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

商周時期,雖然奴隸主貴族所宣揚的宗教迷信佔統治地位,但由於生產的發展和階級鬥爭的推動,樸素唯物主義和無神論的思想也在向前發展。冶鑄技術的提高及青銅器的廣泛使用,生產工具有了很大的改革。天文曆法的推算及計算方面的需要,使商周人都掌握了一定的數學知識,已經從整數的計算髮展到了分數的計算。

陰陽五行觀念的產生,是和當時的生產實踐和積累的自然知識相適應的,但它還不是建立在正確科學知識的基礎上的。特別是由於當時生產力很低下,人們的自然知識很狹窄,再加上提出這些觀點的人,又往往是貴族出身的史、巫等,因而它有很大的侷限性,帶有很大程度宗教迷信的色彩。

“陰陽”說是在觀察天文氣象、時節變化的基礎上萌發的。周人用兩種不同性質的陽氣和陰氣來解釋四季的變化和萬物興衰。他們認爲,陰氣的性質是沉滯下降的,陽氣的性質是蒸發上升的,這陰陽二氣相互協調,配合有序,流轉正常,就風調雨順,否則就要發生災難。周幽王時的伯陽父,曾用陰陽二氣的失調來解釋當時在今陝西地區發生的地震現象。他說“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蒸,於是有地震”,這就是說,陰陽二氣的流轉是有一定秩序的,如果發生秩序紊亂的現象,就要產生地震。這種觀點之所以被稱爲樸素唯物主義或唯物自然觀的萌芽,是因爲它用對自然現象的直觀或猜測去解釋自然現象本身的規律性。這和當時佔統治地位的“帝”、“神”、“天命”的唯心主義觀念是完全對立的。

在中國古代衆多哲學流派中,陰陽五行學說最爲引人注目。它是李約瑟所謂的中國古代辯證思維有機論自然觀的重要表現形式。它所蘊涵的一些思想是可貴的,但在某些方面又阻礙了傳統科學的進步。

陰陽學說認爲構成萬事萬物的要素中有兩種對立的本原,它們可以分別名之爲陰陽,陰陽雙方的矛盾運動構成事物的發展變化。而五行學說則認爲世上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的。這五種元素相生相剋,以土爲主,分別與另外四種元素“和”成萬物。它們之間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就會在自然界和人類中產生變異和災難。陰陽學說在我國起源很早。盤古開天地的神話就包含了原始的陰陽學說的思想,西周末伯陽父以陰陽說解釋地震,標誌着陰陽學說的正式形成。五行說的形成還要更早一些。原始的五行思想產生於古人治水斗爭的壯麗實踐,後來到了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提出了“同則不繼”、“和實生物”的觀點,對五行生物的原則作了論述。

《尚書·洪範》中則對五行的性質作了進一步的說明:“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段話簡要描述了五種構成世界最基本的物質形態的性質和作用。它與伯陽父的解釋一道,使五行學說脫離了其原始狀態。後來,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進一步融合,形成了中國古代獨特的哲學思想。古人認爲,天屬陽,地屬陰,兩者相互作用,產生金、木、水、火、土五行。“最先出現了屬於陰的水和屬於陽的火,然後出現了其中陰略佔優勢的木和其中陽略多於陰的金,最後出現了陰陽兩種本原達到一定平衡的土。陰陽兩本原繼續不斷相互作用就進一步產生了自然界形形色色的萬物。”陰陽和五行兩種不同的學說就這樣有機地融合到了一起。

陰陽學說包含着很可貴的辯證法思想。世界萬事萬物由陰陽二氣化生,排除了神的作用,是它的唯物性;陰陽二氣的排斥、轉換構成了萬物的發展變化,講的是矛盾運動,體現了它的辯證性。

史伯雖然認爲,土與金、木、水、火相雜以成萬物,但他又搬出了先王,先王成了造物主了。伯陽父把地震發生的最終原因歸結爲人事,並以此論證周王朝將要覆亡。這就把自然的規律神秘化了,最後就不可避免地要回到宗教迷信的唯心主義那裡去。商周時代的唯物主義自然觀的萌芽有這麼大的侷限性,這是由當時各種歷史條件決定的,是不可避免的。當時有對世界萬物由“五行”,即五種物質元素構成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據《國語》中記載,西周末史伯對鄭桓公的一次談話中說,“和”則生物,“同”則不繼,意思是一種元素和另一種元素摻和,就能產生新的東西並得到發展,假如用同一種元素相加,則既不能生物又不會有發展。從這個談話中我們可以看出,史伯把金、木、水、火、土作爲構成萬物的五種元素,這不能不說是具有樸素唯物主義的因素。

四、早期的樸素唯物主義無神論

春秋之時具有無神論傾向的有一個鄭國的子產(公孫僑),他最早公佈了刑書,可以說是法家思想的先驅。他在駁斥對星辰出沒的觀察而斷定鄭國將發生大火災時說:“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寇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豈不或信?”天道和人道是對立的,天道是虛無縹緲的,人道纔是切近具體的,只有用人道來解釋吉凶禍福纔是合理的,可信的。

當時的唯物主義思潮對人和神的關係,不僅認爲人是神之主,而且在人和自然的關係中,還要把神完全驅逐出去,這樣人的地位就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春秋末葉的無神論者,有些是當時進步勢力的思想家,鄭子產就是新興封建勢力的思想代表。在社會急劇變革的過程中,他們把吉凶禍福的根源歸結到人事方面來,表明他們對神的懷疑態度。

樸素唯物主義又稱“素樸唯物主義”,是用某種或某幾種具體物質形態來解釋世界的本原的哲學學說,是唯物主義發展的最初歷史形態。它否認世界是神創造的,把世界的本原歸根爲某種或某幾種具體的物質形態,試圖從中找到具有無限多樣性的自然現象的統一。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認爲,萬物產生於水,並經過各種變化之後又復歸於水。中國的“五行說”認爲,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構成世界的本原。印度古代的“四大”說認爲宇宙萬物是由水、火、風、地構成的。這些都是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唯物主義思想的樸素反映,在總體上是正確的。而且,樸素唯物主義往往和樸素辯證法結合在一起。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在把“五行”當做世界萬物的本原時,還以它們之間的“相生相剋”的關係來說明世界的聯繫和發展。

在一定程度上他們看出了,社會生活中的問題都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問題,而不是“天”、“神”與人的關係問題。這是和他們當時所處的地位,爭取民心與奴隸主貴族對抗的政治鬥爭相一致的。這在客觀上,起到將人從“天”、“神”權威下解放出來的作用。但也正由於他們所處的階級地位的侷限,他們不可能成爲一個徹底的無神論者,他們都沒有完全否定鬼神的存在,給自己的階級留下了一條退路。一旦封建地主階級擊敗奴隸主貴族階級而成爲社會的統治力量時,他們就又會毫不猶豫地將鬼神這個法寶重新擡出來,爲鞏固他們剝削階級的統治地位服務。

周王朝的建立,經過短短的“成康之治”以後,就每況愈下。公元前841年,國人驅逐了周厲王,從而出現了十四年我國古代史上稱爲的“周召共和”。到春秋時期,就奴隸主貴族內部來說,也不斷地進行分化,這時的兼併戰爭甚爲激烈。在春秋這個新舊社會更替的過程中,無神論的興起是歷史之必然。

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4)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5)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7)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4)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2)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
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4)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5)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2)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2)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8)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2)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2)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7)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4)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2)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