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詢問

“大人,我們還是積累自己的實力最好。”

西花廳中雖然只寥寥十幾人,但卻是遼陽現在的文武核心。

周晉材說話正如其人,三十來歲的他正在人生最好的年齡,十幾歲就跟隨惟功闖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體能精力又還是十分充沛,就算是坐着,也似如一根挺直的標槍一般。

看着惟功,周晉材侃侃道:“正如大人所判斷和軍情司的情報來分析,倭奴正在修築那什麼名護屋城,部署沿岸守備兵馬,積累水師和物資,最早也得明年初夏纔會動手。這一段時間,我們可以動員訓練將遼陽鎮的主力戰兵擴充到二十個營以上,加上重騎兵,輕騎,炮兵,主力一線部隊能達到二十萬人以上,有這個實力,不論倭奴如何作我們都可以輕鬆掃他們下海。以屬下之見,不論敵人如何,也不管那些朝鮮人能不能靠的住,配不配當我們的盟友,只管做好我們自己的事,積累好內力,到時候不管是朝廷還是倭奴,都統統能踩在腳下!”

倭奴也就算了,在周晉材嘴裡,“朝廷”也能隨隨便便踩在腳下,這般大不敬的言語偏偏還沒有人說什麼,連孫承宗這種方正君子也就是把頭一偏,假裝沒有聽到。

張用誠點點頭,沉聲道:“晉材說的是,我們還是積蓄內力最爲要緊。”

陶希忠道:“參謀司已經制定計劃,春夏時往科爾沁各部用兵!”

科爾沁的牧場,在幾百年後清末時漸爲漢人所侵,由草場漸漸變爲農耕地,說明這些地方並非不適合農耕,這裡一直到赤峰一帶,也就是喀喇沁蒙古的地盤在內,都可以化牧爲耕,有一些地盤,是鬆嫩平原的一部份,後來說是屬於內蒙,其實和東北並沒有區別,包括住民,都是與東北三省的民居一樣,是百分之百的漢民。

惟功點頭,起身,看向衆人。

他的眼光深沉而蘊含着極深的含意,一時間,房間之中靜默下來。

“朝廷已經漸至多事之秋。”惟功看着諸人,緩緩說道:“據軍情司的情報,寧夏等多處局面不穩,從西北到西南,這數年之內,朝廷很可能要面臨幾場大戰,再有朝鮮這邊倭國的威脅,二十萬精銳滔海而來,表面是打朝鮮,實則最終的目標是我大明。敵人雖是小國,卻是百年戰國打出來的精銳,我大明雖大,但力量並不集中,而當今又絕非明君,朝中大臣,平時想的多是結黨營私,而非心懷國事,勳貴武臣,更是蠅營狗苟,只圖生利,品格操守,十分下流。我遼陽在此風雨將至之時,各位一定要戮力而行,保我華夏,殲滅醜類,還我清平世界,萬年太平。”

從頭到尾,惟功沒有提及“大明”這兩個字,在座中人都是十分清楚明白,這幾年內,按惟功和參謀司的推演,還有軍情司在各地的情報彙總來看,大明雖然沒有到岌岌可危的地步,但也是問題百出,南方有播州土司楊應龍桀驁不馴,暗中積蓄糧草人馬,其主

力核心近萬人,隨時可動員數萬苗民,以南方明軍的戰鬥力,參謀司十分的不看好,估計楊應龍真的動起來,不費幾百萬錢糧,自各省調集大兵根本平定不下來。

這還只是一個州郡的土司,寧夏的哱家父子不法情事已經十分明顯,造反估計也就是在今年或明年之間,加上即將渡海而來的倭人,還有各地隱隱出現的起義苗頭,令得所有人實在不大看好大明的抗倭一役。

事實上這就是同時暴發於萬曆二十年的三大徵,這三大徵明朝確實是打贏了,但歷時多年,耗費過千萬的白銀和無數物資,原本就被萬曆皇帝折騰的十分貧弱的中樞財政破產,遼鎮等軍鎮耗空了實力,明朝覆亡的危機,說是萬曆四十年後的建奴起兵和各地綿延不絕的災害,實際上是在萬曆二十年就正式開始了。

