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

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一、嚴控大內

曹操見了衣帶詔,與衆謀士商議,欲廢卻獻帝,更擇有德者立之。

程昱建議:曹操所以能威震四方,號令天下者,以奉漢家名號故也(大勢未變,立身之本不可輕棄),今諸侯未平,遽行廢立之事,必起兵端矣。

操乃止,只將董承等五人,並其全家老小,押送各門處斬。

曹操帶劍入宮,來弒董貴妃。

貴妃乃董承之妹,已懷孕五月。

曹操帶劍入宮,面有怒容,帝大驚失色。

操提及破指修詔之事,帝不能答,操叱武士擒董妃至。

帝請求曹操看在董妃有五月身孕的份兒上,希望曹操可憐董妃。

操堅決不允,董妃泣乞全屍而死,操令取白練至面前。

帝泣對妃言:妃於九泉之下,勿怨朕躬(敢作敢當,大丈夫!不敢承擔責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

言訖,淚下如雨,伏後亦大哭。

操怒,叱武士牽出,勒死於宮門之外。

操諭監宮官:今後但有外戚宗族,不奉曹操之旨,輒入宮門者,斬,守禦不嚴,與同罪(亡羊補牢,猶未晚矣)。

又撥心腹人三千充御林軍,令曹洪統領,以爲防察(所有成大事的人,皆多管齊下)。

二、求人不如求己

操對程昱言:今董承等雖誅,尚有馬騰、劉備,亦在此數,不可不除(斬草除根 —— 除惡務盡)。

昱答:馬騰屯軍西涼,未可輕取,當以書慰勞,誘入京師,圖之可也(欲擒故縱,請君入甕)。劉備現在徐州,分佈掎角之勢,亦不可輕敵。況今袁紹屯兵官渡,常有圖許都之心。操一旦東征,劉備勢必求救於紹。紹乘虛來襲,何以當之?

操則認爲備乃人傑也,今若不擊,待備羽翼既成,急難圖矣;袁紹雖強,事多懷疑不決,不足憂。

操又問郭嘉:操欲東征劉備,奈何有袁紹之憂?

嘉認爲:紹性遲而多疑,紹謀士各相妒忌,不足憂也。劉備新整軍兵,衆心未服,曹操引兵東征,一戰可定矣。

操大喜,言明:正合吾意。(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曹操起大軍下徐州,孫乾得知後先往下邳報知關公,隨至小沛報知劉備。

劉備修書一封,遣孫乾至河北向袁紹求援。

乾先見田豐,豐即引孫乾入見紹,呈上書信。

袁紹因幼子患疥瘡,命已垂絕,不關心他事(兒女情長,英雄氣短)。

豐建議:曹操東征劉劉備,許昌空虛,乘虛而入。

紹仍以幼子之事拒之(成大事者,豈能受困於兒女情長),遂決意不肯發兵,並對孫乾表明:如果劉備不如意,可來相投,紹自有相助之處。

田豐以杖擊地,跌足長嘆而出。

孫乾見紹不肯發兵,只得星夜回小沛見劉備,具說此事。

劉備大驚,張飛獻計:乘曹兵初至,先去劫寨,可破曹操。

劉備從飛言,分兵劫寨。

三、“得人心”的僞君子

曹操引軍往小沛來,正行間,狂風驟至,將一面牙旗吹折(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

操由此得知今夜劉備必來劫寨,遂分兵九隊,只留一隊向前虛紮營寨,餘衆八面埋伏。

是夜,劉備在左,張飛在右,分兵兩隊進發,只留孫乾守小沛。

張飛知中計,急出寨外。

八處軍馬殺來,張飛左衝右突,前遮後當,所領軍兵原是曹操手下舊軍,見事勢已急,盡皆投降去了(人都言,劉備最得人心!然大勢面前,仍然反叛。公道不在人心,是非在乎實力,更爲貼切)。

