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內部決裂

在權力鬥爭中,有一種高明的手段叫引而不發,也就是當一起大案發生後,不要急於處理,將案子先拉起來,保持一種高壓之勢,靜觀其變,一旦時機成熟,再出手雷霆一擊。

現在楊元慶用的手段就是引而不發,一方面不處理王家禁酒案,另一方面讓輿論繼續熱炒,在這種高壓之下,王黨的內部肯定會出現裂痕。

薛收去王緒府時的心情是憂心忡忡,可回來時卻變成了心驚膽戰,直到回到家中,他的雙股依然一陣陣戰慄。

他怎麼也想不到,王緒在秘密會見唐朝特使,這讓他有一種腦門挨一棒的感覺,當初王緒藉口攻打中原會導致佃農大量流失,需要維護河東地主的利益,反對中原戰役。

薛收也知道王緒實際是想報復楊元慶,發泄被貶黜的怒氣,作爲王氏門生,作爲王黨一員,薛收也盡心盡力替他做了,拜訪、勸說,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把他父親從前的門生都走遍了,拉到二十幾個友情簽名。

但薛收萬萬沒有想到,王緒竟然和唐朝勾結,他們所做的一切,並不是幫助王緒發泄怒氣,而是唐朝安排給王緒任務,他們都被王緒所騙,成了唐朝的奸細。

這個發現讓薛收又氣又很,又是後悔,他幾乎是將脖子伸進了絞索之中,一旦事情敗露,難道讓他也向唐朝逃亡不成?

薛收在房間里長籲短嘆,坐立不安。這時他的妻子白氏端了一杯熱茶進了房間。

白氏也是出身趙郡名門,她的父親白風逸和薛道衡是同窗好友,兩個長輩一拍即合,早在兩人小時候便定下了姻緣。

十六歲成婚,兩人成婚已十幾年,育有一子一女,長子薛江已十四歲。少年有才,聰穎勤奮,酷似其父。

和丈夫相濡以沫十幾年。白氏非常瞭解丈夫,丈夫回來後便焦慮不安,這是他從未出現過的情形。

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白氏有些擔憂,便藉口送茶來探望丈夫。

白氏將茶碗放在桌上,見丈夫坐下又站起身,揹着手來窗前來回踱步,又坐下哀聲長嘆,她便忍不住問道:“夫君,發生什麼事了嗎?”

“沒什麼,婦道人家,你不要多問!”薛收不耐煩地回答道。

白氏走到丈夫身旁坐下,握住他的手柔聲道:“咱們成婚十五年了。我從未見過你這麼緊張焦慮,一定是發生了大事,你告訴我,天大的事情我們一齊承擔。”

被妻子光滑溫熱的手握住,薛收心中稍稍平靜一點。他嘆了口氣,“我被王緒騙了,搞不好會滿門抄斬,現在我心裡很焦慮,不知該怎麼辦纔好。”

白氏一驚,“夫君也參與釀私酒了嗎?”

“和釀私酒無關。是別的事情。”

薛收苦笑一聲,“連你也知道王家釀私酒之事?”

白氏對王家沒有好感,尤其王家女人對她十分傲慢,嫌她首飾不夠名貴,嫌她衣裙不光鮮,這讓白氏十分反感。

她冷笑一聲道:“現在誰不知道他王家釀私酒,太原城內早傳得沸沸揚揚,老少皆知,現在就等着怎麼處置王家幾個兒子,都說官官相護,這就這麼簡單的事情還拖上兩天,不知等什麼?”

言者無意,聽者卻有心,妻子的隨口抱怨卻使薛收心念一動,確實是這樣,王家釀私酒人證物證俱全,很簡單的事情,楚王爲什麼不處置?

楚王查處王家雷厲風行,但處置時卻拖拖拉拉,這是爲什麼?難道是.......

薛收猛地醒悟過來,難道是楚王想借題發揮,用私釀酒之事來對付王家,所以他才遲遲不發動。

想到這,薛收倒吸一口冷氣,楚王回來後,壓根就不提百官請願之事,這並不代表他不處置,他必然是在等待時機,極有可能是將王氏黨羽一網打盡,那麼這其中也包括自己。

薛收額頭上的汗水開始流了下來,他意識到問題開始有些嚴重了,白氏連忙用帕子替他擦去汗水,柔聲勸道:“夫君,王家雖是名門,但王緒做人真不厚道,他的妻子就是一個很勢利的人,穿得光鮮,戴名貴首飾就是貴客,穿得樸素點,她就瞧不起,由妻可見夫,王緒確實不是一個值得你依靠的後臺,這次他是欺騙你,下一次就是要害死夫君,夫君還是聽我的勸,離開他,向楚王效忠。”

