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回 前方不分勝負 後院霸氣易主

bookmark

一、成功不可複製

蜀漢延熙十六年秋,將軍姜維起兵二十萬,令廖化、張翼爲左右先鋒,夏侯霸爲參謀,

張嶷爲運糧使,大兵出陽平關伐魏。

維與夏侯霸商議:今若再出,必又有準備,霸有何高見?

霸言:隴上諸郡,只有南安錢糧最廣,若先取之,足可爲本。曏者不克而還,蓋因羌兵不至,今可先遣人會羌人於隴右,然後進兵出石營,從董亭直取南安。

維大喜言:霸言甚妙!(人才到哪裡都受歡迎!)遂遣郤正爲使,齎金珠蜀錦入羌,結好羌王。

羌王迷當,得了禮物,便起兵五萬,令羌將俄何燒戈爲大先鋒,引兵南安來。

魏左將軍郭淮聞報,飛奏洛陽。

司馬師問諸將:誰敢去敵蜀兵?輔國將軍徐質言:質願往。

師素知徐質英勇過人,即令徐質爲先鋒,令司馬昭爲大都督,領兵望隴西進發。

軍至董亭,正遇姜維,徐質使開出大斧,出馬挑戰,蜀陣中廖化出迎,戰不數合,化拖刀敗回。

張翼縱馬挺槍而迎,戰不數合,又敗入陣,徐質驅兵掩殺,蜀兵大敗,退三十餘里。

司馬昭亦收兵回,各自下寨。

姜維與夏侯霸商議:徐質勇甚,當以何策擒之?霸言:來日詐敗,以埋伏之計勝之。

維言:維見魏兵累次斷維糧道,今卻用此計誘之,可斬徐質矣。(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遂喚廖化分付,又喚張翼分付;二人領兵去了。

一面令軍士於路撒下鐵蒺藜,寨外多排鹿角,示以久計。

徐質連日引兵搦戰,蜀兵不出,哨馬報司馬昭言:蜀兵在鐵籠山後,用木牛流馬搬運糧草,以爲久計,只待羌兵策應。

昭喚徐質言:昔日所以勝蜀者,因斷蜀糧道也(成功是不可以複製的!)。今蜀兵在鐵

籠山後運糧,質今夜引兵五千,斷蜀糧道,蜀兵自退矣。

徐質領令,引兵望鐵籠山來,魏兵一聲喊起,徐質當先攔住。

蜀兵盡棄糧草而走,質分兵一半,押送糧草回寨,自引兵一半追來。

追不到十里,前面車仗橫截去路,質令軍士下馬拆開車仗,見兩邊忽然火起。

質急勒馬回走,後面山僻窄狹處,亦有車仗截路,火光迸起,質等冒煙突火,縱馬而出。

一聲炮響,兩路軍殺來:左有廖化,右有張翼,大殺一陣,魏兵大敗。

徐質奮死隻身而走,正奔走間,前面一枝兵殺到,乃姜維也。

質大驚無措,被維一槍刺倒座下馬,徐質跌下馬來,被衆軍亂刀砍死。

質所分一半押糧兵,亦被夏侯霸所擒,盡降其衆。

霸將魏兵衣甲馬匹,令蜀兵穿了,就令騎坐,打着魏軍旗號,從小路徑奔回魏寨來(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爲有處有還無)。

魏軍見本部兵回,開門放入,蜀兵就寨中殺起。

司馬昭大驚,慌忙上馬走時,前面廖化殺來,昭不能前進,急退時,姜維引兵從小路殺到。

昭四下無路,只得勒兵上鐵籠山據守。

鐵籠山只有一條路,四下皆險峻難上;其上惟有一泉,止夠百人之飲,此時昭手下有六千人,被姜維絕其路口,山上泉水不敷,人馬枯渴。

昭仰天長嘆言:昭死於此地矣!主簿王韜言:昔日耿恭受困,拜井而得甘泉,昭何不效之?

wWW ¸ttКan ¸¢ O

昭從韜言,遂上山頂泉邊,再拜而祝,祝畢,泉水涌出,取之不竭,因此人馬不死。

姜維在山下困住魏兵,謂衆將言:今司馬昭必被維擒矣。

二、半斤八兩

郭淮聽知司馬昭困於鐵籠山上,欲提兵來。

陳泰言:可先令人詐降羌人,於中取事;若退了此兵,方可救鐵籠之圍。

郭淮從之,遂令陳泰引五千兵,徑到羌王寨內,泣拜言:郭淮妄自尊大,常有殺泰之心,故來投降。郭淮軍中虛實,泰俱知之。只今夜願引一軍前去劫寨,便可成功,如兵到魏寨,自有內應。

