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平反

“天啊天,你不分忠奸,枉爲天,地啊地,你不辯是非,何爲地……”鑼鼓點子鏗鏘有力,戲臺上,那一身華麗元帥服的俊俏小生,抱着另一個白衣散發的男子,面對臺下,一句句唸白,說得是激昂起伏,動人心絃,最高昂處,忽轉唱腔:“恨不當年沙場死,勁節啊,一世英雄,奈何不死於戰場,卻亡於刑場……”語氣一頓一挫,再轉至高至極處:“蒼天啊,恨不當年沙場死……”

一句未竟。戲臺下,轟天的掌聲,叫好聲早已響成一片。

這場《生死別》,已經唱過最高潮,最好的唸白,最好的唱段,最好的身法,剛纔那一番血淚處斬,那一番苦痛掙扎,那一番生死相別,都已經演過,念過,唱過,剩下的,無非就是些交待後事的餘波,不必再屏息閉氣地觀賞了,看官們只管用力拍手,死命叫好,好好地給自己看好的角兒捧場子就是了。

這《生死別》雖是新出來不久的戲,但因爲詞好曲好故事又感人且不落俗套,轉眼間,便已傳遍大江南北,大趙天下。

這齣戲,說起來,講的竟還是本朝的真事。

話說本朝本代,生出一對蓋世的英雄來。風勁節將軍和盧東籬元帥,當得是文武雙全,忠義無雙的奇男子。

他們鎮守邊境,力抗陳國大軍,保得舉國百姓安樂自在。又豈知,從來忠良遭忌,竟有那一干奸臣小人,看不得英雄得志,遂以陰謀手段處處陷害。

也合該是英雄命中有一場劫難,便是英明聖主,竟也無意中受了小人所惑,降旨以貪墨之罪將風勁節直接在軍中處死。

將軍乃忠義及天之士,雖有滿腹冤曲,又怎肯抗旨不遵。在那邊關之內,校場之上,英雄血濺三尺,而三軍呼冤痛哭。

他的至交好友盧元帥,撫屍悲嘯,淚盡而血,自此一病不起,輾轉牀榻之上,再也無力理事。

不想奸人仍不肯停止迫害,再施辣手,半個月後,聖旨再至定遠關,因查主帥盧東籬,亦涉嫌風勁節貪墨一案,下令押回京中受審。

盧元帥何許英雄,豈肯再受刀筆吏之辱,雖掌三萬大軍,到底不肯妄舉義旗,毀了自家忠義名頭。接旨之日,便朗笑三聲,伏劍自盡而亡。

兩位英雄,一雙將星,先後殞命於奸人之手,思之令人嗟嘆。

幸好,公道二字自在人心。

那風將軍死後,蒙天成蒙將軍大義凜然,拼死力保,最後才免了將軍人頭被傳送諸邊示衆之辱,令將軍可以全屍下葬。

而盧元帥身亡後,京中早有義士暗中把元帥的妻兒救護而去。抄家的官員到了盧府,見一軍之帥,不過居寒街陋巷,已感驚奇。再入內查搜,二品大員,家內別無財物,不過簡樸整潔二字罷了。唯有一間房門,上加重鎖,不知其中何物。查抄者破鎖而入,卻見房,整齊羅列着歷次皇帝所賜之物,哪怕一筆一硯,一綢一緞,亦從未動用,只以黃綾覆蓋,認真排列供奉。回頭再問左右四鄰,方知這所謂元帥府中,以前竟只有一叟一婢以應粗使,日常諸務,皆夫人親力爲之。

查抄官員細思元帥所負貪墨之罪,不覺感慨而淚下。

元帥府所抄財物竟不過百餘兩。清冊遞於御前,上亦略有神傷悔愧之意。然滿朝文武,皆懼奸徒兇焰,無一人敢出列呼冤。

只是衣金飾紫之輩紛紛退卻,民間不平之聲卻漸起。話說將軍元帥雙雙殞命後,二人的不少親兵都心灰意懶,紛紛要求去職而去。好在以副帥身份臨時代掌全軍的蒙天成將軍,體恤衆人傷情,對無法勸說之人,不但應允爲他們解除軍職,消去軍籍,甚至人人加厚恩重賞,讓他們榮寵歸去。

