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兵臨城下

敦煌城歷經兩晉南北朝的戰火洗禮以及幾百年的抗擊異族入侵,城池屢毀屢建,一次比一次加固,已經漸漸成爲一座周長二十里,城牆高兩丈的堅固大城。

時值嚴冬,天寒地凍,隋軍將一桶桶水潑灑在城牆上,經過一夜的凝凍,敦煌城已儼然成爲一座冰城,厚達兩寸的冰層包裹着城牆,儼如披上一件冰甲,雪白晶瑩,在陽光照耀下閃爍着瑰麗的冰藍之色,彷彿一座夢幻般的城堡。

冬季作戰,守城無疑是佔有優勢,蘇定方並不是一個一味攻殺的猛將,他師從李靖,學會利用天時地利,利用周圍一切有利的條件來進行應戰,這也是楊元慶在反覆考慮後,派他西征的重要原因。

敦煌郡最大的特點便是地處戈壁深處,人煙冷清,植被稀疏,在敦煌城周圍只有三片胡楊林,皆被蘇定方命人砍伐一空,而不少沿河而生的紅柳則因外形彎曲,不適宜做攻城武器而得以倖存。

蘇定方在數十名親兵的簇擁下,立馬在一座沙丘上,注視着數百名士兵砍伐一片胡楊林,這片胡楊林佔地十幾畝,長得高大粗壯,濃密茂盛,儘管在敦煌樹木生長不易,這片胡楊林至少有上百年的歷史,但蘇定方還是毫不猶豫地下令砍掉。

一棵棵胡楊樹轟然倒下,被士兵們拖進城內,旁邊索氏家族的家主索利看得心痛無比,這片胡楊林是他家族的私產,已經有一百五十年的歷史,現在被砍伐殆盡。

每一根大樹的倒下,索利臉上的肉便劇烈地抖一下,他的心儼如刀割一般,他終於忍受不住內心的煎熬,上前哀求蘇定方,“蘇將軍。把樹木留下來吧!不要再砍了。”

蘇定方搖頭冷冷道:“索家主,我明白你的心情,但這些樹木,我不砍。唐軍一樣會砍伐,它們留不住。”

“那就給我留下一棵吧!這是我家族的煙火,留下一棵樹讓它們重新長出來吧!”

蘇定方看了他一眼,見他滿臉哀求,便將馬鞭一指河邊一棵細細的小樹,那是去年才長出的新苗,“那棵小樹可留給你。”

儘管小樹很幼嫩。但總比全部砍伐殆盡要好,索利見一名士兵拎着斧子向小樹走去,他急得奔跑上去,大喊起來,“那棵樹是蘇將軍留給我的,你不能再砍了。”

蘇定方搖了搖頭,這個寒冷的季節裡,唐軍需要燒火取暖。這棵小樹可能留得住嗎?

就在這時,一名斥候從遠處疾奔而至,片刻奔至蘇定方面前。斥候在馬上拱手施禮道:“啓稟將軍,發現了唐軍,約一萬五千人,已到玉門縣。”

“主將是何人?”

“回稟將軍,好像是淮安王李孝恭!”

“原來是他!”

蘇定方自言自語,他心中迅速估算,從玉門縣到敦煌縣約兩百里,如果晝夜行軍,大概明天下午抵達敦煌縣,還有一點時間。他立刻令道:“加快伐木時間,明天中午之前還完不成,一把火燒掉樹林。”

下達了命令,蘇定方隨即調轉馬頭向城內奔去。

.......

唐軍並沒有晝夜行軍,而是在第三天中午時抵達了敦煌城,一萬五千唐軍浩浩蕩蕩。旌旗招展,聲勢壯觀,一杆帥旗之下,李孝恭全身盔甲,目光陰冷地注視着空曠荒涼的戈壁灘,入眼之處,只有一望無際的亂石和沙丘,偶然出現幾蓬在風中搖曳的灌木叢,卻看不見一棵樹木。

這時,李孝恭被一片曾經的胡楊林吸引住了,大樹全部被砍伐殆盡,只有一根根被砍得凌亂的樹樁,地上到處是樹木的碎屑,遠處的河邊還剩下一棵孤零零的小樹,只有手臂粗細,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李孝恭忍不住嘆息一聲,堅壁清野,隋軍沒有給他們留下任何機會。

自從兩個多月前的潼關事件後,李孝恭表現得一直很低調,他心裡明白,聖上對他很有些不滿,這種不滿是在於他把齊王李元吉的事件鬧大了,沒有照顧住聖上的面子。

但李孝恭並不後悔,如果不加以嚴懲,李元吉就會毀了整個唐軍,經略河西原是李神通負責,李神通調去和北隋談判後,河西的軍隊就暫時由他率領,或許是經過一次弘農慘敗的緣故,李孝恭現在非常謹慎,他絕不能大意,使自己再遭敗績。

這時,一名斥候從後面追了上來,“郡王殿下!”

