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2)

甲骨文書包涵單字約五千,可識的約一半。這些文字雖然形體上與今字大異,但已識的字都可依照一定規則譯成今字。其意義及用法大體上與今字不殊,習慣的保守性真是可驚的。除形體外,甲骨文字與今字的差異有兩點可注意:一、帶有圖像性的字無論物體的寫生或動作性態的喻示,每隨意描寫,但求肖似,沒有定構。例如龜字,或畫正面,或畫側面,或畫尾,或不畫尾,或畫兩足,或畫一足。又如漁字,或畫一魚,一網,一手;或只畫一魚,一手。或畫四魚在水中;或畫一魚傍水。二、在意義的分別上,有好些地方比今字爲詳細。例如駕馭之馭,或從馬,或從象,因所馭不同而異字。又如牧字,或從牛,或從羊,因所牧不同而異字,又如一獸的雌雄,各有異名;牝牡二字原指牛的兩性,此外馬、羊、豕、犬、鹿等,各於本字的邊旁或底下加七或土,以別雌雄。

現存商人的文書只有契刻的甲骨文書。但商人所有的文書不只此種。甲骨文書是先寫而後刻的。這從甲骨上一些寫而漏刻的朱墨跡可以推知。殷墟又發現一塊白陶上寫着字。從這些字跡可以推知毛筆的存在。又甲骨文中有冊字,像竹簡彙集之形。既有筆又有簡冊,可知當有寫在簡冊上的文書。現存薈聚上古文件的《尚書》中,傳說爲商朝遺文的有五篇。其中比較可信爲真出商人手筆的是《盤庚》三篇,那是記商王盤庚遷都(自奄,即今山東曲阜,遷殷。)前後對臣民三次訓話的。

古代記載原有“商人尚鬼”的話,證以卜辭而知其確切。在商人看來,神鬼的世界是和有形的世界同樣地實在,而且這兩個世界關係極密切。鬼神充斥於他們的四周,預知他們自身及其環境的一切變動,操縱着他們的一切利害吉凶禍福,需要他們不斷的饋饗和賄賂。他們在日常生活中每遇有可容猶豫的事情或不能解答的疑問,照例要聽命於龜殼和牛骨。神鬼世界的主要成分是他們的祖先。王室對祖先的祭祀,其名目之衆多,次數之頻繁,供獻之豐盛都非我們所能想象。用牲的數目有多至一次五十羊、三百牛,或四百牛的。用牲的方法,除置俎中蒸熟或當場生宰以供陳列外,有以火焚燒,或沉於水中,或埋入土中的。祭祀的時日,用牲的種類、數目、方法,有時連牝牡、毛色,都要憑卜人預先向所祀的祖先請示。

商人心目中死鬼與現世的關係,從盤庚遷都前對臣民的第二次訓詞(即《盤庚》中篇所記)很可以看出。茲將其中一段的大意,譯白如下:“我念着先王爲你們的先人勞碌,就關心你們,要保育你們。我若有失政,先王就要重責我說:爲什麼虐待我的子民?你們若不知去求安樂的生活,不與我同心,先王便要責罰你們:爲什麼不和我的幼孫和好?……你們若立心不良,先王便要革了你們的先祖先父在天的職位。你們的先祖先父受了你們的牽累就要棄絕你們,不救你們的死亡了。我有了這樣亂政的臣民,只得拿貝和玉去祈禱。你們的先祖先父便會告訴先王:懲罰我的子孫罷!於是先王便大大地降下不祥來了!”祖先而外,商人的神祗,以現在所知,有主土壤的社神,有山川之神,有風雨之神,有蠶神,還有主宰百神的“帝”,即上帝。風神就是上帝的使者,他是鳳鳥。卜辭中風與鳳同字。

商人不知有沒有占星術,但他們已會觀察天象而定曆法。他們的歷法大致與舊時的陰曆相同;一年爲十二月,月有大小,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有閏月,置於年終,稱爲十三月。

商人的樂器有磬、壎(有石制、陶製、骨制三種)、鼓、鐃(形如鈴鐸而無舌,持以敲擊,大小三枚爲一套)、龢(笙之小者)。又卜辭中有從絲從木的樂字,可見琴瑟之類當時亦已存在。

商代文化的速寫止此。

第二、歷史與傳說之間

商朝從成湯創業以後,六百年間,可考的大事,除了六次遷都,除了對鬼方的大戰,除了最後直接間接和亡國有關的打擊外,便是五度由盛而衰的循環。所謂盛就是君主英武諸侯歸服,所謂衰就是君主昏暗,或王室內亂,而諸侯叛離。前期第一度的盛衰牽涉到湯孫太甲(商朝第四王)和湯的開國功臣伊尹的關係。這有二說:一說太甲無道,“顛覆湯之典型”,伊尹把他放逐於桐,過了三年,伊尹見他悔過修德,又迎他復位;一說伊尹於商王仲壬死後,把法當嗣位的太甲放逐於桐,而自即王位;其後七年,太甲自桐潛出,殺伊尹。肇始商朝後期的盤庚是一位中興之主。在他以後,惟他的侄子武丁曾一度中興。武丁以降,商朝一直衰下去。繼位的君主皆生長安逸,“不知稼穡之艱難,惟耽樂之從”(這是周朝開國元勳周公追數前朝衰亡的原因的話)。他們以畋遊荒宴代替了國政的煩勞。在商朝末年,一種叔世的頹廢和放縱瀰漫了整個商代社會。狂飲濫醉的風氣普遍於君主、貴族和庶民。這是他們亡國的主因。

