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遭遇之戰

天下梟雄

大凡疆土邊線,都是用一種自然形成的山水阻礙爲界,大至國界,小至縣邊,無不如此,河內郡和河北汲郡的邊界也是一條橫亙不斷的山脈,這是太行的一條支脈,延綿兩百餘里,就像太行山脈伸出的一條腿,一直延伸到黃河邊,支脈上覆蓋着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

因爲河水穿流和天然崩塌的緣故,支脈中也有十幾個大大小小的隘口,這些隘口便成了人行往來兩地的天然通道,這些通道大多集中在中南部,其中以共城道、臨清關和延津關最爲有名。

宋金剛部走的就是共城道,這一帶山高坡陡,縣城易守難攻,他們便佔據了共城縣,爲竇建德大軍進入河內郡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宋金剛也深知南面新鄉縣和臨清關的重要,怎奈他兵力不足,不敢再分兵,只得眼睜睜看着隋軍佔領新鄉縣和臨清關、延津關。

宋金剛心裡也清楚,共城縣北部是山區,南面是平原,所產糧食遠遠不能滿足軍隊的需要,最多隻能做一個通道,要想獲得一個攻打河內郡的後勤基地,必須拿下新鄉縣。

爲了最大程度地獲得奪取新鄉縣的機會,宋金剛派侄子宋虎率一千騎兵沿着百門陂南下開路。

百門陂是一條長長的灌溉河塘,由山泉水彙集而成,河塘東岸是一望無際的田地和大大小小的村莊,此時秋收已經結束,農民們在田埂路邊四處焚燒稻杆。使得天空被煙霧籠罩,四野灰濛濛一片,空氣中瀰漫着嗆人的煙味。

這時在白茫茫的煙霧中出現大羣扶老攜幼的民衆,他們捂着口鼻。低聲咒罵燒稻杆的人,人羣中有一輛輛牛車,牛車上滿載着糧食,人羣越來越長,足足有三四千人之多,女人抱着孩子,男人揹着值錢的細軟,老人則牽着豬羊。這些人都是附近的村民,被隋軍疏散去新鄉縣,他們的家園即將成爲戰場。

新鄉縣和共城縣之間有大大小小三十幾個村莊,數千戶人家。從半個月前便開始有先知先覺者逃往新鄉縣,而最近幾天,由隋軍組織,動員各個家族南遷,每天都有數千人南遷避難。今天這支隊伍是最大的一羣南遷隊伍。

在隊伍旁邊是六百餘隋軍騎兵,他們警惕地望着四周的情形,他們已得到情報,周圍發現了宋金剛的巡哨。這就意味着將有大隊人馬出現。

這支隋軍騎兵的首領叫杜延深,官任鷹擊郎將。是高子開的部將,他和新鄉縣丞負責組織西面十幾個村莊的村民撤離。

他們此時離新鄉縣還有三十餘里。不過南遷民衆行走十分緩慢,這三十餘至少要走一天。

杜延深心中有些着急,他招手叫來一名士兵,吩咐他道:“你去告訴張縣丞,加快速度,爭取今天晚上抵達新鄉縣。

“遵命!”

士兵調轉馬頭向南奔去,士兵剛去傳令,這時,北方傳來了馬蹄聲,幾名隋軍斥候穿過了白茫茫的稻杆焚燒區,疾奔而至,“杜將軍!”

杜延深調轉馬頭問:“什麼事?”

“北方發現了宋金剛的軍隊!”

杜延深吃了一驚,連忙問:“有多少人,距離多遠?”

“有一千人左右,都是騎兵,距離我們約七八里左右,正疾速南下。”

杜延深心中打起小鼓,若是騎兵的話,七八里路程轉瞬便到,他回頭看了一眼大羣逃難民衆和近千輛牛車,着實有些擔憂,宋金剛的軍隊以前還不兇狠,但最近也變得燒殺劫掠,他們若衝下來,這幾千人正好是他們的肥羊。

杜延深沉思片刻,便對一名旅帥令道:“你率一百兄弟護衛鄉民迅速南下。”

他又大喊一聲,“其餘弟兄跟我來!”

杜延深率領五百騎兵風馳電掣般向北迎戰而去......

宋金剛一共有三個侄子在隊伍中,分別掌管着他的三千精銳騎兵,其中宋虎在三個侄子中最爲強悍,年約三十歲,使一把雁翎大刀,相貌兇惡,體格彪悍,跟隨宋金剛多年,殺人如麻。

這次宋金剛交給他的任務是開闢南下道路,但對於宋虎而言,劫掠錢財纔是他們的重中之重,過去幾個月,宋金剛爲了坐穩河內郡,壓制着他們的暴虐慾望,現在終於放開,使宋虎心中充滿了殺戮的慾望,

他的隊伍也同樣充滿了暴虐的慾望,他們都盼望着在臨走之前發一筆橫財,把幾個月的損失全部補回來。

但令宋虎和他的手下失望的是,他們一路南下,經過了幾個村子,都是人糧皆無,空空蕩蕩,使他們的憤怒迅速積蓄,田野裡瀰漫的白煙使他們眼睛都睜不開來。

“將軍,那邊有幾個人!”

