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

bookmark

一、孔明終出山

劉備訪孔明兩次不遇,欲再往訪之。

關公認爲:諸葛亮有虛名而無實學,故避而不敢見。

劉備則以“昔齊桓公欲見東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 常格不破,人才難得)爲鑑,堅持前往。

張飛則表示:若亮不來,只用一條麻繩縛將來(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劉備以“周文王謁姜子牙之事”爲鑑,教育張飛,表示張飛可以不去,備與關羽同去。

飛見兩位哥哥都去,飛也跟隨,劉備告誡飛:若同往,不可失禮。飛應諾。

離草廬半里之外,劉備便下馬步行,正遇諸葛均,劉備忙施禮,問詢臥龍的情況,均回答後,飄然自去(安能彎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張飛覺均無禮!劉備表示不可相強。

三人來到莊前叩門,童子開門出問。

劉備勞仙童轉報,童子表示:臥龍雖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晝寢未醒。

劉備表示:且休通報。分付關、張二人,只在門首等着。

劉備徐步而入,拱立階下,關、張在外立久,不見動靜,入見劉備猶然侍立。

張飛大怒,欲去屋後放一把火(跪着學藝,不能跪着教徒),雲長再三勸住,劉備仍命二人出門外等候。

臥龍翻身將起,忽又朝裡壁睡着,童子欲報。

劉備表示:且勿驚動。又立了一個時辰,孔明才醒。

童子報知劉備等候多時,孔明乃起身責備童子,遂轉入後堂。

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佛靠金裝,人靠衣裝,打扮也是很要緊的)。

劉備見孔明飄飄然有神仙之概,下拜言明拜訪之意。

孔明自謙一番,二人敘禮畢,分賓主而坐,童子獻茶。

茶罷,孔明再次自謙,劉備再三請孔明賜教。

孔明瞭解劉備之志後,分析天下大勢,爲備謀荊州、益州之地(傾聽是教養,慎言則是修養)。

言罷,命童子取出畫一軸,掛於中堂,對劉備介紹:此西川五十四州之圖也,劉備欲成霸業,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劉備可占人和。先取荊州爲家,後即取西川建基業,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中原也。(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劉備聞言,避席拱手謝: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皆漢室宗親,備不忍奪之。

孔明則表示:亮夜觀天象,劉表不久人世;劉璋非立業之主:久後必歸劉備。(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劉備聞言,頓首拜謝,劉備再次拜請孔明出山相助,孔明又一番自謙。

劉備泣言:臥龍不出,如蒼生何!孔明見備意甚誠(信人別信嘴,別輕易把信任交給不值得的人;交人要交心,別輕易傷害信任你的心。願你能用信任做武器,保護值得珍惜的人),表示願意效勞。

劉備大喜,遂命關、張入,拜獻金麻禮物,孔明固辭不受(無功不受祿)。

劉備言明:此非聘大賢之禮,但表備寸心耳。孔明方受(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孔明囑付諸葛均:均可躬耕於此,勿得荒蕪田畝。待亮功成之日,即當歸隱。(立身唯謹,避嫌疑,遠禍端,凡事預留退路,不思進,先思退。滿則自損,貴則自抑,所以能善保其身。)

劉備待孔明如師,食則同桌,寢則同榻(語爲才情,言顯心聲),終日共論天下之事。

孔明根據曹操於冀州作玄武池以練水軍,推知操必有侵江南之意,建議劉備密令人過江

探聽虛實。

劉備從之,使人往江東探聽。

二、孫曹不和

孫權自孫策死後,據住江東,廣納賢士,開賓館於吳會,命顧雍、張紘延接四方賓客。文武諸人,共相輔佐,由此江東稱得人之盛。

曹操破袁紹,遣使往江東,命孫權遣子入朝隨駕,權猶豫未決。

吳太夫人命周瑜、張昭等面議。

張昭言:此爲牽制諸侯之法也,若不令去,恐曹操興兵下江東,勢必危矣。

周瑜言:質一入,不得不與曹氏連和;操有命召,不得不往:如此,則見制於人也。不如勿遣,徐觀其變,別以良策御之。(需求萬變,努力不變,以不變應萬變;不棄自我,如此便好。)

