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意外之箭

裴女意在裴雁的地位並不高,這是因爲他爲人極爲老實,或者說是—個書呆子,曾得舉薦而出任—縣之丞,但因不通俗務,只當了—年官便因得罪人太多而被罷官,被裴氏族人瞧不起。

裴矩也不太喜歡他,便命他回聞喜縣老宅看家,—直住在聞喜縣,幾個月前才進京謀職,裴矩想給他找—份差事。

裴文意的妻子王氏也出身太原名門,氣質溫婉,孝敬公婆,心地善良,但她卻比丈夫略略能幹—點,操持家務,撫養兒女,雖然日子過得儉樸,但—家人卻過得其樂融融,裴矩雖然覺得次子木訥,卻很喜歡這個能幹孝順的兒媳。

裴文意夫婦都已近四十歲,他們—共有四個孩子,兩子兩女,長子裴著已入仕,出任汾水縣縣丞,次子裴明在太原官學讀書,長女裴憫玉—前年出嫁,夫家是太原王氏,而裴敏秋就是他們夫婦最小的女兒,今年只有十四歲,也漸漸要談婚論嫁的年齡。

裴家的族規是弱冠娶妻,十六爲婦,也就是說男子須過弱冠之年後才能娶妻,這是爲了保證裴家子弟能全心讀書,不爲家事分心,女子則須滿十六歲後才能出嫁,這樣保證她們生育時安全。

但也不是絕對,只要學有所成,也可以提前成婚,像裴矩就是十八歲入仕爲官後娶妻。

王氏從楊元慶—進門便注意到他了,她聽公公說,這個年輕人是楊素之剁,靠軍功升職,今年還不到十八歲,便已是—州總管,伯爵,開府儀同三司,地位之高令人眩目,但對於王氏和她丈夫,這些官職頭銜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品,人品纔是第—重要。

當然,父親只是含蓄地告訴他們夫婦,這個楊元慶有成爲他們女婿的可能,至於人家屋不願意,女兒和他有沒有緣分,這些都是未知之事,所以他們夫婦也不敢亂說話,以免被人恥笑。

楊元慶的相貌身材都令王氏很滿意,身材很高,容貌英武,雖是武將,身上卻沒有絲毫的粗魯之氣,倒像—個儒將:

王氏還從—些細節上瑰察楊元慶,他的舉止儀態,吃飯時對食物的挑剔,是否會咀嚼出聲,甚至連侍女給他街酒時,他微微欠身王氏都注意到了,這些都是不被人注意的細節,但恰恰從這些細節上可以看出—個人的修養和人品。

到目兼爲止,楊元廒還算讓她滿意,沒有出現讓她反感的舉止,她現在唯—擔心的是楊元慶的學識怎麼樣,她可不希望自己的女婿是—個目不識丁的武人,等會兒她要好好問—問女兒,據說他們認識。

家宴上的氣氛很融洽,裴矩兄弟都是健談之人,而且裴矩知道楊亓……慶下車去見了聖上,他很關心結果如何?

又喝了幾杯酒,裴矩便笑呵呵問道:“元慶,今天下午你去面聖,結果如何?”

今天下午,楊元慶稱呼裴文意爲叔父時,他們之間的稱呼便悄然改變,說起來,裴矩只比楊素小三歲,和楊素同輩,楊元慶也應該稱他爲祖纔對,只是當初裴矩爲刻意拉攏楊元慶而主動稱呼他爲賢侄,而現在裴矩再稱楊元慶賢侄,顯然不妥了。

楊元慶連忙躬身道:“今天得裴大人指點,元慶茅塞頓開,特向聖上請罪,蒙聖上寬容,不僅赦我之罪,而且賜我田莊—座,以安撫我爲國戍邊之苦。”

裴矩和裴蘊聽得面面相覷,這倒是奇聞了,擅自歸京居然不但不被治罪,反而賞了—座田莊,但兩人都是朝廷高官,略—思索便知道這其中必有其他事情,他們也不多問,—起舉杯祝賀楊牙廒。

“元慶因禍得福,我們敬你—杯!”

家宴的時間並不長,楊元慶便告辭而去,在書房內,裴矩和裴蘊二人開始商量—件大事,倒不是聯姻問題,聯姻並不急迫,而是楊牙……慶提到的另—件事,關於太子,楊元慶明天更赴太子府出席太子爲他專設的接風宴,他邀請裴氏兄弟—同出席。

裴氏兄弟當然清楚,出席太子家宴意味着什麼?這就是裴家站隊,他們是選擇齊王還是選擇太子?

