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

一、狐狸對豬頭

司馬懿聞曹爽同弟曹羲、曹訓、曹彥並心腹何晏,鄧颺、丁謐、畢軌、李勝等及御林軍,隨魏主曹芳,出城謁明帝墓,就去畋獵。

懿大喜,即到省中,令司徒高柔,假以節鉞行大將軍事,先據曹爽營,又令太僕王觀行中領軍事,據曹羲營。

懿引舊官入後宮奏郭太后,言爽背先帝託孤之恩,奸邪亂國,其罪當廢。

郭太后大驚問:芳在外,如之奈何?懿言:懿有奏天子之表,誅奸臣之計,太后勿憂。

太后懼怕,只得從之。

懿急令太尉蔣濟、尚書令司馬孚,一同寫表,遣黃門齎出城外,徑至帝前申奏,懿自引大軍據武庫。

人報知曹爽家,爽妻劉氏喚守府官問:今爽在外,仲達起兵何意?

守門將潘舉言:夫人勿驚,舉去問來。乃引弓弩手數十人,登門樓望之。

正見司馬懿引兵過府前,舉令人亂箭射下,懿不得過。

偏將孫謙在後止之言:懿爲國家大事,休得放箭。連止三次,舉方不射。

司馬昭護父司馬懿而過,引兵出城屯於洛河,守住浮橋。

曹爽手下司馬魯芝,見城中事變,來與參軍辛敞商議:今仲達如此變亂,將如之何?敞

言:可引本部兵出城去見芳。

芝然敞言,敞急入後堂。

敞姊辛憲英見之,問:敞有何事,慌速如此?敞告言:芳在外,懿閉了城門,必將謀逆。

憲英言:司馬懿未必謀逆,特欲殺曹爽耳。敞驚言:此事未知如何?

憲英言:曹爽非司馬懿之對手,必然敗矣。敞言:今魯芝教敞同去,未知可去否?

憲英言:職守,人之大義也(盡忠職守,分內之事!)。凡人在難,猶或恤之,執鞭而棄其事,不祥莫大焉。

敞從英言,乃與魯芝引數十騎,斬關奪門而出。

人報知司馬懿,懿恐桓範亦走,急令人召之。

範與範子商議,範子言:車駕在外,不如南出。

範從子言,乃上馬至平昌門,城門已閉,把門將乃桓範舊吏司蕃也。

範袖中取出一竹版言:太后有詔,可即開門。司蕃言:請詔驗之。

範叱言:蕃是範故吏,何敢如此!(凡事不按常理,必有蹊蹺!)蕃只得開門放出。

範出的城外,喚司蕃言:懿造反,蕃可速隨範去。蕃大驚,追之不及。

人報知司馬懿,懿大驚問:智囊泄矣!如之奈何?

蔣濟言:駑馬戀棧豆(劣等的馬匹貪戀馬廄裡面的豆子,其實是比喻目光短淺的人喜歡貪戀眼前的小利益,表明這個人沒有遠大的目標,就像是井底之蛙,具有很強的諷刺意味。),必不能用也。