迷當大喜,遂令俄何燒戈同陳泰來劫魏寨,俄何燒戈教泰降兵在後,令泰引羌兵爲前部(降兵在前,方有意義;身後一定要留給兄弟!)。

是夜二更,竟到魏寨,寨門大開,陳泰一騎馬先入,俄何燒戈驟馬挺槍入寨之時,連人帶馬,跌在陷坑裡。

陳泰兵從後面殺來,郭淮從左邊殺來,羌兵大亂,死者無數,生者盡降,俄何燒戈自刎而死(自刎,示大義,滅勇氣也!)。

郭淮、陳泰引兵直殺到羌人寨中,迷當大王被魏兵生擒活捉,來見郭淮。

淮慌下馬,親去迷當縛,用好言撫慰:朝廷素以迷當爲忠義,今何故助蜀人也?迷當慚

愧伏罪。

淮乃說迷當言:迷當今爲前部,去解鐵籠山之圍,退了蜀兵,淮奏準芳,自有厚賜。

迷當從之,遂引羌兵在前,魏兵在後,徑奔鐵籠山。

時值三更,先令人報知姜維,維大喜,教請入相見。

魏兵多半雜在羌人部內(多半雜在降兵之內,既可以混淆視聽,又可以防止降兵反叛!);行到蜀寨前,維令大兵皆在寨外屯紮,迷當引百餘人到中軍帳前。

姜維、夏侯霸二人出迎,魏將不等迷當開言,就從背後殺將起來。

維大驚,急上馬而走,羌、魏之兵,一齊殺入,蜀兵四分五落,各自逃生。

維手無器械,腰間止有一副弓箭,走得慌忙,箭皆落了,只有空壺(戰場之上,軍械不全,敢稱戎馬一生否?)。

維望山中而走,背後郭淮引兵趕來,見維手無寸鐵,乃驟馬挺槍追之。

看看至近,維虛拽弓弦,連響十餘次,淮連躲數番,不見箭到,知維無箭,乃掛住鋼槍,拈弓搭箭射之。

維急閃過,順手接了,就扣在弓弦上,待淮追近,望面門上盡力射去,淮應弦落馬(命運就是這樣的猝不及防!)。

維勒回馬來殺郭淮,魏軍驟至,維下手不及,只掣得淮槍而去。

魏兵不敢追趕,急救淮歸寨,血流不止而死。

司馬昭下山引兵追趕,半途而回。

夏侯霸隨後逃至,與姜維一齊奔走。

維折了許多人馬,一路收扎不住,自回漢中(一觸即潰,蠢材也!)。

雖然兵敗,卻射死郭淮,殺死徐質,挫動魏國之威,將功補罪。

司馬昭犒勞羌兵,發遣回國去訖,班師還洛陽,與兄司馬師專制朝權,羣臣莫敢不服。

三、歷史重演

魏主曹芳每見師入朝,戰慄不已,如針刺背。

一日,芳設朝,見師帶劍上殿,慌忙下榻迎之。

師笑言:豈有君迎臣之禮也,請芳穩便。

須臾,羣臣奏事,司馬師俱自剖斷,並不啓奏魏主(嘴上說不,身體卻很誠實!)。

少時朝退,師昂然下殿,乘車出內,前遮後擁,不下數千人馬。

芳退入後殿,顧左右止有三人:乃太常夏侯玄,中書令李豐,光祿大夫張緝,緝乃張皇

後之父,曹芳之皇丈也。

芳叱退近侍,同三人至密室商議。

芳執張緝之手而哭言:司馬師視芳如小兒,覷百官如草芥,社稷早晚必歸師矣!言訖大哭(又一個漢獻帝!)。

李豐奏言:豐雖不才,願以芳之明詔,聚四方之英傑,以剿師。

夏侯玄奏言:願同奉詔討之。芳言:但恐不能耳。

三人哭奏言:其等誓當同心滅賊,以報芳!

