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催風助火

在邙山南麓有一處風景秀麗之處,名叫蓮花坡,這裡古木參天,小河潺潺,交通也十分便利,方圓數十里都是齊王的私人園地。

在山麓最前方的小河旁新修了一座道觀,佔地約十餘畝,樓閣殿堂數百間,飛檐鬥樑,殿宇輝煌,這裡便是齊王耗資數百萬錢給老道潘誕修建的嵩陽別宮,也是潘誕在京城的老巢,裡面住着他從嵩陽宮帶來的徒弟一百餘人。

這天中午,一支約五百人騎兵隊風馳電掣般馳來,衝過小橋,疾奔至道觀前,五百騎兵聲勢駭人,守門的道士嚇得轉身便逃。

“摧毀!”

爲首校尉正是楊七郎,他一聲令下,五百騎兵開始搗破牆,衝進道觀內打砸器物,道觀主持者是潘誕的三徒弟除塵子,他見大殿前兩丈高的香爐被士兵轟然推倒,眼睛都紅,衝上來大喊:“你們是什麼人,敢來毀壞潘上仙的廟宇?”

楊七郎冷笑一聲,高聲道:“潘誕妖言惑衆,毒害良民,特奉楊侍奉之命摧毀巢穴。”

除塵子一驚,“楊元慶!”

“然也!”

楊七郎喝令:“把人統統趕出去,一把火燒了這個妖洞!”

五百騎兵兇狠無比,將一羣道士打得哭喊連天,跌跌撞撞向外逃去。

這時,士兵帶出了一羣哭哭啼啼的年輕女子,一名士兵上前稟報,“啓稟校尉,這是在後院搜到,地窖裡還很多金銀珠寶!”

幾十名士兵擡出了十幾只大木箱,箱子裡滿滿的全是金銀珠寶,除塵子在大門口看見,那可是他師傅幾十年的積蓄,他驚叫一聲,撲上來,趴在箱子上大哭,“這是我師傅之物,你們打死我吧!”

幾名士兵劈頭蓋臉的鞭子抽去,將除塵子強行拖出了道觀,扔了出去,楊七郎冷笑一聲,馬鞭一指十幾名女子,“把這些女子送給官府。”

“這些財寶怎麼辦?”

“帶回去交給將軍!”

半個時辰後,道觀搜查完畢,所有的道士都被趕出去,道觀裡外堆滿乾柴,士兵開始在四面放火,片刻,一座氣宇壯觀的道觀便被熊熊烈火吞沒了,五百騎兵絕塵而去,所有的道士都跪地大哭,除塵子抹去眼淚大喊:“師弟們,跟我去找師父,血海深仇,讓師父來報!”

.......

黃昏時分,百餘名道士浩浩蕩蕩來到了齊王府,一起哭倒在地,引來無數路人側目,這麼多道士一起跪在地上大哭,倒是很少見之事,包圍齊王府的士兵們也不阻攔他們,遠遠地看着這些道士。

片刻,潘誕聞訊命徒弟擡他而出,齊王楊暕也跟出來了,潘誕見他的徒子徒孫們一個個被打得鼻青臉腫,狼狽不堪,心中驚懼萬歲,急聲問道:“出了什麼事?”

除塵子跪在師傅面前大哭,“師父,楊元慶派士兵砸毀了別宮,一把火全部燒掉了!”

潘誕驚得目瞪口呆,半晌,他瞪圓眼睛大喊,“爲師那十幾箱法器呢?”

“師父,法器全部被楊元慶搶走了!”

潘誕‘嗷!’地慘叫一聲,竟暈厥過去,百餘道士嚇壞了,撲上來大喊:“師父!師祖!”

齊王楊暕大概已經明白了一二,自己給上仙的別宮被楊元慶毀了,那裡可是他的封地,楊暕鐵青,拳頭緊捏,捏得指節發白,楊元慶,你簡直太過份了!

潘誕慢慢甦醒,他想到自己五十年省吃儉用攢下的財富,就這樣被仇人搶走,他悲從中來,忍不住放聲大哭。

楊暕嘆口氣,上前勸道:“上仙莫要悲傷,道觀毀了,本王給你再修一座就是了。”

“殿下!貧道修煉三百年的法器,飛昇登仙全靠它,現在被楊元慶搶走,讓貧道怎麼昇仙?”

潘誕簡直痛不欲生,他恨不得將楊元慶千刀萬剮,楊暕也恨道:“他拿法器有什麼用,本王親自去問他要回來!”

潘誕嚇了一跳,這可不行,他慌忙道:“殿下好意,貧道心領了,但那些法器下了禁咒,殿下千萬不可干涉,會害了殿下,貧道自有辦法,只是要折一些修煉。”

楊暕對潘誕之話深信不疑,他沒有絲毫懷疑,便點頭道:“我的王府佔地廣闊,先讓道友們暫時住在東跨院,改日我再派人去重修道觀!”

潘誕萬分感謝,心中又是悲痛又是擔心,只得帶着徒子徒孫們先進府去慢慢商量對策。

楊暕瞥了一眼那些看守他府邸的軍士,他心中哼了一聲,轉身回府,就在這時,他身旁一名侍衛道:“殿下,崔少尹來了!”