懿乃召許允、陳泰言:允、泰去見曹爽,說懿別無他事,只是削爽兄弟兵權而已。

許、陳二人去了。

又召殿中校尉尹大目至,令蔣濟作書,與目持去見爽。

懿分付言:目與爽厚,可領此任。目見爽,說懿與蔣濟指洛水爲誓,只因兵權之事,別無他意。

尹大目依令而去,曹爽正飛鷹走犬之際,報城內有變,太傅有表,爽大驚,幾乎落馬。

黃門官捧表跪於天子之前,爽接表拆封,令近臣讀之。

表略言:徵西大都督、太傅臣司馬懿,誠惶誠恐,頓首謹表:懿昔從遼東還,睿詔芳與曹詢及懿等,升御牀,把懿臂,深以後事爲念。今大將軍曹爽,背棄顧命,敗亂國典;內則僭擬,外專威權;以黃門張當爲都監,專共交關;看察至尊,候伺神器;離間二宮,傷害骨肉;天下洶洶,人懷危懼:此非睿詔芳及囑懿之本意也。懿雖朽邁,敢忘往言?太尉臣濟、尚書令臣孚等,皆以爽爲有無君之心,兄弟不宜典兵宿衛。奏永寧宮,皇太后令敕懿如奏施行。懿輒敕主者及黃門令,罷爽、羲、訓吏兵,以侯就第,不得逗留,以稽車駕;敢有稽留,便以軍法從事。懿輒力疾將兵,屯於洛水浮橋,伺察非常。謹此上聞,伏於聖聽。

魏主曹芳聽畢,乃喚曹爽問:懿之言若此,爽如何裁處?

爽手足失措,回顧二弟問:爲之奈何?

羲言:司馬懿譎詐無比,諸葛亮尚不能勝,況羲兄弟乎?不如自縛見之,以免一死。

言未畢,參軍辛敞、司馬魯芝到。

爽問之,二人告言:城中把得鐵桶相似,太傅引兵屯於洛水浮橋,勢將不可復歸,宜早定大計。

正言間,司農桓範驟馬而至,謂爽言:懿已變,爽何不請方幸許都,調外兵以討司馬懿耶?

爽言:爽等全家皆在城中,豈可投他處求援?(投鼠忌器!)

範言:今爽身隨芳,號令天下,誰敢不應?豈可自投死地乎?

爽聞言不決,惟流涕而已(猶豫不決,唯哭耳,無能之輩也!)。

範又言:此去許都,不過中宿(中途投宿;中途住宿之所;次夜;古天文學將二十八宿分爲四方,每方各七宿,其居中一宿稱中宿;半夜。)。城中糧草,足支數載,今爽別營兵

馬,近在闕南,呼之即至,大司馬之印,範將在此,爽可急行,遲則休矣!

爽言:多官勿太催逼,待爽細細思之。

少頃,侍中許允、尚書陳泰至,二人告言:懿只爲爽權重,不過要削去兵權,別無他意。爽可早歸城中。

爽默然不語。

又只見殿中校尉尹大目到,目言:懿指洛水爲誓,並無他意,有蔣太尉書在此,爽可削去兵權,早歸相府。(繳械投降乎?)

爽信爲良言。

桓範又告言:事急矣,休聽外言而就死地!是夜,曹爽意不能決,自黃昏直流淚到曉,終是狐疑不定。

桓範入帳催之問:爽思慮一晝夜,何尚不能決?爽擲劍而嘆言:爽不起兵,情願棄官,但爲富家翁足矣!(胸無大志,草包也!)

範大哭,出帳言:曹子丹以智謀自矜!今兄弟三人,真豚犢耳!痛哭不已。

許允、陳泰令爽先納印綬與司馬懿,爽令將印送去,主簿楊綜扯住印綬而哭言:爽今日舍兵權自縛去降,不免東市受戮也!(先見之明也!)

