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騎兵之戰

雖然瀋陽收到了錦州的流言,但是三旗人馬已經在老河一帶跟遼東蒙古會師,正在往歸化城進。皇太極雖有些擔心,但不肯放棄這個絕好機會,只是派出大量細作到錦州打探消息。過了兩日,探回報,雖然明軍尚未有什麼動靜,但袁崇煥已然痊癒卻是千真萬確,整個錦州城的人都在說這件事。皇太極聽後,一連嘆息了好多天!

身在土木爾臺大營的多爾滾自然聽不到這些流言,不過他也有他心煩的事情。廣寧之戰後,他一度沉浸在喜悅中。因爲那是他第一次單獨指揮了一場大戰,雖然有他的哥哥阿濟格也在軍內指揮,但在寬甸伏擊明軍的計劃卻是他一人完成。明軍也因此遭到重創,到如今也無法再從東面襲擾金國的後方。皇太極得報後,出懷遠門五里迎勞,又賜下良馬重金以嘉獎他們的功績。

多爾袞一戰成名,正當躊躇滿志的時候,他的二哥卻告訴了他一個驚天秘密。那日一向都沒有什麼往來的二哥代善找他過府喝酒,席間代善無意中說出了當年皇太極繼承汗位的始末。先汗王將兩黃旗給他們同母三兄弟,遺志就是要讓他多爾袞繼承汗位的,而皇太極搶走了它,並且逼死了他的生母阿巴亥。

多爾袞聽到這一秘密後陷入了一種慌亂中,他怎麼也不敢相信,他引以爲榜樣的八哥居然逼死自己的母妃,奪了自己的汗位。事關母妃死因,多爾袞不敢造次,猶豫數日後,他私下找來當年跟隨努爾哈赤汗王的親軍以及伺候過汗王的宮人,他們雖說得不詳細,卻也看出一點端倪。先大汗在生前是說過汗位要給他多爾袞繼承的,還是當着很多貝勒的面講的。而且也沒有提出過讓大妃阿巴亥殉葬,而是說要把大妃託付給二哥代善。父汗重承諾,既然這麼說了自然不會改,但後的遺命卻截然不同,真的是皇太極做了手腳?!

多爾袞心中震驚之餘又被憤恨所取代,但他現在卻無能爲力。皇太極登上汗位已經六年,手中又掌握了兩黃旗,兩藍旗。自己只有兩白旗,雖然二哥隱約透露出幫他的意思,但即便如此,他們手上實際只有三旗人馬,鑲紅旗重組建後三千來人,實力上就差了許多。而且如果現在大金內部分裂,那麼得益的只有明朝,女真將重成爲明朝的藩國,多爾袞不願成爲女真族的罪人。

既然不能明着攤牌,就只有隱忍不等待機會。此後多爾袞對着皇太極就多留了幾個心眼,他要等待他們幾兄弟長成後,再找皇太極算帳。

知道這天大秘密後,多爾袞明白爲什麼豪格會越來越敵視他這個十四叔,自然是怕以後奪他汗位。

不講平時豪格處處想要強壓他一頭,就是兩人在老河會師後,一直鬧着彆扭。多爾袞要往南進軍,豪格就要往北;多爾袞建議駐紮,豪格就說還要往前趕。若不是濟爾哈朗任主帥,兩人只怕早就分道揚鑣了。

如今他們到了土木爾臺,離歸化還有七百里的路程,如果急行也就是三天的樣就可到達歸化城下。

雖然他們出的時候,大汗曾經囑咐他們先攻破歸化城,再來收服其他小部落,但多爾袞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多爾袞從這幾年女真人的表現,他知道大明已經不同以往的大明,平日裡女真人也很少再如從前般誇耀自己怎樣以一擋百的殺戮明軍了。這不是女真勇士失去了往日的勇猛,而是自己的對手實力在不斷提高。多爾袞相信,大明朝堂上不單隻有袁崇煥一人見識卓越。否則在處理廣寧兵敗後的一系列事情,大明不可能不傷筋動骨。但事實上,明朝卻是不動聲色的把衆多事端給擺平了,就連遼東前線的錦州,也啓用了老臣孫承宗在積極備戰,似乎廣寧之敗沒有給大明帶了什麼影響一般。

