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2)

選舉則其途頗多。博士和博士弟子之外,又有任子,有吏道,有辟舉。其天子特詔,標明科目,令公卿郡國薦舉的,是後世制科的先聲;又州察秀才,郡舉孝廉,則是後世科目的先聲。又有所謂資選的。漢初限資十算以上乃得官,此尚出於求吏廉之意,和現在的保證金相像。晃錯說文帝令民入粟拜爵,其益亦止於買復。不及買復者,並不過一虛名。到武帝時,民得入財爲郎,吏得入谷補官,這就同後世的捐納無以異了。

漢朝的賦稅,可分爲三種:一是田租,就是古時的稅,是取得很輕的。漢初十五而稅一。文帝時,因行晃錯入粟拜爵之令,到處都有積蓄,於是全免百姓的田租。到景帝二年,才令百姓出定額的一半,於是變爲三十而稅一了。後漢初,因天下未定,曾行什一之稅,後來仍回覆到老樣子。一是算賦,也稱口賦,又稱口錢,這是古時的賦。人民從十五歲到五十六歲,每人每年,出錢一百二十個,以治庫兵車馬。從七歲到十四歲,每人出錢二十個,以食天子。武帝又加三個錢,以補車騎馬。這一筆稅,在現在看起來似乎很輕,然而漢代錢價貴,人民的負擔實在很重。所以武帝令人民提早,生子三歲,即出口錢,人民就有生子不舉的。一是力役。照漢朝法律,年紀到二十三歲,就要傅之“疇官”。景帝又提早三年,令人民二十始傅。此外山川、園池、市肆、租稅的收入,自天子以至封君湯沐邑,都把他算做私奉養。這是古者與民共之之山澤、和廛而不稅的商業,到此都變做人君的私收入了。這大約從戰國時代相沿下來的,又武帝因用度不足,嘗官賣鹽鐵,又榷酒酤,算緡錢,行均輸之法,後來酒酤到昭帝時豁免。鹽鐵官賣,則元帝時一罷即復,後漢無鹽鐵之稅。章帝曾一行之,因不洽輿論,和帝即位,即以先帝遺意罷免。

兵制。西漢所行的,仍是戰國時代通國皆兵的遺制。人民到二十三歲,就要服兵役,到五十六歲才免。郡國看其地形,有輕車、騎士、材官、樓船等兵。由尉佐郡守於秋後講肄都試。其戍邊之責,亦由全國人民公任之。在法律上,人人有戍邊三日之責,是爲“卒更”。武帝以後,用兵多了,因爲免得**平民,於是多用“謫發”。而國土既大,人人戍邊三日,亦事不可行。於是有出錢三百入官,由官給已去的人,叫他留戍一年的謂之“過更”。其窮人願意得僱錢,依次當去的人,出錢給他,使他留戍,每月二千個錢,則謂之“踐更”。後漢光武,罷郡國都尉,並職太守。都試之事,自此而廢。雖然一時有清靜之效,然而歷代相傳的民兵制度,就自此而廢了。

刑法,漢代沿自秦朝,很爲嚴酷。文帝時,因太倉令淳于意,犯罪當刑。其女緹縈,隨至長安,上書願沒入爲官婢,以贖父刑罪。文帝憐悲其意,乃下詔爲除肉刑。然而漢代司法界的黑暗,實不但刑罰的嚴酷,而是法律的混亂。秦代的法律,本即李悝所定的《法經》六篇。漢高帝入關,把他廢掉,只留三章。天下平定之後,又恢復過來。然而這本是陳舊之物,不足於用。於是漢代遞有增益,其數目,共至六十篇。而又有所謂“令”及“比”,以至於後人所爲的“章句”,斷罪都可“由用”。文繁而無條理系統,奸吏遂因緣爲市,“所欲活則傳生議,所欲陷則與死比”。宣帝留心刑獄,涿郡太守鄭昌曾勸他刪定律令。後來也屢有此議,亦曾下詔實行,然而迄未能收效。