爽言:懿必不失信於爽。(如此信任敵手,怪哉?)曹爽將印綬與許、陳二人,先齎與司馬懿。

衆軍見無將印,盡皆四散,爽手下只有數騎官僚。

到浮橋時,懿傳令,教曹爽兄弟三人,且回私宅,餘皆發監,聽候敕旨。

爽等入城時,並無一人侍從。

桓範至浮橋邊,懿在馬上以鞭指之問:桓大夫何故如此?範低頭不語,入城而去。

司馬懿請駕拔營入洛陽,曹爽兄弟三人回家之後,懿用大鎖鎖門,令居民八百人圍守爽宅。

曹爽心中憂悶。

羲謂爽言:今家中乏糧,爽可作書與懿借糧,如肯以糧借爽,必無相害之心。爽乃作書令人持去。

司馬懿覽畢,遂遣人送糧一百斛,運至曹爽府內。

爽大喜言:司馬懿本無害爽之心也!遂不以爲憂。

司馬懿先將黃門張當捉下獄中問罪,當言:非當一人,更有何晏、鄧颺、李勝、畢軌,丁謐等五人,同謀篡逆。

懿取了張當供詞,捉何晏等勘問明白:皆稱三月間欲反。懿用長枷釘了。

城門守將司蕃告稱:桓範矯詔出城,口稱懿謀反。

懿言:誣人反情,抵罪反坐。亦將桓範等皆下獄,然後押曹爽兄弟三人並一干人犯,皆斬於市曹,滅其三族,其家產財物,盡抄入庫(勝者王侯,敗者賊寇!)。

曹爽從弟文叔之妻,乃夏侯令女也:早寡而無子,其父欲改嫁之,女截耳自誓。

及爽被誅,其父復將嫁之,女又斷去其鼻。

其家驚惶,謂之言:人生世間,如輕塵棲弱草,何至自苦如此?且夫家又被司馬氏誅戮已盡,守此欲誰爲哉?

女泣言:其聞仁者不以盛衰改節,義者不以存亡易心。曹氏盛時,尚欲保終;況今滅亡,何忍棄之?此禽獸之行,其豈爲乎!(貞潔烈女也!)

懿聞而賢之,聽使乞子以養,爲曹氏後。

司馬懿斬了曹爽,太尉蔣濟言:尚有魯芝、辛敞斬關奪門而出,楊綜奪印不與,皆不可縱。

懿言:彼各爲其主,乃義人也。(義士,當敬之!)遂復各人舊職。

辛敞嘆言:敞若不問於姊,失大義矣!

司馬懿饒了辛敞等,仍出榜曉諭:但有曹爽門下一應人等,盡皆免死(首惡必辦,脅從不問);有官者照舊復職。

軍民各守家業,內外安堵,何、鄧二人死於非命,果應管輅之言。

魏主曹芳封司馬懿爲丞相,加九錫。

懿固辭不肯受,芳不準,令父子三人同領國事。

二、無奈投敵

懿忽然想起:曹爽全家雖誅,尚有夏侯玄守備雍州等處,系爽親族,倘驟然作亂,如何提備?必當處置。

即下詔遣使往雍州,取徵西將軍夏侯玄赴洛陽議事。

玄叔夏侯霸聽知大驚,便引本部三千兵造反。

鎮守雍州刺史郭淮,即率本部兵來,與夏侯霸交戰。

淮出馬大罵言:霸既是大魏皇族,芳又不曾虧霸,何故背反?

霸亦罵言:霸祖父於國家多建勤勞,今司馬懿何等匹夫,滅霸兄曹爽宗族,又來取霸,早晚必思篡位,霸仗義討賊,何反之有?

淮大怒,挺槍驟馬,直取夏侯霸。

霸揮刀縱馬來迎,戰不十合,淮敗走,霸隨後趕來,後軍吶喊,霸急回馬時,陳泰引兵殺來。

郭淮復回,兩路夾攻,霸大敗而走,遂投漢中來降後主。

有人報與姜維,維令人體訪得實,方教入城,霸拜見畢,哭告前事。

維言:昔微子去周(商帝乙的長子微子啓,是商紂王的哥哥,他看到紂王十分無道,屢次規勸他,紂王十分惱怒,但是又不好殺自己哥哥。微子啓沒有辦法,只好把商朝祖先的牌位全部帶走,離開了商紂王,投奔周武王,這就是著名的“微子去殷”的故事,周武王攻滅商朝後,微子啓得到了優厚的待遇,他被周武王封於宋,爵位是公爵。),成萬古之名:霸能匡扶漢室,無愧古人也。遂設宴相待。

維就席問:今司馬懿父子掌握重權,有窺蜀國之志否?

霸言:懿方圖謀逆,未暇及外,魏國新有二人,若使領兵馬,實吳、蜀之大患也(內部人員,方知要害所在!)。

維問:二人是誰?