吳太夫人贊同公瑾之言,權遂從其言,謝使者,不遣子。

自此曹操有下江南之意,但正值北方未寧,無暇南征。

三、巾幗不讓鬚眉

孫權引兵伐黃祖,權部將凌操,輕舟當先,殺入夏口,被黃祖部將甘寧一箭射死。

凌操子淩統,時年方十五歲,奮力往奪父屍而歸。

權見風色不利,收軍還東吳。

孫權弟孫翊爲丹陽太守,性剛好酒,醉後嘗鞭撻士卒。

丹陽督將嬀覽、郡丞戴員二人,常有殺翊之心,乃與翊從人邊洪結爲心腹,共謀殺翊(外賊易打,內奸難防)。

翊妻徐氏美而慧,極善卜《易》,是日卜一卦,其象大凶,勸翊勿出會客。

翊不從,遂與衆大會,至晚席散,邊洪帶刀跟出門外,即抽刀砍死孫翊。

嬀覽、戴員乃歸罪邊洪,斬之於市( 過河拆橋是本性, 卸磨殺驢無道德。)。

二人乘勢擄翊家資侍妾,嬀覽見徐氏美貌,欲收之。

徐氏表示:夫死未幾,待至晦日,設祭除服,然後成親未遲。

覽從之(斬草除根 —— 除惡務盡)。

徐氏乃密召孫翊心腹舊將孫高、傅嬰二人入府,泣告:嬀、戴二賊,謀殺孫翊,只歸罪邊洪,將翊家資童婢盡皆分去。嬀覽又欲強佔徐氏身,徐氏已詐許之,以安覽心(事緩則圓,人緩則安,語遲則貴)。請二人差人星夜報知吳侯,一面設密計以圖二賊。

言畢再拜,孫高、傅嬰皆泣表示:夫人所命,必效力!於是密遣心腹使者往報孫權。

至晦日,徐氏先召孫、傅二人,伏於密室韓幕之中,然後設祭於堂上。

至夜,徐氏遺婢妾請覽入府,設席堂中飲酒,飲既醉,徐氏乃邀覽入密室。

覽喜,乘醉而入,孫、傅二人即從幃幕中持刀躍出,嬀覽被傅嬰一刀砍倒在地,孫高再復一刀,登時殺死。徐氏復傳請戴員赴宴,員入府來,至堂中,亦被孫、傅二將所殺。

徐氏一面使人誅戮二賊家小及其餘黨;一面重穿孝服,將嬀覽、戴員首級,祭於孫翊靈

前。

孫權自領軍馬至丹陽,乃封孫高、傅嬰爲牙門將,令守丹陽,取徐氏歸家養老。

四、棄暗投明

孫權拜周瑜爲大都督,總統江東水陸軍馬。

權母吳太夫人病危,向周瑜、張昭二人囑咐:二人同心助孫權;又囑權:權事子布、公瑾以師傅之禮,不可怠慢。其死之後,事吳太夫人妹如事其,孫權之妹亦當恩養,擇佳婿以嫁之。

言訖遂終,孫權哀哭,具喪葬之禮。

孫權商議欲伐黃祖,張昭表示:居喪未及期年,不可動兵。

周瑜則主張:報仇雪恨,不待期年。

權猶豫未決,適平北都尉呂蒙入見,告權:有黃祖部將甘寧來降。

甘寧身世如下: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也;頗通書史,有氣力,好遊俠;嘗招合亡命,縱橫於江湖之中;腰懸銅鈴,人聽鈴聲,盡皆避之。又嘗以西川錦作帆幔,時人皆稱爲錦帆賊。後悔前非,改行從善,引衆投劉表。見表不能成事,即欲來投東吳,卻被黃祖留住在夏口,前東吳破祖時,祖得甘寧之力,救回夏口,仍待寧甚薄。都督蘇飛屢薦寧於祖。祖曰:寧乃劫江之賊,豈可重用!(英雄不問出處,富貴當思原由)寧因此懷恨。蘇飛知寧意,乃置酒邀寧到家,謂之曰:飛薦寧數次,奈祖不能用。日月逾邁,人生幾何,宜自遠圖。飛當保寧爲邾縣長,自作去就之計。寧因此得過夏口,欲投江東,恐江東恨寧救黃祖殺凌操之事。

