中一朵朵小小的浪花,大浪奔騰,一往無前地衝近大營。

一根根繩索套住了木柵,在士兵們的奮力拉拽下,一片片木柵轟然倒下,壓在溝壑之上,士兵迅速鋪上了木板,爲後面的騎兵衝擊鋪平道路。

一波又一波的刀盾軍衝進了魏軍大營,此時,魏軍大營已經被拉開了一條寬達兩裡的豁口,已經可以依稀看見大營內密集的營帳。

楊元慶注視着刀盾軍的進攻,當刀盾軍鋪出一條通道之時,全面進攻的時機終於到來,楊元慶高舉戰劍,厲聲高喊:“成敗在此一舉,騎兵們。橫掃一切吧!”

“殺啊!”

兩萬騎兵爆發出驚天動地的吶喊,如疾風暴雨一般殺向魏軍大營,馬蹄聲如驚雷,他們再沒有遭遇魏軍箭陣的襲擊。以摧枯拉朽之勢衝進了魏軍大營,摧毀一切、披靡一切,這時,東方地平線上已經出現了一抹青亮。

戰爭終於全面爆發,杜伏威的軍隊殺進了魏軍西大營,蕭銑的軍隊殺進了魏軍東大營,三十餘萬大軍在黎明前的曠野裡激烈鏖戰。

赤龍崗以東原野上的戰鬥已呈白熱化。金戈鐵馬,殺聲震天,鼓聲勁響,號角嗚咽,一隊隊隋軍騎兵以一種不可抵擋之勢在大營內縱橫衝殺,殺得魏軍人仰馬翻,哭喊聲震天。

在東大營,王伯當率領四萬魏軍精銳有力抵擋着蕭銑軍的衝擊。這是魏軍最精銳的軍隊,是原來隋軍的驍果軍,李密並不是很相信他們的忠誠。便這支數萬人的軍隊交給了王伯當。

在王伯當的率領下,這支驍果不僅頂住了蕭銑軍的進攻,反而將蕭樑軍殺得節節敗退,蕭銑大急,他一方面指揮軍隊拼命抵抗魏軍的反撲,另一方面緊急向楊元慶求援。

王君廓率領一萬騎兵從側面援馳而來,隋軍騎兵如一把極爲鋒利的鋼刀,瞬間撕破了魏軍的防線,將魏軍一分爲二,極大地減輕了蕭銑軍的壓力。使蕭銑穩住陣腳,慢慢開始向魏軍反擊。

儘管有四萬驍果軍的驍勇,但覆巢之下,四萬驍果軍也難以挽救魏軍失敗的命運,西線主將孟讓無法指揮單雄信的舊部,士氣低迷。軍心不穩,被杜伏威的江淮軍殺得節節敗退,場面一片混亂。

但魏軍的失敗卻源於主將的苛責,在孟讓連殺二十幾名退下來的魏兵,終於激起了單雄信的舊部的憤怒,數千魏軍臨陣倒戈,圍殺孟讓,亂刃將孟讓砍爲齏粉。

孟讓之死,使得魏軍全線潰敗,西大營率先崩潰了,西大營的六萬魏軍兵敗如山倒,投降者不計其數,無數士兵衝出大營,在曠野裡四散奔逃。

逃跑風潮迅速席捲全營,中營的李密大軍也開始潰敗了,儘管他們以八萬軍對陣隋軍的兩萬軍,但士兵們早已無心戀戰,接到家信的將領們開始陸續率軍投降。

戰役僅僅只持續了不到一個時辰,成千上萬的軍隊便爆發了逃亡潮,從西大營到中營到東大營,江都城被攻佔和江陽倉丟失所造成的惡果終於體現出來,沒有士兵再願意爲一個沒有希望的王朝作戰,十八萬軍隊丟盔棄甲,兵敗如山倒。

在黎明來臨前,李密曾經寄予無限夢想的大魏王朝終於走向了覆滅,李密在心腹愛將王伯當的護衛下,率領一千親衛拼死殺出一條血路,從東大營突圍出營,向南方奔逃而去,而南方十幾裡外正是滾滾長江……單雄信手腳被鐵鏈所銬,關押在一座獨立的大帳內,由二十名李密的心腹侍衛看管,李密下達的命令是,若單雄信有半點反抗逃跑的意圖,就地處決,這是一種骨子裡的不信任,在危機關頭,它毫不掩飾地暴露出來。

李密認定了單雄信會投降楊元慶,一但單雄信脫離桎梏,他必然會率領西大營的軍隊集體投降,從而使他的帝國徹底潰敗。

從常理來看,李密的做法無可非議,他的思路和做法都完全正確,但天底下的事情往往不是人們想的那樣簡單,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是一種灰色,人性的複雜在於窮兇極惡的人,其實也有善良的一面,單雄信和楊元慶私交很好是不錯,但這並不意味着單雄信就一定會投降楊元慶。

