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

五代時的國,原不過唐朝藩鎮的變形。這許多武人,雖然據土自專,其實並無經營天下的大志,不過驕奢淫佚而已。所以除中原之地,戰爭較烈外,其餘列國之間,兵事頗少。

本族紛爭不已,必然要引起外患,這是最可痛心的事。當唐之末年,樑之形勢,本已獨強,所以能篡唐而自立。然而梁太祖死後,末帝懦弱。而晉則李克用死後,子存勖繼立,年少勇於攻戰。於是形勢驟變。河北三鎮和義武都入於晉。樑人屢次攻戰,都不得利,只得決河以自守。李存勖自稱皇帝,建國號爲唐。是爲後唐莊宗。923年,莊宗破樑兵於鄆州。乘樑重兵都在河外,進兵直襲大梁。末帝自殺。樑亡,後唐遷都洛陽。

後唐莊宗,本是個驕淫的異族。雖然略有獷悍之氣,卻並不懂得什麼叫政治的。所以滅樑之後,立刻驕侈起來。寵信伶人宦官,政治大壞。925年,命宰相郭崇韜,傅其幼子魏王繼岌伐蜀。把前蜀滅掉。而皇后劉氏,聽信宦官的話,自爲教與繼岌,令其把郭崇韜殺掉。於是中外震駭,訛言四起。魏博的兵,乘機據鄴都作亂。莊宗命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去打他。嗣源手下的兵也變了,劫嗣源以入於鄴。嗣源以計誑叛人得出。又聽其女婿石敬瑭的話,回兵造反。莊宗爲伶人所弒。嗣源即位,是爲明宗。明宗在五代諸君中,要算比較安靜的。在位八年,以933年死。養子從厚立,是爲閔帝。時明宗養子從珂鎮鳳翔,石敬瑭鎮河東,閔帝想把他兩調動,從珂便舉兵反。閔帝派出去的兵,都倒戈投降。閔帝出奔,被殺。從珂立,是爲廢帝。又要調動石敬瑭。敬瑭又造反。就把契丹的兵引進來了。

廢帝鑑於閔帝的兵的倒戈,所以豫儲着一個不倒戈的將,那便是張敬達。於是發兵,把晉陽困起來。石敬瑭急了,乃以割讓燕雲十六州爲條件,求救於契丹。劉知遠勸他:“契丹只須餌以金帛,便肯入援,不必要這麼優厚的條件。”

而石敬瑭急何能擇,不聽。於是契丹太宗發大兵入援。打破張敬達的兵,挾着石敬瑭南下。廢帝死。敬瑭受冊於契丹,國號爲晉,是爲晉高祖。稱臣於契丹。沙陀雖是異族,業已歸化中國。他自己並無根據地,遲早要同化於中國的。李克用等雖是異族的酋長,一方面亦可算作中國的軍人。樑、唐的興亡,也可算是中人的自相陵捽,其性質還不十分嚴重。至於契丹,則系以另一國家的資格侵入的,其性質,就非沙陀之比了。以地理形勢論:中國的北部,本該守陰山和黃河。守現在的長城,已非上策。自燕、雲割後,不但宣、大全失,山西方面,只有雁門內險可守;河北方面,則舉居庸等險而棄之,遂至專恃塘灤之類,以限戎馬。宋朝所以不敢和契丹開釁,最大的原因,實緣河北方面,地利全失之故。燕、雲不能恢復,女真之禍,自然接踵而來了。所以十六州的割棄,實在是中國最大的創傷。然而外有強敵,而內爭不已,其勢必至於此而後止。