李孝恭勒住戰馬,這是他派去伊吾郡探查情報的斥候,他立刻問道:“伊吾郡那邊怎麼樣?”

“回稟將軍,伊吾郡守軍已經投降隋朝,有兩千餘駐軍,但我們軍隊過不去!”

“這是爲何?”

“隋軍在星星峽扼守住了最險要處,駐有三千隋軍,那裡易守難攻,我們是扮作商人才能過去,我們的軍隊至少要三萬人才能攻下。”

李孝恭長長出了一口氣,其實他並不想去攻打伊吾郡,只是他找不到一個藉口,這樣最好,隋軍扼守住了星星峽,他的兵力不足,這就是最好的藉口。

李孝恭心中極不願意和隋軍作戰,現在唐軍士氣正在逐漸恢復之時,如果再被隋軍重創,這就會在唐軍心中形成一種恐隋症,對將來與隋軍的作戰都極爲不利。

從太原起兵以來,只有在一路南下並佔據關中的過程中,唐軍勢如破竹,保持着屢戰屢勝的戰績,那是因爲楊元慶的軍隊在豐州被突厥牽制,他們才如此順利。

可自從隋軍東征後,太原之戰、絳郡之戰、弘農之戰,唐軍皆屢戰屢敗,被隋軍殲滅了十萬大軍,尤其潼關事件的內訌,使得唐軍軍心動盪,士氣低迷,也正是這個緣故,唐軍在和裝備及後勤皆不如自己的西秦軍作戰時竟是勝負各半,若不是李世民親在在隴西指揮,若不是西秦軍發生內訌,恐怕唐軍還會連戰連敗,連整個隴右都會徹底丟掉,這就是唐軍開始面臨危機的具體表現,精銳裝備的掩蓋下是軍心渙散,士氣低迷。

李孝恭心裡如明鏡一般,隋軍現在暫時不知道唐軍的虛實,如果一旦發現唐軍的底細,恐怕連自己的小命也會丟在敦煌。

“殿下快看,敦煌城到了!”一名士兵指着前方大喊。

李孝恭凝視神向遠方望去,只見遠處數裡外,一座冰晶如玉般的城池矗立曠野之中,陽光下閃耀着瑰麗的光澤,李孝恭臉上露出一絲難以掩飾的苦澀,隋軍已經將整個敦煌城用冰包裹上了,讓他怎麼攻城?

“傳我的命令,軍隊在城池三裡外駐營!”

唐軍在三裡外開始駐紮營地,他們沒有帶營柵等輜重,只能用戰地紮營的方式,用大量的長矛插城刺林保護營帳,一頂頂的大帳矗立起來,一羣羣士兵跑到河邊鑿冰取水。

李孝恭親自部署紮營,他對糧食安全尤其重視,他們這次北上是搶時間,輕兵簡行,帶的糧食並不多,只能維持半個月不到,其餘就必須靠後勤糧食運輸,支持他們和隋軍對峙。

一隊騎兵四下巡視了一圈,回來稟報道:“殿下,敦煌郡周圍所有的樹林都已被隋軍砍伐殆盡,南面有一些紅柳,但找不到一棵適合做攻城梯子的樹木。”

“知道了,再去探!”

李孝恭心中十分惱火,他們沒有帶攻城武器,隋軍堅壁清野,讓他們找不到一棵適合做攻城武器的樹木,難道還要讓他們去張掖郡搬運攻城武器嗎?

這時副將史萬寶走到李孝恭身旁低聲道:“郡王殿下,這場戰役對我們很不利啊!”

史萬寶是李神通派系的大將,原是長安豪強,因協助李神通奪取關中有功而被李淵封爲原國公,是一個極爲精明狡猾之人,他發現隋軍沒有和他們作戰之意,想速戰速決根本不可能,使他心中十分憂慮,他們這支軍隊是李神通的部屬,若在敦煌郡慘敗,他回去無法向李神通交代。

我們糧食不足,糧道太長,一旦被敵軍斷了我們糧道,這場戰役將不戰自潰,而且風沙很大,夜裡氣候極低,士兵們都十分抱怨,不如撤軍回去吧!就告訴聖上,隋軍已經取了敦煌郡,我們無法取勝,保住實力爲上策。”

李孝恭嘆了口氣,“今天剛來就撤走,無法向聖上交代,也會被隋軍笑話,先堅持幾天,如果形勢實在不妙再考慮撤軍,你先去安撫軍心,告訴他們,隋軍糧少兵寡,他們也支持不了幾天。”

史萬寶無奈,只得前去安撫士兵,明知是謊話,也只能騙一騙士兵,減輕他們心中的恐懼。

城頭上,蘇定方注視着唐軍紮營,對方居然沒有帶營柵,他們不知道敦煌夜間的風沙嗎?蘇定方的嘴角露出一絲冷冷的笑意。

.......