這個道理李密也知道,作爲一個君王,一個主帥,他最終要在單雄信的信和義之間做出抉擇,李密也做出了抉擇,但他卻壓錯了賭注。

然而他壓錯賭注又是一種必然,他骨子裡對瓦崗軍的敵視,對瓦崗軍代表單雄信的不信任,導致這種必然的選擇,可以說,李密今天的失敗,早在他當年加入瓦崗軍的那一刻便註定了。

大帳外喊殺聲震天,隋軍騎兵已經殺進了魏營,魏軍步步潰敗,單雄信在帳內心急如焚,看管他的侍衛們幾乎都已逃亡,只剩下一名年輕的侍衛,他驚恐萬分,不知該如何是好。

單雄信奮力拉拽鐵鏈,鐵鏈錚錚作響,另一頭扣死在鐵柱上,無法掙脫,單雄信急得大吼,“快用刀替我砍斷鐵鏈!”

年輕侍衛望着單雄信那張脹得通紅的臉龐,望着單雄信那彷彿要暴凸出來的血紅的眼珠,年輕侍衛感覺柱子上扣着的是一頭野獸,只要他脫困,他必將把自己一口吞掉。

年輕侍衛嚇得大叫一聲,轉身便衝出了大帳,逃得無影無蹤,大帳內再無一人,單雄信萬般無奈,最近的一把刀也在兩丈之外,沒有武器,他根本無法斬斷鐵柱上的扣環,他只得坐了下來,等待機會。

就在這時,大帳外的喊殺聲已經越來越近,到處是求饒和哭喊,這讓單雄信的心儼如沉下深淵,他知道這是魏軍全線潰敗了。

“李密,你這個王八蛋!”

單雄信大吼一聲,他再次起身奮力掙扎,但鐵鏈嘩嘩作響,就是掙脫不開,但深插在地上的鐵柱子已經開始有點鬆動了,單雄信大喜,只要鐵柱能移動,他就能取到刀了,他深深憋足一口氣,猛地將肩膀撞在鐵柱上,鐵柱再一次劇烈搖晃起來。

可就在這時,外面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起,隋軍騎兵斬斷了帳繩,大帳立刻被夜風掀翻過去,單雄信的眼前忽然出現了一片深藍色的夜空,刺鼻的血腥味和泥土的腥味夾雜在夜風中迎面撲來。

但單雄信看到的卻是讓他頭皮發炸的另一幕,一隊隋軍騎兵向他疾速奔來,戰馬的鐵蹄敲打在地面上,就像十幾頭龐然怪獸,幾支雪亮的長矛閃電般向他胸膛直刺而來。

單雄信大駭,他就地一滾,閃身到鐵柱之後,‘當!’的一聲,一支長矛刺中鐵柱,火光四濺,另一支長矛眼看要刺中他的咽喉,情急之下,單雄信用手中鐵鏈絞住矛尖,猛力一掰,‘喀嚓!’矛尖被硬生生折斷了。

後面十幾名騎兵頓時大怒,十幾支矛同時向他刺來,單雄信無法施展武功,難以躲閃,他不由長嘆一聲,“我命休矣!”閉上了眼前。

就這時,爲首隋軍騎兵校尉大喝一聲:“住手!”

十幾支長矛都停住了,校尉見單雄信頭戴殷盔,這是副將的標誌,他用長矛指着單雄信喝問:“你是什麼人?”

單雄信冷冷一笑,“老子站不更名,坐不該姓,單雄信是也!”

校尉吃了一驚,隨即大喜,眼前之人居然是賊首單雄信,他立刻喝令道:“解開他的鐐銬,將他綁起來!”

衆騎兵一齊動手,解開了鐐銬,將他牢牢綁了起來……天色黎明,一輪通紅的朝陽噴薄而出,萬道霞光映照在大地上,戰鬥漸漸到了尾聲,抵抗已經沒有了,一羣羣戰俘垂頭喪氣地坐在地上,隋軍在緊張地清理戰場。

楊元慶騎馬立在赤龍崗上,注視着山腳下凌亂的戰場,朝霞映照在他的臉上,將他渾身染成了紫紅色,此時他的眼睛裡並沒有太多激動,戰勝魏軍在他的意料之中,也只是他南方之行的第一步。

這時,一名親兵上前稟報,“殿下,騎兵們抓住了單雄信,正押送而來。”