晉高祖的稱臣於遼,臣下心多不服。高祖知國力不足與遼敵,唱高調的人,平時唱着高調,臨事未必肯負責任,甚且有口唱高調,實懷通敵之心的。所以始終不肯上當。對遼總是小心翼翼,不失臣禮。942年,高祖死了。兄子重貴立,是爲出帝。聽信侍衛景延廣的話,罷對遼稱臣之禮。遼人來詰問,景延廣又把話得罪他。兩國的兵端遂啓。國與國的競爭,不但在兵力,而亦在綱紀。綱紀整飭,即使兵力不足,總還可以支持。綱紀蕩然,那就無從說起了。晉遼啓釁之後,遼兵連年入寇,晉兵從事防禦,勝負亦還相當。然而國力疲敝,調兵運餉,弄得騷然不寧,本已有岌岌可危之勢。加以假借外力,晉祖既開其端,安能禁人之效尤。於是有替契丹力戰的趙延壽,又有舉兵以降敵的杜重威。946年,遼人遂入大梁,執出帝而去。明年,遼太宗入大梁。

遼太宗是個粗才,不懂得治理中國的——假使這時,來的是太祖,汴梁的能否恢復,就成爲問題了——於是遣打草谷軍,四出鈔掠。又遣使諸道,蒐括財帛。多用其子弟親信爲刺史。一班漢奸,因而依附着他,擾害平民,弄得羣盜四起。太宗無可如何,反說:“我不料中國人難治如此。”乃棄大梁北歸。行至灤城而死。劉知遠先已自立於太原,及是,發兵入大梁,是爲後漢高祖。

後漢高祖,也是沙陀人,入汴後兩年而死。子隱帝立。三年而爲郭威所篡,中原之地,自後唐入據以來,至此始復脫沙陀的羈軛,而戴漢人爲主。漢高祖之弟旻,稱帝於太原,稱侄於遼,受其封冊,是爲北漢。

後周高祖篡漢後,三年而殂。養子世宗立。世宗性英武,即位之初,北漢乘喪,合遼兵來伐,世宗自將,大敗之於高平。當時天子的衛兵,實即唐朝藩鎮之兵的變相,自唐中葉以後,地擅於將,將擅於兵,已成習慣。小不如意或有野心之家餌以重利,便可殺其將而另戴一人,此時的藩鎮,看似生殺自由,實則不勝其苦。五代時的君主,所以事勢一有動搖,立刻勢成孤立,亦由於此。而且累朝不加簡閱,全是老弱充數,所以賣主則有餘,禦敵則不足,這要算是五代時最根本的大患了。世宗自高平回來,深知其弊。於是大加裁汰,又命諸州招募壯勇,送至闕下。擇其尤者,爲殿前諸軍。又裁冗費,修政事,於是國富兵強。

這時候,南唐、後蜀,都想勾結契丹,以圖中原。世宗乃先出兵伐後蜀,取其階、成、秦三州。次伐南唐,盡取江北之地,南唐稱臣奉貢。959年,世宗遂自將伐遼。時值遼穆宗在位,沉湎於酒,國勢中衰。世宗恢復瀛、莫、易三州,直趨幽州,恢復亦在旦夕。惜乎天不假年,世宗因患病回軍,不久就死了。子恭帝立,還只七歲。當時兵力,最強的是殿前軍,而趙匡胤是殿前軍的都點檢。當主少國疑之日,自不免有人生心,於是訛言契丹入寇,匡胤帶兵去防他。至陳橋驛,兵變,擁匡胤回汴京,廢恭帝而自立,是爲宋太祖。當時偏方諸國,本都微弱不振,而中原經周世宗的整頓,業已富強,加以宋太祖的英明,因而用之,而統一的機運就到了。

第二、宋朝初年的政治

於此,得將十國的情形,略一敘述。當唐末,割據的有兩種人。其一是藩鎮。如:

【吳】楊行密,本是唐朝的廬州刺史。886年,乘淮南的擾亂,進據廣陵。後來秦宗權的將孫儒來攻,行密被他打敗,逃回廬州,又逃到宣州,仍被孫孺圍起,後乘儒軍大疫,把他滅掉。還據廣陵。盡並淮南之地。

