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八章 造反

“本官是巡撫軍門,你等果真要造反麼?”

看到劉東楊近前來,黨馨肝膽俱裂,不停後退,但心中很難相信,這軍將居然敢真的殺害自己。

杭州兵變,巡撫被亂兵毆打,這已經駭人聽聞,後來當事人都被朝廷嚴厲處置,如果劉東楊果真敢殺害自己,朝廷震怒之下,不知道多少人會掉腦袋。

劉東楊在最後時刻果然有些遲疑,看向兩排並列的諸多將軍。

有一些將領面露遲疑之色,朝廷權威在他們心中仍有份量,更多的是一臉無所謂,自萬曆御極以來,對寧夏地方制置很多失策之處,各地的兵變,民變一直不停,比起嘉靖朝更加昏亂,現在的寧夏兵變當然與普通的兵變截然不同,但也就是量變到質變而已。

一個面色白皙的將領微微點頭,劉東楊再不猶豫,一刀揮將過去,黨馨帶頭烏紗帽的頭顱高高飛起,臉上仍然是不可置信之色。

石繼芳卻是被另外一個將領上前刺死,大紅的官袍和補服上染滿了黑紅色的鮮血。

“請哱副將來,主持大局!”

劉東楊將刀一豎,大聲厲喝,諸將都是神色凜然,齊聲應和起來。

哱副將便是哱承恩,此時哱拜已經退職在家閒居,今年春上北虜套部火落赤攻打甘肅鎮,甘肅鎮副總兵戰死,寧夏奉命出兵援助,哱拜也自請出師,後來在金城時,見自己部下兵強馬壯,各部將領多半出自自己門下,對哱家言聽計從,哱家父子又苦於黨馨等文官壓迫,早就有不服之心,此時眼見哱家實力至此,雖不敢有“天子力強者居之”的心思,但亦對大明少了很多敬畏和害怕。

哱拜原本就是投歸的韃官,麾下不少將領也是韃官,大明對套部的入侵毫無辦法,各人均是想自己若反,無非就是另外形式的套部罷了,大明打不下來,時間久了自然也就罷了,若是真的能自立成功,就是唐朝的節度使,屬地之地,威福自用,可比做拿着手本跪拜在文官腳下的大明將官要舒服的多了。

就算是將來還得臣服,最少也得如西南夷那些世襲幾百年的土司一樣,這也是哱家的底線,若是說他們有取代大明之心,這倒也是完全沒有。

萬曆十九年夏,軍鋒劉東楊等殺巡撫黨馨並副使石繼芳,縱火焚公署,收其印,釋罪囚,正式舉旗造反,同時脅迫寧夏鎮總兵張惟忠並反,惟忠不從,自縊而死,哱拜爲了掩人耳目,將劉東楊這個低資歷的將佐推爲寧夏新總兵,同時哱承恩和許朝任副總兵,士文秀和哱云爲左右參將,大權還在哱家手中,立下新總兵後,哱拜等四處出兵,旬月間連下中衛、廣武、玉泉營並靈州等城,寧夏鎮所管地方大半落入其中,同時哱拜與套部著力兔聯盟,許以花馬池允其自由出入爲條件,與套部蒙古聯合,這一下不僅甘肅受到威脅,陝西固原等地亦是震動。

消息傳至京師,連遼陽鎮節節順利都蓋

不住,塘馬所至地方,士民皆是震恐。

寧夏一鎮等於齊反,原額七萬一千六百九十三兵員,馬兩萬一千一百八十二匹,萬曆初年兵部重新額定,尚餘兵員兩萬七千九百三十四員,馬一萬四千六百五十七匹,在大明九邊序列中是很弱的一鎮,但如果舉鎮皆反,再與套部聯合,非普通的幾萬北虜可比,威脅之大,足以對額兵同樣不足的甘肅造成重大威脅。