楊元慶大喜,向山腳下望去,只見數十名騎兵簇擁着一人上前,正是多年未見的單雄信……()

第9章 舌燦蓮花第36章 走出迷惘第31章 重磅加碼第31章 裂痕初現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7章 義成公主第59章 兄弟分權第15章 化繁爲簡第1章 中元前夕第21章 居安思危第11章 夜襲倉城第14章 龍鳳美玉第37章 凌晨偷襲第31章 重磅加碼第44章 被迫抉擇第15章 楊家喜憂第43章 西秦內訌第44章 拖延三天第6章 玄感起事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64章 予民厚禮第10章 通風報信第26章 奸商本色第24章 聞喜裴氏第51章 范陽盧氏第7章 金剛引狼第56章 漁翁李密第26章 說服李靖第30章 尉遲抉擇第37章 一記反抽第17章 大舉東進第13章 事態蔓延第16章 欲蓋彌彰第7章 國事家事第7章 賀若之怒第11章 新官上任第7章 古怪心思第31章 裂痕初現第6章 玄感起事第4章 反客爲主第17章 發現契苾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16章 三千奇兵第25章 反奪虎牢第6章 發現端倪第23章 殺機暗伏第10章 矛盾激化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44章 當局者迷第2章 酒棚小遇第25章 初查齊郡第72章 請功負罪第8章 弔孝風波第12章 撲朔迷離第36章 各有選擇第29章 側翼佈局第43章 河口反擊第9章 朝局悄變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30章 蘄縣奇案第14章 新的兵器第5章 重返大利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9章 恆山之亂第17章 收網之時第23章 男扮女裝第41章 意外情況第46章 糧價危機第48章 集中民力第45章 兵壓江陵第4章 不露聲色第7章 幽州之憂第14章 新的兵器第42章 人棄我用第21章 匪夷所思第49章 引發上怒第50章 心結難解第48章 唐朝密使第1章 中元前夕第38章 東路使者第27章 晉陽疑雲第9章 舌燦蓮花第35章 激戰尉氏第36章 各有選擇第34章 北市暴亂第18章 百戰之功第37章 南市酒樓第41章 兄弟爭功第20章 君心似虎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44章 中秋異月第8章 太原募兵第15章 強攻榆關第38章 風起南郡第17章 收網抓魚第39章 泄露天機第16章 欲蓋彌彰第50章 縣衙對質第17章 路遇李淵第21章 藉口送禮
第9章 舌燦蓮花第36章 走出迷惘第31章 重磅加碼第31章 裂痕初現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7章 義成公主第59章 兄弟分權第15章 化繁爲簡第1章 中元前夕第21章 居安思危第11章 夜襲倉城第14章 龍鳳美玉第37章 凌晨偷襲第31章 重磅加碼第44章 被迫抉擇第15章 楊家喜憂第43章 西秦內訌第44章 拖延三天第6章 玄感起事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64章 予民厚禮第10章 通風報信第26章 奸商本色第24章 聞喜裴氏第51章 范陽盧氏第7章 金剛引狼第56章 漁翁李密第26章 說服李靖第30章 尉遲抉擇第37章 一記反抽第17章 大舉東進第13章 事態蔓延第16章 欲蓋彌彰第7章 國事家事第7章 賀若之怒第11章 新官上任第7章 古怪心思第31章 裂痕初現第6章 玄感起事第4章 反客爲主第17章 發現契苾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16章 三千奇兵第25章 反奪虎牢第6章 發現端倪第23章 殺機暗伏第10章 矛盾激化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44章 當局者迷第2章 酒棚小遇第25章 初查齊郡第72章 請功負罪第8章 弔孝風波第12章 撲朔迷離第36章 各有選擇第29章 側翼佈局第43章 河口反擊第9章 朝局悄變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30章 蘄縣奇案第14章 新的兵器第5章 重返大利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9章 恆山之亂第17章 收網之時第23章 男扮女裝第41章 意外情況第46章 糧價危機第48章 集中民力第45章 兵壓江陵第4章 不露聲色第7章 幽州之憂第14章 新的兵器第42章 人棄我用第21章 匪夷所思第49章 引發上怒第50章 心結難解第48章 唐朝密使第1章 中元前夕第38章 東路使者第27章 晉陽疑雲第9章 舌燦蓮花第35章 激戰尉氏第36章 各有選擇第34章 北市暴亂第18章 百戰之功第37章 南市酒樓第41章 兄弟爭功第20章 君心似虎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44章 中秋異月第8章 太原募兵第15章 強攻榆關第38章 風起南郡第17章 收網抓魚第39章 泄露天機第16章 欲蓋彌彰第50章 縣衙對質第17章 路遇李淵第21章 藉口送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