【吳越】錢鏐,是唐朝的杭州刺史。平越州董昌之亂,保據兩淅。時在896年。

【南漢】劉隱,以905年,做唐朝的嶺南節度使。死後,其弟巖繼之。保據嶺南。

【前蜀】王建,是神策軍將。田令孜的養子。隨令孜入蜀,爲利州刺史。時令孜以其弟陳敬暄爲西川節度使。王建和他翻臉。893年,把成都攻破。897年,又攻並東川。

其二是流寇。

【楚】孫儒死後,其將劉建鋒、馬殷等,逃據湖南。895年,建鋒爲其下所殺,推殷爲主。

【閩】王潮,河南固始人。壽州人王緒造反,攻破固始,用潮爲軍正。緒因避秦宗權,渡江而南,直流入福建。後爲其下所殺,推潮爲主,893年。佔據福州,潮死後,弟審知繼之。

諸國之中,吳的地勢和中原最爲接近。行密子渥,又盡並江西,地亦最大。937年,吳爲李昪所篡,改國號爲唐,是爲南唐。傳子璟,乘閩、楚的內亂,把他滅掉。遂有覬覦中原之意。前蜀亡後,後唐以孟知祥爲西川節度使。知祥攻並東川。於933年自立。傳子昶,昏愚狂妄,亦想結契丹以圖中原。所以周世宗對於這兩國,要加以膺懲。湖南自楚亡後,南唐在實際上並未能有其地。其明年,即爲辰州刺史劉言所據。自此王逵、周行逢,相繼有其地。都居朗州。受署於後周。荊、歸、峽三州之地,905年,梁太祖以其將高保融爲節度使。從後唐以來,自立爲一國,是爲南平。宋初諸國皆僅自守,惟北漢倚恃遼援與周本系世仇。至宋初,關係亦未能改善。其情勢如此。

宋太祖的政策和周世宗不同。周世宗是想先恢復燕雲的,宋太祖則主張先平定中國。這不但避免與遼啓釁,亦且西北一帶,自五代以來,中國對他的實力,不甚充足。存一北漢,雖然是個敵國,卻可替中國屏蔽兩面,所以姑置爲緩圖。962年,周行逢卒,子保權幼。潭州將張文表,意圖吞併朗州。保權來求救,宋太祖出兵,先因假道,襲滅南平。文表已爲朗州兵所擊破,宋兵卻前進不已。到底將朗州打破,執保權以歸。諸國最昏亂的是後蜀,最淫虐的是南漢。宋於965年、971年,先後把他滅掉。南唐是事中國最謹的,亦以徵其入朝不至爲名,於975年,把他滅掉。如此,吳越知道不能自立了。滅南唐之歲,太祖崩,太宗立。978年,吳越遂納土歸降。其明年,太宗自將伐北漢。先是宋亦屢次伐他,其意只在示威,使之不敢南犯,這一次,則決意要滅掉他。於是先分兵絕遼援兵。北漢遂出降。自朱全忠篡唐自立至此,凡七十三年。

五代時偏方諸國,既不大,又不強,撲滅他們,原不算得什麼事。但是從唐中葉以來,所以召亂而致分裂之源,則不可不把他除掉。所以召亂而致分裂之源是什麼呢?一是禁軍的驕橫,一是藩鎮的跋扈。禁軍雖經周世宗的整頓,究竟結習未除。宋太祖便是因此而得大位的。此弊不除,肘腋之間,就不能保其無變,還說得上什麼長治久安之計?所以宋太祖先於杯酒之間,諷示典宿衛之將石守信等,令其自請解去兵權。至於藩鎮,唐時業已跋扈不堪,五代時更不必說了。宋太祖乃用漸進的手段。凡藩鎮出闕的,逐漸代以文臣。屬於節度使的支郡,都令直達中央。各州官出闕,都令京朝官出知,以重其體,又特設通判,以分其權。