霸告言:一人現爲秘書郎,乃潁川長社人,姓鍾,名會,字士季,太傅鍾繇之子,幼有膽智。繇嘗率二子見文帝,會時年七歲,其兄毓年八歲。毓見帝惶懼,汗流滿面。帝問毓:毓何以汗?毓對言:戰戰惶惶,汗出如漿。帝問會言:會何以不汗?會對言:戰戰慄慄,汗不敢出。帝獨奇之,及稍長,喜讀兵書,深明韜略;司馬懿與蔣濟皆奇其才。一人現爲掾吏,

乃義陽人也,姓鄧,名艾,字士載,幼年失父,素有大志,但見高山大澤,輒窺度指畫,何

處可以屯兵,何處可以積糧,何處可以埋伏。人皆笑之,獨司馬懿奇其才,遂令參贊軍機。

艾爲人口吃,每奏事必稱艾艾。懿戲謂言:艾稱艾艾,當有幾艾?艾應聲言:鳳兮鳳兮,故

是一鳳。艾資性敏捷,大抵如此。此二人深可畏也。

維笑言:量此孺子,何足道哉!(若輕人,即有無量無邊罪!)姜維引夏侯霸至成都,入見後主。

三、出師不利

維奏言:維願領王師,即以霸爲嚮導官,克服中原,重興漢室:以報禪之恩,以終亮之志。

尚書令費禕諫言:蔣琬、董允皆相繼而亡,內治無人,伯約只宜待時,不宜輕動。

維言:不然,人生如白駒過隙,何日恢復中原乎?

禕又言:孫子云:知彼知己,百戰百勝。禕等皆不如亮遠甚,亮尚不能恢復中原,何況

禕等?

維言:維深知羌人之心,今若結羌人爲援,雖未能克復中原,自隴而西,可斷而有也。

後主言:維既欲伐魏,可盡忠竭力,勿墮銳氣,以負禪命。(仁主之語也!)

姜維領敕辭朝,同夏侯霸徑到漢中,計議起兵。

維言:可先遣使去羌人處通盟,然後出西平,近雍州。維等盡發糧草於川口,依亮舊制,次第進兵。(傳言:諸葛亮五次北伐是將戰場放在蜀外,姜維九伐中原是將戰場放在蜀內,致使蜀內受戰爭之苦,蜀國消耗巨大,國力衰敗!)

是年秋八月,先差蜀將句安、李歆同引一萬五千兵,往麴山前連築二城:句安守東城,

李歆守西城。

早有細作報與雍州刺史郭淮,淮一面申報洛陽,一面遣副將陳泰引兵五萬,來與蜀兵交戰。

句安、李歆各引一軍出迎,因兵少不能抵敵,退入城中。

泰令兵四面圍住攻打,又以兵斷其漢中糧道,句安、李歆城中糧缺。

郭淮自引兵亦到,看了地勢,回到寨中,乃與陳泰計議:此城山勢高阜,必然水少,須出城取水;若斷其上流,蜀兵皆渴死矣。遂令軍士掘土堰斷上流,城中果然無水。

李歆引兵出城取水,雍州兵圍困甚急,歆死戰不能出,只得退入城去。

句安城中亦無水,乃會了李歆,引兵出城,並在一處,大戰良久,又敗入城去。

軍士枯渴,安與歆言:姜維之兵,至今未到,不知何故。

歆言:歆當捨命殺出求救。遂引數十騎,開了城門,殺將出來。

雍州兵四面圍合,歆奮死衝突,方纔得脫,只落得獨自一人,身帶重傷,餘皆沒於亂軍之中。

是夜天降大雪,因此城內蜀兵分糧化雪而食。

李歆撞出重圍,從西山小路行了兩日,正迎着姜維人馬。

歆下馬伏地告言:麴山二城,皆被魏兵圍困,絕了水道,幸得天降大雪,因此化雪度日,甚是危急。

維言:爲聚羌兵未到,因此誤了。(打臉不?)遂令人送李歆入川養病。

維問夏侯霸:羌兵未到,魏兵圍困麴山甚急,霸有何高見?