第四、秦漢的武功

秦漢之世,是我國對內統一的時代,亦是我國向外拓展的時代。中國本部的統一,完成於此時,歷代開拓的規模,也自此時定下。所以秦漢的武功,是一個亟須研究的問題。

中國的北方,緊接蒙古高原。蒙古高原是一個大草原,最適於遊牧民族居住。而遊牧民族生性好侵略,所以歷代都以防禦北族爲要務。三代以前,匈奴和漢族雜居黃河流域。蒙古高原大約無甚大民族。至秦朝初年,而匈奴以河南爲根據地。秦始皇命蒙恬把他趕掉,把河南收進來。築長城,自臨洮至遼東,延袤萬餘里。這長城,大約是因山川自然之勢,將從前秦、趙、燕諸國所築的長城連接起來的。其路線全與現今的長城不同。就形勢推測,大約現在的熱、察、綏、遼寧等省都當包括在內。秦末大亂,戍邊的都自行離開,於是匈奴復入居河南。這時候,匈奴出了個人傑,便是冒頓單于。北方遊牧種族,東有東胡,西有月氏,都給匈奴所擊破。匈奴又北服丁令等國,其疆域,直達今西伯利亞南部。而因月氏的遁走,漢文帝時,匈奴又征服西域。於是長城以北,引弓之民,都歸匈奴所制馭,儼然和中國南北對立了。

漢高帝征伐匈奴,被圍於平城,七日乃解。後來用婁敬的計策,以宗室女爲單于閼氏,和他和親。這是中國曆代,以結婚姻爲和親政策之始。呂后及文、景二代,都守着和親政策。匈奴入寇,不過發兵防之而已。到武帝,才任用衛青、霍去病等,出兵征討。先收河南之地,置朔方郡。後來又屢次出兵,渡過沙漠去攻擊。匈奴自此遂弱,然而還未肯稱臣。到宣帝時,匈奴內亂,五單于爭立,其呼韓邪單于才入朝於漢。和呼韓邪爭鬥的郅支單于,逃到康居,爲漢西域副校尉陳湯矯制發諸國兵所攻殺,時爲公元前三六年。前漢和匈奴的競爭,到此算告一段落。呼韓邪降漢後,其初對漢很恭順。王莽時,因外交政策失宜,匈奴復叛。其時中國正值內亂,無人能去抵禦,北邊遂大受其害。後漢光武時,匈奴又內亂,分爲南北。其南單于降漢,人居西河美稷。和帝時,大將軍竇憲,出兵大破北匈奴於金微山。自此匈奴西走,輾轉入於歐洲,爲歐洲人種大遷移的引線。而南匈奴則成爲晉時五胡之一。

歷史上所用“西域”二字,其範圍廣狹,時有不同。其最初,則係指今天山南路。所謂“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則接漢,阨以玉門、陽關,西則限以蔥嶺”也。漢時,分爲小國三十六,其種有塞,有氐羌。大抵塞種多居國,氐羌多行國。從河西四郡開後,而漢與西域交通之孔道始開。其當南北兩道的樓蘭、車師,先給中國所征服。後來漢武帝又出兵,遠征大宛,於是西域諸國,皆震恐願臣。前60年,漢遂置西域都護,並護南北兩道。後來又置戊己校尉,屯田車師。莽末,西域反叛。匈奴乘機威服北道。而莎車王賢,亦稱霸南道。諸小國都叩玉門關,請遣子入侍,仰求中國保護。光武帝恐勞費中國,不許。明帝時,班超以三十六人,往使西域。因諸國之兵,定諸國之亂,到底克服西域,復屬於漢。直至後漢末年才絕。