中央的大權旁落,總是由於兵權和財權的旁落。宋太祖有鑑於此,所以特設轉運使於各路,以收財賦之權。諸州的兵,強的都升爲禁軍,直隸三衙。弱的才留在本州,謂之廂軍。不甚教閱,名爲兵,其實不過給役而已。如此一來,前此兵驕和外重之患,就都除掉了。然而天下事有利必有弊。宋朝的政策,是聚天下強悍不軌之人以爲兵,而聚天下之財於中央以養之。到後來,養兵未得其用,而財政卻因之而竭蹶,就成爲積弱之勢了。又歷代的宰相,於事都無所不統。宋朝則中書治民,三司理財,樞密主兵,各不相知,而言路之權又特重。這原是因大權都集於中央,以此防內重之弊的。立法之初,亦可謂具有深意。然而宰相既無大權,而舉動又多掣肘,欲圖改革,其事就甚難了。這就是後來王安石等所以不能有所成就,而反致釀成黨爭的原因。

第三、變法和黨爭

宋遼的競爭,開始於979年。太宗既滅北漢,即舉兵以攻幽州。大敗於高粱河。985年,太宗聽邊將的話,命曹彬、田重進、潘美等分道伐遼,又不利。自此以後,宋就常立於防禦的地位。1004年,遼聖宗自將入寇,至澶州。是時太宗已崩,真宗在位。宰相寇準,力勸帝親征。真宗車駕渡河,乃以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成和議。遼主以兄禮事帝。1042年,遼興宗又遣使來求關南之地。宋仁宗使富弼報之。又增歲幣銀、絹各十萬兩、匹。當仁宗時,夏元昊造反。宋人屯大兵於陝西,屢戰不勝。1043年,亦以銀、絹共二十五萬五千成和議,謂之歲賜。

第89章 蔣廷黻小傳第40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3)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13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2)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62章 剿夷與撫夷 (1)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3)第1章 代序:閱盡滄桑,讀史明智第21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4)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65章 剿夷與撫夷 (4)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64章 剿夷與撫夷 (3)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15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1)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61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2)第49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1)第49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1)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8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4)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50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2)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72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5)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51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3)第35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1)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36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2)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2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1)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51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3)第30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1)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56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1)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85章 一戰後的中國 (5)第4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3)第85章 一戰後的中國 (5)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89章 蔣廷黻小傳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69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2)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65章 剿夷與撫夷 (4)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21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4)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15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1)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72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5)第63章 剿夷與撫夷 (2)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
第89章 蔣廷黻小傳第40章 混亂中灑脫的魏晉 (3)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13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2)第33章 改制與革命 (2)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52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1)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68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1)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62章 剿夷與撫夷 (1)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24章 秦廣漢興之際 (1)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7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3)第1章 代序:閱盡滄桑,讀史明智第21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4)第9章 霸國與霸業 (1)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82章 一戰後的中國 (2)第53章 在矛盾中行進的明朝 (2)第65章 剿夷與撫夷 (4)第58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3)第64章 剿夷與撫夷 (3)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15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1)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61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2)第49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1)第49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1)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17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3)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8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4)第66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1)第50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2)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72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5)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51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3)第35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1)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16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2)第36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2)第34章 改制與革命 (3)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第84章 一戰後的中國 (4)第2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1)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67章 洪秀全與曾國藩 (2)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46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2)第26章 秦廣漢興之際 (3)第51章 來自草原的元帝國 (3)第30章 漢初的學術與政治 (1)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76章 辛亥革命 (1)第60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下) (1)第5章 周代的封建社會 (1)第74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2)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56章 落日餘暉中的清朝(上) (1)第18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1)第42章 開創盛世的隋唐 (2)第85章 一戰後的中國 (5)第4章 中國歷史的黎明 (3)第85章 一戰後的中國 (5)第29章 大漢帝國的發展 (3)第89章 蔣廷黻小傳第37章 權謀夾縫中生存的東漢 (3)第69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2)第77章 辛亥革命 (2)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88章 呂思勉小傳第65章 剿夷與撫夷 (4)第23章 秦始皇與秦帝國 (2)第21章 戰國時代的思潮 (4)第79章 辛亥革命 (4)第15章 戰國時代的政治與社會 (1)第75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3)第72章 自強之路的失敗 (5)第63章 剿夷與撫夷 (2)第12章 孔子和他所處的時代 (1)第73章 瓜分及民族之復興 (1)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78章 辛亥革命 (3)第45章 盛而不強的兩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