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秋風至楊

雖然是在裴府做客,但楊元慶還是忍住大笑起來,裴矩也有些好笑道:“賢侄,這是爲何?”

楊元慶忍住笑,指着程咬金道:“我這位小弟沒喝過蒲桃酒,不久前他和別人打賭贏了,別人要請他喝半個月的蒲桃酒,每天喝五斤,結果人家用兌了水的李子酒冒充蒲桃酒給他,他足足喝了半個月,所以剛纔......”

楊元慶說完,裴府子弟都鬨堂大笑起來,程咬金脹得滿臉通紅,但他的眼睛卻時不時溜一眼裴幽,見她也笑得眼淚都快出來,不由心中大爲得意,或許是對上了眼,雖然旁邊的裴敏秋和裴喜兒都比裴幽漂亮,尤其裴敏秋更是美若天仙,他卻不喜歡,他就喜歡裴幽那對粗眉『毛』。

裴矩忍住笑道:“既然程賢侄這麼喜歡蒲桃酒,我就送你兩壇,讓你喝個夠。”

程咬金大喜,急忙起身道:“多謝大叔!”

他這句話又引來裴家一片鬨笑,居然叫‘大叔’,連裴矩也忍不住捋須呵呵直笑,對楊元慶道:“賢侄,你這位小弟有趣啊!”

楊元慶微微笑道:“他是很有趣,他要參加武舉,後天就要開考了,他昨天才找我教他『射』箭。”

旁邊裴行儼‘噗!’一聲笑出聲來,他忍住笑道:“不過他不是第一人,我父親有個徒弟也和他一樣,這兩天也在拼命練箭,父親讓我教他,這人楊將軍可能認識。”

“是誰?”楊元慶饒有興致地問道。

“也是楊府之人,叫做楊巍,楊將軍認識嗎?”

原來是他,楊元慶怎麼會不認識,他笑了笑道:“我從小和他打到大,怎麼不認識他?他怎麼會跟令尊學武?”

WWW•T Tκan•¢Ο

“他是師傅是右衛丘和將軍,丘將軍封爲代州刺史,不久前赴任去了,他和父親關係極好,便託我父親教他『射』箭,我父親又把這個任務『交』給我,聽他說,楊府有兩個甲榜名額,但楊府人人都想要,所以要先內部比試。”

裴矩見三個孫『女』都在默默吃飯,誰也不和楊元慶說話,咳嗽一聲,給裴行儼使了個眼『色』,裴行儼會意,便笑了笑,不再多說。

這時裴喜兒笑問道:“聽說還有什麼三品十八將的排名比賽,楊將軍要參加嗎?”

楊元慶搖搖頭,“這個比賽.....我不想參加。”

“哦!爲什麼呢?”

“不爲什麼,不感興趣。”

楊元慶回答得很平淡,就像他對這個裴喜兒也不感興趣一樣,裴喜兒感覺得到楊元慶是在敷衍他,她心中失望,低下頭吃飯,也不多說什麼了。

三個少『女』之間有點微妙,她們誰都不說話,裴幽其實是個話多之人,只要她肯開口,肯定不會冷場,但祖父安排的座位卻讓她黯然傷神,很明顯,她只是陪坐之人,她已經沒有這個機會,裴幽也知道自己要嫁給太原王家,可一想到那個癆病鬼,她心中就很不舒服,本來年初她就該出嫁,但她的未來夫婿卻病情惡化,使婚期一拖再拖,既然祖父不給她機會,她也懶得開口,她便一直沉默吃飯。

而裴敏秋本身就是一個安靜之『女』,如果和楊元慶單獨相處,她還能說幾句話,可當着家族的面,她是絕對不會開口,惹人注意。

況且她也明白,祖父讓喜兒坐首位,就是有意讓他們多『交』談,自己只是一個陪客,可不能喧賓奪主,正是這樣考慮,裴敏秋才安安靜靜吃飯,一言不發,就好像她和楊元慶從不認識。

至於裴喜兒,她更是有點茫然,沒有任何思想準備,也沒有想過要和楊元慶有什麼瓜葛,倉促上陣,當她感受到楊元慶的淡漠後,她也沉默了。

裴矩看在眼中,他只得微微嘆一口氣,是他有點一廂情願了,或者說,他的方法有點不對。

..........

