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北京調整

餘額不足

北京的天氣纔到進入夏天的樣子,空氣中總算有了一些溼潤。

大街小巷、衚衕弄堂,老北京的人們還是一如既往,清晨起來溜溜彎子,逗逗鳥獸。在茶樓小攤三三兩兩聚坐在一起,說着最近引人注目的時事。要說現在最引人津津樂道的話題,已經不再是南北之間的內戰,也不是過去已久的“國會危機”事件,而是北洋政府在平定南方革命黨之後,會有什麼樣的新動作。

人們對於已知的事情向來只有三分鐘熱度,而對於未知的事情顯然會愈發熱衷。

財政學堂的老房子最近依然由士兵把守巡邏,第一次國會會議只開到一半,自中斷到至今雖然只有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可這棟老房子已經顯出了幾分滄桑和破敗。

那些還熱衷政事的議員們時不時會驅車來到財政學堂這邊看看,志誠的希望事情有所改變,突然有一邊國會會恢復過來。但是更多的議員們,依舊還只是在領着北洋政府開出的一份不薄的俸祿,然後成羣結伴的相邀,或去票房,或去茶樓,或相聚在一起打麻將。

對於袁世凱來說,他現在的心情是十分複雜的,與北京城中的許多星斗小民們一樣,他也在盤算着下一步該怎麼走。對於“國會危機”事件的發生,直到此時此刻他都感到很懊惱和意外,萬萬沒想到事情會急流直下變得如此“失控”。

當然,之所以會說是“失控”,那是因爲這件事不在他本人的掌握之中,對於背後實際在操控這件事的人,自己更是感到氣憤難耐。

只是他雖然氣憤,但縱觀國內整個大局,一切並沒有變的太壞,一切也並沒有違背自己以及北洋的利益。相反,正是因爲這次“失控”反而一下子讓北洋政府幹淨利落的解決了許多“雞肋”一般的問題和隱患。

如今總統府內內外外已經有了一些爲妙的變化,一部分是袁世凱暗中指使,另外一部分則是過去兩個月時間裡人們對外界局勢變化的影響。

縱然經過這次內戰解決了許多猶豫未決的問題,可做爲中華民國最高並且實際的掌權者,他原本有自己的意願、計劃和安排,事情原本可以不必如此勞師動衆,哪怕顯得有些婆婆媽媽,哪怕讓外界會誤會北洋政府有所軟弱,哪怕讓洋人們大爲失望,可對於新生的中華民國來說卻是一個極好的開端。

尤其是對他心中埋藏着的一個私人願望鋪墊下基礎!

突然的變故,不僅打亂了他的所有計劃,更是讓自己意識到新的問題所在。這個問題偏偏就是源自北洋內部,而且還是可大可小的隱患!

昔日最器重也是最信任的得力部將,如今卻突然背後使力,策劃了一場近乎政變的陰謀。哪怕這個陰謀最終讓自己得利,可這卻關乎到一個“信任”的問題。對方今天可以爲了顧全他的利益而放肆行動,明天會不會又因爲顧全個人利益而……

高處不勝寒,坐在至高權力的位置上,整個人不由自主會變得孤獨和猜忌。

爲此,袁世凱在上個月雷烈風行的整頓了北苑和南苑的京師衛隊,撤掉北苑警備司令雷震春,由其進入總統府擔任軍事顧問。北苑警備師和南苑警備師全部交由田文烈執掌。事實上雷震春與田文烈都是當初在朝鮮時追隨過袁世凱的部下,論起資歷和信任遠遠要超過段祺瑞、馮國璋二人,也正因爲如此,這幾年近衛的任務全交由此二人來管理。

可偏偏雷震春是安徽人,這一點放在以前無所謂,可現在卻不得不多一個心眼。

不僅如此,總統府還頒下新的警備師擴充計劃,預計在半年之內將南苑、北院各一個師的編制擴充到四個師。並預計在今年年底時,將警備師升級爲總統府警備軍。

這天是六月二十日,距離內戰結束已經過去了五天時間。

總統府愈發忙碌起來,從南方交戰各省呈遞上來彙報文件如同雨後春筍一般。秘書處和侍從官動員了全部人力,這才勉勉強強能夠成山成堆的電報、信函、各項文書等等。

wωw⊙ttκǎ n⊙¢○ 袁世凱每天會花一點時間來處理善後工作,但是更多的時間還是用在整頓北洋軍軍務上面。不僅僅是考慮擴充警備軍,除此之外還是老一系的北洋軍番號應該得到重新改革。而這個改革自然而然會涉及到北洋內部勢力的重新劃分。