羌人的居地,遍於今隴、蜀、西康、青海之境,而其居河、湟之間的,最爲強悍。漢武帝時,把他打破,置護羌校尉統領他。王莽時,以其地置西海郡。莽末,乘隙內侵。後漢時,屢次發兵討破他。至和帝時,遂復置西海郡,並夾河開列屯田,以絕其患。此後降羌散居內地的,雖然復起爲患,然而河、湟之域,則已入中國的版圖了。

東胡,大約是古代的山戎。漢初居地,在滿、蒙之間。自爲匈奴所破,乃遁保烏桓、鮮卑二山。漢武帝招致烏桓,令處上谷,右北平、漁陽、遼西、遼東五郡塞外,助漢捍禦匈奴。雖亦時有小寇,大體上總是臣服中國的。鮮卑居烏桓之北,後漢時,北匈奴西徙後,其地及餘衆均爲鮮卑所有,因此其勢大張。其大人檀石槐,轄境之廣,竟與匈奴盛時相彷彿。然檀石槐死後,闕乏統一的共主,聲勢復衰。烏桓的部落,亦頗有強盛的。後漢末年,都和袁紹相連結。袁氏敗後,曹操大破之於柳城。自此烏桓之名,不復見於史,而鮮卑至晉時,亦爲五胡之一。

朝鮮是殷時箕子之後,其初封地難考,大約自燕開遼東西后,遂居今朝鮮境內,和中國以浿水爲界。秦時,侵奪其地,國界在浿水以東。漢初復還舊境,其時燕人衛滿走出塞,請居秦所侵浿水以東之地。朝鮮王許之,滿遂發兵襲滅朝鮮。傳子至孫右渠,以公元前108年,爲漢武帝所滅,以其地爲四郡,其南之馬韓、弁韓、辰韓,總稱爲三韓,亦都臣服於漢。朝鮮雖系箕子之後,然其人民則多系貉族,貉族尚有居遼東之北的。漢武帝時,其君南閭等來降,曾以其地置蒼海郡,數年而罷。後漢時,今農安地方,有扶餘國來通貢,大約就是南閭之族。扶余至西晉時,才爲鮮卑慕容氏所滅。而其衆在半島內的,卻建立高句麗、百濟兩國。扶余之東,又有肅慎,地在今松花江流域,這就是滿族之祖。大約亦是燕開五郡時,逼逐到此的。後漢時稱爲挹婁。因爲臣服扶余,和中國無大交涉。

南方一帶,秦時所開的桂林、南海、象郡,秦亡時,龍川令趙佗據之自立,是爲南越。而勾踐之後無諸及搖,亦以率兵助諸侯滅秦故,漢初封無諸爲閩猺王,猺爲東甌王。武帝時,閩越和東甌相攻擊,武帝發兵滅閩越,徙東甌於江、淮間,乘勢遂滅南越。所謂西南夷,則當分爲兩派:夜郎、滇及邛都等,爲今之倮儸。椎結,耕田,有邑聚。其雟、昆明及徙、筰都、冉駹、白馬等,則均系氐羌。武帝亦皆闢其地爲郡縣。

第五、絲綢之路的開闢

中國人是以閉關自守著聞的。世界打成一片,是近代西洋人的事業。然則中國人的能力,不及西人了。閉關自守,是從政治言之。至於國民,初未嘗有此傾向。其未能將世界打成一片,則因前此未嘗有近代的利器,又其社會組織,與今不同,所以彼此交通不能像現代的密接。至於中國人活動的能力,則是非常之強的。如其不信,請看中國對外的交通。