今天是十天一輪的旬休,絕大部份官員都在家中休息,享受這難得的片刻閒暇,但在空空『蕩』『蕩』的承天『門』大街上,一輛馬車在迅速駛向承天『門』。

馬車車窗上,『露』出了內史令楊約那有些憂心忡忡的雙眼,望着一棟棟無比熟悉的巨大建築,他的頭腦裡卻在考慮一些家族大事。

一早,他已經得到了一個消息,他的大哥楊素已經被升爲尚書令,這是尚書省的最高長官,也整個大隋王朝的最高職官,看似很風光,但楊約卻讀懂了這裡面隱藏的另一層意思,那是他的大哥楊素失去了權力,尚書令不過問朝務,所有尚書省的六部大權都在左右僕『射』手中。

大哥已經功高震主了,楊約體會到了皇帝對大哥的忌憚,這是一種狡兔死,走狗烹的必然結局,平息楊諒之『亂』,大哥就失去了利用價值,而且他在朝中威望太盛,已經威脅到了皇帝的權威。

讓楊約憂心忡忡的是,聖上的劍僅僅只是針對大哥,還是針對整個楊家,如果是後者,那他楊約就將是第二個被收拾的人。

他不知道聖上今天爲什麼要召見他,難道也要宣佈對他的處理?

楊約嘆了口氣,不知前方的承天『門』內隱藏着他的什麼命運。

........

旬日對於皇帝楊廣,這卻是一個和平常沒有什麼區別的日子,隋初雖已實施三省六部制,但皇帝的權力卻依然很大,大部分朝務都要皇帝批准,每天來自全國各地,堆積如山的奏摺讓楊廣都有點喘不過氣來。

而且他還有很多重大的事情要考慮,從一大早,楊廣便來到御書房,開始批閱奏摺。

他打開一份摺子,這是吏部的一份任命書,任命西樑朝宗室之後蕭銑爲羅縣縣令,這個蕭銑是他妻子蕭後的侄子,蕭後求他給侄子安排一個職位,這份吏部任命也就是根據他的意思下發。

楊廣隨手在上面畫了一個‘敕’,放在一邊,他又拿起一本奏摺,臉『色』立刻變得凝重起來,這是楊素的最新任命詔書,望着這本詔書,楊廣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

自從楊諒之『亂』平定後,他便一直在考慮三件大事,遷都洛陽,繼承者的問題,還有是朝廷權力佈局,隨着前天晚上他正式下定決心立嫡長爲太子,前兩件大事他便已經解決了,然後他將開始着手朝廷的權力格局。

作爲一個帝王,講究的是平衡之術,絕不准許一家獨大,也正是因爲這樣,他也沒有把關隴貴族趕盡殺絕,他要留一部分來對抗北方士族,同時他還要扶持南方士族,形成三權鼎足的局面。

這裡面楊素的存在就成爲他權力平衡的難點,他不僅是朝廷第一重臣,而且是軍隊第一統帥,軍政兩手都很硬,這讓楊廣深爲忌憚,在楊素面前,他感覺自己很渺小、懦弱,他皇帝的威望還比不上楊素的權勢,天下人只知楊太僕,而不知皇帝陛下。

無論是從權力平衡考慮,還是從增加自己威望考慮,楊廣都無論如何不能再容忍楊素了,當然,他不可能一刀把楊素殺了,那樣會引起朝綱大『亂』,那也不是一個皇帝該做的事情,畢竟楊素有擁立之功,楊廣還一時下不了狠手。

他便用了最巧妙的辦法,明升暗降,奪他的政務大權,同時命他營造東宮,不准他返回京城,他也就接觸不了朝廷,使朝廷慢慢地將他淡忘。

同時還要打壓楊家,使楊家在士族中的地位降低,從北方士族領袖,降爲一個普通的二流世家。

對楊家的打壓,使楊廣不可避免的想起了楊元慶,這是楊家中他唯一想重用之人,他準備在幾年後讓楊元慶替代長孫晟成爲新一代的突厥使,突厥從來都是大隋頭號威脅者,突厥使非重臣不能擔當,他必須找一個能幹、忠心、文武雙全、熟悉突厥、『精』通突厥語且和突厥關係極佳的年輕才俊,楊元慶無疑就是最佳的人選,他想不到還能有誰比楊元慶更合適。

將來他還能再輔佐自己的兒子,正如他自己所言,他願意成爲大隋之盾。

但重用楊元慶又和他打壓楊家的策略有點牴觸,打壓楊家會使楊元慶降低對他的忠心,這又是楊廣不願看到的,他必須想個辦法把楊元慶從楊家裡剝離出來,使楊元慶不受楊家的影響。

“陛下,楊史令來了,在外候見!”『門』口一名宦官稟報。

“宣他覲見!”

宦官出去,隨即傳來悠長的高喝聲,“陛下有旨,宣內史令楊約覲見!”

......

“陛下有旨,宣內史令楊約覲見!”

一聲聲高喝下去,片刻,楊約在一名宦官的引導下進入御書房,楊約上前一步,深施一禮,“臣楊約參加皇帝陛下!”

“楊愛卿,旬休日把你召來,朕很過意不起。”

“臣不敢,陛下有召,臣當隨時應候。”

楊廣點了點頭,他從旁邊桌案取過厚厚一疊詔書,‘譁!’地扔到楊約面前,“這些詔書朕很不滿意,你拿回去重擬。”

楊約嚇得一個『激』靈,這已經是三天之內第二次退還草旨給他了,第一次是遞給他,而這一次是直接摔到他面前。

他慌忙拾起聖旨,居然有十七八份之多,“臣這就回去讓內史重擬。”

楊廣瞥了他一眼,冷冷道:“朕沒記錯的話,這是第二次了吧!”