多爾袞覺得,明朝舉措得當,應該不會就這樣坐視不理林丹汗被我大金吞併。於是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濟爾哈朗,準備一起商量一下。誰知濟爾哈朗聽後還未出聲,豪格就冷笑道:

“多爾袞,你不是害怕了吧?也難怪,你沒有跟我們去打廣寧,跟我女真勇士比起來,明軍根本就不夠打,要不是皇阿瑪勒令退兵,我們連錦州都攻下了。箇中情況伯父也是知道的,多爾袞,你要是害怕,你就作後隊好了,待我鑲黃旗去攻歸化城!”

“你……”多爾袞知道跟豪格講什麼都白搭,他轉而對濟爾哈朗道:“伯父,林丹汗進攻大同,明軍守衛有餘,但到了林丹汗退回草原,卻沒有追擊。可知這是何緣故?”

“明軍根本就不敢出來追襲!這還用想嗎?明軍連蒙古兵都打不贏,還敢來動咱們女真八旗?”豪格仗着自己年長多爾袞三歲,又是大阿哥,見他退縮,便乘勝追擊。

多爾袞年輕氣盛,豈肯能讓這個侄兒欺負!他反脣相譏道:“是嗎?我多爾袞可記得有人在燕京讓明軍在半路打了個埋伏,損失我女真勇士五千餘人!不知道豪格侄兒可曾記得?”

這番話說得豪格滿臉通紅,額頭的青筋根根爆出。在明朝京畿一帶被伏擊,是豪格領兵以來大的失敗。多爾袞偏將他的痛腳暴了出來,還加上用長輩的語氣來教訓他,豪格怎能不怒?!他大叫道:

“多爾袞,不用你來教訓我!你個還沒長毛的小,要是不服,咱們就出去單練,打贏我再說!”

“來就來,還怕你不成!走!”多爾袞心中憤恨皇太極父又不敢有什麼動作,便想乘此機會狠揍豪格一頓出出氣。

“慢着!你們兩個旗主在外頭去打架象什麼回事?聽我說!”濟爾哈朗作爲主帥當然不能讓兩人現在就反目成仇。

對於蒙古人進攻明朝,濟爾哈朗多少知道些內幕。當初大汗就曾召集過他們幾個親近貝勒商議過,後大部分人都認爲,明軍之所以不敢追擊,是因爲明軍強於守城,疏於野戰。這一次他們進攻蒙古人,花了不少心思形成這個有利局面。濟爾哈朗心中有了主意,卻沒有象豪格般口無遮攔。

“多爾袞謹慎也是應該的,不過明朝已經有百餘年不敢進入草原了,即使他們有兵力,難不成他們敢在草原跟我女真騎兵作戰。大汗將重任交付給我們,若不能滅了林丹汗,咱們有何面目去見大汗?你們說是不是?”

“是!”豪格得意的望着多爾袞。

“是!”既然主帥都傾向豪格,多爾袞也就沒有多作爭辯了。

由濟爾哈朗主持達成共識後,女真三旗會同蒙古三萬人馬一連急行了三日,在一個叫南營的地方駐紮了下來。此處離歸化城不足三十里,濟爾哈朗準備明日便率兵攻城,是以找來其他幾位旗主商議。決定由豪格率鑲黃旗爲右翼,領兩萬蒙古兵從北攻打歸化;多爾袞領正白旗爲左翼,帶一萬蒙古兵由南邊攻打;濟爾哈朗自率鑲藍旗作中軍策應兩翼。當下就分配已定,衆軍都各作準備。

當然此時不單只是女真人在備戰,在他們南邊不遠的地方也有一隊人馬在摩拳擦掌。這隊人馬正是歸順大明的遼東蒙古諸部。在遵化一戰,他們立了大功,明朝皇帝不僅給了牛羊,還送來鐵器,茶葉。領斡赤倫分封爲親王,由於他們都是各部散落人馬組成,爲便於稱呼,大明皇帝按照原先的傳統賜名爲朵顏部。因原先的朵顏部已分裂,不少又投降後金,諸部中也有許多人來自朵顏部落,領斡赤倫也是來自朵顏,是以他們就將這個稱呼繼承下來。

