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楷模

樓船二層,風花雪月四個小宮女看見朱瞻基回來,一個個臉上都露出了開心的笑容。從宮中來到外界,周圍有都是一些大男人,她們一個個都有些恐懼。

此時見到朱瞻基,彷彿就有了主心骨。

在興慶宮,她們幾個的任務就是幫朱瞻基配藥,然後陪朱瞻基洗澡,順便幫他按摩。

但是現在在船上,諸事不便,今天也沒有給朱瞻基洗澡的任務,那麼最多就只能給朱瞻基捂被窩了。

四個人幫朱瞻基解開了鎧甲上的卡扣和繫帶,等朱瞻基脫去了鎧甲,又拿來了便服幫朱瞻基換上。

“幫我沏一壺茶來……”

剛把朱瞻基鎧甲掛起來的秋月就應了一聲,連忙拿出了熱水壺來幫朱瞻基泡茶。

元代時期就已經有了雙層瓷器的暖水壺,不過保溫效果一般。

鄭和下西洋的時候,從錫蘭那邊帶回了應該是土耳其那邊生產的雙層銅製熱水壺,保溫效果更好一些。

工部的工匠們根據這種銅製熱水壺,複製出來了新款的熱水壺。並且在外面塞了一層棉花,又燒製了陶瓷的外殼。

這樣一來,熱水壺的保溫效果就非常好了,基本上24小時之內都能保溫。

除了熱水壺,明代就已經有了冰箱,其原理跟熱水壺差不多,最內側是一層銅皮,外面有一層空格,可以塞進去冰塊,然後是一層皮質隔熱層,又塞進棉花,外面是木箱款式。

所以有時候不能小瞧古代人的智慧,只要有一個思路,他們也具有很強的實踐精神。

喝了一杯熱茶,朱瞻基的身體才舒服了一點。

躺在夏花的懷裡,吃着春風喂的點心,秋月和冬雪兩個人還在幫他按摩着有些酸脹的大腿,這種享受簡直了。

跟幾個小丫頭閒聊了一陣,逗弄了她們一番,朱瞻基才又心滿意足地起身。讓李亮拿過來了出征的各衛所,衛軍的資料,朱瞻基看了一會兒,天色已經暗了下來,看不清字了,才放下這些資料。

五十萬大軍的調動,轉戰幾千裡。在現代社會都是一件非常非常複雜的工作,更別說在這通訊靠吼,出行靠走的年代了。

現在只是十幾萬人的人吃馬嚼,還是在國內,途徑各地都有不同的地方官府負責各軍的伙食和飲水供應。

等出了長城,進入了大漠,荒原,那個時候,幾十萬大軍的後勤供應,更是難以周全。

但是任何一點疏忽,都會導致被遺漏的軍隊挺進變慢,士氣下降。

看着五軍都督府做的出征計劃書,朱瞻基看了一會兒就覺得眼暈。如今的統計方法各種各樣,這個軍隊用一種統計方法,另一個軍隊有所一種統計方法,真是難爲了這些人還能把幾十萬大軍的行程安排的井井有條。

但是在這方面,朱瞻基並沒有改革的想法。任何一種方法的存在,都有歷史原因和現實的必要,否則也不會保留下來。

貿然的改革,不要說軍中衆將領的反對意見了,哪怕就是把後世先進的方法拿出來,也不適合這個時代。

在不瞭解情況的時候,朱瞻基絕對不會輕易動軍隊的制度。

而且,現在這個時候,朱棣也不會讓他動。

他只能細心研究透了,才能知道如何在不影響大局的情況下慢慢改變。

“殿下,侍衛楊千戶求見。”

“他來的正好,我正準備練功,就讓他當我的陪練吧。召……”

李亮卻撲通一聲跪了下來,說道:“奴才求殿下恕罪,因爲奴才沒有安排好的緣故,今日出了差錯,讓楊侍衛他們費了多餘的力氣才上了船。”

聽完李亮的解釋,朱瞻基笑了起來。“初次統管全局,也是頭次負責我出征的安排,難免會有一些差池,既然沒影響到結果,就恕你無罪。起來吧。”

“謝殿下寬宏大量……”

他剛站起身,朱瞻基卻問道:“你與楊千戶以前不認識吧?應該也是臘月二十五那次第一次見他,後來在龍都村第二次見他,爲何會針對他?”

