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營中出事

對於袁肅而言,說服陳文年、趙山河和王磷同三人之後,整個脫離二十鎮的籌備工作算得上萬事俱備了。雖然看上去僅僅只是三個人物,可就是這三個人物在他的計劃當中起到非同小可的作用。陳文年代表的是七十九標高層軍官,趙山河代表的則是七十九標基層士兵,至於王磷同代表的卻是灤州本地勢力。

要想讓一支軍隊從別人的名下轉投到自己的名下,這三個代表性的因素是絕對不可缺少的。前兩者是這支軍隊本身的影響因素,而後者則是軍隊轉投之後需要應付的善後因素。

就在與王磷同談過話的第二天,袁肅以前往第一營和第二營傳達斷辮命令爲由,很早便離開標部大院出城去了。不過他並沒有立刻前往第一營,而是繞道南城直接前往第二營。趙山河那邊完全沒有必要操心,只要傳達一個命令下去,第一營自然而然會去執行。

之前袁肅便有打算去二營找何其鞏談話,只可惜上次讓彭加勒的到來給耽誤了。

事實上,就目前各方面的準備情況來說,他找不找何其鞏都不影響自己計劃的進展,畢竟何其鞏在第二營不是什麼重要的人物,有陳文年、趙山河在七十九標內的支持已經足矣。

不過他倒是很欣賞何其鞏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知識分子,不像其他軍官那樣只是半斤八兩的水平,對方可是軍營中不可多得的真正的文化人、讀書人。

雖然何其鞏不像郭文遠和葛金章那樣容易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但他相信人總會隨勢而變,更何況自己與對方到底是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的。

在出城之前,袁肅先順道去了一趟督練公所查看情況。前面一段日子裡,儘管他不是每天都會在督練公所待上一整天,但仍然堅持做到每天帶隊晨跑甚至留到中午與民兵們一起吃午飯。只不過昨天因爲國內局勢大變,七十九標標部有種種事務需要處理,因此纔沒空前往督練公所督導訓練。

剛剛來到督練公所營區的大門口,忽然聽到營內有一陣吵鬧聲,兩名在大門口值守的士兵還在向大營內不停的張望,正因爲如此反而沒能注意到袁肅的到來。~

袁肅正準備讓跟着自己的杜預上前問話,然而還沒等他開口,杜預已經打馬上前喝問了道:“你們在做什麼,營裡發生什麼事了嗎?”

自從袁肅讓杜預每天堅持讀報紙、寫評論之後,如今已經過去大半個月的時間,哪怕杜預在大的方面仍然沒有太大的改善,可在平日生活中的一些細節上卻發生了潛移默化的改變。最明顯的一點那就是杜預不再是一副畏手畏腳、如履薄冰的樣子,但凡與人來往的時候都能顯得更爲自然。

大門口的兩名士兵聽到喊聲,連忙回過頭來,在看到是袁肅和杜預之後,更是忙不迭的跑上前來幫忙牽住繮繩。

“營裡發生什麼事了,這是在吵鬧什麼?”袁肅翻身落馬之後,立刻問道。

“回大人,是郭大人正在發脾氣,我們也不清楚究竟是什麼事。”一個士兵連忙回答道。

“郭大人剛剛纔回營裡,一回來就大發脾氣,現在正在訓話。”另外一個士兵說道。

郭文遠自從被調到督練公所之後,進場就留宿在民兵訓練營這邊,只有偶爾標部有事纔會返回標部。*昨天因爲標部事務繁忙,因此郭文遠回到標部住了一日,今天清晨就趕着回督練公所組織晨跑。

袁肅比郭文遠要晚一點纔出發,不過此時此刻太陽才露出一個尖角,以這個鐘點郭文遠應該帶領民兵去晨跑了纔是,怎麼現在非但沒有行動,反而還留在營裡大發雷霆?按照他對郭文遠性格的瞭解,對方絕對不是一個情緒不穩定的人,看來營中必然是發生了要緊事。

當即,他沒有再多問什麼,把戰馬交給士兵安置,然後帶着杜預快步走進大營。

尋着吵鬧的聲音一直來到營內的操場,只見操場上列隊集合了所有民兵,由於這裡的操場面積太小,民兵們甚至都把隊伍排到附近的巷道里面去了。郭文遠和另外兩名一營派來的軍官站在民兵隊列的最前面,他正一臉嚴肅的衝着面前衆人厲聲訓話,而整個場面上竟鴉雀無聲,氣氛顯得十分嚴謹。

“你們以爲這是小事是嗎?我告訴你們,在訓練營裡所有規矩都遵照軍隊的標準,所以這絕對不是小事。我真是沒想到,昨天你們居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舉報這件事,換一句話說,你們所有人都在包庇他的行爲。^”

袁肅走過去的時候,站在郭文遠身後的一名軍官先一步發現了他,這名軍官立刻向郭文遠低聲提示了一下。郭文遠回過頭來看去,隨後向袁肅的方向迎了幾步。

“袁大人,你來了!”

