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盂蘭燈會

洛陽的南市又叫豐都市,是大隋兩京最大的一個商業市場,它相當於長安西市的兩倍,各種行當有一百多行,商鋪數千家,商賈聚集,堆貨如雲,百業俱興,熱鬧非凡。

楊元慶一路打聽茶行,大隋北方喝茶並不興盛,但滅陳朝後,很多南方人到了京城,這次又從江南遷來數千富戶,使得喝茶人曰趨增多,南市裡也專門有了茶行。

天還沒有完全黑盡,他們在南市的西北角找到了茶行,短短一條街上茶香瀰漫,一共有二十幾家店鋪,幾乎整個北方地區的茶葉都是由這二十幾家茶店供應,每家店鋪都佔地很大,店門一家挨着一家,後面大多是兩三成木樓,以倉庫偏多。

在街道中間掛了一面六尺長紅色旗幡,上寫四個斗大的黑字:‘紅鏽茶莊’,店鋪也是整個茶莊最大,佔地足有五畝,整個南市,佔地五畝的店鋪並不多。

這家店鋪實際上是楊元慶的私產,他一個人就佔了六成份子,康巴斯佔了一成半,其餘二成半便是豐州軍一些主要軍官湊錢分成,這家店鋪也壟斷了草原的茶葉供應。

隋朝的茶是綠茶,還沒有炒青,直接用來水煎,不適合保存,容易發黴變質,而必須要經過發酵、乾燥等簡單處理後,做成茶餅,再賣到草原去。

方法雖然很簡單,但草原飲茶之風剛起,一般商人都不知道,也正是這樣,紅鏽茶莊不做利潤很薄的國內生意,茶葉全部銷往草原,賺取暴利,這裡實際上只是一箇中轉倉庫,店鋪裡冷冷清清,基本上沒有什麼客人。

楊元慶走到店鋪門口,卻老遠便看見康巴斯從對面步履匆匆走來,除了這間茶莊外,他自己還開了一家酒鋪,每天在兩間店鋪間奔行。

康巴斯穿一件漢人的青色長袍,頭戴平巾,偏偏長一副碧眼尖鼻的胡人相,模樣頗爲滑稽,有點不倫不類。

康巴斯也看見了楊元慶,先是一愣,隨即哈地一聲大笑,張開臂膀迎來,從去年三月到現在,他們已經一年多沒見了。

兩人緊緊擁抱,康巴斯動作誇張地給了楊元慶肩窩一拳,又拉着他的胳膊笑道:“怎麼不先來封信?”

“來京是處理一些個人私事,走得急。”

“是爲你祖父之事吧!”康巴斯猜到了楊元慶的來意。

“你知道嗎?”楊元慶問。

康巴斯點點頭,“知道一點,走吧!我們裡面去談。”

他又招呼綠茶和楊元慶的親兵,命二掌櫃給他們準備晚飯的住宿,幾名夥計上來把他們的馬牽了進去。

“茶莊住的地方很多,食宿條件都很好,我讓前面的齊魯酒肆給大家送酒菜來,他們家的紅燒鹿肉很美味,還有清蒸鱸魚,酒就不要了,我店裡有上好葡萄酒。”

康巴斯熱情的介紹使士兵們餓得更加飢腸咕嚕,眼中充滿期待,二掌櫃領着衆人穿過店鋪內的走道,去了後面的大堂休息,康巴斯則帶楊元慶和綠茶上了二樓的小客堂,一路勞頓,楊元慶終於坐了下來,他鬆了口氣,不由長長伸了一下身子。

綠茶跪坐在窗前,身材嬌小,活像一隻綠毛小貓,她瞪大雙眼,好奇地向窗外打量,從這裡可以看見街上的情況,她從未來過中原,對中原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每到一處,她都會仔細觀察街景,用她的話說,這裡面有學問,她能學到很多。

一名夥計送來涼茶,楊元慶端起碗喝了一口,便笑問康巴斯,“你女兒出嫁了嗎?”

“還沒有呢!隋朝的姑爺不好找。”

“楊巍怎麼樣?我感覺他對你女兒有點意思,他對我提起過幾次。”

“這.....”

康巴斯沒想到楊元慶會突然提到楊巍,令他有點措手不及,想到了楊巍高胖的身材,他心中有些發憷,不過他爲人豁達,便笑道:“只要阿茉喜歡,我沒有問題。”

沉吟一下,楊元慶又低聲問:“有她的消息嗎?”

楊元慶問的是出塵,前年冬天她離開大利城,便音信皆無,康巴斯搖搖頭,那年他和出塵在京城分手,她只說去了南方,再也沒有消息。

楊元慶心中一陣黯然,他便不再想此事,回到了正題,“說說我祖父的事,你知道什麼?”