呂蒙具言孫權求賢若渴,不記舊恨,況各爲其主,又何恨焉?(各謀其政,各爲其主)寧欣然引衆渡江,來見孫權。

孫權大喜,言:得興霸,破黃祖必矣。

遂命呂蒙引甘寧入見,參拜已畢,權表示:絕不記恨甘寧,並向寧請教破黃祖之策。

寧分析當時大勢:今漢祚日危,曹操終必篡竊,南荊之地操所必爭也。劉表無遠慮,表子又愚劣,不能承業傳基,孫權宜早圖之;若遲,則操先圖之矣。今宜先取黃祖,祖今年老昏邁,務於貨利;侵求吏民,人心皆怨;戰具不修,軍無法律。孫權若往攻之,祖勢必破。既破祖軍,鼓行而西,據楚關而圖巴、蜀,霸業可定也。(文武全才,胸懷天下,當敬之)

孫權對寧言論大加讚賞,遂命周瑜爲大都督,總水陸軍兵;呂蒙爲前部先鋒;董襲與甘寧爲副將;權自領大軍十萬,征討黃祖。

五、首戰告捷

黃祖得知,急聚衆商議,令蘇飛爲大將,陳就、鄧龍爲先鋒,盡起江夏之兵迎敵。

陳就、鄧龍各引一隊艨艟截住沔口,艨艟上各設強弓硬弩千餘張,將大索系定艨艟於水面上。

東吳兵至,艨艟上鼓響,弓弩齊發,兵不敢進,約退數裡水面。

甘寧對董襲言:事已至此,不得不進。(寧在一思進,莫在一思停)乃選小船百餘隻,手執銅刀,不避矢石,直至艨艟傍邊,砍斷大索,艨艟遂橫。

甘寧飛上艨艟,將鄧龍砍死。

陳就棄船而走,呂蒙見了,跳下小船,自舉櫓棹,直入船隊,放火燒船。

陳就急待上岸,呂蒙捨命趕到跟前,當胸一刀砍翻。

比及蘇飛引軍於岸上接應時,東吳諸將一齊上岸,勢不可當。

祖軍大敗,蘇飛落荒而走,被璋生擒過去,徑至船中來見孫權,權命左右以檻車囚之,待活捉黃祖,一併誅戮,催動三軍,不分晝夜,攻打夏口。

預知黃祖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八十五回 偷雞不成 協天子第十六回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第七十五回 關公療傷 東吳收地第一回 天下大亂 英雄出山第五十七回 此消彼長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六十三回 巧用預警 智取爲上第一百十六回 合力伐蜀 蜀中孤撐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第八十一回 仇上加仇 後生可畏第一百回 將帥不和 鬥法回師第一回 天下大亂 英雄出山第七十二回 人倒黴了 喝涼水都塞牙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五十九回 多管齊下 移心患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二十三回 敵友轉換 因小失大第五十一回 先禮後兵 禮尚往來第三十六回 得心者遠勝得人者 第三十七回 高人第一百八回 新人換舊人 失心喪命第八十五回 偷雞不成 協天子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六十八回 勇猛將士 稱王反被戲第一百九回 前方不分勝負 後院霸氣易主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五十回 三笑一哭第八十六回 不負使命 失把米第四十二回 大神顯聖 戰前謀算第七回 拉人打架 第八回 志莫能小第六十回 送蛋糕 誠對賊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一百十六回 合力伐蜀 蜀中孤撐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八十二回 說服成敗 後浪兇猛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八十一回 仇上加仇 後生可畏第十六回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一百回 將帥不和 鬥法回師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三十二回 合則生 分則死第四十六回 計來計往第十二回 天自有公 第十三回 命途多舛 人心善變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三十回 此消彼長 以弱勝強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六十二回 撕破臉皮 人心難測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五十三回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一百十二回 上下一心 各從其志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七十二回 人倒黴了 喝涼水都塞牙第一百十六回 合力伐蜀 蜀中孤撐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七十五回 關公療傷 東吳收地第一百十九回 亡國無憂 平穩過渡第九十二回 上兵伐謀第一百十九回 亡國無憂 平穩過渡第十二回 天自有公 第十三回 命途多舛 人心善變第三十四回 隨心所欲不逾矩第九十三回 收人收城 文戰計鬥第三回 虎狼之輩 禽獸不如 第四回 亂世無好人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五十三回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八十六回 不負使命 失把米第三回 虎狼之輩 禽獸不如 第四回 亂世無好人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六十回 