一匹匹塘馬奔赴京師,告急的文書如雪片般飛到內閣和萬曆的案頭,萬曆再荒疏政務,這般軍國大事卻是向來不敢怠慢,當下命總督魏學曾督各總兵合兵往討,九月四日已經入秋,各鎮兵馬開始往寧夏又集結,最倒黴的無非是兵部,石星焦頭爛額,在此之前他調集大兵前往薊鎮一帶防備遼陽,結果遼陽一直與蒙古交鋒,並未有任何不臣的表現,現在又得將大軍調往寧夏,前後支拙,花費巨大,銀錢如流水一般用出,戰事尚未打響,光是調兵所費折色銀兩已經在百萬以上,所幸通州並各鎮儲糧尚還充足,軍械等物資亦是足夠使用,在調甘肅延綏諸鎮兵時,統兵大將的物色也是開始了。

……

……

傍晚時分,萬曆罕見的先後召對了閣臣並相關的人員,先至文華殿,再御左順門,先後查看輿圖,聽取兵部、戶部、工部,並大同山西等各鎮的彙報,在知道素有“東李西麻”之稱的副總兵麻貴已經率本部營兵並蒼頭家丁趕往寧夏時,萬曆心情稍感輕鬆,不過內心還是有嚴重的挫敗感。

萬曆二十年後先後爆發寧夏之亂和播州之亂,這是大明以前從未有過之事,在嘉靖年間雖然有北虜南倭,但那都是外敵,本身統治之內的土司比如女真部落和西南夷也時有叛亂,但規模都不很大,而且這些領敕書的夷人原本就不算統治範圍之內,現在造反寧夏卻是大明九邊重鎮中的一員,這叫萬曆有嚴重的受傷害的感覺。

不過他也沒有反思自己的意思,只是心中那種懷疑和信不過外臣的感覺越發濃重了,正因如此,石星雖然調動失措,卻沒有受到嚴責,畢竟怎麼來看,遼陽鎮的威脅比寧夏鎮要超過百倍,萬一是遼陽鎮造反,萬曆覺得自己未必能夠安枕而睡,甚至薊鎮能不能守的住,也很難說,到那種地步,就不止是難堪那麼簡單了。

在萬曆抵達鄭妃宮中的時候,一個青年太監手持拂塵急趕而至,半跪下奏報道:“皇爺,兵部來人奏報,說是最新的軍報,遼陽鎮軍主力已經逼近插漢的汗庭附近,距廣寧西南六百餘里,沿途設數十兵站守備,力量漸薄,未來大戰在十數日內方會再有回報。”

萬曆知道此次遼陽仍是兵分數路,偏師一路一直往北,直插兀良哈三衛的故地,那裡地廣人稀,只要驅趕走散亂放牧的北虜,方圓數千裡的地方就到手了。只是萬曆也不大明白,爲什麼遼陽對恢復奴兒干都司故地這般上心,要知那裡多是冰天雪地之地,要麼就是

綿延不絕的草場和森林,極晝之時冰冷入骨,萬曆閒時也看過當年的一些記錄,這般蠻荒之地連南方的煙瘴地面也遠遠不如,否則當年祖宗也不會輕易放棄了。遼陽另外一路則是直插巴林等部地方,已經將那些小部落打的雞飛狗走,再往西南便是喀喇沁和大寧故地,與土默特諸部交界,那是蒙古的核心地域,估計這一次遼陽還沒有徹底消滅北虜諸部的決心。但顯然,如果中路直入插漢部的主力能夠大獲全勝,估計滅亡北虜諸部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想到這裡,萬曆面色十分陰沉,遼陽慘敗,對他的統治當然十分不利,插漢各部會更爲囂張,去年土默特各部入寇,打的遼鎮十分狼狽,京師也十分緊張,套部入侵甘肅,數千明軍和副總兵戰死,若是遼陽今次敗了,日後北虜各部還不知道會帶來多大的麻煩。

但遼陽若勝了,極北到兀良哈三衛故地,再到吉林,長春,東至女真鴨綠江部,這般大的地域已經是大明一半還多的國土,只有苦葉島和奴兒干都司故地尚未收回,不過那也是時間問題,若遼陽有這般大的地盤,一鎮之地等若大明一國,到時候何以制之?恐怕天下易主也只是時間問題了。