霸言:若等羌兵到,麴山二城皆陷矣,維可引兵徑往牛頭山,抄在雍州之後:郭淮、陳泰必回救雍州,則麴山之圍自解矣。(圍魏救趙!)

維大喜言:此計最善!姜維引兵望牛頭山而去。

陳泰見李歆殺出城去了,乃謂郭淮言:李歆若告急於姜維,姜維料泰大兵皆在麴山,必抄牛頭山襲泰之後。淮可引一軍去取洮水,斷絕蜀兵糧道;泰分兵一半,徑往牛頭山擊之。維若知糧道已絕,必然自走矣。(計毒莫過於斷糧)

郭淮從之,遂引一軍暗取洮水,陳泰引一軍徑往牛頭山來。

姜維兵至牛頭山,報說魏兵截住去路,維慌忙自到軍前視之。

陳泰大喝言:維欲襲泰雍州!泰已等候多時了!

維大怒,挺槍縱馬,直取陳泰,泰揮刀而迎,戰不三合,泰敗走,維揮兵掩殺。

雍州兵退回,佔住山頭,維收兵就牛頭山下寨,維每日令兵搦戰,不分勝負。

夏侯霸謂姜維言:連日交戰,乃誘兵之計耳,必有異謀,不如暫退,再作良圖。

正言間,忽報郭淮引一軍取洮水,斷了糧道,維大驚,急令夏侯霸先退,維自斷後。

陳泰分兵五路趕來,維獨拒五路總口,戰住魏兵。

泰勒兵上山,矢石如雨,維急退到洮水之時,郭淮引兵殺來。

維引兵往來衝突,魏兵阻維去路,密如鐵桶,維奮死殺出,折兵大半,飛奔上陽平關來。

前面又一軍殺到,爲首一員大將,縱馬橫刀而出。

那人生得圓面大耳,方口厚脣,左目下生個黑瘤,瘤上生數十根黑毛(何其醜也!),乃司馬懿長子驃騎將軍司馬師也。

維大怒言:孺子焉敢阻維歸路!拍馬挺槍,直來刺師。

師揮刀相迎,只三合,殺敗了司馬師,維脫身徑奔陽平關來。

城上人開門放入姜維,司馬師也來搶關,兩邊伏弩齊發,一弩發十矢,乃武侯臨終時所遺連弩之法也。

未知司馬師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三十回 此消彼長 以弱勝強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第一百十二回 上下一心 各從其志第四十七回 準備就緒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四十二回 大神顯聖 戰前謀算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三十二回 合則生 分則死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一百回 將帥不和 鬥法回師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九回 亂世見人性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五十回 三笑一哭第九十二回 上兵伐謀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五十九回 多管齊下 移心患第一百八回 新人換舊人 失心喪命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六十七回 善惡終有報 兇勇止兒啼第二十八回 離營脫身 人才齊聚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八十一回 仇上加仇 後生可畏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三十回 此消彼長 以弱勝強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一百九回 前方不分勝負 後院霸氣易主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九十四回 外援無望 “大患”重啓第三十四回 隨心所欲不逾矩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七十六回 徐晃神威 關公末路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第九十四回 外援無望 “大患”重啓第一百四回 死諸葛 活司馬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十四回 時也運也 因小失大第九回 亂世見人性第一百十七回 兩帥不和 亮後難救國第一百九回 前方不分勝負 後院霸氣易主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九十回 孟獲終服第三十四回 隨心所欲不逾矩第三十四回 隨心所欲不逾矩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二十九回 孫策身死 孫權初成第四十六回 計來計往第一百回 將帥不和 鬥法回師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八十二回 說服成敗 後浪兇猛第九十七回 再次出師 勝負參半第一百十二回 上下一心 各從其志第七十二回 人倒黴了 喝涼水都塞牙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三十四回 隨心所欲不逾矩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二十六回 有舍有得 