飛殺條血路突圍而走,只有數十騎跟定,尋思無路,只得望芒碭山而去。

劉備引軍劫寨,突圍而走,夏侯淵從後趕來。

劉備回顧,止有三十餘騎跟隨,早望見小沛城中火起,只得棄了小沛,欲投徐州、下邳,又見曹軍截住去路。

劉備遂望青州路而走,正逢李典攔住,劉備匹馬落荒,望北而逃(每每遇大難,棄衆而走,最得人心,奇哉!),李典擄將從騎去了。

劉備匹馬投青州,譚素敬劉備,即便開門相迎,細問其故。

劉備言兵敗,相投之意。

譚一面發書報袁紹;一面差本州人馬護送劉備。

至平原界口,袁紹親自引衆出鄴郡三十里迎接劉備。

劉備拜謝,紹忙答禮並表示:今幸得相見,大慰平生渴想之思。

劉備表示:久欲投於袁紹門下,奈機緣未遇,今爲曹操所攻,妻子俱陷,想袁紹容納四方之士,故不避羞慚,徑來相投,望乞收錄,誓當圖報(先生存,後發展)。

紹大喜,相待甚厚,同居冀州。

四、欲收關羽

曹操當夜取了小沛,隨即進兵攻徐州,糜竺、簡雍守把不住,只得棄城而走,陳登獻了徐州。

曹操大軍入城,安民已畢,隨喚衆謀士議取下邳。

荀彧建議:速取關羽。

操素愛雲長武藝人才,欲得之,以爲己用,想令人說之使降。

郭嘉擔心:雲長義氣深重,必不肯降,若使人說之,恐被羽害。

張遼主動請纓:遼與關公有一面之交,願往說之。

程昱獻計:使關羽進退無路,然後用文遠說之,關羽必歸曹操矣。

預知昱計若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

一、降漢不降曹

程昱獻計:差劉備手下投降之兵,入下邳,見關公,只說是逃回的,伏於城中爲內應;引關公出戰,詐敗佯輸,誘入他處,以精兵截羽歸路,然後說之可也(裡應外合,內外夾擊,好漢難敵四手)。

操聽昱謀,依計而行。

夏侯惇爲先鋒,領兵搦戰,關公不出,惇即使人於城下辱罵(激將之法,誘敵之良策)。

關公大怒,引人馬出城,與夏侯惇交戰,惇詐敗,關公約趕二十里,恐下邳有失,提兵便回。

兩隊軍截住去路,關公奪路而走,兩邊伏兵排下硬弩百張,箭如飛蝗。

關公不得過,戰至日晚,無路可歸,只得到一座土山(居高臨下,攻守皆宜),引兵屯于山頭,權且少歇。

曹兵團團將土山圍住,關公于山上遙望下邳城中火光沖天。

那詐降兵卒偷開城門,曹操自提大軍殺入城中,只教舉火以惑關公之心。

關公見下邳火起,連夜幾番衝下山來,皆被亂箭射回,捱到天曉,再欲整頓下山衝突,張遼來見。

張遼棄刀下馬,與關公敘禮畢,坐于山頂。

張遼言明關公若死有三罪:劉備與關羽結義之時,誓同生死;今備方敗,而羽即戰死,倘備復出,欲求羽相助,而不可復得,豈不負當年之盟誓乎?其罪一也。劉備以家眷付託於羽,羽今戰死,二夫人無所依賴,負卻備依託之重。其罪二也。羽武藝超羣,兼通經史,不思共備匡扶漢室,徒欲赴湯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安得爲義?其罪三也(遇事要多角度考量,要懂得換位思考,要將心比心,體會對方的感觸。做人,要有高度,要有寬度,要大度,路纔會寬)。

關公沉吟後向張遼問主意,遼分析:今四面皆操兵,關公若不降,則必死;徒死無益,不若且降操;卻打聽劉備音信,如知何處,即往投之。一者可以保二夫人,二者不背桃園之約,三者可留有用之身:有此三便,羽宜詳之(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利,繩之以法)。

關公提出三項約定,若曹操能從,羽即當卸甲;如曹操不允,羽寧受三罪而死。

關公言明三項約定:一者,今只降漢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處請給皇叔俸祿養贍,一應上下人等,皆不許到門;三者,但知劉皇叔去向,不管千里萬里,便當辭去:三者缺一,斷不肯降。