在懷仁堂軍事參謀室內,雷震春、田文烈、蔭昌以及日本籍軍事顧問阪西利八郎,正在向袁世凱彙報關於全國陸軍番號整編的計劃書。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聲通報,隨即張一鏖與兩名秘書官每人帶着一疊文件走了進來。

袁世凱瞥了一眼張一鏖,他知道每天這個鐘點便是處理南方善後事務的時候,只不過之前在軍務上忙了一陣子,一時忘記了這一點。這才讓張一鏖主動從書房找到這邊來。他心裡沒有太過責怪,畢竟這兩頭的事情都很重要,而且相比起整頓全國軍務來說,處理南方戰後善後要更爲迫切。

“大總統,有幾份電文都壓了快五天了,江西、湖南、湖北、江西都在催。”張一鏖語氣沒有太多催促的意思,但是卻有很明顯的急切。

袁世凱沒有急着回答,他沉思片刻,隨即對面前幾位軍事顧問說道:“你們先在這裡再斟酌一下,我去去就來。那個,煥亭,你也跟我來。”

衆人都應諾了一身,田文烈則跟着袁世凱一起走出了軍事參謀室。

袁世凱沒有回到南書房,既然張一鏖都把文件帶來了,索性就在一旁的茶室來處理。

落座下來,張一鏖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依次把文件交由袁世凱過目。這幾份文件全部都是要求接任省督的電文,其中也有各式各樣的說辭和推薦。這些消息發來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次兩次,對於袁世凱來說都能背出什麼人想要什麼職位。

之所以遲遲未能決定下來,還是考慮到要做足萬全的準備。

“代我擬筆,特許馮國璋就任江蘇都督,李純就任江西都督,楊善德升任淞滬鎮守使,王佔元爲湖北都督。至於安徽和湖南方面,暫時再緩一緩,我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做進一步瞭解纔可定奪。”一口氣看完五份文件之後,袁世凱不動聲色的說道。

“可是大總統,黎副總統一直催着讓湯鑄新上任,甚至還說先上任再上報。好在湯鑄新還是沉住氣,沒有遵照黎副總統的指示來辦事。這件事若是再拖,只怕黎副總統和湖南那邊都會有所不甘。”一名秘書官憂心忡忡的說道。

“哼,這件事還輪不到他來指手畫腳,我說緩一緩就先緩一緩,還難爲他了嗎?”袁世凱有幾分慍怒的說道。他深知譚廷闓是被湯薌銘逼退,但一來湯薌銘並非北洋系統的人,二來論資歷也不夠擔任一個都督,三來又是黎元洪的人。湖南做爲南北重要交匯省份,是容不得有半點差池的,怎能不放一個能放心的人在那裡?

秘書們不敢再多言,張一鏖隨即又呈上另外一份電文。

“段香巖這邊……罷了,就讓他撤退到安慶,暫代安徽宣撫使。”袁世凱決議的說道。

“大總統,倪氏兄弟可都盼着能督辦皖省,您這樣讓段大人出任安徽宣撫使,豈不就是擺明了不給倪氏兄弟二人任何名份了嗎?”站在一旁的田文烈頗有擔憂的說道。

“這個倪大炮也不過是想坐享其成,如今合肥都在他手裡了,他這個軍務會辦照樣能待的下去。倒是段香巖要比二倪更有底氣一些,把他們三人放在一塊,誰都壓不住誰,但是誰也不敢得罪誰。正好合適。”袁世凱氣定神閒的說道。

“可萬一……”