送蛋糕 誠對賊第四十七回 準備就緒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三十四回 隨心所欲不逾矩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九十七回 再次出師 勝負參半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七十二回 人倒黴了 喝涼水都塞牙第七十四回 膿包毀敵手 關公巔峰刻第七十七回 人亡神不滅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八十六回 不負使命 失把米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二十六回 有舍有得 初心不改
第八十五回 偷雞不成 協天子第十六回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第七十五回 關公療傷 東吳收地第一回 天下大亂 英雄出山第五十七回 此消彼長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六十三回 巧用預警 智取爲上第一百十六回 合力伐蜀 蜀中孤撐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第八十一回 仇上加仇 後生可畏第一百回 將帥不和 鬥法回師第一回 天下大亂 英雄出山第七十二回 人倒黴了 喝涼水都塞牙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五十九回 多管齊下 移心患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二十三回 敵友轉換 因小失大第五十一回 先禮後兵 禮尚往來第三十六回 得心者遠勝得人者 第三十七回 高人第一百八回 新人換舊人 失心喪命第八十五回 偷雞不成 協天子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六十八回 勇猛將士 稱王反被戲第一百九回 前方不分勝負 後院霸氣易主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五十回 三笑一哭第八十六回 不負使命 失把米第四十二回 大神顯聖 戰前謀算第七回 拉人打架 第八回 志莫能小第六十回 送蛋糕 誠對賊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一百十六回 合力伐蜀 蜀中孤撐第三十一回 再而衰 滅後院之火第八十二回 說服成敗 後浪兇猛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八十一回 仇上加仇 後生可畏第十六回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一百回 將帥不和 鬥法回師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三十二回 合則生 分則死第四十六回 計來計往第十二回 天自有公 第十三回 命途多舛 人心善變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三十回 此消彼長 以弱勝強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六十二回 撕破臉皮 人心難測第八十八回 擒放孟獲第五十三回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一百十二回 上下一心 各從其志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七十二回 人倒黴了 喝涼水都塞牙第一百十六回 合力伐蜀 蜀中孤撐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七十五回 關公療傷 東吳收地第一百十九回 亡國無憂 平穩過渡第九十二回 上兵伐謀第一百十九回 亡國無憂 平穩過渡第十二回 天自有公 第十三回 命途多舛 人心善變第三十四回 隨心所欲不逾矩第九十三回 收人收城 文戰計鬥第三回 虎狼之輩 禽獸不如 第四回 亂世無好人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五十三回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八十六回 不負使命 失把米第三回 虎狼之輩 禽獸不如 第四回 亂世無好人第一百六回 功成身退 大權獨攬第六十回 送蛋糕 誠對賊第四十七回 準備就緒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三十四回 隨心所欲不逾矩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九十七回 再次出師 勝負參半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七十二回 人倒黴了 喝涼水都塞牙第七十四回 膿包毀敵手 關公巔峰刻第七十七回 人亡神不滅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八十六回 不負使命 失把米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二十六回 有舍有得 初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