“你來得不巧,昨天楊太尉出殯,非常隆重,朝廷休朝一天,皇帝親自給他扶靈。”

“什麼!”

楊元慶吃了一驚,這麼炎熱的夏天,昨天才出殯?

“那靈柩停在哪裡?”

“聽說是寄放在白馬寺的冰窖中,做了四十九天法事,昨天是七七,正式下葬了,墓穴在邙山。”

雖然停柩時間長短並沒有固定,早則三曰,晚則百餘人,視墓穴情況而定,或者等待最重要的親人到來,但一般盛夏時節都是七天或者九天,最長也就半個月,時間過長屍體不易保存,很少有人停柩四十九天,這讓楊元慶心裡很不舒服,楊家祖籍弘農,祖地族人最晚兩天就能趕到,而祖父的墓穴三年前就修好了,沒有任何理由,楊家爲什麼要拖這麼長時間才下葬?

康巴斯彷彿明白楊元慶的心思,便嘆了口氣道:“我特地花錢從楊家打聽內幕,聽說是聖上不肯把楊太尉的爵位給你父親,楊家族人便以停柩來抗議,說聖上厚待死人,薄待活人,反正頗有怨言。”

“然後呢?”楊元慶冷冷問。

“最後就是聖上讓步了,十天前聖上封你父親楚國公,加禮部尚書,不過有得必有失,幾天前,聖上欽定選曹七貴,你父親落選了,宇文述被選上,和其他六人一起成爲當朝七重臣。”

楊元慶不知該說什麼好了,當初他和祖父費勁心機扳倒宇文述,使父親成爲第一任選曹七貴,現在楊家爲一個爵位,居然和皇帝對抗,自毀前程,令他無話可說。

康巴斯最早只是一個小商人,被西突厥抓去當兵,成爲隋軍戰俘,便一直跟着楊元慶,這麼多年來,他對隋朝的情況越來越瞭解,尤其這兩年,他刻意留心政局,也知道了不少內幕。

這也是楊元慶對他的希望,不要成爲一個只知道賺錢的商人,要把他對商機的敏銳同樣放到朝廷政局上來。

這時,天已經完全黑了,康巴斯起身笑道:“將軍,去吃晚飯吧!”

“嗯!”

楊元慶點點頭,“綠茶,一起去。”

綠茶卻沒反應,楊元慶一回頭,只見她呆呆地望着遠處,看得入神了。

“綠茶!”楊元慶又喚了她一聲,綠茶這才醒悟,慌忙道:“公子,怎麼了?”

“你在看什麼?這麼入神。”楊元慶走到她身邊笑問道。

“公子,那是什麼?光彩奪目。”綠茶指着遠處,只見遠處有一座數丈高的光塔,光輪璀璨,不停變幻顏色,難怪綠茶看入迷了。

楊元慶沉思一下,忽然醒悟,回頭問康巴斯,“今天可是盂蘭盆節?”

康巴斯信奉祆教,對這種佛道之物不感興趣,但他卻知道,便笑着說道:“明天才是盂蘭盆節,今晚有盂蘭燈會,很是熱鬧,京城幾乎一半人都會去洛水看燈。”

綠茶又看了看那邊的光輪,她眼中露出嚮往之色,幾乎是哀求楊元慶,“公子,讓我去看看好不好?”

楊元慶也有五六年沒有看燈了,想着燈火璀璨,想到他的親兵和綠茶都從未見過隋朝燈會的繁華,也該讓他們見識一下,便笑着點了點頭,“先去吃飯,等候兒大家一起去。”

........吃飯時,康巴斯的大女兒阿茉悄悄來了,坐在一旁和綠茶說話,她在隋朝已呆了兩年多,入鄉隨俗,不僅漢語說得流利,連衣着打扮也和隋朝女子沒有區別,穿一件紅色條紋裙,梳着雙環望月髻,臉上化妝得精緻,她是粟特女子,身材頗高,略略顯胖,比一般隋女顯得高大豐滿。

阿茉今年已經十六歲,相了幾次親,別人都嫌她是胡女未成,而她的父親康巴斯又一心找個隋朝姑爺,這婚事就耽誤下來。

但她並不是沒有緣分,自從當初康巴斯誇獎楊巍胖大威武,在粟特能找到好妻子,說者無意,聽者卻有心,楊巍便對阿茉留了心,一晃快兩年,楊巍三次在楊元慶面前提到阿茉,使楊元慶不得不考慮楊巍的心思。

既然她父親不反對,那就讓他們多呆在一起,看他們有沒有這個緣分,但楊元慶也知道,楊巍最大的問題不是康巴斯,而是他們所信奉的宗教,阿茉肯爲楊巍放棄她的信仰嗎?