在敘述商朝滅亡的經過之前,讓我們洄溯商朝所繼承的歷史線索。

商朝所替換的朝代是夏。關於夏朝,我們所知,遠更模糊。例如夏朝已有沒有文字?有沒有銅器?其農業發展到什麼程度?其政治組織與商的異同如何?這些問題都無法回答。在後人關於夏朝的一切傳說和追紀中,我們所能抽出比較可信的事實,大要如下。

夏朝歷年約莫四百。其君位是父死子繼而不是兄終弟及。其國都的遷徙比商朝更爲頻數。最初的君主禹歷都陽城、晉陽、安邑,皆不出今山西的西南角(陽城在翼城西,晉陽在臨汾西,安邑在平陸東北)。禹子啓始渡河而南,居今新鄭、密縣間。以後除啓孫後相因外患失國遠竄外,夏主的遷徙,不出今河南的黃河以南,汝、潁以北。當夏朝爲成湯所滅時,都於斟鄩,即今鞏縣西南。夏朝最大的事件是與外族有窮氏的鬥爭。有窮氏以鉭(今河南滑縣東)爲根據地,當啓子太康時,攻佔了夏都(時在斟鄩)。以後統治了夏境至少有六七十年。太康逃居於外,有窮氏以次立其弟仲康及仲康子後相爲傀儡。後相繼被竄逐追殺。後來後相的遺腹子少康收聚夏朝的殘餘勢力,乘有窮氏的衰弱,把他滅掉,恢復舊物。有窮氏是在夏境的東北,後來滅夏的成湯則來自東南,其先世亦發祥於東北。夏朝的外患蓋常在東方。

成湯的先世累代爲部族長。他的先十四代祖契與禹同時,以蕃(今河北平山附近)爲根據地。契子昭明遷於砥石(今河北砥水流域),繼遷於商(今河南商丘),“天邑商”,及商朝之得名由此。昭明子相土是一雄材大略的君長,曾大啓疆宇,以相(在今安陽西十五里)爲東都。可惜他的功業的記錄只剩下他的後裔的兩句頌詩:

相土烈烈,海外有截。

此時的海外說不定就是遼東或朝鮮。後來商朝亡後,王弟箕子能逃入朝鮮而歷世君臨其地,莫不是因爲商人原先在那裡有些根據?相土以後兩三百年間,商人的事蹟無考,也許這是他們的中衰時代(傳說相土發明以馬駕車,又他的後裔王亥——也是成湯的先世——發明以牛駕車)。到了成湯才復把商人帶領到歷史上,他從商北遷於亳,繼滅了北方的若干鄰族,然後向夏進攻,夏主桀兵敗,被他放逐於南巢(在今安徽巢縣東北五里)而死,夏朝於此終結。

我們若從夏朝再往上溯,則見歷史的線索迷失於離奇的神話和理想化的傳說中不可析辨了。凡此種種,本書自宜從略。但其中有一部分和後來歷史的外表,頗有關係,應當附帶敘及。

據說禹所繼承的君主是舜,國號虞,舜所繼承的是堯,國號唐。當堯舜之世,天下爲公,而不是一家一姓所得私有的。堯怎樣獲得帝位,傳說沒有照顧到。舜本是歷山(在今山東)的農夫,有一串故事(這裡從略)表明他是一個理想的孝子和理想的賢兄,又有一串故事(例如他在哪裡耕種,哪裡的農人便互相讓界;他在哪裡打漁,哪裡的漁人便互相讓屋;他在哪裡造陶器,哪裡的陶工便不造劣器)表明他是一個理想的領袖。帝堯聞得他的聖明,便把他召到朝廷裡來,把兩個女兒同時嫁給他,試他治家的能力;並拿重要的職位去試他政治的能力。他果然家庭雍睦任事稱職。堯老了,便告退,把帝位推讓給他。堯的時候有一場普遍於全“中國”的大水災。禹父鯀,因治水無功,被處死刑,禹繼承了他父親的任務終於把水患平定。禹治水的工作凡歷十三年,在這期間,曾三次走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並且有一次,聽到新產的兒子在呱呱地哭呢。後來舜照堯的舊例,把帝位推讓給禹。禹在死前,也照例選定了一位益做自己的繼承者。但禹死後,百姓不擁戴益,而擁戴禹的兒子啓,於是啓踐登了帝位(一說益和啓爭位,爲啓所殺)。舊例一破便不再回復了。這便是堯舜“禪讓”的故事。