“不急,等把全國軍務都理清楚了,到時候再來安排倪大炮。”袁世凱鄭重的說道。

第81章 ,兩淮擴軍第98章 ,三方度勢第15章 ,事發突然第22章 ,謀取出路第1章 ,江湖義氣第58章 ,似是而非第55章 ,戰火轉移第14章 ,總鎮反應第73章 ,南北交鋒第45章 ,以退爲進第52章 ,商丘發展第49章 ,並不簡單第63章 ,引見同窗第66章 ,所謂顧慮第81章 ,行營佈置第6章 ,標部會談第58章 ,鄂州對話第18章 ,大學拜訪第86章 ,給下馬威第10章 ,小年宴會第58章 ,背後殺出第67章 ,國會危機第77章 ,神秘來賓第76章 ,各有活動第14章 ,總鎮反應第9章 ,世事難料第60章 ,推波山雨第31章 ,安山善後第94章 ,防線告急第6章 ,日本妥協第29章 ,深夜闖營第20章 ,總鎮問話第97章 ,制式武器第18章 ,京城氣象第55章 ,前往保定第45章 ,以退爲進第6章 ,制式步槍第31章 ,遠在昌黎第100章 ,不期而遇第45章 ,北京覆電第26章 ,高順消息第44章 ,對話叔父第27章 ,開始進攻第26章 ,聲東擊西第34章 ,民軍奇部第39章 ,袁氏家宴第57章 ,遇袁克端第49章 ,南北劇勢第28章 ,繼任賑災第6章 ,日本妥協第45章 ,北京覆電第77章 ,彼此利用第70章 ,梟雄末路第7章 ,起義前夕第77章 ,顧秉鈞言第71章 ,江湖小魚第75章 ,賑災募捐第49章 ,信使突來55章 突發事件第84章 ,以理服人第94章 ,防線告急第40章 ,問題所在第92章 ,先發制人第83章 ,親去隆莊第95章 ,預備巷戰第60章 ,北洋新星第81章 ,兩淮擴軍第52章 ,西南事變第65章 ,轄內發展第46章 ,集權之見第80章 ,灤州會議第67章 ,保定信函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46章 ,榮升護軍第28章 ,繼任賑災第92章 ,宴會過後第18章 ,大學拜訪第65章 ,轄內發展第15章 ,事發突然第120章 ,突然南下第104章 ,水深火熱第38章 ,收買人心第73章 ,南北交鋒第10章 ,學堂過審第53章 ,豫南對策第82章 ,營中出事第46章 ,輿論攻勢第19章 ,趁勢而起第61章 ,學習方法第16章 ,遼東善後第83章 ,親去隆莊第30章 ,唐氏雲南第89章 ,壬子新年第83章 ,親去隆莊第68章 ,局勢突變第72章 ,整軍欲動第36章 ,官辦銀行第49章 ,信使突來第25章 ,標部會後第71章 ,英式裝備
第81章 ,兩淮擴軍第98章 ,三方度勢第15章 ,事發突然第22章 ,謀取出路第1章 ,江湖義氣第58章 ,似是而非第55章 ,戰火轉移第14章 ,總鎮反應第73章 ,南北交鋒第45章 ,以退爲進第52章 ,商丘發展第49章 ,並不簡單第63章 ,引見同窗第66章 ,所謂顧慮第81章 ,行營佈置第6章 ,標部會談第58章 ,鄂州對話第18章 ,大學拜訪第86章 ,給下馬威第10章 ,小年宴會第58章 ,背後殺出第67章 ,國會危機第77章 ,神秘來賓第76章 ,各有活動第14章 ,總鎮反應第9章 ,世事難料第60章 ,推波山雨第31章 ,安山善後第94章 ,防線告急第6章 ,日本妥協第29章 ,深夜闖營第20章 ,總鎮問話第97章 ,制式武器第18章 ,京城氣象第55章 ,前往保定第45章 ,以退爲進第6章 ,制式步槍第31章 ,遠在昌黎第100章 ,不期而遇第45章 ,北京覆電第26章 ,高順消息第44章 ,對話叔父第27章 ,開始進攻第26章 ,聲東擊西第34章 ,民軍奇部第39章 ,袁氏家宴第57章 ,遇袁克端第49章 ,南北劇勢第28章 ,繼任賑災第6章 ,日本妥協第45章 ,北京覆電第77章 ,彼此利用第70章 ,梟雄末路第7章 ,起義前夕第77章 ,顧秉鈞言第71章 ,江湖小魚第75章 ,賑災募捐第49章 ,信使突來55章 突發事件第84章 ,以理服人第94章 ,防線告急第40章 ,問題所在第92章 ,先發制人第83章 ,親去隆莊第95章 ,預備巷戰第60章 ,北洋新星第81章 ,兩淮擴軍第52章 ,西南事變第65章 ,轄內發展第46章 ,集權之見第80章 ,灤州會議第67章 ,保定信函第114章 ,北方南方第46章 ,榮升護軍第28章 ,繼任賑災第92章 ,宴會過後第18章 ,大學拜訪第65章 ,轄內發展第15章 ,事發突然第120章 ,突然南下第104章 ,水深火熱第38章 ,收買人心第73章 ,南北交鋒第10章 ,學堂過審第53章 ,豫南對策第82章 ,營中出事第46章 ,輿論攻勢第19章 ,趁勢而起第61章 ,學習方法第16章 ,遼東善後第83章 ,親去隆莊第30章 ,唐氏雲南第89章 ,壬子新年第83章 ,親去隆莊第68章 ,局勢突變第72章 ,整軍欲動第36章 ,官辦銀行第49章 ,信使突來第25章 ,標部會後第71章 ,英式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