一名士兵發現田埂邊站着幾人,宋虎一揮手,他的騎兵一陣風似地將幾人團團圍住,這幾個在燒稻杆的老農,他在撤退前想燒掉最後一堆稻杆,爲他們的土地儘量多一點肥力,卻沒有發現大隊騎兵衝來,將他們圍住,幾個老農奔逃無路,望着周圍一雙雙凶神惡煞的眼睛,他們嚇得癱軟倒地。

“宰了他們!”宋虎一聲怒喝,上前橫刀劈過,一名老農人頭被砍飛,他的手下一擁而上,將幾名老農砍死在田地裡,一羣騎兵放聲狂笑起來。

就這時,濃煙裡傳來破空聲,數百支箭呼嘯而至,射向密集的騎兵羣,宋虎的軍隊沒有提防,頓時被射翻上百人,士兵慘叫,馬匹嘶鳴,紛紛倒地,賊軍驚恐萬分,一片大亂。

“隋軍來了!”

一名騎兵大喊着奔來,這時,一支箭射穿了他的脖頸,他慘叫着栽下馬,只見白煙中出現了大羣隋軍騎兵,馬蹄都包裹着稻草,在濃煙中穿行,無聲無息殺來。

杜延深見對方隊伍不整,這是最好的機會,他大喊一聲,“殺!”

五百隋軍騎兵如一把利劍殺來,衝進了混亂的敵羣之中,將千餘賊軍一劈爲二,五百隋軍騎兵分爲五隊,整齊有序,他們衝殺犀利,神勇異常,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叛軍切割得七零八落。

叛軍騎兵雖然有千餘人,裝備和隋軍差不了多少,但訓練上卻差距巨大,他們還沒有從箭雨的混亂中恢復,便被殺上來的隋軍衝得更加混亂。

騎兵作戰講究陣型和配合,整齊的陣容使指揮更加順暢,嫺熟的配合可以形成強大的戰力,極大提高戰鬥效率,而不會把時間和體力浪費在無謂的奔跑中。

賊軍在混亂中被殺得節節敗退,宋虎暴怒,他狂吼一聲,揮動大刀撲進隋軍士兵中,殺戮兇狠,一連劈倒了七八名隋兵騎兵,他身後的三百騎兵也跟着他殺進了隋軍隊伍中,衝亂了一支隋軍騎兵隊。

混亂的叛軍也漸漸開始向宋虎集中,他身後的騎兵迅速由三百餘人擴大到五百餘人,劣勢正在漸漸扳轉。

杜延深是一名從斥候士兵一步步提升起來的將軍,有着豐富的作戰經驗,他深知叛軍的特點大多是由首領號召,這一支叛軍也是一樣,只要除掉這名爲首賊將,敵軍將立刻崩潰。

他當即下令,“集中兵力,殺掉賊將!”

兩支隋軍騎兵從左右殺來,目標對準了儼如瘋虎般的宋虎,十幾支長買一起向他身上刺來,宋虎揮舞大刀左劈右砍,他已經殺了二十幾了隋軍騎兵,兇狠異常,隋軍士兵們被他殺得節節敗退。

杜延深見形勢危機,他策馬疾奔,從側面飛掠而過,張弓搭箭,一箭射向宋虎的戰馬,這一箭正射在戰馬的左眼上,戰馬稀溜溜一聲慘嘶,前蹄高高躍起,杜延深又是一箭射去,箭射穿了戰馬的心臟,戰馬轟然倒地,將宋虎壓在身下,十幾名隋軍一擁而上,亂槍將宋虎刺死在馬下。

主將戰死,賊軍失去了指揮,又迅速陷入混亂,不少賊軍調轉馬頭便逃,隋軍騎兵隨即掩殺而上,將賊軍殺得大敗而逃,一路追殺出十幾裡。

這時,杜延深勒住了戰馬,他聽見了嗚咽的號角聲,有士兵指着遠處大喊起來,“將軍快看!”

只見數裡外出現黑壓壓的軍隊,足有數萬人之多,正浩浩蕩蕩向這邊殺來,杜延深猛地反應過來,這是竇建德大軍來了,他焦急地大喊一聲,“撤退!立刻撤退!”

數百騎兵調轉馬頭,向南方迅速撤離,這是竇建德大軍的前鋒殺來了,有三萬餘人,由竇建德頭號大將王伏寶率領。

........