如果萬曆是稍微合格一些的帝王,就算經歷三大徵,小冰期,明朝也絕不會落到最後的光景,明亡於萬曆,這是絕無疑問的。

“還有兩年的時間,諸君努力吧。”

惟功並沒有長篇大論,但此次的講話,意思當然是十分明顯。

逆而奪取,既然大明危機四伏,遼陽這邊卻是蒸蒸日上,能拿到手的,當然也絕不會放棄。說起來他的勳貴根腳對自己毫無幫助,相反,卻因爲英國公府的身份遭遇了不少挫折和刁難,還有與皇帝的那一點點交往,自己早就還清了情份,而在此之後,就是萬曆無止境的猜忌和提防。

情份早盡,機會就在眼前,絕沒有放棄的理由和道理。

向北擴大地盤,使遼陽直屬的領地幾近達到大明近半的國土,再征伐蒙古,擴大聲望,如果能在朝鮮扶住一國,滅一國的傾國之兵,功勞就已經到不世之功,朝廷賞無可賞的地步了。

“是,大人!”

所有人都抱拳躬身,大聲答應下來。

……

……

王國峰自江船上一躍而下,深深的吸了一口江南的清新空氣。

他在暮春時節出發,船上已經呆足了近月時間,到江南已經是萬曆十九年的初夏。

自中左所港口上船,再到登州裝貨卸貨,乘座的雖是兩千料的大船,但卻是還沒有淘汰完畢的福船,軍艦現在已經將舊式戰船淘汰更換完畢,全部是新式的縱帆船,戰場機動能力和遠航能力都大爲增加,中國的福船當然不是一無是處,在運貨上八面帆有自己獨到的一面,但用來遠洋做戰,當然還是縱帆船更好。

乘座在老式的福船之上,航行的速度和舒適性都不如人意,但王國峰沒有辦法抱怨什麼,軍情司的幾次行動都失敗了,宋錢度和宋家的主要負責人被高淮關在蘇州的稅監衙門,錦衣衛親軍派了一個叫張懋的指揮率數百親軍南下,和以前的隨員負責,光是上三衛的親軍就過千人,加上大幾百的無賴隨員,整個稅監衙門被看的如鐵桶一般。

因爲兩

次失敗的行動,高淮現在什麼事都不敢做,只將宋家的人看守着。當然宋府上下沒有什麼拿的出手的罪名,高淮的行動沒有真正的官方支持,蘇州的當地軍政官員都沒有參與進此事裡來,只是輿論上居然毫無聲息,當然是那些大戶們在暗中搗鬼,如果是正常情形的話,宋家這樣的頂級豪門被稅監隨意這般滅門抄家,整個蘇州和松江常州一帶應該是羣情洶洶,輿論大譁,不論在朝在野的官員士大夫會蜂擁上書和設法營救,在強大的壓力下,當地投效高淮的人會勸說此人放宋家一馬……別看歷史上的稅監對鹽商等商人十分兇惡,白日明搶,將人關進水牢逼迫錢財,什麼樣的歹事都做,但對各地真正的豪門世家,卻是以拉攏爲主,打壓爲輔,就算這樣,豪門世家們到底還是容不得這些傢伙,最終各地鬧起驅逐之事,將稅監打死的是雲南,打死幾十個隨員的是蘇州,高淮在蘇州,若不是當地世家允准,那是萬萬不敢鬧出這般大動靜來的。

營救失敗,王國峰這個軍情司的主管責無旁貸,只能親身前來。

宋錢度不比旁人,惟功當年還只是個小武官時,順字行也只是在京裡有些勢力的光景時,宋家和李家就在宋錢度的極力支持下與順字行開始接洽,後來聯手做生意,順字行在南方發展的順利,宋家的支持也是十分關鍵的地方。

