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有變

乾元帝在玉娘手上吃了藥,又笑玉娘:“真是拿人當個孩子管。”玉娘這廂將酒盅叫珊瑚收回去,一面洗手一面道:“您自家不肯用心,一時吃一時不吃的,叫人怎麼放心呢?”乾元帝看着玉娘洗了手,就將她召到身邊,攬了她坐在身邊,又嘆道:“我還沒叫人這樣管過哩。”

說來乾元帝也有些兒可憐,幼年時亡了生母,便是有乳母保姆照拂,到底尊卑上下有別,哪裡敢很管他。永興帝一大半兒心思用在前朝,剩下的又叫萬貴妃母子佔去大半,餘下些許給乾元帝,又能有多少?及至納了李氏爲太子妃,李氏爲人自恃身份,並不肯拿柔順面目來對乾元帝,餘下的良娣等因着身份關係,見着乾元帝敬畏有之,親近不足,都便是後來高貴妃得幸,也是自居妾妃身份,不曾這樣理直氣壯地伸手來管乾元帝起居飲食,乾元帝口中不說,心上隱有不足。是以當玉娘把一副關切面目來對他,拿着他當丈夫看待,怎麼叫乾元帝不意動,愈發地把玉娘看重。

玉娘便真的是一副玉石俱焚的性子,這些年來叫乾元帝用愛惜疼惜細細磨着,多少有些意動,這時聽着乾元帝似嘆非嘆地說起沒人管他,想着乾元帝才喝下去的那半盅酒,眼中就有些酸澀,強笑道:“這話說得怪可憐的。”

乾元帝笑着將玉娘抱進懷裡,下頜擱在玉娘肩頭,在她耳邊道:“那你以後都管着我。”他口中的熱氣噴在玉娘耳邊,刺得玉娘身上微微一顫。乾元帝自吃了藥後,本就覺着四肢舒爽,精神健旺,叫玉娘這一抖,丹田處那股隱隱約約的熱氣忽然炙熱起來,再忍不住,手臂用力,將玉娘緊緊地壓在了懷裡,噴出的氣息愈發地熱烈起來。玉娘待要推開他,無如乾元帝性發,玉娘又是個孱弱無力的,只得由他強抱進了內殿。

說來乾元帝今日格外有興,任憑玉娘如何哀求,總不肯放過她,待得雲收雨住,玉娘已是半昏半迷,乾元帝雖是意有未足,卻也不忍在折騰玉娘,親自抱了她去沐浴,再將她抱回。又知道玉娘畏冷,乾元帝扯過錦被來將她嚴嚴實實包了,看着玉娘似已沉沉睡去,俯下身在她雪腮上輕輕一吻,這才自家穿了大衣裳走出去用膳。乾元帝前腳剛踏出內殿,後頭玉娘就張開了眼,對着他背影瞧了眼,眼中滾落兩滴淚來。

從此以後,玉娘待着乾元帝愈發地溫柔體貼,直將乾元帝的飲食起居都握在了手上。許是玉娘照拂得好,羣臣們看着乾元帝的精神一日比一日,在朝政上也更精明厲害,些許小紕漏都躲不開他的眼。到了這個時候,朝野倒是無人不說謝皇后一個賢字,更何況,那位週歲即立儲位的景晟太子,也愈發地顯出風範來。

尋常人家八玖歲的孩童,字也不知有沒有識滿一本,可景晟,許是三歲就叫乾元帝帶在身邊聽政的緣故,竟將個東宮打理得僅僅有條,些許簡單的政務也能獨自處理妥帖了再回與乾元帝知道。

東宮嘗兩個官員看着景晟儲位穩固,就有意奉承,卻又欺他年幼,言語中十分誇張,直將景晟比做未來堯舜,就叫景晟板了小臉訓斥一場,轉頭又上了表章與乾元帝,直言朝有佞臣,其心叵測,請這幾個從東宮屬官中逐出去。