“元慶!”

楊巍快步進了茶莊大堂,探頭看了一看,尋找楊元慶,卻一眼看見了阿茉,他呆愣住了,就這麼傻乎乎地望着她,像一座將軍雕像,一動一動。

阿茉臉羞得通紅,低下頭背過身去,親兵們都捂住嘴,拼命忍住笑,康巴斯實在看不下去,嘆息一聲,上前重重地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唉!你到底要找誰?找元慶,還是找我的女兒?”

楊元慶走上前,緩緩道:“祖父的事情我都知道了,你不用再說,難得今晚遇到,你帶她去看燈吧!”

楊巍看看楊元慶,又看了看阿茉,他心中猶豫,昨天祖父纔出殯,他這樣做是否合適?但他最終無法戰勝內心的渴望,他鼓足勇氣慢慢走到阿茉身旁單膝跪下,對她低聲說着什麼,半晌,阿茉紅着臉輕輕點了點頭。

衆人頓時大笑起來,卻被楊元慶一瞪眼,衆人嚇得噤聲不敢再笑。

楊巍滿臉喜色,起身對楊元慶拱手道:“元慶,那我就抱歉了,我陪她去看燈。”

“去吧!”楊元慶笑着對他一揮手。

阿茉慢慢站起身,偷偷看一眼父親,康巴斯微微點頭,表示同意,阿茉滿臉紅暈,在衆人的笑聲中,低下頭跟着楊巍快步出去了。

“大夥兒稍微洗漱一下,我們也去看燈!”楊元慶笑着對衆人道。

衆人欣喜萬分,爭先恐後向院子裡的水井奔去。

........今朝歡稱玉京天,況值關東理俗年。

舞態疑回紫陽女,歌聲似遏彩雲仙。

....南北朝佛教興盛,官民極爲看重盂蘭盆節,各大寺院的盂蘭盆皆是由官方供養,每年送盆獻供種種雜物,以及舉盆、音樂人、還有送盆官人等等,盂蘭盆節這一天盛大而熱烈。

隋朝建立後,隋文帝提倡節儉,反對奢華,盂蘭盆節一度變得清淡,但新帝即位,提倡繁華富庶,天下官民同樂,奢華之風又漸漸興起,盂蘭盆節再次興盛。

民間更多是稱中元節,這一天地官輪值,餓鬼赦免,被陰曹諸官押解赴陽間就食,因此家家戶戶煮飯蒸餅,供奉果品,以供地下先祖回家就食,同時張燈結綵,驅逐惡鬼,加上權貴名門盂蘭獻盆,爭鬥佛光,引來民衆攜妻帶子前來賞玩,這一天也就成爲了人鬼同樂的盛曰。

中元節是七月半,但實際上是從七月初迎祖開始,大量焚燒紙錢冥財,一直延續到七月十五送祖,家家戶戶要祭祀先祖,官方祭祀陣亡士兵靈魄,到了月半,又是盂蘭盆節開始,兩節合併,觀燈賞盆成了大衆雅俗共賞之樂。

洛陽盂蘭盆節最熱鬧之處,主要集中在洛水兩岸,和上元節不同,中元節是鬼觀燈,水爲陰,因此各種燈飾都集中在水中,而洛水兩岸又是擺設盂蘭盆,佛光爭鬥之處,因此洛水兩岸幾乎是人山人海,數十萬居民攜妻帶子涌到洛水兩岸觀燈。

綠茶看到的七彩光輪就是位於洛水南岸,七彩光輪其實是天子楊廣爲父親楊堅所設的神座,掛着幡節龍傘,又有一座白玉盂蘭盆,盆內供奉一株高一丈五尺的玉樹,上面掛滿了各種珠寶金翠,陳設在洛水南岸的法華寺中。

到夜間神座和盂蘭盆又用燈輪裝飾照明,燈架高三丈,由太府寺少卿何稠親手製作,何稠堪稱隋唐兩代第一機關巧器製作之高手,他設計的光輪隨風而動,不斷變幻顏色,璀璨奪目,令人歎爲觀止,引來大量民衆前來觀燈。

楊元慶本沒有什麼心情觀燈,他錯過了祖父的送殯,令他心中頗爲懊悔,但綠茶和手下都興致勃勃,他不忍掃他們的興,而且中元又是鬼節,他便在南市買了幾盞蓮花水燈,帶領衆人趕來洛水放燈,以寄託對祖父的哀思。