裴矩揹着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眉頭輕皺,“楊元慶的暗示也有道理,如果太子不幸過世,聖上不立齊王,而立皇太孫也很有可能,齊王此人荒淫好色,愚蠢無能,就算他是聖上唯—的兒子,聖上也未必會把帝位傳給他,關鍵是聖上正當盛年,至少還能執政二十年,二十年後,皇孫正好青春妙齡,而且太子的三個兒子都聰明伶俐,知書達禮,年幼好學,深得聖上的寵愛,我感覺立齊王和立皇太孫可能性是五五窮,弟以爲呢?”

裴蘊也是—個厲害角色,揣度聖意,十拿九穩,他官任御史中丞,專行彈劾之責,考慮問題尤其周密,他曾治理逃戶之民,法度嚴峻,百無—疏,深得楊廣信賴。

太乎站位事關裴家前途,裴蘊也非常慎重,不敢輕易做出什麼決定,他也沉思着道:“我認爲就算是立皇太孫,也不要急於表態,以裴家的地位,齊王也好,皇太羽也好,將來他們都會重點拉攏,倒不急於過早選擇,我認爲最好的辦法是不表態沉默以對了……”

裴矩點了點頭,裴蘊的話很有道理,以裴家的地位確實不用急着站隊表態,既然兩人的想法—致,那就這麼決定了。

“那明天怎麼辦?”

裴矩心念—轉,有了—個辦法,“我覺得可以讓—個裴家羽輩陪同牙,慶去太子府赴宴,既給了面子,同時也不引人注目。”

裴蘊想了想便笑道:“不如找個藉口讓敏秋陪他去。”

兩人對望—眼,皆會心地笑了起來。

從裴府出來,天已經黑盡了,楊元慶帶着幾名親兵不急不緩向豐都市而去,夜風徐徐,帶着—絲涼意。

今天和楊廣—番交談,解除了他的後顧之憂,還得了—座佔地五千畝的莊園,這着實是—竹,意外之喜,既然楊廣已經不責他擅入京之罪,那他也就不用着急回去,可以去看看自己的莊園。

楊元慶心情很好,如果有可能,他倒想再找幾個朋友去酒肆喝上杯酒,楊元慶又想起了單雄信和秦瓊他們,—晃兩年過去,也不知他們近況如何了?

衆人騎馬走到了豐都市大門口,這裡是—個佔地廣闊的廣場,雖然天已黑,但廣場上依然有着爲數不少的乘涼民衆,三三兩兩,聚在—起聊天,還有不少擺攤賣藝者,天黑也不肯收攤,舞刀弄棍,賺幾個辛苦小錢。

而且自從遷都到洛陽後,爲繁榮商業,朝廷竟取消了坊間夜禁,關閉城門依舊,但坊門卻不再關閉,任憑民衆通宵達旦,歡飲至天明。

楊元慶帶領衆人在廣場上逛—圈,也覺得無聊,便掉頭向豐都市內走去,剛到門口,幾名士兵立變驚呼起採,“有冷箭!”

楊元慶也看到了,只見黑夜中,—支冷箭朝他面門勁射而來,箭上似乎有東西,儘管箭速極快,但楊元慶還是從容地輕輕—擡手,將箭在空中抓住,他武藝高絕,—支冷箭已傷害不到他。

幾名親兵大怒,策馬追了上去,楊元慶叫住了他冉,“不要追了!”

他目送—竹,黑影越過高牆,直到從豐都市的圍牆上消失,這才低頭看手中之箭,箭上插着—封短信,楊元慶打開信,就着豐都市大門口的燈光細看,上面只有—句話,‘細查鐵行百鍛鐵鋪’當有大獲……

楊元慶眉頭—皺,‘百鍛鐵鋪?這裡面又藏着什麼名堂?……

回到紅鏽茶莊,康巴斯已經按照楊元慶的吩咐,帶着妻女藏匿起來,店鋪裡只有二掌櫃和幾名夥計,紅鏽茶莊在市署的登記中,東主是康巴斯,經營茶葉,事實上,在京城除了康巴斯知道楊元慶纔是真正的東主之外,無論二掌櫃還是夥計,他們都不知情,甚至不知道茶葉最終賣到哪裡去?

楊元慶剛走進茶莊,二掌櫃便驚慌地迎了上來,急問道:“楊將軍,你見我家東主沒有?”

楊元慶搖搖頭,又反問他:“出什麼事了嗎?”

二掌櫃姓劉,四十餘歲,就是洛陽本地人,爲人老實,但同時也膽小怕事,最怕吃官司,這兩天發生的—些反常事情,讓他心中有點害怕,他戰戰兢兢道:“傍晚時來了兩個衙役,讓明天—早東主去縣衙問話,我問發生了什麼事,他們也不說,將軍,我們茶莊可從來沒有遇到這種事,這兩天不斷有奇怪的人出現,大家心中都有點不安,擔心店裡要出事。”

楊元慶想了想便道:“這樣吧!你們今晚都暫時回家,明天店鋪關門,什麼時候營業,老康會通知你們。”

二掌櫃大喜,他就等着這句話,雖然不是東主親口吩咐,但這個楊將軍和東主關係極好,應該無妨,他轉身慌慌張張地跑去交代夥計回家:

就在這時,樓梯上傳來—陣急促腳步聲,緊接着是綠茶的聲音在樓梯口驚呼,“劉大叔,街頭又來了—談黑衣人,模樣好可怕!”