楊暕一回頭,只見京兆少尹崔伯肅匆匆走來,後來帶着幾名衙役,楊暕臉一沉,他來做什麼?

儘管崔伯肅也不敢來找齊王,但他心裡明白,他的官職能在多大程度上保住,就看他這段時間的表現了,有些事情儘管會得罪齊王,但也非做不可。

崔伯肅上前施禮,“卑職參見齊王殿下!”

楊暕現任京兆尹,是崔伯肅頂頭上司,他冷冷道:“你不去協助楊元慶立功贖罪,來我這裡做什麼?”

“卑職找殿下正是爲公事而來,有兩件事需要殿下配合。”

“什麼事!”楊暕極不耐煩道。

崔伯肅心中有些膽怯,只得硬着頭皮道:“第一件事,是在城南官道上發現一具屍體,有人報了官,身上的魚牌是伊闕縣令皇甫詡,是被重打而死,卑職查到,上午有人親眼看見,皇甫詡從齊王府內被擡出,渾身是血,微臣就想問一問.....”

崔伯肅不敢再說下去了,楊暕冷笑一聲,“他死了,這種背主之人死了倒乾淨,崔少尹,此事與你無關,不要多問,還有什麼事?”

崔伯肅嘆了口氣,那皇甫詡被野狗啃得殘缺不全,慘不忍睹,看身上魚牌才知道他的身份,他就懷疑是楊暕所害,聽楊暕的口氣,確是他所爲,皇甫詡畢竟是縣令,這件事不好辦,得上報吏部。

其實崔伯肅也有點懷疑,畢竟齊王府外面全是楊元慶的手下士兵,楊元慶怎麼會不知道,又怎麼會讓皇甫詡暴斃半途?他有點懷疑死者並不是皇甫詡,但他沒有證據,更重要是他不想得罪楊元慶,他只需要一個藉口,現在齊王願意承認,他也好對吏部交代。

崔伯肅也不再多問此事,他又躬身道:“第二件事是十幾名洛陽民衆聯名來官府告狀,告道士潘誕強搶民女,關在道觀裡淫辱,而這個妖道潘誕現就在殿下府中,希望殿下把他交給微臣,殿下不要被他影響了名聲。”

楊暕勃然大怒,一巴掌搧去,‘啪!’地一聲重重抽在崔伯肅臉上。

“瞎了你的狗眼,滾!”

他鐵青着臉轉身便回府了,侍衛們一片譏笑聲,跟着齊王回府,大門轟然關上,崔伯肅臉脹成了豬肝色,捂着臉呆愣愣地站在齊王府前,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齊王竟會如此侮辱他。

‘士可殺不可辱!’

一種深深的恥辱從他心中燃起,他是清河崔家子弟,寧可不要這卑官,他也要保護自己的尊嚴,崔伯肅轉身憤恨而去。

.......

崔伯肅回到衙門,他將門關上,把自己關在屋子裡,鋪開奏摺,憤然提筆寫道:“臣京兆少尹崔伯肅叩拜皇帝陛下,有一事身涉齊王,臣不勝惶恐,然臣食君祿,不敢瞞君,有嵩陽宮妖道潘誕.......”

.....

楊暕從小被母親溺愛,又是父皇的愛子,加上他身份高貴,早養成了他目空一切性格,在他眼中,這些官員都是父皇養的狗罷了,高興了,賞一根骨頭,惹惱了,一刀宰了都可以,給了崔伯肅一記耳光,他壓根就沒有放在心上。

倒是上仙的憂情令他擔憂,他回府便快步向後院道觀走去,道觀院子裡站着潘誕的幾名徒弟,面帶憂色地望着緊閉的房門,他們心中擔憂到了極點,積攢了大半生的財富被人奪走,師父能不能承受住這個打擊。

楊暕走了進來,幾名道士連忙施禮,“參見殿下!”

楊暕擺擺手,指了指房門,“上仙如何?”

清風眼珠一轉道:“師父正在施術轉移法器上的道力,師父在法器上傾注了半生修爲,他必須儘快轉回來,只是不能悉數收回,至少要折掉六十年的修爲,令人遺憾!”

楊暕點點頭,損折六十年修爲,確實可惜了,他也嘆了口氣。

“是殿下在外面嗎?”房間裡傳來了潘誕的聲音。

“正是弟子,上仙無恙吧!”

清風心一緊,連忙道:“師父好了,我先去幫助師父收功。”

他推門快步走進去了,“師父,是徒兒!”

過了好一會兒,才聽見潘誕長嘆一聲,“哎!五十八年的修爲啊!可惜了,殿下,請進吧!”

楊暕慢慢走進房內,只見潘誕靠坐在軟榻上,神情萎靡,面色憔悴,就像剛剛行了大功,大大損耗了精神之氣。

他連忙跪下,“弟子參見上仙。”

潘誕眯縫着眼睛,眼中閃爍着駭人的殺機,迅速瞥楊暕一眼,淡淡道:“我剛纔收回法器上的修爲,無意中發現楊元慶此人殺機凜冽,木性極重,隱隱有天子之氣,完全已經將殿下壓倒,若殿下再不以金石破之,聖上回京,就是殿下大限之日,殿下若聽我言,至少還有一線生機,若不願聽,貧道就此告辭,去雲遊天下,尋找昇仙之道!”