“是!”

楊約心中驚恐萬分,他擦了一把汗,低聲道:“是第二次了。”

“朕不希望有第三次,明白嗎?”楊廣緩緩道。

“臣明白,絕不會再有第三次。”楊約有點絕望了,他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聖上到底有哪裡不滿意?

停一下,楊廣便把話題扯到了楊元慶身上,“楊愛卿,還有一事,是關於你兄長的孫子楊元慶,朕也要和你好好談一談他。”

.........

第47章 匪亂再起第10章 誰是刺客?第19章 夜攻河內第15章 貌合神離第12章 血戰突圍第5章 出海遠征第54章 西域戰略第15章 楊家喜憂第30章 三個條件第4章 啓用暗線第17章 勇闖縣獄第83章 事態嚴重第6章 瓦崗分家第2章 酒棚小遇第26章 考場意外第36章 朝會危機第3章 小妹何名第22章 極度被動第11章 瀚海奇兵第14章 新的兵器第22章 戰略撤退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9章 舌燦蓮花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16章 欲蓋彌彰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15章 京城讖語第39章 承天廣場第1章 初使西域第59章 兄弟分權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14章 內部奸細第35章 被俘權相第61章 聯盟分裂第6章 北地天鵝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9章 一封信件第33章 跨境剿匪第14章 府門遭遇第37章 三方對質第11章 風險悄至第31章 被迫受命第38章 兩個時辰第83章 事態嚴重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42章 步步緊逼第36章 鬥智鬥狠第13章 走私線索第4章 突厥異變第38章 兩個時辰第21章 生俘雄信第19章 夜攻河內第7章 戰略對抗第35章 越境事件第13章 世充評榜第30章 驕將爭功第45章 兵壓江陵第37章 三方對質第6章 西秦霸王第10章 神秘馬賊第60章 關鍵人物第30章 尉遲抉擇第75章 謀主之策第26章 嚴厲警告第35章 衛南漁翁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3章 收復齊郡第5章 路遇貴人第14章 新的兵器第17章 兩強對陣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18章 血腥鎮壓第15章 貌合神離第15章 史蜀之毒第8章 斬斷後路第39章 巡視塞北第39章 夜襲江城第23章 切斷退路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35章 激戰尉氏第38章 風雨欲來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7章 楊廣之憂第8章 突發事件第35章 軟硬兼施第7章 初遇敵情第9章 我想學武第8章 合縱抗隋第30章 尉遲抉擇第25章 宇文父子第26章 柴紹心機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58章 李淵出事第20章 夜入武房第43章 催風助火
第47章 匪亂再起第10章 誰是刺客?第19章 夜攻河內第15章 貌合神離第12章 血戰突圍第5章 出海遠征第54章 西域戰略第15章 楊家喜憂第30章 三個條件第4章 啓用暗線第17章 勇闖縣獄第83章 事態嚴重第6章 瓦崗分家第2章 酒棚小遇第26章 考場意外第36章 朝會危機第3章 小妹何名第22章 極度被動第11章 瀚海奇兵第14章 新的兵器第22章 戰略撤退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9章 舌燦蓮花第16章 仁壽宮變(八)第16章 欲蓋彌彰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15章 京城讖語第39章 承天廣場第1章 初使西域第59章 兄弟分權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143章 父子交流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14章 內部奸細第35章 被俘權相第61章 聯盟分裂第6章 北地天鵝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9章 一封信件第33章 跨境剿匪第14章 府門遭遇第37章 三方對質第11章 風險悄至第31章 被迫受命第38章 兩個時辰第83章 事態嚴重第9章 夜襲敵哨(下)第42章 步步緊逼第36章 鬥智鬥狠第13章 走私線索第4章 突厥異變第38章 兩個時辰第21章 生俘雄信第19章 夜攻河內第7章 戰略對抗第35章 越境事件第13章 世充評榜第30章 驕將爭功第45章 兵壓江陵第37章 三方對質第6章 西秦霸王第10章 神秘馬賊第60章 關鍵人物第30章 尉遲抉擇第75章 謀主之策第26章 嚴厲警告第35章 衛南漁翁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3章 收復齊郡第5章 路遇貴人第14章 新的兵器第17章 兩強對陣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18章 血腥鎮壓第15章 貌合神離第15章 史蜀之毒第8章 斬斷後路第39章 巡視塞北第39章 夜襲江城第23章 切斷退路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35章 激戰尉氏第38章 風雨欲來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7章 楊廣之憂第8章 突發事件第35章 軟硬兼施第7章 初遇敵情第9章 我想學武第8章 合縱抗隋第30章 尉遲抉擇第25章 宇文父子第26章 柴紹心機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58章 李淵出事第20章 夜入武房第43章 催風助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