此時,領斡赤倫正和宋獻策商議如何打擊女真人!兩人本言語不通,幸好在山西不少漢人都走西口到蒙古作買賣,會蒙古語的人甚多,宋獻策去朵顏部的時候就讓袁繼鹹帶了幾人給他。

“探回報,明天女真人就會攻打林丹汗!上使,你說怎麼辦,我斡赤倫就怎麼辦!”斡赤倫如草原的蒙古漢一般爽朗。

宋獻策摸着自己的嘴角的幾根鬍鬚,笑嘻嘻道:“王爺,不用心急。從探回報來看,女真人明日肯定是讓左右兩翼夾攻。他們雙方實力差不多,肯定一時半會打不下來,咱們就從後邊取利。只要迅擊垮留守的中軍,女真兩翼只能後退回援,咱們再撤退。剩下的就歸林丹汗來收拾了!”

“我們可以跟他正面衝鋒,我朵顏部的勇士不比其他部落,又有了大明上朝給的武器裝甲,跟他女真人對殺也不會輸。”斡赤倫彷彿對於宋獻策讓他的蒙古騎兵偷襲有些不解。

宋獻策笑道:“斡赤倫王爺,咱們不僅要打擊女真人,也要保全我們的人不受傷。方王爺不是說聽我的嗎?”

“好,就聽你的!”斡赤倫果然言而有信。

宋獻策知道斡赤倫直爽,也不跟他繞***,就直接問道:“斡赤倫,咱們明日可以說是馳援林丹汗,等他打走了女真人,你可就是他的功臣。若是林丹汗讓你跟他走,你會怎樣?”

斡赤倫搖頭道:“他雖然是黃金家族的人,但他不是草原的雄鷹。當年朵顏部被女真人襲擊,林丹汗不但沒有救援,反而也來搶奪部落的牛羊。部落沒了,若不是大明皇帝支持,我斡赤倫又恨女真人這批豺狼,我是不會來這裡的。”

宋獻策點了點頭道:“王爺能這麼想就好,草原是蒙古人的草原,我朝皇帝是不會象女真人一樣想征服蒙古人。只希望各部落可以和平共處,不要再四周燒殺!現在各部都被林丹汗跟女真人瓜分,大戰是不可避免的,皇上希望你能多保全些部落。”

斡赤倫胸膛一挺道:“不用皇帝說,斡赤倫也會這樣做。來投靠朵顏部的蒙古人,我們都不會拋棄,會分給牛羊馬匹安頓他們的。”

宋獻策知道有些事不必說得太明白,否則只會給自己留後患,他見時候不早便道:“明日還要偷襲,王爺,我這就告退了!”

斡赤倫起身相送,到了帳門口,他拉着宋獻策笑呵呵道:“既然上使說打完要跑,我怕上使明日騎馬不慣掉下來摔壞了屁股,就把我那匹青驄馬送給你,只要你拉住繮繩,它肯定可以讓你跟上我們的。”

宋獻策知道這是斡赤倫一番好意,頭先自己還爲這事擔心呢!沒想到斡赤倫以自己的寶馬相贈,宋獻策感激道:

“那就多謝你了。”

這一夜註定難眠,歸化城裡的林丹汗憔悴的坐在他的汗帳裡,一碗又一碗的喝着馬奶酒。馬一匹匹的來回報告女真人到達的位置,但是他卻對此無能爲力。經過大同的進攻失敗後,跟隨他的部落再也提不起士氣來。現在靠着這樣的七萬騎兵,怎麼敵得過女真人呢?!

他恨啊,當初跟明朝結盟後,怎麼會聽從那個狡猾的漢人去攻打大同呢?!