楊暕想到父皇即將回京,他此時已六神無主,驚得砰砰磕頭,“弟子願聽上仙之言,請上仙明示!”

潘誕咬牙切齒道:“破除楊元慶木性,唯有用金刀,殿下可派武功高強之士,斬其陽首給我,我會施道術,徹底破除他的木性,保殿下一線生機。”

.......

【歷史上,楊暕確實是偏信妖道,用厭勝下咒,這個潘誕老道也確有其人,只不過他是把楊廣騙得團團轉】

第14章 得罪小人第44章 中秋異月第68章 西域來客第1章 如期而至第10章 備戰高麗第27章 李思楊慮第33章 棒打貴客第21章 內部生變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37章 南郡出事第7章 不徇私情第18章 玄感野望第16章 識破敵計第12章 北巡訊至第2章 計取飛狐第14章 存心討打第15章 京城讖語第71章 血色之夜第31章 矛盾激化第83章 事態嚴重第12章 北巡訊至第5章 咬金練箭第12章 練武第53章 臣的要求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47章 災情初現第16章 內部決裂第7章 秋風至楊第21章 北原謀生第23章 都市買禮第27章 金口已開第10章 通風報信第19章 首鼠兩端第27章 留條後路第33章 御房進諫第6章 陰山可汗第50章 局勢漸變第70章 漢中內訌第33章 洛陽兵變第55章 借風夜襲第9章 底線突破第41章 爭鋒相對第14章 三個女人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63章 擺酒請客第29章 運籌帷幄第6章 梳理上谷第53章 四子巧郎第25章 初查齊郡第23章 再見故人第6章 養虎生患第40章 權貴施壓第2章 計取飛狐第22章 不甘失礦第16章 三千奇兵第66章 尋找時機第36章 走出迷惘第21章 北原謀生第29章 豐都事件第43章 丹陽公主第28章 初遇建德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32章 被迫西撤第16章 軍心不穩第2章 欺人太甚第23章 火油風波第33章 大軍壓境第11章 雪後歸程第43章 郢州祭母第3章 神秘使臣第24章 聞喜裴氏第58章 蕭後心思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9章 挖掘線索第1章 如期而至第5章 元慶回京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41章 李密之思第42章 是功是過第25章 初查齊郡第43章 無妄之災第43章 催風助火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38章 皇后之勸第2章 先攻內部第32章 道士軍師第51章 長安警報第3章 兩猛相鬥第54章 兵臨城下第7章 國事家事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38章 皇后之勸第57章 楊家有女第14章 三個女人第97章 僞漢毒計第73章 計賺敵降第7章 楊府貴客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30章 驕將爭功第34章 枕戈以待
第14章 得罪小人第44章 中秋異月第68章 西域來客第1章 如期而至第10章 備戰高麗第27章 李思楊慮第33章 棒打貴客第21章 內部生變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37章 南郡出事第7章 不徇私情第18章 玄感野望第16章 識破敵計第12章 北巡訊至第2章 計取飛狐第14章 存心討打第15章 京城讖語第71章 血色之夜第31章 矛盾激化第83章 事態嚴重第12章 北巡訊至第5章 咬金練箭第12章 練武第53章 臣的要求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47章 災情初現第16章 內部決裂第7章 秋風至楊第21章 北原謀生第23章 都市買禮第27章 金口已開第10章 通風報信第19章 首鼠兩端第27章 留條後路第33章 御房進諫第6章 陰山可汗第50章 局勢漸變第70章 漢中內訌第33章 洛陽兵變第55章 借風夜襲第9章 底線突破第41章 爭鋒相對第14章 三個女人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63章 擺酒請客第29章 運籌帷幄第6章 梳理上谷第53章 四子巧郎第25章 初查齊郡第23章 再見故人第6章 養虎生患第40章 權貴施壓第2章 計取飛狐第22章 不甘失礦第16章 三千奇兵第66章 尋找時機第36章 走出迷惘第21章 北原謀生第29章 豐都事件第43章 丹陽公主第28章 初遇建德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32章 被迫西撤第16章 軍心不穩第2章 欺人太甚第23章 火油風波第33章 大軍壓境第11章 雪後歸程第43章 郢州祭母第3章 神秘使臣第24章 聞喜裴氏第58章 蕭後心思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9章 挖掘線索第1章 如期而至第5章 元慶回京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41章 李密之思第42章 是功是過第25章 初查齊郡第43章 無妄之災第43章 催風助火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38章 皇后之勸第2章 先攻內部第32章 道士軍師第51章 長安警報第3章 兩猛相鬥第54章 兵臨城下第7章 國事家事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38章 皇后之勸第57章 楊家有女第14章 三個女人第97章 僞漢毒計第73章 計賺敵降第7章 楊府貴客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30章 驕將爭功第34章 枕戈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