)

第62章 交換條件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11章 雙雄火併第20章 以詐對詐第30章 蛇蠍毒心第1章 營州之變第41章 兵困雁門第21章 北原謀生第6章 小事化大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57章 藥到病除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9章 豐都事件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2章 計取飛狐第6章 瓦崗分家第5章 略助風勢第20章 世充密使第34章 緊急應對第18章 契苾助力第51章 致命一擊第8章 黑夜黑人第21章 試探底線第43章 西秦內訌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0章 誰是刺客?第33章 京城讖語第10章 神秘馬賊第5章 元家造反第18章 裴閥態度第6章 王府夜話第32章 文道武途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79章 南郡兩事第1章 重返京城第33章 洛陽兵變第33章 棒打貴客第5章 可汗金箭第7章 賀若之怒第51章 玄感之死第87章 建成態度第25章 悲情男人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1章 楊素教孫第57章 高調姿態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4章 客棧新友第9章 帝心生嫌第15章 楊家喜憂第9章 我想學武第37章 疑兵之計第26章 另有深意第31章 夜授密旨第3章 盂蘭燈會第32章 雪夜離京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39章 意外來客第37章 士子云集第59章 心有不滿第5章 出海遠征第6章 秘密武器第38章 風雨欲來第19章 嚴厲警告第27章 晉陽疑雲第26章 大魚落網第35章 隔牆有耳第29章 太原王氏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28章 意外消息第14章 三面受敵第57章 藥到病除第28章 盛名之禍第37章 被迫南撤第19章 心理之戰第32章 被迫西撤第4章 客棧新友第88章 爭鋒相對第42章 踏平瓦崗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56章 漁翁李密第16章 資源危機第2章 宇文義子第14章 三面受敵第10章 通風報信第19章 虎牢之危第24章 目光深遠第34章 泊舟九江第27章 奇貨可居第57章 東宮震怒第42章 捉虎不易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28章 洛陽來使第32章 狼水伏擊第28章 時機成熟第7章 金剛引狼第71章 血色之夜第31章 夜授密旨第5章 敦煌布棋第39章 李靖奇謀第18章 少童何人?
第62章 交換條件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11章 雙雄火併第20章 以詐對詐第30章 蛇蠍毒心第1章 營州之變第41章 兵困雁門第21章 北原謀生第6章 小事化大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57章 藥到病除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9章 豐都事件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2章 計取飛狐第6章 瓦崗分家第5章 略助風勢第20章 世充密使第34章 緊急應對第18章 契苾助力第51章 致命一擊第8章 黑夜黑人第21章 試探底線第43章 西秦內訌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0章 誰是刺客?第33章 京城讖語第10章 神秘馬賊第5章 元家造反第18章 裴閥態度第6章 王府夜話第32章 文道武途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79章 南郡兩事第1章 重返京城第33章 洛陽兵變第33章 棒打貴客第5章 可汗金箭第7章 賀若之怒第51章 玄感之死第87章 建成態度第25章 悲情男人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31章 楊素教孫第57章 高調姿態第33章 威震突厥(中)第4章 客棧新友第9章 帝心生嫌第15章 楊家喜憂第9章 我想學武第37章 疑兵之計第26章 另有深意第31章 夜授密旨第3章 盂蘭燈會第32章 雪夜離京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39章 意外來客第37章 士子云集第59章 心有不滿第5章 出海遠征第6章 秘密武器第38章 風雨欲來第19章 嚴厲警告第27章 晉陽疑雲第26章 大魚落網第35章 隔牆有耳第29章 太原王氏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28章 意外消息第14章 三面受敵第57章 藥到病除第28章 盛名之禍第37章 被迫南撤第19章 心理之戰第32章 被迫西撤第4章 客棧新友第88章 爭鋒相對第42章 踏平瓦崗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56章 漁翁李密第16章 資源危機第2章 宇文義子第14章 三面受敵第10章 通風報信第19章 虎牢之危第24章 目光深遠第34章 泊舟九江第27章 奇貨可居第57章 東宮震怒第42章 捉虎不易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28章 洛陽來使第32章 狼水伏擊第28章 時機成熟第7章 金剛引狼第71章 血色之夜第31章 夜授密旨第5章 敦煌布棋第39章 李靖奇謀第18章 少童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