“都是那個叫寧採臣的漢人,當初本汗收留他,是看他有幾分本事。他居然說明朝不敢跟我蒙古騎兵開戰,只要出兵就可以收到銀。可是……可是根本就不行!他又鼓動本汗給點厲害讓明朝瞧瞧,就會有銀了。沒想到,我四萬蒙古男兒就沒了。”林丹汗一邊說,一邊大口喝了一碗酒。酒水沿着嘴邊溼了衣襟大片,林丹汗此時雙目通紅絲毫沒有察覺,嘴裡仍舊喃喃道:

“那個漢人,居然騙了本汗,騙了偉大的林丹汗。他說去說服皇太極來攻明朝,使得明朝皇帝跟察哈爾部和解,沒想到他人都不見了,讓本汗在大同等了一個月。抓到他,我要用馬拉死他不可。”說着又喝了一碗。

“對,拉死他!”此時的林丹汗已經呈現醉態。

“大汗,大汗!”貴英氣喘吁吁的跑了進來,連忙扶住已經不穩的林丹汗。

“是貴英啊,來一起陪本汗喝酒!”

“大汗,明日女真人就要攻城了。大汗,城外的蒙古勇士還等着你率領他們去迎擊那些叛徒!”貴英見大汗喝醉,忍不住搖晃着林丹汗說道。

“哈哈~,現在怎麼打,城裡的七萬人剛從大同退下來。那些叛徒還帶來了蒙古人的仇敵,能打的話,本汗也不會在這喝酒了。完了,全完了!”

“大汗!”貴英急切的說道:“大汗,就算現在現在不能打敗他們,只有留住部落,大汗就可以再次重來歸化。大汗,察哈爾部要是留在這可就真的完了!”

這話猶如重擊,讓林丹汗有了幾分清醒,他站起身來。

“撤退?現在撤退還來得及嗎?”

貴英思索了下道:“大汗,還來的及。現在就讓部衆收拾馬上出,只要大汗渡過黃河毀掉船,女真人便根本無法追襲。”

聽到這話,林丹汗似乎看到了希望,繼而他又道:“若是還沒過黃河就給女真人追上,那如何是好?”

貴英咬牙道:“大汗若是相信貴英,交給我準噶爾那一萬騎兵,必保大汗渡過黃河。”

林丹汗想了一會,拍着貴英的肩膀道:“好,現在就去傳本汗的帳令,各部即刻收拾向西出。貴英你也要去歸!”

貴英一點頭就去傳令了。

蒙古部落經常遷徙,追尋牧場而居。所以部衆很就收拾完畢,當天夜裡就出了西門,往黃河邊撤退,至於其他部族老小,牛羊馬匹只能作爲後隊,跟上多少就算多少。

貴英在城頭目送林丹汗出城,他知道自己這次恐怕要到長生天那了。女真人的厲害他是見識過的,以這一萬的兵力能支撐兩三天已是萬幸。不過做了這個決定,他就已經不打算活着出去。算是報答林丹汗對他的賞識吧。原先他不過是一個小十戶,是林丹汗提拔他做了千戶,又將女兒嫁了給他。他早將自己的性命給了大汗,他只希望用自己這條命能讓林丹汗能夠渡過黃河,這樣女真人再厲害也可能飛渡過去。

至於以後的事情已經不是他能考慮的了。

林丹汗一走,貴英即刻下令道:“傳我將令,十人爲一隊,由東南北三邊派出十隊巡邏,嚴防探,一現立刻砍殺!城頭多點火把,不要讓女真人小看了我蒙古勇士!我家大汗現在就去往準噶爾拜會你們大汗,抵擋幾日,咱們就可以撤退,到時金銀珠寶少不了你們。”

“是!”下邊的準噶爾騎兵轟聲應道,然後就去準備作戰事宜。

到了第二日,天空剛泛白,天際邊就響起了雷鳴一般的鐵蹄聲,將大地都震動得顫抖不已。貴英站在城外面色冷峻看着一切,留守的一萬準噶爾騎兵也牽着戰馬站在城下。

對於蒙古勇士而言,是不會站在城牆下跟騎兵作戰的,他們都要在馬背上跟他們的敵人一決勝負。所以歸化城,只不過是一座城池而已。真正決定勝負的是騎兵的衝刺,是騎兵手中的圓月彎刀!