隨着這些人四散於大趙各地,有關兩將英雄受冤而死的故事,在全國不脛而走。將軍英雄之行,元帥待士之厚,將軍受死之慘,元帥含冤之痛,諸般細節,無不繪聲繪色,震人心魂。

隨着這些故事的流傳,將軍與元帥的相知相投,二人曾爲國做下的諸多壯舉,更被一一拿來,濃墨重彩地加工,講述,漸漸得,二人就成了世人眼中口中完美的傳奇。

百姓們都很自然地認定,那兩個人是完美無缺的,那兩個人,是這世上所有英雄的道德典範,國家能平安,大家能過安生日子,全仗着那兩個人多年抵禦外敵。

將軍與元帥身死之後,國失長城卻能安保無恙的原因,是因爲陳國適時發生內亂,陳王暴死,二王子於混亂中登基。此時當朝瑞王挺身而出,建議遣使議和。陳國新君也慨然應允,許下互爲兄弟之邦,永不侵擾的諾言,並當即派出龐大的使團,奉上珍貴的禮物和美女寶馬,還贈大趙,以表誠意。子一言此番議和得成,免了多少生靈塗炭之苦,朝中君臣無不歡喜,天下百姓,也俱開懷,瑞王功在社稷,朝中民間,人心皆歸。

奈何太子嫉賢妒能,邀瑞王過府飲宴,以毒酒鳩之。瑞王中毒,回府吐血三升,奄奄一息於病榻,幸得太醫妙手,堪堪救回性命。瑞王仍顧全君臣兄弟之義,隱忍不言,可惜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太子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夜派刺客入府行刺。

那刺客夜入王府,見瑞王負傷仍秉燭思慮國事,伏案親寫奏摺。刺客天良萌生,徑奔大理寺擊鼓投案。此事方大白於天下。

至此,太子仁德之名盡廢,各地彈劾摺子不絕,竟又平白掀出無數太子不法之事。以九王爲首,無數官員不斷進言,請廢太子。

瑞王長跪宮前,泣求不可。願以死相釋太子之疑,以全父子兄弟之義。

上不許,未及三日,詔廢太子。東宮官員皆按律治罪,東宮女眷並官員家小,遠徒爲奴。牽連者五萬餘衆。

然,畢竟父子太性,雖爲國事而廢太子,聖主終究身心皆傷,自此一病不起,未及三月,崩於宮中。

年青英主登基,起新人,除亂政,赦天下,免賦稅,舉國百姓誰不高頌聖明。

新君登基半年後,權傾天下的九王爺多年宿疾發作,病勢洶洶,沉疾難起。

而失蹤已久的盧元帥夫人,攜幼子,持血狀,叩於宮門之前,願以孤兒寡婦之性命拼死一搏,以求爲夫翻案,以正清名。

新君深爲感嘆,命有司重查舊案。

此案重翻立時轟傳天下。

當日定遠關諸將,如今已有許多被分調各地,多掌軍權,控機要。此時紛紛聯名上書呼冤。而舊日定遠關兵卒,亦簽下萬人書,以證將軍元帥之清白。

民間百姓,早有不平之聲,此時,多有應和之說,仕林儒門,多少文章,多少詩句,公諸天下,皆言不平,清流議政說事,更爲將軍元帥而抱屈。

且新君作風,雷厲風行,英明難欺。奸黨賊徒,再無半點施展詭計的機會。此事真相,清楚明白,絕無懸疑。

那風勁節當年曾富可敵國,尚能隨意散盡家財,豈有貪墨之理。

那盧東籬,舉家不過百餘兩銀,這貪墨之說,豈能服人。

其後調來定遠關所有文檔,帳目,名冊,一一覈對,貪墨軍餉,更不知從何道來。

冤案即已確鑿無疑,便要徹查那陷害之人了。當年凡彈劾二人的御史言官,皆被審問控罪,最終查出,幕後主使,竟是當朝九王。

適時九王勢力下的鎮江府知府蘇凌奮身出面,將歷年苦心收集的一切關於九王等人貪墨枉法欺君壓民諸般罪行,一一呈交有司。原來此人本是盧元帥之妻兄,爲報至親之仇,忍辱負重,自居虎狼之窩,假做同流合污,暗中把一切違法之事看在眼中,悄悄蒐集證據,到此時機,方公示於天下,叫滿朝官員,舉國百姓,看看九王一黨斑斑罪行。