說來景晟再聰敏過人,到底年幼,乾元帝不能放心,在東宮布有眼目,這兩個大臣的言行,他哪有不知道的。聽着景晟訓斥已是一喜,再看景晟本章更是一喜,便將景晟本章攜了來與玉娘看,又與玉娘道:“我們的孩子,可是個好孩子哩。”玉娘笑道:“我不過生了他,是您教導得好。”乾元帝笑道:“你太謙了,元哥兒也常往你這裡來的,你教導他的那些,雖是尋常故事,也是道理。”

玉娘微笑道:“我還怕教壞了呢,您即這樣說,我也放心了。”說話時宮人正奉上溫熱的黃酒來與乾元帝用藥,也不知怎地,這宮人腳下一軟,就跌在乾元帝腳前,將那盅黃酒都打翻在地,酒撒了也就罷了,那隻酒盅竟也碎成數片,玉娘霍地站起身來,斥道:“你如何這樣慌張!”

宮人忙伏地請罪,擱在身前的一雙素手細白柔長叫正紅地毯一襯,彷彿綻開的玉蘭一般,且又把好聲音,嬌柔婉轉,帶些驚惶時也一樣動人:“奴婢惶恐,奴婢萬死。”

乾元帝只以爲玉娘爲着誤了吃藥的時辰發怒,對那宮人的請罪置若罔聞,還拉了玉孃的手勸道:“我的身子如今也好了很多,頭疼許久不曾犯了,稍晚片刻吃藥也不打緊,叫他們另溫一盞就是。” 宮人看着乾元帝不理她,也只得收了嬌柔模樣來,將地上幾片碎瓷撿起,躬身退了出去。

片刻之後,另有個宮人奉來了熱酒,依舊是玉娘服侍着乾元帝用了藥,又有意引着乾元帝將景晟那道本章上得好在哪裡剖析了與她聽,乾元帝自肯解說,待得說完,乾元帝只覺得身上沒得力氣,精神也不大濟,勉強用了幾口膳,便回內殿去歇息,還叮囑玉娘:“我略靠一靠,還有些奏章沒看,你記得叫我一叫。”

玉娘含笑答應,待看着乾元帝睡下,臉上的笑容就斂了,反身回在外殿在鳳座上坐了,臉上帶些陰雲地瞧了金盛一眼。

在那宮人拜倒請罪時金盛已知道不好。那宮人卻是司燈付氏的乾女兒,有個夭嬈的名字,喚做桃萼。桃萼纔來椒房殿不上一個月,還是付氏親自到金盛面前求的情。

金盛看桃萼有幾分顏色,又有一把好聲音,倒也曾疑心她是個有志氣的,不想付氏解說是:如今皇后得勢,嫡子早立,有這兩尊菩薩在,誰還能出頭呢?桃萼年紀雖小,倒還算懂事,所求的不過是在椒房殿當得幾年差,到年齡放出去,憑着她的樣貌,也能說個好人家,許還能做成官太太哩,哪能把青春虛擲了。

因着付氏少年時也有幾分美貌風流,金盛雖是個閹人,也有寂寞之嘆,因此與付氏有過眉來眼去的時候,有舊日情分在。如今付氏求上門來,又說得入情入理,且所求的不過是金盛一擡手的事,是以金盛也就答應了。

不想這桃萼倒是個有大志氣的,當着皇后的面兒就敢做夭!莫不是看着皇后從來溫柔和氣,就真當她是菩薩了嗎?!

金盛即驚且怒,是以那桃萼退下時已叫他使人關了起來,另換了個老實的上來。饒是如此,心上依舊惴惴,再叫玉娘瞧了這眼,哪裡還站得住腳,噗通一聲在玉娘腳前跪了,叩首請罪:“奴婢該死,奴婢該死。”說着又狠狠煽了自家幾巴掌,直煽得兩頰紅腫。

玉娘看着金盛這樣,額角也一跳一跳的疼,一手撐了頭道:“她是哪裡來的?”在玉娘冊後前後,宮中還曾有妃嬪與宮人們在乾元帝跟前獻媚討好,可自朝雲死在宮正司之後,這等事就絕了跡,固然榮華富貴誘人,可也要有命享哩。是以玉娘也早慣了眼前清淨,不想今日忽然冒了個有志氣的來,倒是叫惹驚訝。

在乾元帝面前獻媚也就罷了,偏要打翻酒盅,莫不是知道了甚,是以故意作爲?不,若當真是知道了甚,那盅酒就是罪證,雖不好定她的罪,也足以叫乾元帝對她起疑,是以不能是這樣。莫不是是有人要救乾元帝,偏又不肯害了她,所以做下這等匪夷所思的事來?