很,女真騎兵如黑雲般翻滾着越來越近,甚至已經可以看見騎兵手上大刀閃現的光亮。貴英冷靜的計算着女真人騎兵的距離,在女真人離他們還有三裡的時候,貴英大喝一聲:

“上馬!讓他們見識下我蒙古男兒的勇猛!衝啊!”

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9章 新任御史第252章 佈置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62章 偷襲?!第57章 心事第138章 呼嘯而來(上)第289章 官商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160章 強硬政策第176章 揭破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223章 鬱悶女真(上)第135章 再議條件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96章 過河棋子第37章 學生,老師第308章 猶豫第124章 斂財大計第55章 壓力第134章 中央銀行第20章 戰前風雲第33章 錦州城內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234章 替罪之羊第10章 陝西流民第275章 爭奪(上)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18章 皇權造勢(下)第51章 進退兩難(上)第217章 適得其反第101章 當頭一棒第117章 熱鬧詩會(上)第281章 問題(上)第85章 女真內政(上)第85章 女真內政(上)第296章 下一步第20章 戰前風雲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263章 變革之年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243章 協議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187章 不平等條約第50章 迂迴策略第91章 風花雪月夜(上)第47章 通州之行第47章 通州之行第54章 險勝第278章 決裂(上)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43章 西回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49章 買賣第267章 遠圖佈局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118章 熱鬧詩會(中)第148章 都是聰明人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317章 坐等第25章 廷訓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49章 王京大火第143章 女真蹤跡第81章 夏季攻勢(上)第88章 公主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198章 屠戮(下)第42章 獨斷專行第1章 夜看明書第117章 熱鬧詩會(上)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81章 夏季攻勢(上)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82章 殺懲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143章 女真蹤跡第209章 推算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221章 升空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88章 公主第66章 出發第99章 難以兼顧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63章 各自息兵第174章 判決第182章 比試第108章 操炮之術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259章 獨角戲第10章 官商不法
第59章 損兵折將(中)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9章 新任御史第252章 佈置第100章 另有打算第62章 偷襲?!第57章 心事第138章 呼嘯而來(上)第289章 官商第27章 正副失和(中)第160章 強硬政策第176章 揭破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223章 鬱悶女真(上)第135章 再議條件第139章 呼嘯而來(下)第96章 過河棋子第37章 學生,老師第308章 猶豫第124章 斂財大計第55章 壓力第134章 中央銀行第20章 戰前風雲第33章 錦州城內第182章 兩頭敲打第142章 誰有着數第234章 替罪之羊第10章 陝西流民第275章 爭奪(上)第131章 混水摸魚第18章 皇權造勢(下)第51章 進退兩難(上)第217章 適得其反第101章 當頭一棒第117章 熱鬧詩會(上)第281章 問題(上)第85章 女真內政(上)第85章 女真內政(上)第296章 下一步第20章 戰前風雲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8章 南糧北運(下)第263章 變革之年第181章 風平浪靜第243章 協議第12章 意外驚變(上)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187章 不平等條約第50章 迂迴策略第91章 風花雪月夜(上)第47章 通州之行第47章 通州之行第54章 險勝第278章 決裂(上)第176章 一招妙棋第43章 西回第112章 孰是孰非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154章 樂極生悲第49章 買賣第267章 遠圖佈局第183章 君臣暗鬥第118章 熱鬧詩會(中)第148章 都是聰明人第147章 論誰對錯第317章 坐等第25章 廷訓第310章 茶鄉武夷第49章 王京大火第143章 女真蹤跡第81章 夏季攻勢(上)第88章 公主第225章 圍困布點第186章 明荷戰爭(下)第198章 屠戮(下)第42章 獨斷專行第1章 夜看明書第117章 熱鬧詩會(上)第56章 煩人的兵制改革第81章 夏季攻勢(上)第23章 眼淚的威力第82章 殺懲第80章 多事之秋(下)第143章 女真蹤跡第209章 推算第19章 到宮外走走第233章 敵酋之死第221章 升空第119章 熱鬧詩會(下)第88章 公主第66章 出發第99章 難以兼顧第26章 正副失和(上)第63章 各自息兵第174章 判決第182章 比試第108章 操炮之術第8章 南糧北調(中)第259章 獨角戲第10章 官商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