芳寫了血詔,(歷史總是如此的相似!)授與張緝,乃囑言:芳祖武皇帝誅董承,蓋爲機事不密也,豐等須謹細,勿泄於外。

豐言:豐等非董承之輩,司馬師安比武祖也?芳勿疑。

三人辭出,至東華門左側,正見司馬師帶劍而來,從者數百人,皆持兵器。

三人立於道傍。

師問:豐三人退朝何遲?李豐言:芳在內廷觀書,豐三人侍讀故耳。

師問:所看何書?豐言:乃夏、商、週三代之書也。

師問:芳見此書,問何故事?豐言:芳所問伊尹扶商、周公攝政之事,豐等皆奏言:今司馬大將軍,即伊尹、周公也。

師冷笑言:豐心實指師爲王莽、董卓!

三人皆言:豐等皆師門下之人,安敢如此?

師大怒言:豐等乃口諛之人!適間與芳在密室中所哭何事?三人言:實無此狀。

師叱言:豐三人淚眼尚紅,如何抵賴!

夏侯玄知事已泄,乃厲聲大罵言:玄等所哭者,爲師威震師主,將謀篡逆耳!師大怒,

叱武士捉夏侯玄。

玄揎拳裸袖,徑擊司馬師(匹夫之勇也!),卻被武士擒住。

師令將各人搜檢,於張緝身畔搜出一龍鳳汗衫,上有血字,左右呈與司馬師。

師視之,乃密詔也。

詔言:司馬師弟兄,共持大權,將圖篡逆。所行詔制,皆非朕意。各部官兵將士,可同

仗忠義,討滅賊臣,匡扶社稷。功成之日,重加爵賞。

司馬師看畢,勃然大怒言:輯等正欲謀害師兄弟!遂令將三人腰斬於市,滅其三族(又一個曹操!)。

三人罵不絕口,比臨東市中,牙齒盡被打落,各人含糊數罵而死。

師直入後宮,魏主曹芳正與張皇后商議此事。

皇后言:內廷耳目甚多,倘事泄露,必累後矣!正言間,忽見師入,皇后大驚。

師按劍謂芳言:今反以恩爲仇,以功爲過,欲與二三小臣,謀害師兄弟,何也?

芳言:芳無此心。師袖中取出汗衫,擲之於地言:此誰人所作耶!

芳魂飛天外,戰慄而答:此皆爲他人所逼故也,芳豈敢興此心?

師問:妄誣大臣造反,當加何罪?芳跪告言:芳合有罪,望師恕之!

師言:芳請起,國法未可廢也。乃指張皇后言:此是張緝之女,理當除之!

芳大哭求免,師不從,叱左右將張後捉出,至東華門內,用白練絞死(傳言:兩晉之後再無歷史!如今看來,三國未完已開始重複了!)。

四、再易主

次日,司馬師大會羣臣言:芳罪甚於漢之昌邑,不能主天下,師謹按伊尹、霍光之法,別立新君,以保社稷,以安天下,如何?

衆皆應言:師行伊、霍之事,所謂應天順人,誰敢違命?(“人心所向”乎?)