玉娘滿心疑竇,正是個不耐煩的時候,看着金盛做出這幅模樣來,哪能不怒,拍着扶手道:“你做這幅婢妾樣與誰瞧!當真打量我好脾性嗎?!”

金盛聽着玉娘這兩句說話,更是膽怯,卻不敢再做出那副畏罪的形容來,老老實實地跪端正了,含了淚將桃萼的來龍去脈都回與了玉娘知道,又叩首道:“小小宮人,不肯老實當差,生出這樣齷蹉心思,合該送宮正司教訓。”

玉娘聽金盛這番解釋,前後通順,心上也肯信他,只是一想着那打翻了的酒盅,心上就煩躁,是以冷笑道:“我予你的權柄,竟叫你拿來做人情。這回是桃萼,日後再出個桃蕊、桃紅、桃花的,倒也熱鬧。”金盛叫玉娘訓得連不敢也不敢說,只哭着叩頭,心中卻將付氏恨極,哪裡還記得甚往日情分。

乾元帝不過一時疲倦,略歇了歇也就好了,才起身走到內外殿的交界處就聽見玉娘那一大串的桃,以爲玉娘吃醋,不禁喜笑顏開,一行走出來一行笑道:“罷了,他也是初犯,我求個情,饒了他罷。”

玉娘聽着乾元帝聲音,忙站起身來,回身看去,果然見乾元帝走來,臉上與平常並無異樣,不免心上疑問,口中就問:“您不是要睡一回麼?可是我吵着您了?”乾元帝走在玉娘身邊坐了,又叫玉娘也坐,這才道:“方纔一時疲倦,過了就好了。纔起來呢,就聽你一串兒花名。”玉娘微微鬆一口氣,臉上笑道:“不過是個比喻。”乾元帝側身在玉娘耳邊笑道:“我不喜歡花兒,你放心就是。”

玉娘一口氣一窒,臉上頓時現出紅暈來,乾元帝只以爲玉娘是羞的,倒還喜歡,便不肯叫玉娘擔了嫉妒的名頭,親自下旨將付氏撤了司燈一職,連着桃萼一起送回掖庭,令陳奉好生調/教。言畢,又說了叫玉娘早些歇息等話,這才擺駕溫室殿。

看着乾元帝去了,玉娘方叫金盛起身,又道是:“這回即是聖上開口,我念着你從前謹慎,也不與你計較,若再有下回,須怪不得我不念你往日辛苦。”金盛唯唯稱說,因她心上怨恨付氏害他,又請旨道:“聖上即要將付氏與桃蕊發落去掖庭,奴婢願送一程。”

因玉娘想付氏與金盛是這般言講,誰又能知道其中沒有其他內情呢?是以要陳奉再摸個底,將金盛瞧了眼:“你與陳奉怎生說?”在金盛心上,陳奉也是個肯討好的聰明人,知道這兩個是得罪了皇后,絕計不能叫付氏與桃萼得着好去,是以忙道:“奴婢定將她們爲甚得罪解說與陳內侍知道。”

也是合該有事,宮中前兩年才放了批老人,又進了一批新人來。這些新人聽到的多是皇后如何賢良故事,卻對李庶人、陳庶人之死一無知覺,看着宮中潑天的富貴,就有不少叫迷了眼的。

且乾元帝待皇后種種關愛,可說是無所不至,但凡是女子看了,就沒有不羨慕的。其中難免有些有志氣的,桃萼就是其中一個。而那位付氏倒是真個兒冤枉,因付氏的姊姊大付氏嫁與了桃萼的舅舅,是以在桃萼進宮做宮人後,大付氏請託付氏照拂桃萼。說來桃萼也是個嘴甜的,哄得付氏認了她做乾女兒。