中國對外的交通,由來很早。但古代,書缺有間,所以只得從兩漢時代說起。兩漢時代的對外交通,又當分爲海陸兩道。

亞洲中央的帕米爾高原是東西洋歷史的界線。自此以東,爲東方人種活動的範圍。自此以西,爲西方人種活動的範圍。而天山和印度固斯山以北,地平形坦,實爲兩種人接觸之地。當漢時,西方人種蹤跡最東的,爲烏孫,與月氏俱居祁連山北。自此以西,今伊犁河流域爲塞種。又其西爲大宛。其西北爲康居。大宛之西,嬀水流域爲大夏。又其西爲安息。更西爲條支。在亞洲之西北部的爲奄蔡。自此以西,便是歐洲的羅馬,當時所謂大秦了。漢通西域,是因月氏人引起的。漢初,月氏爲匈奴所破,西走奪居塞種之地。後來烏孫又借兵匈奴,攻破月氏。於是月氏西南走擊服大夏。漢武帝想和月氏共攻匈奴,於公元前122年,遣張騫往使。是時河西未闢,騫取道匈奴,爲其所留。久之,才逃到大宛。大宛爲發譯傳導,經康居以至大月氏。大月氏已得沃土,殊無報仇之心。張騫因此不得要領而歸。然而中國和西域的交通,卻自此開始了。當張騫在大夏時,曾見邛竹杖和蜀布,問從哪裡來的,大夏人說:是本國賈人,往市之身毒。

於是張騫說:“大夏在中國的西南一萬二千里,而身毒在大夏的東南數千裡,該去蜀不遠了。”乃遣使從蜀去尋覓身毒。北出的爲氐、筰,南出的爲嶲、昆明所阻,目的沒有達到。然而傳聞嶲、昆明之西千餘里,有乘象之國,名曰滇越。“蜀賈奸出物者或至焉。”這滇越,該是今緬甸之地。然則中印間陸路的交通,在漢代雖然阻塞,而商人和後印度半島,則早有往還了。自漢通西域以後,亞洲諸國,都有直接的交往。惟歐洲的大秦,則尚系得諸傳聞。後漢時,班超既定西域,遣部將甘英往使。甘英到條支,臨大海欲度。安息西界船人對他說:“海水大,往來逢善風,三月乃得渡。若遇遲風,亦有二歲者。入海人皆賚三歲糧。海中善使人思土戀慕,數有死亡者。”英乃不渡而還。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獻象牙、犀角、玳瑁。《後漢書》說:這是大秦通中國之始。226年,又有大秦賈人,來到交趾。交趾太守吳邈,遣使送詣孫權。事見《梁書·諸夷傳》。中、歐陸路相接,而其初通,卻走海道。“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也可見一斑了。

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62章 剿夷與撫夷 (1)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20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3)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89章 蔣廷黻小傳第55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4)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48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4)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4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3)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48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4)第39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2)第2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1)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2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1)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81章 一戰後的中國 (1)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71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4)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40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3)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3)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3)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62章 剿夷與撫夷 (1)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69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2)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48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4)第71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4)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20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3)第86章 一戰後的中國 (6)第51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3)第44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4)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65章 剿夷與撫夷 (4)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80章 辛亥革命 (5)第62章 剿夷與撫夷 (1)第30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1)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13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2)第13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2)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83章 一戰後的中國 (3)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86章 一戰後的中國 (6)第50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2)第89章 蔣廷黻小傳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15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1)第11章 霸國與霸業 (3)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55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4)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21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4)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25章 秦廣漢興之際 (2)第4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3)第54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3)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
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62章 剿夷與撫夷 (1)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20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3)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89章 蔣廷黻小傳第55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4)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48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4)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57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2)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4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3)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48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4)第39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2)第2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1)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第2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1)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81章 一戰後的中國 (1)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71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4)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40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3)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3)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3)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62章 剿夷與撫夷 (1)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69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2)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48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4)第71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4)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20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3)第86章 一戰後的中國 (6)第51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3)第44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4)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65章 剿夷與撫夷 (4)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80章 辛亥革命 (5)第62章 剿夷與撫夷 (1)第30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1)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13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2)第13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2)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83章 一戰後的中國 (3)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86章 一戰後的中國 (6)第50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2)第89章 蔣廷黻小傳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15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1)第11章 霸國與霸業 (3)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55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4)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21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4)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25章 秦廣漢興之際 (2)第4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3)第54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3)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