初心不改第七十八回 命運饒過誰第五十七回 此消彼長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八十四回 火燒連營 智退追兵第十四回 時也運也 因小失大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九十四回 外援無望 “大患”重啓第一百八回 新人換舊人 失心喪命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九十四回 外援無望 “大患”重啓第八十回 變天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四十一回 人心難得 戰神無敵第一百十八回 扶不起的阿斗 大勝後的禍患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
第三十回 此消彼長 以弱勝強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第一百十二回 上下一心 各從其志第四十七回 準備就緒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四十二回 大神顯聖 戰前謀算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三十二回 合則生 分則死第四十八回 勝負無常 第四十九回 計高良心差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十八回 虛實相生 人無完人第一百回 將帥不和 鬥法回師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二十二回 英雄較量 小丑顯眼第九回 亂世見人性第九十八回 安全撤退 三興師初勝第六十五回 收人心易主 拍馬屁拂心第五十回 三笑一哭第九十二回 上兵伐謀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五十九回 多管齊下 移心患第一百八回 新人換舊人 失心喪命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六十七回 善惡終有報 兇勇止兒啼第二十八回 離營脫身 人才齊聚第五十五回 棋差一着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八十一回 仇上加仇 後生可畏第六十四回 人品不及命運第三十回 此消彼長 以弱勝強第四十五回 殺機四伏第一百九回 前方不分勝負 後院霸氣易主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九十四回 外援無望 “大患”重啓第三十四回 隨心所欲不逾矩第一百三回 人謀事 天不成第七十六回 徐晃神威 關公末路第一百一回 五出師只賺大將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第九十四回 外援無望 “大患”重啓第一百四回 死諸葛 活司馬第一百五回 日久見人心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十四回 時也運也 因小失大第九回 亂世見人性第一百十七回 兩帥不和 亮後難救國第一百九回 前方不分勝負 後院霸氣易主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九十回 孟獲終服第三十四回 隨心所欲不逾矩第三十四回 隨心所欲不逾矩第三十九回 江東暫安 孔明建功第二十九回 孫策身死 孫權初成第四十六回 計來計往第一百回 將帥不和 鬥法回師第七十一回 小聰明大智慧 配合妙無雙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八十二回 說服成敗 後浪兇猛第九十七回 再次出師 勝負參半第一百十二回 上下一心 各從其志第七十二回 人倒黴了 喝涼水都塞牙第八十三回 大仇得報 新帥出山第八十九回 再擒放孟獲第三十四回 隨心所欲不逾矩第九十六回 謖亡國養 成人博弈第二回 官場難混 宮廷不安第一百七回 以弱勝強 大話打臉第二十六回 有舍有得 初心不改第七十八回 命運饒過誰第五十七回 此消彼長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第五回 打狼艱難 負隅頑抗 第六回 豬一樣的隊友第一百十回 重權不可棄 貪心不可長第八十七回 定大局 智計降敵第十七回 衆志成城 勝之則易第一百十三回 做大事需大智慧 人心齊泰山移第十九回 生死之際 見本性第五十二回 得人取地第八十四回 火燒連營 智退追兵第十四回 時也運也 因小失大第五十四回 要賬不易 錦囊妙計第九十四回 外援無望 “大患”重啓第一百八回 新人換舊人 失心喪命第九十九回 計勝兵未勝 四次出師第九十四回 外援無望 “大患”重啓第八十回 變天第六十一回 明爭暗鬥 內憂外困第一百十五回 臣賢君昏 統一衆心第二十七回 情義無價 目無王法第四十一回 人心難得 戰神無敵第一百十八回 扶不起的阿斗 大勝後的禍患第七十回 莽夫有智 老而彌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