桃萼自以爲皇后芳華已逝,自家正是年輕貌美之際,未必不能出頭哩,是以故意在乾元帝面前摔上一摔,做個嬌怯可憐樣兒來,想哄乾元帝憐惜她,便是不成也沒大礙。不想皇后這裡還未發作,乾元帝那兒先將她發落了。而她到了陳奉手上自是求生不能,方後悔莫及,卻是爲時已晚,這是旁話,表過不提。

又說乾元帝連着數日,雖一般吃着藥,精神上總有些不濟,不免就以爲自家身子不如以前的擔憂。

第367章 分明第146章 姐妹第120章 議定第373章 用心第281章 畏懼第129章 侯府第140章 宮宴誤傷往事第397章 各自第222章 冤枉第50章 驚魂第330章 活捉第74章 設局第253章 陳氏第341章 擬名第344章 爭吵第194章 求情第76章 嫁禍第236章 擋路不諧第184章 血泊第210章 宸妃第368章 駕崩第260章 體貼第95章 變故第67章 擡舉第338章 實情第278章 陰暗第149章 滅口第69章 合歡第279章 虛禮第293章 召見第121章 弄巧第92章 風動第126章 糊塗第245章 落水爲難第404章 假冒示警第316章 委屈第225章 知道第112章 宴會第325章 再見第187章 回宮第362章 垂簾第136章 追問第54章 高氏第324章 情根第301章 起意第191章 病發第243章 毒辣第218章 提點第85章 撐腰第113章 事發第288章 鐵證第176章 自薦第145章 事故第222章 冤枉第94章 暈厥第262章 生心第238章 自解第299章 揣摩第165章 悲喜告狀第393章 鳴冤第373章 用心第363章 弟兄第399章 自傷第394章 不像第182章 心胸第64章 往事第379章 相認第248章 聽勸第165章 悲喜第220章 套話慈悲第329章 警示第241章 前例第123章 產育第399章 自傷第74章 設局第228章 血書轉機性情第245章 落水第171章 斷案第115章 打壓第352章 送酒第287章 特諭第212章 張氏第230章 意冷第69章 合歡第153章 有情第246章 誤會第155章 情動第81章 流言第57章 空餉第247章 可怖第162章 挑釁
第367章 分明第146章 姐妹第120章 議定第373章 用心第281章 畏懼第129章 侯府第140章 宮宴誤傷往事第397章 各自第222章 冤枉第50章 驚魂第330章 活捉第74章 設局第253章 陳氏第341章 擬名第344章 爭吵第194章 求情第76章 嫁禍第236章 擋路不諧第184章 血泊第210章 宸妃第368章 駕崩第260章 體貼第95章 變故第67章 擡舉第338章 實情第278章 陰暗第149章 滅口第69章 合歡第279章 虛禮第293章 召見第121章 弄巧第92章 風動第126章 糊塗第245章 落水爲難第404章 假冒示警第316章 委屈第225章 知道第112章 宴會第325章 再見第187章 回宮第362章 垂簾第136章 追問第54章 高氏第324章 情根第301章 起意第191章 病發第243章 毒辣第218章 提點第85章 撐腰第113章 事發第288章 鐵證第176章 自薦第145章 事故第222章 冤枉第94章 暈厥第262章 生心第238章 自解第299章 揣摩第165章 悲喜告狀第393章 鳴冤第373章 用心第363章 弟兄第399章 自傷第394章 不像第182章 心胸第64章 往事第379章 相認第248章 聽勸第165章 悲喜第220章 套話慈悲第329章 警示第241章 前例第123章 產育第399章 自傷第74章 設局第228章 血書轉機性情第245章 落水第171章 斷案第115章 打壓第352章 送酒第287章 特諭第212章 張氏第230章 意冷第69章 合歡第153章 有情第246章 誤會第155章 情動第81章 流言第57章 空餉第247章 可怖第162章 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