除了這盟友的關係,宋錢度和惟功也有一些私人交情,雖不多,和趙士楨差不多的感覺,論親厚肯定不如惟功和宋黑子那種少小相處出來的感情,不過卻也是難能可貴了。要知道惟功早年入京,入英國公府,栽培張用誠等人,早早的就謀幹大事,同輩之中,對他排擠刁難的多,對張用誠等人他是上位,和萬曆交往那是君臣,什麼君臣能當朋友相處那是後人天真的想象,萬曆對自己的權柄無比在意,十分介意自己被張居正剝奪的帝王權威,這樣小心眼的天子能和你真心處朋友?惟功要那麼天真那麼傻,恐怕也活不到現在了。

宋錢度是難得的當年以平等姿態相處的一位老友了,是以惟功吩咐王國峰親自前來,所帶的人手雖是不多,卻是軍情司各行動組的頂尖好手,帶的武器也是將作司給的最精良的武器,這一次,若再救不出宋家的人,恐怕王國峰也很難交代了。

“宋東主人怎樣?”

坐在一間酒樓的雅間內,王國峰掩不住眉宇間的疲勞,從登州出海一直到崇明江口,再放船到蘇州,江行雖穩,卻因爲要掩人耳目,連艙門亦不得出,這一番行船自是十分辛苦,不過王國峰到了蘇州之後卻是片刻亦未休息,直入軍情司在蘇州的情報點,召集當地人員,詢問最新的情報。

他是軍情司的最高主管,下頭的人卻也不敢壞了規矩,仍是單線聯絡,前來稟報事情的也不過就是個情報組的負責人,當地的最高負責人並未前來。王國峰當然不會介意他自己制定的規矩,劈頭便是問公事,連寒暄客套亦是省了。

(本章完)

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四十二章 鋪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十四章 寶和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六十章 國公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十二章 寶刀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
第四百一十七章 六堡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二十一章 明師第八百三十八 命數第七百五十九章 妖書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五百三十八章 婚事第七百一十五章 領土第二百四十六章 野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佈局第四百七十一章 閣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工匠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三百四十六章 鎮夷第四百二十九章 陷阱第三百五十四章 洞穿第四百四十章 兩人第七十五章 鴛鴦第五百零九章 辭別第五百四十九章 援沈第二十九章 禁軍第二百零八章 禮佛第三百零四章 吹風第四百八十八章 笑口第二百九十九章 單騎第一百五十章 跨越第七十四章 大魚第四十八章 出宮第四百三十四章 彙報第三百八十五章 夜遊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四百二十七章 威脅第七百八十一章 籌戰第四十二章 鋪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困局第八百一十三章 龍安第二百四十章 會議第一百九十一章 開炮第八百二十章 兄弟第三百五十六章 震懾第六百八十章 糧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配合第三百八十九章 狠手第三百零八章 練總第八百八十三章 再別第九百一十章 草原第五百六十八章 發酵第三百五十五章 永年第三百四十八章 渡口第八百九十章 擴編第六百零二章 內操第五百八十章 海上第十四章 寶和第六百四十九章 獵騎第七百二十六章 羣商第五十五章 對手第六百零六章 撲空第六百零七章 之國第四百九十九章 民意第六十章 國公第一百八十七章 戰馬第六百七十五章 福地第三十四章 冷鋪第二百一十章 插手第五百九十章 對立第四百八十一章 齊射第十二章 寶刀第一百二十三章 苦訓第八百六十八章 頭人第五百三十六章 加餉第二百五十七章 風潮第四百七十五章 學宮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逼迫第八百四十一章 記帳第八百二十四章 訓誡第七百四十三章 功利第八百零六章 分析第六百三十四章 開始第五百一十四章 掌握第七百六十一章 質問第五百三十章 報效第二十六章 樁功第三百四十一章 滄海第八百八十五章 隱憂第七十三章 驛站第五百一十一章 遺折第一百八十三章 發誓第一百零三章 再殺第七百二十三章 夥伴第五百八十六章 階層第七百五十五章 福星第七百五十三章 躲避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話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辭第九百一十一章 突騎第八百零四章 暴起第六百零四章 改政第六十三章 上奏第一百七十八章 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