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

因此,“學者須是革盡人欲,復盡天理,方始是學”。朱熹也說過:“飲食,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慾也。”表面上也承認飲食的要求是正當的,但實際上他是反對任何提高物質生活的要求,任何超出封建統治者所給予的物質生活以外的要求,都是應該排除的人慾。

他評論漢唐說,漢高帝(劉邦)的心已有“私意”,唐太宗(李世民)的心中就完全是人慾了。他認爲從三代到秦漢以後是一個退化的過程,三代盛世再不能恢復了。這也就是說,有天才的偉大人物是歷史的創造者,這完全是顛倒事實的歷史唯心主義的虛妄觀點。

朱熹是中國封建時代唯心主義思想集大成的人物,在中國封建時代的長時期中,唯心主義也有一個發展過程。漢代董仲舒宣揚神學目的論,形式比較粗糙;魏晉玄學唯心主義放棄了神學目的論,宣揚“以無爲本”的虛無主義的本體論。外來的佛教則大講其“萬法唯識”、“一切唯心”的主觀唯心主義。經過歷次的農民起義和唯物論者的批判,這些都不行了。二程開始吸取玄學和佛教的思想,把儒、佛、道三者糅合起來,揚棄了虛無主義,提出理一元論的唯心主義,在形式和內容方面都比較精緻,雖然沒有佛教唯心主義體系的複雜,但更適宜於宋代以後中央集權封建主義的需要。

根據“理欲之辨”,朱熹更強調了所謂“王霸之辨”,宣揚歷史退化論。朱熹以爲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是王道,漢唐等朝代都是霸道。在王道政治,最高統治者君主的心中完全是“天理流行”,因而“凡其所行,無一事之不得其中,而於天下國家無所處而不當”。而在霸道的政治,最高統治者君主的心中則“未免乎利慾之私”。

朱熹的學說,受到南宋、元、明以及清代封建統治者的推崇,在加強中央集權的封建主義、鞏固地主階級專政,維護封建社會秩序上,產生過很大的影響。

第一章第三編·第五章陸九淵、王守仁以“心”爲本的哲學

一、“心即理”

陸九淵,字子靜,生於1139年,死於1193年。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漢族,撫州金溪(今屬江西)人。與當時著名的理學家朱熹齊名,史稱“朱陸”。陸九淵是中國“心學”的創始人。明代王陽明發展其學說,成爲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陸王學派”,對近代中國理學產生深遠影響。被後人稱爲“陸子”。

他出生於沒落的官僚大地主家庭,做過幾任地方官吏,晚年知荊門軍,他講學於江西的象山,後人又稱他爲陸象山。到明代,王守仁發揮他的學說,稱陸九淵的學問爲“心學”。他們的學派後來稱爲陸王學派。陸九淵的思想淵源於程顥。他發展了程顥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而不贊成程頤的學說,曾和朱熹展開辯論。朱陸兩派是南宋唯心主義的兩大派。陸九淵的著作有《語錄》、《文集》,後人總編爲《陸象山集》。

南宋初期,朱熹宣揚理一元論的客觀唯心主義,把封建的社會制度絕對化、永恆化,把封建地主階級的道德原則吹捧爲天地萬物的根源,企圖以此來鞏固封建地主階級對於勞動人民的統治,加強中央集權的封建主義。他主張多多讀書,“泛觀博覽”,以爲必須如此才能達到對“天理”的認識,做一個自覺的封建主義衛道者。他的理論比較曲折複雜,他的方法比較繁難。

陸九淵認爲朱熹的學說太複雜太煩瑣,於是提出了一個簡單而乾脆的辦法。他說,理就在心中,“心即理”,因此不必多向外求,只要“保吾心之良”,也就達到了最高的封建道德原則——“理”。這是一種主觀唯心主義。陸九淵認爲,他這種主觀唯心主義“簡易直截”,纔是維護封建的社會制度,加強中央集權的封建主義的最有效的方法。朱陸都是官僚地主階級的思想家。

陸九淵提出“心即理也”的命題,他說:“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心何以是理,他的論證是:“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當歸一,精義無二,此心此理實不容有二。”