楚王是什麼樣的人,白氏不瞭解,但她卻很喜歡楚王妃,楚王妃主張勤儉,反對奢侈浪費,無論府內府外,她都是穿麻衣,戴普通銀飾,勤儉持家,以身作則。

從楚王妃身上,白氏便感覺楚王一定也不錯,爲什麼丈夫不向楚王效忠,而要做什麼王黨,她早就想勸丈夫了。

薛收點點頭,“此事讓我再想一想。”

。。。。。。。。。

薛收揹着手在大街上慢慢走着,腦海裡卻在思索着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很多事情他已經明確了,王緒確實是勾結唐朝,而私釀酒事件也極可能是楊元的反制。

現在的問題是自己的態度,該怎麼做才能保全自己,脫離王黨袖手旁觀嗎?現在似乎已經晚了一點,關鍵是他已經做了不該做的事情,他必須要有所作爲,才能贖清自己的罪孽。

薛收一擡頭,發現自己竟已來到了楚王府門前,薛收心中暗暗嘆了口氣,這是他心中有所思,才神使鬼差般地將他引來。

薛收望着大門上楚王府三個篆字,他想起父親曾給他說過的一句話,‘楊元慶此人很厲害,心狠手辣,將來要麼昇天得道,要麼死無喪生之地。’

這是他父親在江寧和楊元慶相處一段時間後得出的結論,薛收牢牢記住了,而今天的結果證明了父親判斷,王緒遠遠不是楊元慶的對手,自己跟隨他只能走背叛大隋之路。

而現在看起來,最後的結果是王緒去唐朝升官發財,而最後讓他們這些黨羽成爲權力鬥爭的祭品。

想到這,薛收一咬牙,快步走上了臺階,拱手對親衛道:“請轉告楚王殿下,太常少卿薛收有機密大事求見!”

。。。。。。。

楊元慶準備明天出發去關北六郡視察,他已經給了王緒黨羽兩天的時間,如果這些人還不識相,那就休怪他楊元慶不客氣了。

書房裡,楊元慶把幾本書放進一口皮箱內,這是他必帶之物,放一些他心愛的書,以及令箭、令牌和楚王印璽。

其他的東西都不是他考慮,衣物、用具之類,妻子裴敏秋會收拾好,交給他的親兵。

就這時,門外傳來親兵的稟報聲,“啓稟總管,太常寺薛少卿來了,說有機密大事求見!”

楊元慶一怔,隨即微微笑了起來,果然來了,他隨即令道:“帶他去外書房等候,我馬上就來。”

楊元慶喝了一口茶,便向外書房走去,他很清楚薛收是王黨的重要骨幹之一,出身河東名門望族,大儒薛道衡之子。

只可惜薛道衡性格剛烈,得罪了楊廣,最後被楊廣絞殺而死,他的兒子好像沒有他那種臭脾氣。

走進外書房,薛收已經在等候了,見楚王進來,薛收慌忙深施一禮,“下官薛收參見楚王殿下!”

楊元慶微微一笑,“薛少卿很少來我府上,今天到來,真是稀客啊!”

薛收慚愧地嘆了口氣,“下官和楚王殿下接觸太少,辜負殿下的厚愛了。”

楊元慶擺擺手,“來日方長嘛!薛少卿請坐。”

薛收坐下,他欠身剛要說,楊元慶卻笑道:“不急,喝口茶再說。”

一名侍女端兩杯清茶進來,楊元慶端起茶杯又道:“這是用太原西山虎跑泉煎的茶,今天清晨汲來的新泉,用吳郡紫砂壺三分火煎制而成,久聞令尊是茗茶高手,薛少卿應該也懂一二,嚐嚐看,茶味如何?”

薛收確實也很懂煎茶和茗茶,只是他現在哪有什麼心情品茶,他隨便喝了一口,苦笑道:“茶確實不錯,但下官心情更急,能否容下官下次再來喝茶。”

楊元慶呵呵一笑,“看來薛少卿也是急性子,好吧!薛少卿有什麼急事找我?”

“殿下,下官有重要情報,大概在大半個時辰前,王緒在府中秘密接見唐朝使者。”

楊元慶在前幾天沒有想到此事和唐朝有關,但現在他已經想到了,王緒發起反對中原之戰,背後極可能和唐朝有關,現在薛收的一句話證實了他的猜測。

楊元慶不露聲色問道:“唐朝誰爲使者?”

“這個下官也不知,因爲下官一個時辰前去王府,在門口遇到了王凌......”

楊元慶打斷他的話問道:“就是那個在東宮爲供奉的王凌?”

“正是此人,他和下官是多年同窗,他語氣中透露了唐朝有使者到來的消息。”

楊元慶揹着手走了幾步,又問道:“薛少卿爲何要告訴我這件事?”