“伯濟,發生什麼事了?”不等走近,袁肅已經迫不及待的追問起來。

“昨天訓練營發生了一些狀況,有一個民兵在下午訓練結束之後離營至今未歸。我已經詢問過與此人熟絡的人,據悉是因爲家中突然發生事故,所以急着趕回家裡去了。”郭文遠簡單的把事情情況介紹了一下。

“竟有此事?離營人員事先沒有請假嗎?”袁肅一臉肅然的說道。

從表面上來看,一個民兵因爲家中突然有事而私自離營並非是什麼重大事情,似乎犯不着因爲這件事而大發雷霆。可是督練公所正式開始訓練才短短半個月的時間,竟然就發生這樣公然違反明令的事例,若是這個先河開了,日後還怎麼能保證訓練質量!

不僅如此,袁肅從一開始就打算將灤州民兵當作日後擴充兵力的來源,如果這些民兵沒有一點紀律意識,那就讓他苦心經營的訓練變得毫無意義,同時更是埋下重大的紀律隱患。

相信郭文遠同樣是有這樣的預感,所以纔會如此重視這件事!

“昨日因爲標部事務繁忙,我和葛仲文都沒有留在這邊,其他軍官也都各自回營處理營務去了。高建陽只是昨日上午來過,中午過後便會說要去棉紡廠趕工,另外那些士紳子弟從大前天開始就沒有來過這邊,據說是因爲時局變動,他們要幫家裡料理一些事情。”郭文遠嘆了一口氣,語氣凝重的說道。

袁肅很清楚昨天確實是一個特殊的日子,這件事並不能責怨郭文遠等人。

“你們不在,但總有士兵駐守在這裡,難道此人甚至沒有跟這裡的士兵打一聲招呼?”他繼而又問道。

“我之前已經問過了,值勤的士兵全部不清楚這件事,他的同鄉倒是說見過有人來營裡找他,隨後便慌慌張張的跟着來人一起離開了,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那時候正值訓練結束之後,大家都能隨意進出,所以沒有人把這件事放在心上。”郭文遠補充的回答道。

“這是一個很嚴重的紀律問題,無論如何都不能開了這樣一個先例。”沉思了片刻之後,袁肅表情十分嚴厲的說道。

“大人放心,這件事我等一定嚴辦。稍後我便帶人去鄉下尋人,不管家中發生什麼事,既然已經入營而且又深知之前公佈的明令,那就沒有任何狡辯的口實。”郭文遠鄭重的說道,他說話時故意大嗓門,好讓面前集合的那些民兵們也都能聽見。

“此人叫什麼,家住哪裡?”袁肅問道。

“名叫王二牛,隆莊人。”

“隆莊?是鳴嘡鎮的隆莊?”袁肅之所以這麼問,是因爲二營就駐紮在鳴嘡鎮。

“正是。”郭文遠點了點頭說道。

“正好,我要去一趟二營,順便就去一趟隆莊把這件事解決了。你先去安排一下,今日的訓練可以簡單一些,但訓練時間不能減少。”袁肅交代的說道。

“知道了,我這就吩咐下去。”郭文遠立刻說道。

十幾分鍾過後,郭文遠將督練公所這邊的事務交代完畢,讓那兩名一營調來的軍官負責繼續帶隊訓練,帶上四名士兵跟着袁肅一起出城前往鳴嘡鎮。

鳴嘡鎮距離南郊不算遠,一行人趕了半個鐘頭的時間就到達了鎮上。

郭文遠親自上前打聽了前往隆莊的路,正好有一名趕集的農夫要返回隆莊,於是帶着這些新軍官兵一起前往隆莊。由於軍民x聯防的事情早已在灤州城內傳開,七十九標的名聲得到一定改善,畢竟招募民壯爲一些窮苦人家解決了一定溫飽問題,因此老百姓們對這支官軍的印象並不算壞。

隆莊是一個不算大的小村莊,前前後後一共只有五、六十戶人家,彼此之間都很熟悉。農夫聽所這些官軍是要去找王二牛,立刻熱情的介紹了起來。從對方口中得知,隆莊這五、六十戶人家裡有一大半壯丁都報名應徵加入民兵訓練營,而且大部分都被選上了。王二牛家中有兄弟三人,除了老大年齡過大之外,老二和老三分別被選中第一期和第二期入營。