他說:“此理塞宇宙,所謂道外無事,事外無道。舍此而別有商量,別有趨向,別有規模,別有形跡,別有行業,別有事功,則與道不相干,則是異端,則是利慾。謂之陷溺,謂之窠臼。說即是邪說,見即是邪見。”這段話表明,他還是不得不承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趨向、不同的思想、不同的見解。但他武斷地認爲,一切與封建地主階級道德原則不同的思想趨向都是錯誤的、不對的,都是必須排斥的。在“心即理”的命題中包含一個問題,即是否說任何心中的觀念都是合理的呢?陸九淵是看到了這個問題,所以他才提出不合乎封建倫理道德的思想都是“邪說”,都是錯誤的。

陸九淵認爲,“塞天地一理耳。學者之所以學,欲明此理耳。此理之大,豈有限量”,“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滿心而發,充塞宇宙,無非此理”。這就是說,整個天地之間只是一個理,人們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明白這個理,這個理包括萬物,是無限的。然而此理即在心中,也就是說心中即包含有萬物之理,萬物都是此理的表現,也就是從心中發出來的。

他說:“人心至靈,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他所謂的理不是客觀世界的規律,而只是封建道德的原則。

人人的心只是一個心,宇宙的理只是一個理。從最根本處來講只有一個東西,不應該把心與理分開,所以心就是理。這種論證事實上是毫無道理的。不同階級的人有不同的思想感情,所謂“人皆有是心”是根本不存在的。

事物的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爲轉移的,怎麼能說宇宙的理即在心中;陸九淵“心即理”的主觀唯心主義的認識論,其根源在於無限誇大心的思維作用,以至否定了客觀世界的獨立存在,而把心看成唯一的實體。他所謂的心就是封建地主階級的道德意識,所以,陸九淵所謂心即是理的實際意義,就是認爲封建地主階級的道德意識是最高的實體,他認爲,這就是世界的根本,世界就是依據這種地主階級的道德意識而存在的。

他所謂心,又叫做本心。他曾解釋所謂本心說:“惻隱仁之端也,羞惡義之端也,辭讓禮之端也,是非智之端也,此即是本心。”由此可見,陸九淵所講的本心即是孟子所謂的天賦的仁義禮智之“善”心,也就是封建地主階級的道德意識。他認爲,這種道德意識是生來固有的,是宇宙的最高原理,是世界的唯一基礎。

二、“易簡功夫”的修養方法

陸九淵認爲,世界的本源便是吾心,從這個基本前提出發。他提出了一套所謂“簡易”的唯心主義認識論。他說:“天之所以與我者,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所貴乎學者,爲欲窮此理,盡此心也。”

陸九淵的主觀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提倡向內反省的“易簡功夫”,反對從事實際活動。在《語錄》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充分暴露了陸九淵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主觀唯心主義和神秘主義的鼓吹者。“他日侍坐,無所問。先生謂曰:學者能常閉目亦佳。某因此無事則安坐瞑目,用力操存,夜以繼日,如此者半月。一日下樓,忽覺此心已復澄瑩中立,竊異之,遂見先生。先生目逆而視之曰:此理已顯也。某問:先生何以知之?曰:佔之眸子而已。”陸九淵認爲,閉目塞聽,靜坐修養就可以認識真理。在陸九淵看來,爲學只在於“向內用工夫”,因此不僅不需要向外探求,而且甚至也無須讀書。有人問他:“何不著書?”他回答說:“六經注我,我注六經。”又說:“學苟知本,六經皆我註腳。”六經都是此心此理的解釋,而我不必去解釋六經了。這種“六經注我”的觀點,正是陸九淵的“吾心即是宇宙”在認識論上的表現。陸九淵無限誇大“心”的作用,吹脹主觀戰鬥精神,不受任何外界的束縛。

他認爲,本心就是理,本心的自己認識就是理的自我顯現。但人也還有欲,欲是妨害心的,要保持本心,必須清除。他說:“吾心之良,吾所固有也。吾所固有而不能以自保者,以其有以害之也。……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則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則心之存者必多。……欲去,則心自存矣。”所以,最主要的修養功夫就是要掃除這些“”對“心”的危害,保存天賦的善心(“良心”)。“將以保吾心之良,必有以去噁心之害。”