師遂同多官入永寧宮,奏聞太后。

太后問:師欲立何人爲君?師言:師觀彭城王曹據,聰明仁孝,可以爲天下之主。

太后言:今有高貴鄉公曹髦,乃文皇帝之孫,此人溫恭克讓,可以立之。師等大臣,從長計議。

司馬師宗叔司馬孚(河內名門“司馬氏”的代表人物,司馬防生有八子,人稱“司馬八達”,晉宣帝司馬懿爲其次子。)奏言:太后之言是也,便可立之。

師遂遣使往元城召高貴鄉公,請太后升太極殿,召芳責之言:芳不可承天下,當納下璽綬,復齊王之爵,目下起程,非宣召不許入朝。

芳泣拜太后,納了國寶,乘王車大哭而去,只有數員忠義之臣,含淚而送。

高貴鄉公曹髦,字彥士,乃文帝之孫,東海定王霖之子也。

當日,司馬師以太后命宣至,文武官僚備鑾駕於西掖門外拜迎,髦慌忙答禮。

太尉王肅言:髦不當答禮。

髦問:髦亦人臣也,安得不答禮乎?文武扶髦上輦入宮,髦辭言:太后詔命,不知爲何,髦安敢乘輦而入?遂步行至太極東堂。

司馬師迎着,髦先下拜,師急扶起,問候已畢,引見太后。

後言:後見髦年幼時,有帝王之相;髦今可爲天下之主:務須恭儉節用,布德施仁,勿辱先帝也。

髦再三謙辭,師令文武請髦出太極殿,是日立爲新君,改嘉平六年爲正元元年,大赦天下,假大將軍司馬師黃鉞,入朝不趨,奏事不名,帶劍上殿(又看到了曹操的影子!)。

文武百官,各有封賜。

正元二年春正月,有細作飛報,說鎮東將軍毋丘儉、揚州刺史文欽,以廢主爲名,起兵

前來,司馬師大驚。

未知如何迎敵,且看下文分解。

第五十六回 “傻子”很稀缺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七十三回 經典套路 虎威仍在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第二十回 大勝而歸 禍起蕭牆第六十三回 巧用預警 智取爲上第五十三回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第五十六回 “傻子”很稀缺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三回 虎狼之輩 禽獸不如 第四回 亂世無好人第二十八回 離營脫身 人才齊聚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九回 亂世見人性第一百回 將帥不和 鬥法回師第六十六回 要賬難 後院煩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八十回 變天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三十三回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八十回 變天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十五回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第四十六回 計來計往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七回 拉人打架 第八回 志莫能小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一回 天下大亂 英雄出山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九十三回 收人收城 文戰計鬥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二十一回 義士脫困 人死物移第八十五回 偷雞不成 協天子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五十七回 此消彼長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六十六回 要賬難 後院煩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七十三回 經典套路 虎威仍在第一百四回 死諸葛 活司馬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第六十回 送蛋糕 誠對賊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八十四回 火燒連營 智退追兵第三十四回 隨心所欲不逾矩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六十六回 要賬難 後院煩第三十三回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四十二回 大神顯聖 戰前謀算第二十三回 敵友轉換 因小失大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八十二回 說服成敗 後浪兇猛第一百十四回 半途而廢 再做曹操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九十一回 消長無常第六十三回 巧用預警 智取爲上第三十二回 合則生 分則死第八十四回 火燒連營 智退追兵第七回 拉人打架 第八回 志莫能小第八十六回 不負使命 失把米第八十二回 說服成敗 後浪兇猛第一百十一回 諸葛亮轉世 諸葛誕忠勇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七十八回 命運饒過誰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五十回 三笑一哭第十二回 天自有公 第十三回 命途多舛 人心善變第四十六回 計來計往第六十六回 要賬難 後院煩第九十三回 收人收城 文戰計鬥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九十回 孟獲終服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
第五十六回 “傻子”很稀缺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七十三回 經典套路 虎威仍在第二十四回 天意難測 第二十五回 降漢 高光第二十回 大勝而歸 禍起蕭牆第六十三回 巧用預警 智取爲上第五十三回 東邊日出西邊雨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一百二回 六出師 敗少勝多第五十六回 “傻子”很稀缺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三回 虎狼之輩 禽獸不如 第四回 亂世無好人第二十八回 離營脫身 人才齊聚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六十九回 高人典範 書生造反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九回 亂世見人性第一百回 將帥不和 鬥法回師第六十六回 要賬難 後院煩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八十回 變天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三十五回 一個好漢三個幫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三十三回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八十回 變天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十五回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第四十六回 計來計往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七回 拉人打架 第八回 志莫能小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一回 天下大亂 英雄出山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九十三回 收人收城 文戰計鬥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二十一回 義士脫困 人死物移第八十五回 偷雞不成 協天子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五十七回 此消彼長第四十三回 吳地分歧 第四十四回 吳決意抗曹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六十六回 要賬難 後院煩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七十三回 經典套路 虎威仍在第一百四回 死諸葛 活司馬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第六十回 送蛋糕 誠對賊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八十四回 火燒連營 智退追兵第三十四回 隨心所欲不逾矩第九十五回 棋逢對手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六十六回 要賬難 後院煩第三十三回 得人心者得天下第四十二回 大神顯聖 戰前謀算第二十三回 敵友轉換 因小失大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八十二回 說服成敗 後浪兇猛第一百十四回 半途而廢 再做曹操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九十一回 消長無常第六十三回 巧用預警 智取爲上第三十二回 合則生 分則死第八十四回 火燒連營 智退追兵第七回 拉人打架 第八回 志莫能小第八十六回 不負使命 失把米第八十二回 說服成敗 後浪兇猛第一百十一回 諸葛亮轉世 諸葛誕忠勇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七十八回 命運饒過誰第三十八回 孔明出山 江東人傑第五十回 三笑一哭第十二回 天自有公 第十三回 命途多舛 人心善變第四十六回 計來計往第六十六回 要賬難 後院煩第九十三回 收人收城 文戰計鬥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九十回 孟獲終服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