鐵證如山,九王一黨陷害忠良,欺壓百姓,玷污國法,甚至私謀叛逆,不出十天,有司已訂出二十餘條大罪,條條可誅九族。

民間呼殺九王之聲不絕,軍中呼滅九王之聲不止。朝中也再無一人敢說九王半句好話。適時九王偏偏沉疾不起,無力應對,在新君當機立斷的雷霆手段下,幾十年盤根錯節的勢力,終於冰消雪融。

九王於病榻上吐血而死。王子郡主們,因是皇家血脈,特加恩典,永囚宮禁之內。其餘屬官黨羽,大多財產抄沒,妻兒同罪。

九王權傾天下幾十年,如今一朝大樹倒下,牽連之衆之廣,前後竟有二十餘萬人獲罪。

唯有蘇凌,立下如許大功,且又有爲英雄報仇而忍辱的義行,不但民間一片溢美之聲,新君亦大加讚賞,官升數級,直入中樞,參議朝政。

新君又爲冤死的盧元帥風將軍正式平反,親自素衣白袍,拈香敬拜。爲他們移棺厚葬,大加追封。可惜風將軍並無親眷可承聖恩,只有盧蘇兩家,得沐君恩,新君封了兩家年青一代後輩二十餘人大小官職,兩家長者,亦加了厚恩虛銜。

而君恩浩蕩,又憐盧夫人孤苦,乃賜封當朝一品誥命,年幼的盧公子,亦已有了六品將軍的功名在身,隨着公子長大,升官進爵,多加恩遇,想來都是不會少的。

聖上還唯恐細心周到處不足,又賜一座宏大元帥府,以爲盧夫人安享榮封之所。

天下百姓,何人不稱聖明,蘇盧二家,又有誰能不感佩莫名。

至此,這樁冤案方纔塵埃落地,果然是善惡到頭終有報,英雄義士終得昭雪,奸惡小人,必受天罰。

而民間甚至已經有人開始爲盧元帥,風將軍建碑立廟。而爲這個故事編寫的評書,彈詞,和戲文更是數不勝數。

大家看煩了老戲,有這樣精彩的新鮮戲文演出來,走到哪裡,都是叫好聲不絕,歡呼聲不止。

而看戲過程中,大家嘆過罵過恨過鬧過,到最後,也會心滿意足地爲這天理循環,報應不爽的結局而感到滿足。

他們的皇帝永遠是聖明仁慈的,就算被奸人矇騙那也是一時的。忠臣義士雖然受了委屈遭了難,總會昭雪的。壞人肯定是要原形畢露的,忠臣的老婆兒子就算當了孤兒寡婦,但一輩子的榮華富貴是少不了的,就是忠臣的家人親戚們,也一樣會永沐皇恩的。