王伏寶的大軍早就抵達了共城縣,他一直在等待竇建德的到達,王伏寶是一個能征善戰之將,有着清醒的頭腦,他並不急於進入河內郡,他知道過早殺進河內郡,很可能會被隋軍集中優勢兵力所殲滅,只需要牢牢掌握進入河內郡的通道,然後等竇建德大軍到來。

事實上,竇建德的大軍已經抵達了距共城縣數十里外的隋興縣,竇建德在隋興縣下達了命令,命王伏寶儘快奪取新鄉縣。

八萬大軍不是一個小小的共城縣所能支撐,竇建德需要一個更廣闊的地帶作爲屯兵的基地,而共城縣南面的新鄉縣平原無疑就是最理想的屯兵之地,也將是他們進攻河內郡的基地。

竇建德大軍到來的消息正以最快的速度向新鄉縣和西面的獲嘉縣傳去。

......

第33章 第一回合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52章 南遷定襄第12章 裴閥老謀第26章 說服李靖第18章 人贓俱獲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35章 越境事件第43章 河口反擊第38章 親情如水第14章 府門遭遇第37章 士子云集第24章 各有所學第10章 反間之計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23章 都市賣豹第1章 重返京城第40章 孤膽英雄第35章 夜訪封宅第18章 調兵遣將第38章 風雨欲來第29章 尋找軍資第70章 突破缺口第16章 紅影驚現第79章 退讓一步第41章 不惹小人第27章 義成公主第25章 寸步不讓第45章 烈火焚城第70章 漢中內訌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18章 反間之計第12章 仁基北歸第42章 被迫求援第79章 南郡兩事第20章 緊急受命第3章 唐魏結盟第45章 不爲我用第11章 家廟夜審第25章 一劍穿心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5章 掌握主動第17章 被迫決戰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31章 意外挾迫第44章 爾虞我詐第15章 少女遇窘第5章 略助風勢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16章 識破敵計第51章 范陽盧氏第41章 想走不易第37章 三方對質第27章 各有心思第46章 拖住主力第47章 獨孤家將第12章 裴閥老謀第51章 長安警報第42章 違禁生意第54章 齊王之危第51章 長安警報第21章 京城來人第13章 世充評榜第30章 倒齊暗流第44章 爾虞我詐第29章 聯合施壓第11章 河北梟雄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31章 蠅頭小利第14章 內部奸細第33章 官場暗鬥第20章 奇恥大辱第30章 尉遲抉擇第12章 初到突厥第9章 敵後戰線第32章 啓民提議第31章 野心漸露第61章 聯盟分裂第22章 不甘失礦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17章 尋找線索第6章 梳理上谷第7章 楊廣之憂第15章 遭遇之戰第7章 世情冷暖第16章 軍心不穩第16章 何罪之有?第12章 北巡訊至第74章 意外發生第47章 獨孤家將第23章 男扮女裝第7章 楊府貴客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35章 弓如霹靂第35章 隔牆有耳第17章 收網抓魚第5章 元慶回京第58章 穩住李唐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29章 蕭後召見
第33章 第一回合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52章 南遷定襄第12章 裴閥老謀第26章 說服李靖第18章 人贓俱獲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35章 越境事件第43章 河口反擊第38章 親情如水第14章 府門遭遇第37章 士子云集第24章 各有所學第10章 反間之計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23章 都市賣豹第1章 重返京城第40章 孤膽英雄第35章 夜訪封宅第18章 調兵遣將第38章 風雨欲來第29章 尋找軍資第70章 突破缺口第16章 紅影驚現第79章 退讓一步第41章 不惹小人第27章 義成公主第25章 寸步不讓第45章 烈火焚城第70章 漢中內訌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18章 反間之計第12章 仁基北歸第42章 被迫求援第79章 南郡兩事第20章 緊急受命第3章 唐魏結盟第45章 不爲我用第11章 家廟夜審第25章 一劍穿心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5章 掌握主動第17章 被迫決戰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31章 意外挾迫第44章 爾虞我詐第15章 少女遇窘第5章 略助風勢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16章 識破敵計第51章 范陽盧氏第41章 想走不易第37章 三方對質第27章 各有心思第46章 拖住主力第47章 獨孤家將第12章 裴閥老謀第51章 長安警報第42章 違禁生意第54章 齊王之危第51章 長安警報第21章 京城來人第13章 世充評榜第30章 倒齊暗流第44章 爾虞我詐第29章 聯合施壓第11章 河北梟雄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31章 蠅頭小利第14章 內部奸細第33章 官場暗鬥第20章 奇恥大辱第30章 尉遲抉擇第12章 初到突厥第9章 敵後戰線第32章 啓民提議第31章 野心漸露第61章 聯盟分裂第22章 不甘失礦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17章 尋找線索第6章 梳理上谷第7章 楊廣之憂第15章 遭遇之戰第7章 世情冷暖第16章 軍心不穩第16章 何罪之有?第12章 北巡訊至第74章 意外發生第47章 獨孤家將第23章 男扮女裝第7章 楊府貴客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35章 弓如霹靂第35章 隔牆有耳第17章 收網抓魚第5章 元慶回京第58章 穩住李唐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29章 蕭後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