第8章 ,似有變故第31章 ,南方籌謀第29章 ,深夜闖營第44章 ,信到京城第5章 ,商業計劃第8章 ,畢業策論第86章 ,偏遠事故第46章 ,北洋暗流第41章 ,當衆翻臉第96章 ,打探消息第71章 ,江湖小魚第37章 ,逼上梁山第55章 ,戰火轉移第61章 ,返回北京第50章 ,叔父認侄第18章 ,一時衝突第66章 ,突來冷言第69章 ,上門討要第73章 ,私見張謇第17章 ,獲其消息第87章 ,旅順日軍第119章 ,八月之初第15章 ,討論武器第97章 ,日軍困境第87章 ,林氏合作第61章 ,學習方法第3章 ,洋商開礦第31章 ,遠在昌黎第6章 ,標部會談第83章 ,親去隆莊第92章 ,強猛攻勢第16章 ,知難而退第97章 ,制式武器第57章 ,誘敵之策第28章 ,根本隱患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85章 ,初露野心第33章 ,擒賊擒王第65章 ,轄內發展第87章 ,着手解決第18章 ,一時衝突第53章 ,陳宦真相第17章 ,獲其消息第100章 ,豺狼在側第73章 ,事前籌劃第61章 ,鄭家大少第59章 ,安山喪禮第55章 ,戰火轉移第33章 ,擒賊擒王第18章 ,局勢變故第76章 ,慈善宴會第27章 ,迎王懷慶第94章 ,奇正虛實第84章 ,實業賑災第29章 ,灤州馳援第46章 ,集權之見第16章 ,遼東善後第81章 ,王磷同憂第60章 ,推波山雨第57章 ,對簿一談第105章 ,會戰序幕第50章 ,遇段祺瑞第13章 ,深夜變故第44章 ,對話叔父第86章 ,三旅番號第20章 ,獨立事宜第72章 ,開營訓練第54章第19章 ,擢王懷慶第96章 ,保定催電第37章 ,逼上梁山第90章 ,改制共和第8章 ,不做不休第54章 ,購置軍火第8章 ,似有變故第59章 ,少壯聲勢第81章 ,兩淮擴軍第78章 ,曉之大義第39章 ,過河拆橋第39章 ,結交豪紳第14章 ,少壯北洋第5章 ,意在古物第77章 ,神秘來賓第82章 ,雪中送炭第10章 ,小年宴會第9章 ,世事難料第5章 ,伏擊日軍第33章 ,一波又起第23章 ,新的任命第51章 ,謀將加盟第93章 ,藉機而入第96章 ,打探消息第11章 ,遼東反攻第60章 ,車站槍擊第1章 ,太子一黨第25章 ,天津寓居第87章 ,林氏合作第38章 ,逐步善後第47章 ,陸軍部令第51章 ,別有深思
第8章 ,似有變故第31章 ,南方籌謀第29章 ,深夜闖營第44章 ,信到京城第5章 ,商業計劃第8章 ,畢業策論第86章 ,偏遠事故第46章 ,北洋暗流第41章 ,當衆翻臉第96章 ,打探消息第71章 ,江湖小魚第37章 ,逼上梁山第55章 ,戰火轉移第61章 ,返回北京第50章 ,叔父認侄第18章 ,一時衝突第66章 ,突來冷言第69章 ,上門討要第73章 ,私見張謇第17章 ,獲其消息第87章 ,旅順日軍第119章 ,八月之初第15章 ,討論武器第97章 ,日軍困境第87章 ,林氏合作第61章 ,學習方法第3章 ,洋商開礦第31章 ,遠在昌黎第6章 ,標部會談第83章 ,親去隆莊第92章 ,強猛攻勢第16章 ,知難而退第97章 ,制式武器第57章 ,誘敵之策第28章 ,根本隱患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85章 ,初露野心第33章 ,擒賊擒王第65章 ,轄內發展第87章 ,着手解決第18章 ,一時衝突第53章 ,陳宦真相第17章 ,獲其消息第100章 ,豺狼在側第73章 ,事前籌劃第61章 ,鄭家大少第59章 ,安山喪禮第55章 ,戰火轉移第33章 ,擒賊擒王第18章 ,局勢變故第76章 ,慈善宴會第27章 ,迎王懷慶第94章 ,奇正虛實第84章 ,實業賑災第29章 ,灤州馳援第46章 ,集權之見第16章 ,遼東善後第81章 ,王磷同憂第60章 ,推波山雨第57章 ,對簿一談第105章 ,會戰序幕第50章 ,遇段祺瑞第13章 ,深夜變故第44章 ,對話叔父第86章 ,三旅番號第20章 ,獨立事宜第72章 ,開營訓練第54章第19章 ,擢王懷慶第96章 ,保定催電第37章 ,逼上梁山第90章 ,改制共和第8章 ,不做不休第54章 ,購置軍火第8章 ,似有變故第59章 ,少壯聲勢第81章 ,兩淮擴軍第78章 ,曉之大義第39章 ,過河拆橋第39章 ,結交豪紳第14章 ,少壯北洋第5章 ,意在古物第77章 ,神秘來賓第82章 ,雪中送炭第10章 ,小年宴會第9章 ,世事難料第5章 ,伏擊日軍第33章 ,一波又起第23章 ,新的任命第51章 ,謀將加盟第93章 ,藉機而入第96章 ,打探消息第11章 ,遼東反攻第60章 ,車站槍擊第1章 ,太子一黨第25章 ,天津寓居第87章 ,林氏合作第38章 ,逐步善後第47章 ,陸軍部令第51章 ,別有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