夜裡,狂風肆虐,沙塵漫天,凜冽西北風所發出的呼嘯聲儼如大地在哭泣,令人心驚膽戰,眼前是灰濛濛一片,十幾步外便看不清

敦煌的西城門緩緩開啓了,李沙陀率領百餘人的斥候騎兵隊從城中奔出,片刻便消失在無邊無際的風沙之中。

.........

第54章 雨夜獻城第8章 趁亂突圍第77章 截殺突使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23章 男扮女裝第89章 胡馬煙塵第12章 初到突厥第5章 重返大利第45章 四面皆敵第20章 夜入武房第41章 想走不易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51章 一葉知秋第46章 棋輸一着第46章 糧價危機第29章 回馬一槍第7章 不徇私情第45章 兵壓江陵第84章 連夜出擊第4章 啓用暗線第53章 脣槍舌劍第43章 郢州祭母第27章 京城家信第55章 兩座崔府第37章 回京前夕第40章 敏秋賑災第66章 羅家有喜第10章 備戰高麗第6章 抽中死籤第31章 裂痕初現第12章 東都內亂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19章 贖買條件第38章 兩個時辰第43章 郢州祭母第22章 遼東亂戰第11章 瀚海奇兵第40章 兄弟暗鬥第6章 出乎意料第40章 朝堂之議第40章 禍水東引第1章 狡雄尋窟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2章 先攻內部第15章 少女遇窘第1章 中元前夕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6章 一劍之情第14章 內部奸細第4章 入伍斥候第22章 不甘失礦第24章 添把小亂第65章 蕭後心機第60章 大戰悄至第34章 泊舟九江第13章 萬春茶莊第28章 殺人無形第60章 關鍵人物第11章 發現主力第50章 白衣渡江第51章 玄感之死第5章 動之以情第12章 引君入甕第6章 牽制荊襄第12章 引君入甕第18章 爾虞我詐第19章 心理之戰第33章 官場暗鬥第36章 漏網之魚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17章 李淵失言第9章 臨危下船第20章 緊急受命第23章 楊家禍根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11章 風險悄至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65章 蕭後心機第9章 舌燦蓮花第57章 高調姿態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26章 討要說法第9章 臨危下船第4章 突厥異變第46章 棋輸一着第6章 王府夜話第63章 擺酒請客第14章 武周示弱第53章 窮途末路第25章 意外收穫第45章 援軍到來第16章 三千奇兵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15章 少女遇窘第15章 少年雙猛第42章 暗流洶涌第15章 少女遇窘第11章 發現主力第64章 宮外之音
第54章 雨夜獻城第8章 趁亂突圍第77章 截殺突使第106章 雪夜踏關第23章 男扮女裝第89章 胡馬煙塵第12章 初到突厥第5章 重返大利第45章 四面皆敵第20章 夜入武房第41章 想走不易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51章 一葉知秋第46章 棋輸一着第46章 糧價危機第29章 回馬一槍第7章 不徇私情第45章 兵壓江陵第84章 連夜出擊第4章 啓用暗線第53章 脣槍舌劍第43章 郢州祭母第27章 京城家信第55章 兩座崔府第37章 回京前夕第40章 敏秋賑災第66章 羅家有喜第10章 備戰高麗第6章 抽中死籤第31章 裂痕初現第12章 東都內亂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19章 贖買條件第38章 兩個時辰第43章 郢州祭母第22章 遼東亂戰第11章 瀚海奇兵第40章 兄弟暗鬥第6章 出乎意料第40章 朝堂之議第40章 禍水東引第1章 狡雄尋窟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2章 先攻內部第15章 少女遇窘第1章 中元前夕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6章 一劍之情第14章 內部奸細第4章 入伍斥候第22章 不甘失礦第24章 添把小亂第65章 蕭後心機第60章 大戰悄至第34章 泊舟九江第13章 萬春茶莊第28章 殺人無形第60章 關鍵人物第11章 發現主力第50章 白衣渡江第51章 玄感之死第5章 動之以情第12章 引君入甕第6章 牽制荊襄第12章 引君入甕第18章 爾虞我詐第19章 心理之戰第33章 官場暗鬥第36章 漏網之魚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17章 李淵失言第9章 臨危下船第20章 緊急受命第23章 楊家禍根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11章 風險悄至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65章 蕭後心機第9章 舌燦蓮花第57章 高調姿態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26章 討要說法第9章 臨危下船第4章 突厥異變第46章 棋輸一着第6章 王府夜話第63章 擺酒請客第14章 武周示弱第53章 窮途末路第25章 意外收穫第45章 援軍到來第16章 三千奇兵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15章 少女遇窘第15章 少年雙猛第42章 暗流洶涌第15章 少女遇窘第11章 發現主力第64章 宮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