這些心事沉甸甸的壓在他的心頭,萬曆自己也搞不清楚,十年前的時候國家還是蒸蒸日上,現在也是府庫充盈,爲何天下這般多的災異,這般多的民變和兵變,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

“臣妾見過皇上。”

沉思之中萬曆看到笑顏如花的鄭氏,心頭終是感覺一陣輕鬆,別的嬪妃無論如何也不能給他這種內心的愉快之感。至於皇后,刻忌寡恩的萬曆懷疑皇后與外臣有所勾連,是以對皇后越發冷淡,當然皇長子朱常洛出閣講書並沒有改變,在這件事上,萬曆自己也感覺無能爲力,只能對鄭氏抱歉了。

“愛妃免禮吧。”看到鄭氏起身後想去忙碌,萬曆指指身邊,說道:“坐吧,一會朕還要接見司禮監諸人,晚膳已經用過了,現在叫朕吃什麼也是進的不香,你就不必費力了。”

“那臣妾給皇上捶背吧,鬆乏一下也好。”

鄭氏的粉拳打在萬曆背上,輕輕拍打之下萬曆感覺心頭的重壓去了很多,身體也舒服的多了,當下忍不住對鄭氏道:“吾在外朝內廷多有煩憂,只有在你這裡才略有些享受。”

“皇上也不必太過操勞,祖宗留下的這江山是鐵打的。”

“唉,你知道什麼。”

“皇上不說臣妾當然不知道,若說了臣妾沒準還能幫皇上出出主意呢。”

鄭氏說了,纔想起什麼似的,吐吐舌頭,笑道:“祖制后妃不得干政,臣妾失言了。”

“倒也不必這麼緊張,你與朕就如民間那夫妻一般,夫妻間有什麼話不可說的。祖宗是防閒,其實本朝外戚無實權,倒也不必太過擔憂。若是說真的后妃不能幹政,朕的母后當然可是就只差垂簾了。”

(本章完)

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七章 入京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一百章 悟劍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六章 兩帥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四十章 官店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六百零五章 六科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六百二十章 壓價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
第一百六十七章 醫治第六百五十三章 凌厲第七百七十章 離去第二百八十三章 衆說第三百三十八章 謹祝第八百七十二章 三子第三百七十四章 城外第三百五十二章 侮辱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發第三百一十六章 違心第六十六章 詔獄第五百八十一章 好做第六百四十五章 出擊第三百二十二章 潛流第六百八十七章 鐵網第二百一十一章 直入第四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七十一章 順字行第三百八十七章 壓制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力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二百六十四章 悶氣第三百一十三章 兵部第四百三十一章 遲疑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二百九十七章 鐵流第七百五十二章 踟躕第二十四章 面聖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二十三章 入宮第六百七十二章 出擊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三百八十二章 態度第五百五十一章 誘敵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解第一百二十七章 前進第八百四十五章 束手第八百二十九章 談話第七章 入京第四百三十六章 急行第六百一十七章 壯志第二百八十六章 博注第五百九十三章 異樣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一百章 悟劍第四百七十七章 塘報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一百二十八章 先進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八百九十七章 拒絕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五百一十六章 河流第九十五章 東林第七百一十一章 封侯第五百七十九章 送行第八百零三章 鬥氣第六百五十五章 好強第五百七十章 進獻第二百二十四章 伏誅第四百二十四章 邊牆第五百五十五章 骨頭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四百六十九章 東廠第八百七十七 勸說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七十二章 論商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第七十七章 聖學第三十一章 加分第五百零五章 孺慕第三百三十章 示意第一百七十三章 爆發第六章 兩帥第八十八章 爆發第五百八十七章 猛虎第二十八章 故事第四十章 官店第七百七十一章 迎帆第五百九十四章 勳章第七百五十章 教育第五百四十六章 青唐第七百六十九章 銀幣第二百一十八章 退讓第五百零二章 急報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二十五章 論武第三百七十三章 會合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渭第三百零七章 攤牌第六百八十六章 鎮靜第一百三十七章 孤臣第六百零五章 六科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六百二十章 壓價第五百一十章 等候第三百二十三章 退進第一百七十七章 志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