李亮大驚失色,撲通一聲又跪了下來。“奴才不敢!”

“做都做了,有什麼不敢?孤現在不是追究你的責任,只是想要知道,究竟爲何!”

李亮不敢隱瞞,說道:“當日殿下自龍都村回來,因爲換了衣服,被太子妃察覺。奴才不敢隱瞞,實話稟告了太子妃。知道殿下與人動手,還在地上滾打了,太子妃就訓了奴才一幫人。奴才們心裡就想要故意想給他一點教訓,卻也……不敢誤了殿下的大事。”

“怎麼罰的你們?”

“那天太子妃給奴才們發紅包,興慶宮四百多人從一兩銀子到二兩銀子不等。偏偏沒有我們那天跟你出去的十幾個人的。一點體面都沒了……”

難怪歷史上總是說太監們心眼小,這麼二兩銀子的小事,也怪不到楊章德。但是這幫太監們不敢怪太孫,不敢怪太子妃,只能怪上他了。

偏偏楊章德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件事,要是知道,恐怕也不會在意這幾十兩銀子的事。

不過想想楊章德爲了五十兩銀子就殺了十個人,他又不確定了。

將這些拋在了腦後,朱瞻基說道:“這次就饒過你們,把他帶到客廳。”

“是!”李亮如蒙大赦,轉身退了出去,擦了擦臉上的冷汗。賭對了,太孫殿下是做大事的人,不會計較這點小事,他在乎的是自己的態度。

底下的人不合,只會更讓朱瞻基放心,要是他們內外都沆瀣一氣了,那他纔要擔心。

不過,現在餘先調走了,金闊現在重心也不在他身邊。李亮現在一個人大權在握,也沒有一個能夠制約他的人。所以還是要再提拔一個人上來,最好還是跟他關係一般的。

楊章德顯然不知道今天跑斷了腿,只是因爲一場無妄之災。

今夜正月十六,月色正好,房間裡雖然沒有點燈,卻也能看出一個大致輪廓。

此時太孫正背對着他,看着外面的滾滾江水。他躬身行禮道:“微臣錦衣衛千戶章德見過殿下。”

“楊千戶這個時候想要見我,所爲何事?”

“今日微臣見識到了殿下的氣派,心嚮往之。卻自知才疏學淺,只有一把蠻力,卻無處可使。所以微臣想向殿下討教個方向,以便日後能更好爲殿下效勞。”

朱瞻基呵呵笑了兩下,迴轉過身看着陰影裡的楊章德說道:“你是一個聰明人,出乎我意料的聰明,只是是不是我需要的人才,還有待後效。”

“微臣萬死不辭!”

朱瞻基走進了屋內,雖然船在航行,但是這點顛簸對他來說根本是如履平地。

曾經在海上討生活了十幾年,這些水上的經驗已經成爲了他的本能。哪怕這個身體是新的,依舊如此。

“我有三個人選給你,只是不知道楊千戶選擇哪一個。”

“請殿下明示。”

“第一個,英國公張輔,他乃國之柱石。第二個,紀綱,他乃國之利刃,第三個,鄭和,他乃國之旌旗。不知道楊千戶有心選擇誰作爲自己的目標?”