張遼應諾,回見曹操(擅自做主,職場大忌也),先說降漢不降曹之事。

操認爲:操爲漢相,漢即操,此可從之(做事要頭腦清醒,不爲假象所惑 )。

遼又講第二項約定:二夫人慾請皇叔俸給,並上下人等不許到門。

操認爲:於皇叔俸內,更加倍與之,至於嚴禁內外,乃是家法,也可以答應(不以小利害大利,不以小局害大局)。

遼又講第三項約定:但知劉備信息,雖遠必往。

操搖首,不願同意。

遼認爲:劉備待雲長不過恩厚耳,曹操更施厚恩以結羽心,何憂雲長之不服也?(禮義成君子,君子未必須禮義,名利治小人,小人不可無名利)

操聽從張遼之言,願從關羽三項約定。

張遼再往山上回報關公,關公請曹操退軍,容羽入城見二嫂,告知其事,然後投降。

張遼再回,以此言報曹操,操即傳令,退軍。

荀彧恐關公有詐,操相信雲長必不失信,遂引軍退。

關公引兵入下邳,見人民安妥不動,徑到府中來見二嫂,甘、糜二夫人聽得關公到來,急出迎之。

關公將無奈投降曹操之事的來龍去脈詳說於二嫂,特來請示嫂嫂的主意(上聞下達, 淡泊明志)。

二夫人只是擔心:日後曹操不容關公去尋皇叔。

關公表示自有主張,二夫人也便不說什麼了,關公辭退,遂引數十騎來見曹操。

操自出轅門相接,關公下馬入拜,操慌忙答禮。

操設宴相待,次日班師還許昌。

關公收拾車仗,請二嫂上車,親自護車而行,操欲亂羽君臣之禮,使關公與二嫂共處一室。

關公秉燭立於戶外,自夜達旦,毫無倦色(人須有志氣、和氣與浩然之氣。志氣爲中,和氣爲表,內聖而外王)。

操見關公如此,愈加敬服,既到許昌,操撥一府與關公居住。

關公分一宅爲兩院,內門撥老軍十人把守,關公自居外宅。

二、“美髯公”的由來

操引關公朝見獻帝,帝命爲偏將軍。

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款待關羽,關羽將所送金銀和美女均送予嫂嫂。

操聞之,又歎服關公不已。

操見關公所穿綠錦戰袍已舊,即度羽身品,取異錦作戰袍一領相贈,關公受之,穿於衣底,仍用舊袍罩之。

操笑問關羽如此穿衣之故,關公言明:舊袍乃劉備所賜,羽穿之如見備面,不敢以曹操之新賜而忘備之舊賜,故穿於上(我有我的驕傲和堅持,不需要爲他人忍氣吞聲妥協退讓)。

操口雖稱羨,心實不悅。

操見關公有淚容,問其故,關公言明:二嫂思兄痛哭,不由羽心不悲。

操笑而寬解之,頻以酒相勸。

關公醉,自綽其髯,操問雲長髯有數乎?

關公實言:約數百根,每秋月約退三五根,冬月多以皁紗囊裹之,恐其斷也。

操以紗錦作囊,與關公護髯。

早朝見帝,帝見關公一紗錦囊垂於胸次,帝問之。

關公對答:羽髯頗長,曹操賜囊貯之。

帝令當殿披拂,過於羽腹,帝贊:真美髯公也!

因此人皆呼爲“美髯公”(名人說的話叫名言;普通人說的話,無論多麼有道理都是廢話)。

三、寶馬配英雄

曹操將呂布所騎赤兔馬並鞍轡送與關公,關公再拜稱謝。

操不解:操累送美女金帛,公未嘗下拜;今操贈馬,乃喜而再拜:何賤人而貴畜耶?

關公解釋:羽知此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備下落,可一日而見面矣。操愕然而悔。

操問張遼:操待雲長不薄,而云長常懷去心,何也?

遼往見關公,遼問關公:關公在曹操處,不曾落後?

關公表示:深感曹操厚意,心念劉備,未嘗去懷。

遼不解:劉備待關公,未必過於曹操,關公何故只懷去志?