還有一位值得提到的傳說中的重要人物,那就是黃帝。他所在故事中的時代雖在堯舜之先,他的創造卻似在堯舜之後。照傳說的一種系譜(《史記·五帝本紀》),他是堯的高祖,舜的八世祖,禹的高祖(舜反比禹低三輩,這很奇怪),也是商周兩朝王室的遠祖,並且成了後來許多向化的外族的祖先。黃帝和他左右的一班人物並且是許多文化成分的創造者,例如他發明舟、車、羅盤、陣法、占星術和許多政治的制度;他的妃嫘祖最初教人養蠶織絲;他的諸臣分別發明文字、算術、曆法、甲子和種種樂器。總之,他不獨是中國人的共祖,並且是中國文化的源頭。他的功用是把中國古代史大大地簡單化了。

第三、周的興起

現在讓我們離開想象,回到事實。

當商朝最末的一百年間,在渭水的流域,興起了一個強國,號爲周。周字的古文象田中有種植之形,表示這國族是以農業見長。周王室的始祖后稷(姬姓),乃是一個著名的農師(傳說與禹同時),死後被周人奉爲農神的。后稷的子孫輾轉遷徙於涇渭一帶;至古公亶父(後來追稱太王),原居於豳(今陝西邠縣附近),因受不了鬼方侵迫,率衆遷居岐山(在今陝西岐山縣境)之下。這一帶地方蓋特別肥沃,所以後來周人歌詠它道:

周原膴膴,堇荼如飴。

以一個擅長農業的民族,經過移民的選擇,來到肥沃土地,而且飽經憂患,勤奮圖存,故不數十年間,便蔚爲一個富強之國。到了古公子季歷(後來追稱王季)在位時,竟大敗鬼方,俘其酋長二十人了。古公在豳,還住地穴,其時周人的文化可想而知。遷岐之後,他們開始有宮室、宗廟和城郭了。季歷及其子昌(後來追稱文王)皆與商朝聯婚,這促進了周人對商文化的接受,也即促進了周人的開化。

至少自古公以下,周爲商朝的諸侯之一,故卜辭中有“令周侯”的紀錄。舊載季歷及昌皆受商命爲“西伯”,即西方諸侯之長,當是可信。但卜辭中屢有“寇周”的記載,可見商與周的關係並不常是和諧的。舊載古公即有“翦商”的企圖。蓋周自強盛以來,即以東向發展爲一貫之國策。古公和季歷的雄圖的表現,於史無考,但西伯昌的遠略尚可窺見一斑。他在逝世前九年,自稱接受了天命,改元紀年。此後六年之間,他至少滅掉了四個商朝的諸侯國:

一、密今甘肅靈臺縣西,

二、黎今山西黎城縣東北,

三、邘今河南懷慶西北,

四、崇今河南嵩縣附近。

此外商諸侯不待征伐而歸附他的當不少。又舊載西伯昌曾受商王紂命,管領江漢汝旁的諸侯,大約他的勢力已及於這一帶。後來周人說他“三分天下有其二”,若以商朝的勢力範圍爲天下,恐怕竟去事實不遠了。滅崇之後,西伯昌作新都於豐邑(在今長安縣境),自岐下東遷居之。他東進的意向是夠彰明的了。

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62章 剿夷與撫夷 (1)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8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4)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36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2)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13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2)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65章 剿夷與撫夷 (4)第47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3)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62章 剿夷與撫夷 (1)第10章 霸國與霸業 (2)第2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1)第56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1)第31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2)第81章 一戰後的中國 (1)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69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2)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19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2)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第64章 剿夷與撫夷 (3)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51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3)第54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3)第36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2)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85章 一戰後的中國 (5)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63章 剿夷與撫夷 (2)第55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4)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39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2)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48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4)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15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1)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1章 代序:閱盡滄桑,讀史明智第55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4)第39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2)第49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1)第72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5)第11章 霸國與霸業 (3)第72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5)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20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3)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10章 霸國與霸業 (2)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54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3)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10章 霸國與霸業 (2)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35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1)第69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2)第30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1)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
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62章 剿夷與撫夷 (1)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8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4)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36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2)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13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2)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65章 剿夷與撫夷 (4)第47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3)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62章 剿夷與撫夷 (1)第10章 霸國與霸業 (2)第2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1)第56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1)第31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2)第81章 一戰後的中國 (1)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69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2)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19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2)第70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3)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第64章 剿夷與撫夷 (3)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51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3)第54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3)第36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2)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85章 一戰後的中國 (5)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63章 剿夷與撫夷 (2)第55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4)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41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1)第39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2)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27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1)第48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4)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15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1)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1章 代序:閱盡滄桑,讀史明智第55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4)第39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2)第49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1)第72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5)第11章 霸國與霸業 (3)第72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5)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22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1)第20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3)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10章 霸國與霸業 (2)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第59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4)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54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3)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87章 張蔭麟小傳第38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1)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10章 霸國與霸業 (2)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35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1)第69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2)第30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1)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14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