但是,既然陸九淵認爲良知良能“我固有之”,“本無少欠”,那麼,爲什麼又要下“工夫”呢?所謂“易簡功夫”雖是“易簡”,但也是“功夫”。在這個問題上,陸九淵認爲,人心雖是“本無少欠”,但是由於物慾的緣故,使“本心”染上了“塵埃”,因此就必須有個洗滌的功夫。有人問陸九淵:“先生之學,當白何處入?”他說:“不過切己自反,改過遷善。”他又說:“人心有病,須是剝落。剝落得一番,即一番清明。後隨起來,又剝落又清明,須是剝落得淨盡方是。”

他認爲,心中本有真理,真理本在心中,因此只要反省內求,就可以得到真理。他還認爲:“若能盡我之心,便與天同。爲學只是理會此。”

客觀唯心主義者朱熹認爲,世界的本原是“理”,人們對於它的體認,必須經由“格物”的途徑。而主觀唯心主義者陸九淵認爲,世界的本原就是“吾心”,人們對於它的體認,便是對“吾心”的自省。

儘管這些道學家的“理”也好,“心”也好,實質上都是封建的倫理道德,但是,在對這個絕對的本體的體認上,卻存在着明顯的分歧。陸九淵有個學生問認識真理怎樣下手,對他說:“無個下手處。”他回答說:“格物是下手處。”又問:“如何樣格物?”他說:“研究物理。”又問:“天下萬物不勝其繁,如何盡研究得?”他說:“萬物皆備於我。”

在朱熹那裡,所強調的是“格物窮理”,人們的認識必須經過“格物”,才能達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的境界;而陸九淵則直接認爲“心即理”,天下萬物之理不外吾心,格物只須反省內求就可以了。可見陸九淵在認識論上實與朱熹有所不同。他強調認識無須向外探求,因爲“天下萬物,不勝其繁”,而良知(不慮而知)良能(不學而能)乃“我固有之,非由外鑠”,取得認識真理的途徑,只須內求“本心”,萬物之理自然明瞭。陸九淵認爲,這種認識的途徑是“易簡功夫”,把不勝其繁的物理會歸爲一。這種認識論的路線是一條由“心”到“物”的唯心主義先驗論的路線。

和陸九淵所鼓吹的唯心主義先驗論的認識論相聯繫的就是他的唯心主義的道德修養,他在這方面也提出了一種簡易直截的修養方法。所謂“易簡功夫”,原來就是這種宗教修行式的“禁慾主義”,後來王守仁所說的爲學在減不在增,正是陸九淵這種思想的發展。

他認爲,要先肯定自己的仁義禮智的本心,然後以充分的自信依照本心所認爲對的做去,就可以恰到好處,他常常對他的學生說:“汝耳自聰,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無欠缺,不必他求,在自立而已。”又說:“收拾精神,自作主宰,萬物皆備於我,有何欠缺,當惻隱時自然惻隱,當羞惡時自然羞惡,當寬裕溫柔時自然寬裕溫柔,當發強剛毅時自然發強剛毅。”

這是說,只要充分相信自己先天賦予的本心,所有行爲就自然合乎道德標準。所以他說:“須是信得及方可。”他還說過:“近有議吾者雲:除了先立乎其大者一句,全無伎倆。吾聞之曰:誠然。”孟子講“先立乎其大者”,就是首先確信本心,亦即首先肯定自己的先驗的道德意識。

陸九淵的修養方法,也就是這一句。所以他自以爲他的學問是“簡易直截”。

三、朱陸爭論的實質

朱熹理學的中心命題是“性即理”,陸九淵心學的中心命題是“心即理”。朱熹肯定事物雖不是在人的主觀意識之中,然而“理”卻是事物存在的根據,他斷言“理”是第一性的,“性”也是第一性的,而心卻是後有的。

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5)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4)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
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5)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4)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1)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