不僅是楊章德,包括在旁邊房間裡傾聽動靜的兩位道長和幾個太監也都大吃一驚。

將張輔比喻成國之柱石,他絕對是名副其實,父子兩代從靖難之役,兩徵安南,張輔都絕對不墮英國公的威名。

而將紀綱列爲利刃,也算是一種恰當的褒獎,雖然更多的人願意鷹犬來形容他。

但是將鄭和比喻成國之旌旗,這絕對是超越了絕大多數人想象的褒獎。一個閹人,在大部分人看來都已經不算一個完整的人,但是朱瞻基卻用旌旗來形容他。

特別是幾個太監,聽到這個形容,眼淚都要流出來了。他們雖然平日裡並沒有感受到朱瞻基對他們的偏愛,但是同樣,朱瞻基對他們也沒有一點偏見,更沒有拿他們的殘廢來侮辱他們,給他們應有的尊重。

現在,他用國之旌旗來形容鄭和,讓他們都有一種與有榮焉,士爲知己者死的激昂之情。

楊章德絲毫沒有猶豫,抱拳說道:“英國公大人熟讀詩書,德才兼備。他雖然是微臣敬佩的對象,微臣卻自知缺少英國公大人的才能和軍中基礎,不敢有此奢望。鄭太監代表皇上四海揚我國威,本是我輩之楷模,可章德只是行於大江就戰戰兢兢,心不能安,實在不敢前往那無邊的大海。”

“倒是有一些自知之明,這麼說來,你是將紀綱當做楷模了?”

“一切聽殿下的意思,殿下要微臣做誰,微臣就做誰。”

朱瞻基卻厲聲喝道:“楊千戶,我的門下不需要阿諛奉承之輩,這是第一次,我原諒你了,下次再有阿諛之言,嚴懲不貸!”

楊章德心中一凜,知道自己惹太孫不喜了,連忙又改口說道:“微臣身爲錦衣衛千戶,自然以指揮使大人爲楷模。”

朱瞻基這才嗯了一聲說道:“在我面前,要敢做,敢爲,敢當,才能爲我所用。阿諛奉承,有德無才,無經世之能力者,孤一概不用。既然以紀綱爲楷模,你就要好好學習他的優點,留心朝廷內外信息。做官易,做大官難,你下去好好想想吧!”

楊章德心中黯然,原本想拍馬屁,卻拍到了馬腿上。太孫才十六歲,難道就不喜歡聽一些好話嗎?心中懊悔,語氣蕭索了許多,抱拳道:“那微臣告退……”

朱瞻基卻把外袍一解,大聲喝道:“不陪我再戰一場,就想走嗎?”

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十三章 震撼第三十二章 墳第八十章 父子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七十章 工匠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二章 處政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二零五章 戰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一九九章 錯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九章 旅途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二十四章 震撼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十七章 備戰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二一八章 戰爭暴徒(八千字大章)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二章 勳爵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十六章 隕石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二一三章 刺殺與條約(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總十更)第十五章 斬殺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八章 鄭家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六章 東洲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一章 穿越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
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二十三章 安排與送行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二十九章 投靠第三十六章 環境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一六五章 大赦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十三章 震撼第三十二章 墳第八十章 父子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九十九章 初入第一零一章 冒險第七十章 工匠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二章 處政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三十七章 前往西洋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的前途第八十二章 各方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三十三章 經驗第一六七章 產學研一體化第一零八章 一國兩制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二零五章 戰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十二章 代理人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十一章 朝議(上)第一九九章 錯第二十四章 表白心跡第九章 旅途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二十四章 誘之以利(大隋章德公宗師加更)第五十二章 出擊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二十四章 震撼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十九章 名與器第四十五章 孔家第一三二章 安排與意外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二十七章 計劃書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五十五章 利益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十七章 備戰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二一八章 戰爭暴徒(八千字大章)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二章 勳爵第五十四章 戰略與戰術第二二四章 實力與裝比第四十四章 行軍第十一章 要下西洋了第六十章 返回北平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十六章 隕石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二一三章 刺殺與條約(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總十更)第十五章 斬殺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八章 鄭家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二十七章 驚喜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六章 東洲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一章 穿越第四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二十章 唯纔是用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