啊,這個世界真是美好啊,我們的皇帝真是聖明仁慈啊。我們真是些幸福的老百姓啊。

於是,大家歡笑着,談天說地,磕着瓜子,喝着酒,看着戲臺上,那忠臣義士,生死決別,血濺天地。

第三百一十八章 反客爲主第五十五章 受驚第五十五章 殃及池魚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第一百四十七章 居心何在第三百四十一章 你情我願第二百二十二章 誰能放手第二十六章 教主權限第二十九章 再三再四第一百一十章 愛屋及烏第四十一章 一意孤行第八十五章 醒來第五章 乾達婆王名瑤光第二百五十四章 君之抉擇第二十章 萬衆歸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濟濟一堂第五章 兵帥之間第一百六十九章 送回老家第二十六章 教主權限第三百八十七章 很好很好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不回頭第九十七章 碎心之別第三百七十三章 猶疑不定第三百七十二章 星月沉眠第四十三章 厚黑之術第七章 法場驚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當年舊事(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令牌大戶第二百零四章 一箭之威第二十三章 建功第二百三十四章 蕭颯西風第二百一十六章 風露中宵第六十七章 混沌不開第二百零三章 凜凜謙謙(上)第五十一章 貪生第六十二章 真相隱露第八十五章 天子之怒第二百一十章 空自牽掛第六章 白癡與僞君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背道而馳第九十章 與狼共武第一百一十九章 黃雀螳螂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計脫身第八章 比白癡更白癡第四十四章 自私自利第一百零四章 陰險無奈第二百零五章 逆天而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當年舊事(上)第三十八章 孤身一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星月流波第六十三章 辣手無情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知稚子第六十七章 受刑第四十六章 近人情怯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情冷暖第二百八十九章 得失我心第五十章 天意弄人第十章 金翅大鵬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已無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也許第一章 瑞王第十三章 碧玉寒冰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已無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你是嫉妒第二十五章 惡魔之形第四十六章 近人情怯第二百三十章 不過如此第二十四章 辦公第一百二十三章 最後一招第二百零二章 並馬同行第三百八十四章 無可妥協第四十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七章 全勝第四章 驚鈴來異客第四十二章 欺之以方第一百二十二章 良心抉擇第二百五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二十三章 如許神威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夢初醒第四十四章 自私自利第二百四十五章 何處援兵第三十章 何謂盡責第一百四十六章 輾轉洪爐第一百二十七章 米粒微華第十章 金翅大鵬王第三十九章 改革盟約第二十五章 惡魔之形第二章 認罪第四百一十三章 人已無心第九十章 與狼共武第一百一十七章 何人可信(上)第六章 天衣無縫第二百零三章 凜凜謙謙(下)第三百三十章 沒事找事第八十七章 哪般心腸。第八章 黑白分明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樣殷紅第四十七章 驚擾第八十七章 殘疾
第三百一十八章 反客爲主第五十五章 受驚第五十五章 殃及池魚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勞永逸第一百四十七章 居心何在第三百四十一章 你情我願第二百二十二章 誰能放手第二十六章 教主權限第二十九章 再三再四第一百一十章 愛屋及烏第四十一章 一意孤行第八十五章 醒來第五章 乾達婆王名瑤光第二百五十四章 君之抉擇第二十章 萬衆歸心第二百八十五章 濟濟一堂第五章 兵帥之間第一百六十九章 送回老家第二十六章 教主權限第三百八十七章 很好很好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不回頭第九十七章 碎心之別第三百七十三章 猶疑不定第三百七十二章 星月沉眠第四十三章 厚黑之術第七章 法場驚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當年舊事(上)第三百八十二章 令牌大戶第二百零四章 一箭之威第二十三章 建功第二百三十四章 蕭颯西風第二百一十六章 風露中宵第六十七章 混沌不開第二百零三章 凜凜謙謙(上)第五十一章 貪生第六十二章 真相隱露第八十五章 天子之怒第二百一十章 空自牽掛第六章 白癡與僞君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背道而馳第九十章 與狼共武第一百一十九章 黃雀螳螂第二百四十三章 有計脫身第八章 比白癡更白癡第四十四章 自私自利第一百零四章 陰險無奈第二百零五章 逆天而行第一百一十四章 當年舊事(上)第三十八章 孤身一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星月流波第六十三章 辣手無情第二百六十四章 無知稚子第六十七章 受刑第四十六章 近人情怯第一百三十三章 人情冷暖第二百八十九章 得失我心第五十章 天意弄人第十章 金翅大鵬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已無心第三百九十三章 沒有也許第一章 瑞王第十三章 碧玉寒冰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已無心第一百五十二章 你是嫉妒第二十五章 惡魔之形第四十六章 近人情怯第二百三十章 不過如此第二十四章 辦公第一百二十三章 最後一招第二百零二章 並馬同行第三百八十四章 無可妥協第四十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七章 全勝第四章 驚鈴來異客第四十二章 欺之以方第一百二十二章 良心抉擇第二百五十五章 萬事俱備第二十三章 如許神威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夢初醒第四十四章 自私自利第二百四十五章 何處援兵第三十章 何謂盡責第一百四十六章 輾轉洪爐第一百二十七章 米粒微華第十章 金翅大鵬王第三十九章 改革盟約第二十五章 惡魔之形第二章 認罪第四百一十三章 人已無心第九十章 與狼共武第一百一十七章 何人可信(上)第六章 天衣無縫第二百零三章 凜凜謙謙(下)第三百三十章 沒事找事第八十七章 哪般心腸。第八章 黑白分明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樣殷紅第四十七章 驚擾第八十七章 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