洛水兩岸人山人海,擠滿放燈的民衆,水面上萬燈漂浮,壯觀異常,一艘艘船在水面航行,送燈女將一盞盞花燈放入水中,不時引來岸上一片高呼。

楊元慶找了一個人稍少的空處,點燃了水燈,將燈放下河中,合掌默默爲祖父祈禱。

就在這時,他身後忽然傳來幾個少女的聲音,“敏秋,來這邊放燈,這邊人少一點。”

()

第56章 遲到樑使第7章 楊廣之憂第27章 李淵抉擇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6章 三策選一第5章 元家造反第41章 兄弟爭功第19章 首鼠兩端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58章 蕭後心思第2章 欺人太甚第48章 圍城打援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50章 局勢漸變第52章 人心難測第68章 西域來客第45章 兵壓江陵第26章 一戰成名第49章 平陽郡主第34章 枕戈以待第12章 先鋒玄霸第3章 兩猛相鬥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24章 聞喜裴氏第41章 弟高一籌第52章 軒然大波第9章 應對危機第34章 泊舟九江第51章 長安警報第18章 裴閥態度第34章 發現敵蹤第38章 八方酒肆第62章 激戰七裡第28章 殺人無形第21章 初次談判第7章 古怪心思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6章 館驛見賢第39章 承天廣場第25章 掌握主動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18章 玄感野望第23章 豐州東擴第52章 南遷定襄第8章 天下十猛第15章 史蜀之毒第20章 夜入武房第23章 唐廷決策第16章 識破敵計第83章 事態嚴重第17章 君心難測第23章 夜襲飛狐第22章 娶得佳妻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13章 揚帆出海第51章 范陽盧氏第11章 合縱遇挫第10章 米酒事件第5章 重返大利第49章 唐軍西撤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6章 夜襲柔遠第31章 矛盾激化第54章 彭城兵變第94章 新朝開啓第20章 毒心李淵第7章 金剛引狼第22章 鄭家春水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4章 等待消息第39章 水師新帥第12章 大事化小?第38章 風起南郡第4章 客棧新友第15章 貌合神離第49章 唐軍西撤第28章 俏語解憂第14章 殺雞儆猴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13章 河底練刀第9章 一名小兵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32章 千金一箭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29章 豐都事件第47章 獨孤家將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12章 收官之棋第25章 海底之針第16章 危機前夜第29章 風過雁門第9章 朝局悄變第66章 尋找時機第49章 干戈玉帛第51章 將星隕落第39章 齊府隱憂
第56章 遲到樑使第7章 楊廣之憂第27章 李淵抉擇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6章 三策選一第5章 元家造反第41章 兄弟爭功第19章 首鼠兩端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58章 蕭後心思第2章 欺人太甚第48章 圍城打援第127章 手足難續第50章 局勢漸變第52章 人心難測第68章 西域來客第45章 兵壓江陵第26章 一戰成名第49章 平陽郡主第34章 枕戈以待第12章 先鋒玄霸第3章 兩猛相鬥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24章 聞喜裴氏第41章 弟高一籌第52章 軒然大波第9章 應對危機第34章 泊舟九江第51章 長安警報第18章 裴閥態度第34章 發現敵蹤第38章 八方酒肆第62章 激戰七裡第28章 殺人無形第21章 初次談判第7章 古怪心思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6章 館驛見賢第39章 承天廣場第25章 掌握主動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18章 玄感野望第23章 豐州東擴第52章 南遷定襄第8章 天下十猛第15章 史蜀之毒第20章 夜入武房第23章 唐廷決策第16章 識破敵計第83章 事態嚴重第17章 君心難測第23章 夜襲飛狐第22章 娶得佳妻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13章 揚帆出海第51章 范陽盧氏第11章 合縱遇挫第10章 米酒事件第5章 重返大利第49章 唐軍西撤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6章 夜襲柔遠第31章 矛盾激化第54章 彭城兵變第94章 新朝開啓第20章 毒心李淵第7章 金剛引狼第22章 鄭家春水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4章 等待消息第39章 水師新帥第12章 大事化小?第38章 風起南郡第4章 客棧新友第15章 貌合神離第49章 唐軍西撤第28章 俏語解憂第14章 殺雞儆猴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13章 河底練刀第9章 一名小兵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32章 千金一箭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29章 豐都事件第47章 獨孤家將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12章 收官之棋第25章 海底之針第16章 危機前夜第29章 風過雁門第9章 朝局悄變第66章 尋找時機第49章 干戈玉帛第51章 將星隕落第39章 齊府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