關公解釋:羽固知操待關公甚厚,奈羽受劉備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必立效以報曹公,然後去耳。

遼問關公:倘劉備已棄世,關公何所歸乎?關公表示:願從於地下。

遼知公終不可留,乃告退,回見曹操,具以實告。

操感嘆關公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義士也!

荀彧寬慰:關公言立功方去,若不教關公立功,未必便去。

操然之。

四、不聽良言

袁紹欲進兵赴許都,便商議破曹之策。

田豐勸諫:前操攻徐州,許都空虛,不及此時進兵;今徐州已破,操兵方銳,未可輕敵。不如以久持之,待操有隙而後可動也。

紹因問劉備的意見,劉備卻表示:袁紹若不討之,恐失大義於天下(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不無道理)。

紹遂欲興兵,田豐又諫。

紹怒,田豐頓首言明:若不聽臣良言,出師不利。

紹大怒,欲斬之,劉備力勸,乃囚於獄中。

沮授見田豐下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乃會授宗族,盡散家財,與之訣,衆皆下淚送之。

紹遣大將顏良作先鋒,進攻白馬,沮授勸諫:顏良性狹,雖驍勇,不可獨任。

紹不聽,大軍進發至黎陽,東郡太守劉延告急許昌。

曹操急議興兵抵敵,關公聞知,遂見操請求參戰。

操婉拒,關公乃退。

五、關公再現高光

操引兵分三隊而行,先提五萬軍親臨白馬,靠土山扎住,見顏良前部精兵十萬,排成陣勢,操駭然,令呂布舊將宋憲出戰顏良。

宋憲領諾,戰不三合,顏良斬宋憲於陣前,魏續想爲宋憲報仇,操許之。

交馬一合,顏良劈魏續於馬下,徐晃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

諸將慄然,曹操收軍,良亦引軍退去。

程昱向曹操舉薦關羽來戰顏良,操恐關羽立了功便去。

昱分析:劉備若在,必投袁紹,今若使雲長破袁紹之兵,紹必疑劉備而殺之矣,備既死,雲長又安往乎?

操大喜,遂差人去請關公。

關公即入辭二嫂,二嫂希望關羽今此去,可打聽皇叔消息。

關公領諾而出,直至白馬來見曹操。

操講明情況,關公請求觀之,操置酒相待,忽報顏良搦戰。

操引關公上土山觀看,操與關公坐,諸將環立。

曹操對關公大讚河北人馬,關公認爲其如土雞瓦犬耳!

操又指認顏良給關公看,關公舉目一望,認爲顏良,如插標

賣首耳!

操勸關公不可輕視,關公起身許諾:去萬軍中取顏良首級,來獻曹操。

張遼提醒:軍中無戲言,雲長不可忽也。

關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鳳目圓睜(關公睜眼,果要殺人),蠶眉直豎,直衝彼陣。

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

顏良見關公衝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傳言:關羽與顏良的武藝本身不一定相差甚遠,只不過關羽的馬快,顏良沒來得及反應,所以纔會被關羽一招了結!),被雲長手起一刀,刺於馬下(青龍偃月刀,據說宋朝纔有之物。此處“刺”更應是槊、矛之類的冷兵器,刀用斬、砍、劈,方爲合適)。

關羽忽地下馬,割了顏良首級,拴於馬項之下,飛身上馬,提刀出陣,如入無人之境。

河北兵將大驚,不戰自亂。

曹軍乘勢攻擊,死者不可勝數,馬匹器械,搶奪極多。

關公縱馬上山,衆將盡皆稱賀。

關公獻首級於操前,操大加讚賞!