薛收嘆了口氣,“殿下當年在江都時,對家父有救命之恩,家父後來曾告訴我們兄弟,若有機會,要還殿下當年的恩德,可惜我只記師門之恩,卻忘記了殿下之德,做了有損殿下之事,我已幡然醒悟,懇請殿下諒解!”

說完,薛收雙手抱拳,跪倒在楊元慶面前。()

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26章 少郎何人第45章 佈局西域第36章 太原之變第25章 關鍵人物第81章 老孃不幹第68章 羅藝之慮第19章 虎牢之危第85章 最大讓步第38章 兵分兩路第27章 各有心思第18章 諫臣之死第53章 窮途末路第33章 跨境剿匪第16章 夜探胡營第16章 欲蓋彌彰第8章 贖回屍體第32章 秀才造反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48章 唐朝密使第31章 清河崔氏第25章 宇文父子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3章 透露底線第28章 連環布套第10章 君廓獻計第10章 神秘馬賊第34章 北市暴亂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50章 夜營危機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4章 海寺之戰第3章 唐魏結盟第37章 一記反抽第21章 試探底線第42章 是功是過第27章 晉陽疑雲第29章 回馬一槍第30章 蛇蠍毒心第62章 交換條件第2章 老奸巨猾第12章 大事化小?第20章 月夜之戰第26章 一戰成名第30章 蛇蠍毒心第41章 屈突中計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41章 不惹小人第41章 兵困雁門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11章 雙雄火併第36章 走出迷惘第17章 京城遊俠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21章 危機重重第34章 裴矩之策第1章 戍堡聞警第10章 誰是刺客?第31章 宿怨爆發第88章 爭鋒相對第19章 誘敵之計第26章 奸商本色第15章 有失有得第13章 逃兵危機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2章 遼東亂戰第12章 帝王心思第22章 不甘失礦第58章 李淵出事第23章 再見故人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0章 緊急受命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8章 怒極生誓第12章 撲朔迷離第2章 一言九鼎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37章 秦王求援第36章 返回太原第5章 元慶回京第19章 邙山遇故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37章 南郡出事第31章 清河崔氏第30章 太子殺招第25章 燕城大戰第31章 夜訪雲氏第8章 怒極生誓第31章 夜授密旨第34章 緊急應對第26章 宿將抉擇第27章 監察御史第40章 軒然大波第2章 老奸巨猾第14章 存心討打第7章 楊廣之憂第23章 南華梟雄第16章 軍心不穩第8章 贖回屍體
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26章 少郎何人第45章 佈局西域第36章 太原之變第25章 關鍵人物第81章 老孃不幹第68章 羅藝之慮第19章 虎牢之危第85章 最大讓步第38章 兵分兩路第27章 各有心思第18章 諫臣之死第53章 窮途末路第33章 跨境剿匪第16章 夜探胡營第16章 欲蓋彌彰第8章 贖回屍體第32章 秀才造反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48章 唐朝密使第31章 清河崔氏第25章 宇文父子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3章 透露底線第28章 連環布套第10章 君廓獻計第10章 神秘馬賊第34章 北市暴亂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50章 夜營危機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4章 海寺之戰第3章 唐魏結盟第37章 一記反抽第21章 試探底線第42章 是功是過第27章 晉陽疑雲第29章 回馬一槍第30章 蛇蠍毒心第62章 交換條件第2章 老奸巨猾第12章 大事化小?第20章 月夜之戰第26章 一戰成名第30章 蛇蠍毒心第41章 屈突中計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41章 不惹小人第41章 兵困雁門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11章 雙雄火併第36章 走出迷惘第17章 京城遊俠第88章 隋唐大戰(十八)第21章 危機重重第34章 裴矩之策第1章 戍堡聞警第10章 誰是刺客?第31章 宿怨爆發第88章 爭鋒相對第19章 誘敵之計第26章 奸商本色第15章 有失有得第13章 逃兵危機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2章 遼東亂戰第12章 帝王心思第22章 不甘失礦第58章 李淵出事第23章 再見故人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0章 緊急受命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8章 怒極生誓第12章 撲朔迷離第2章 一言九鼎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37章 秦王求援第36章 返回太原第5章 元慶回京第19章 邙山遇故第110章 頂住壓力第37章 南郡出事第31章 清河崔氏第30章 太子殺招第25章 燕城大戰第31章 夜訪雲氏第8章 怒極生誓第31章 夜授密旨第34章 緊急應對第26章 宿將抉擇第27章 監察御史第40章 軒然大波第2章 老奸巨猾第14章 存心討打第7章 楊廣之憂第23章 南華梟雄第16章 軍心不穩第8章 贖回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