關公謙虛: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操大驚,告知衆人:今後如遇張翼德,不可輕敵,令寫於衣袍襟底以記之(好腦子不如爛筆頭)。

顏良敗軍奔回,半路迎見袁紹,報說被赤面長鬚使大刀一勇將,匹馬入陣,斬顏良

而去,因此大敗。

紹驚問:此人是誰?沮授指出:此必是劉劉備之弟關雲長也。

紹大怒,喚刀斧手推出劉備斬之(生死大事,豈可只聽一面之詞)。

預知劉備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十四回 時也運也 因小失大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一百十七回 兩帥不和 亮後難救國第二十八回 離營脫身 人才齊聚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十五回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七十四回 膿包毀敵手 關公巔峰刻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七十三回 經典套路 虎威仍在第四十六回 計來計往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三十二回 合則生 分則死第一百十七回 兩帥不和 亮後難救國第五十回 三笑一哭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四十一回 人心難得 戰神無敵第七十四回 膿包毀敵手 關公巔峰刻第六十七回 善惡終有報 兇勇止兒啼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五十八回 後生可畏第七十二回 人倒黴了 喝涼水都塞牙第三十四回 隨心所欲不逾矩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四十回 荊州變蛋糕 人人慾取之第十回 時勢變幻 第十一回 好人緣 知彼皆能救命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五十九回 多管齊下 移心患第八十二回 說服成敗 後浪兇猛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第八十二回 說服成敗 後浪兇猛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第一百十一回 諸葛亮轉世 諸葛誕忠勇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十四回 時也運也 因小失大第五十七回 此消彼長第七十八回 命運饒過誰第四十二回 大神顯聖 戰前謀算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三十三回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七十七回 人亡神不滅第九十二回 上兵伐謀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五十八回 後生可畏第六十三回 巧用預警 智取爲上第二十一回 義士脫困 人死物移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第一百十一回 諸葛亮轉世 諸葛誕忠勇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一百十一回 諸葛亮轉世 諸葛誕忠勇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七十六回 徐晃神威 關公末路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八十回 變天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九回 亂世見人性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十六回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一百十六回 合力伐蜀 蜀中孤撐第八十四回 火燒連營 智退追兵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七十八回 命運饒過誰第二十六回 有舍有得 初心不改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八十回 變天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三十六回 得心者遠勝得人者 第三十七回 高人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三十六回 得心者遠勝得人者 第三十七回 高人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第一百十六回 合力伐蜀 蜀中孤撐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三十回 此消彼長 以弱勝強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
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十四回 時也運也 因小失大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一百十七回 兩帥不和 亮後難救國第二十八回 離營脫身 人才齊聚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十五回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七十四回 膿包毀敵手 關公巔峰刻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七十三回 經典套路 虎威仍在第四十六回 計來計往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三十二回 合則生 分則死第一百十七回 兩帥不和 亮後難救國第五十回 三笑一哭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四十一回 人心難得 戰神無敵第七十四回 膿包毀敵手 關公巔峰刻第六十七回 善惡終有報 兇勇止兒啼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五十八回 後生可畏第七十二回 人倒黴了 喝涼水都塞牙第三十四回 隨心所欲不逾矩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四十回 荊州變蛋糕 人人慾取之第十回 時勢變幻 第十一回 好人緣 知彼皆能救命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五十九回 多管齊下 移心患第八十二回 說服成敗 後浪兇猛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第八十二回 說服成敗 後浪兇猛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第一百十一回 諸葛亮轉世 諸葛誕忠勇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十四回 時也運也 因小失大第五十七回 此消彼長第七十八回 命運饒過誰第四十二回 大神顯聖 戰前謀算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三十三回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七十七回 人亡神不滅第九十二回 上兵伐謀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五十八回 後生可畏第六十三回 巧用預警 智取爲上第二十一回 義士脫困 人死物移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第一百十一回 諸葛亮轉世 諸葛誕忠勇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一百十一回 諸葛亮轉世 諸葛誕忠勇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七十六回 徐晃神威 關公末路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八十回 變天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九回 亂世見人性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十六回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一百十六回 合力伐蜀 蜀中孤撐第八十四回 火燒連營 智退追兵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七十八回 命運饒過誰第二十六回 有舍有得 初心不改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八十回 變天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三十六回 得心者遠勝得人者 第三十七回 高人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三十六回 得心者遠勝得人者 第三十七回 高人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第一百十六回 合力伐蜀 蜀中孤撐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三十回 此消彼長 以弱勝強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