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

程朱認爲,理是“形而上”的,氣是“形而下”的。戴震提出對於“形而上”、“形而下”的新解釋,批判了程朱的說法。他指出,氣就是“形而上”的,不應以“形而上”爲理。他說:“氣化之於晶物,則形而上下之分也。形乃晶物之謂,非氣化之謂。……一陰一陽流行不已,夫是之爲道而已。”

這是說,氣化是形而上的,具體的“器”纔是形而下的。他更明確指出,《易傳》中所謂“形而上”,即指“形以前”,所謂“形而下”,即指“形以後”。不但“陰陽之未成形質”是形而上的,就是“五行之氣”,也是形而上的,那“有質可見”的五行纔是形而下的。他這樣講,意在證明程朱的說法不符合古代儒家經典的原意。戴震指出,氣化過程的基本內容就是“生生”;他說,“氣化之於晶物,可以一言盡也,生生之謂與”,而所謂生就是運動變化,“生者動而時出”。氣化即是物質運動變化的過程。這生生不已的氣化過程不是紊亂的,而有一定的“條理”,“由其生生,有自然之條理”。這條理是“秩然有序”的,是“截然不可亂”的。惟其有條理,所以運動變化連續不已,如果沒有條理,運動變化也就不能持續了。他說:“惟條理是以生生,條理苟失,則生生之道絕。”這也就是說,自然世界的根本情況就是生生而條理,“一陰一陽,其生生乎,其生生而條理乎”!

戴震強調生生,但他又認爲萬物的種類是永久不變的,他說:“氣化生人生物以後,各以類滋生久矣,然類之區別,千古如是也,循其故而已矣。”這是說,每一類東西有其永恆的特點,永遠不會變化。在這裡,戴震陷入形而上學觀點。

戴震指出,所謂理就是氣化過程中的條理。他認爲,理就是事物之間的區別,也就是事物變化中不變的規律。他說:“理者察之而幾微必區以別之名也,是故謂之分理。”“是故明理者明其區分也。”這也就是說,事物之間的細微區別就是理。他又說“分之各有其不易之則名曰理”,即不同的事物各有不同的規律,這就是理。

戴震談理,特別注重“區分”。他認爲,理就是不同種類的事物之間的區分,也就是每一類事物所具有的特殊規律。這是戴震關於理的學說的一個特點。於是,他進而批判了程朱所謂“萬物一理”的說法。他指出,每一類事物有其一定的規律,這本來很明顯,“舉凡天地人物事爲,求其必然不可易,理至明顯也”。但程朱卻把理看做超越事物的實體,“從而尊大之,不徒曰天地人物事爲之理,而轉其語曰理無不在,視之如有物焉”。

這被看做超然的實體的理,實際上是沒有的,是虛假的。“將使學者皓首茫然,求其物不得”。這是說,只有事物的條理,哪裡有超越事物的理?

戴震指出:莊子講所謂“真宰”,佛家講所謂“真空”,都是認爲在天地事物之上還有一個超越的實體,佛家又講“神識”,而“以神爲有天地之本”,程朱所謂理乃是從老莊佛家所謂真宰、真空、神識等觀念轉化而來的。他說:“老莊釋氏尊其神爲超乎陰陽氣化,此尊理爲超乎陰陽氣化。”“其以理爲氣之主宰,如彼以神爲氣之主宰也;以理能生氣,如彼以神能生氣也。”

程朱只是用理的觀念來代替佛家所謂神識,“改其指神識者以指理”。他這裡對程朱唯心主義的批判是相當深刻的。朱熹雖然強調理和心的區別,事實上他所謂理就是絕對觀念,也就是絕對精神。宗教講上帝,客觀唯心主義講絕對精神,主觀唯心主義講主觀精神,在本質上並無區別。

戴震認爲,在氣化生生的過程中,也有相對的靜止,叫做“息”。他說:“生則有息,息則有生,天地所以成化也。”這是說,從生而息,從息而生,連續不已,這就是天地化生萬物的過程。他更舉例解釋說:“卉木之株葉華實,可以觀夫生;果實之白,全其生之性,可以觀夫息。”草木長葉開花結果,這是生;果實中的白仁,保全了生機,這是息。息是運動的潛伏狀態,其中包含了生的潛能。生生的過程中有暫時的間歇,這是永恆的運動藉以延續不絕的條件。

戴震講“生生而條理”,主要是講自然的變化過程有一定的規律,但他有時把自然過程的規律和封建道德的標準混同起來,認爲“生生而條理”就表現了仁、禮、義,“生生”是仁,“條理”是禮與義。他說:“生生者仁乎,生生而條理者,禮與義乎。”

這是認爲,“條理之秩然有序”,表現了禮;“條理之截然不可亂”,表現了義。他這樣爲封建道德提供哲學根據,在這方面,他還沒有完全擺脫程朱唯心主義的影響。

五、唯物主義反映論

在認識論上,戴震發展了唯物主義的反映論。他首先肯定自然界是在先的,人是天地所生成的。他說“有天地,然後有人物”,“人也者,天地至盛之徵也”。這是說,人類是天地之間最高等的生物。他指出,人的認識作用是以人的生理機構爲基礎的,“有血氣,夫然後有心知”。這裡,血氣指活的身體,人的身體是人的意識的基礎。

戴震指出,客觀世界是人的感覺經驗的來源,人的感覺器官的形成實以物質世界的實際情況爲根據。因爲世界上有聲、色、臭、味等現象,所以人就有耳、目、鼻、口等感官。他說:“盈天地之間,有聲也,有色也,有臭也,有味也,舉聲色臭味則盈天地之間者無或遺矣。外內相通,其開竅也,是爲耳目鼻口。”他認爲,聲色臭味都是客觀世界的內容。戴震更肯定:“耳之能聽也,目之能視也,鼻之能臭也,口之知味也,物至而迎而受之者也。”

戴震分別了“私”與“蔽”。程朱陸王都講心中本來含有真理,但“爲私慾所蔽”,所以心中固有的真理不能顯露了。戴震批判了這種觀點,他指出,私與蔽是兩回事,私是方面的問題,蔽是認識方面的問題,他說:“凡出於欲,無非以生以養之事。欲之失爲私,不爲蔽。自以爲得理,而所執之實謬,乃蔽而不明。天下古今之人,共大患,私與蔽二端而已。私生於欲之失,蔽生於知之失。”固執己見,不顧違反事實,纔是蔽而不明,這與私慾無關。一個人,主觀上不要求私利,但如不顧事實,固執己見,也可能犯重大錯誤。把私與蔽分開,這也是戴震對於唯心主義先驗論的批判的一個方面。但他完全忽略了感望可能影響認識的情況,也未免失之於片面。戴震區分了客觀真理與主觀意見,這是正確的。

這是說,人的感覺乃是外物的作用所引起的,外物作用於我們的感官,然後發生感覺。物質世界是人的感覺的來源。

戴震認爲,人在感官之外還有心,心是主宰感官的。他說:“心之精爽,馴而至於神明也,所以主乎耳目百體者也。”同時,心有知識,心的知識可以發展到神明的境界。“心之精爽以知,知由是進於神明”,信心的作用是思,“心之精爽,有思輒通”。他又說:“孟子曰:‘耳目之官不思,心之官則思。’是思者心之能也。精爽蔽隔而不能通之時;及其無蔽隔,無弗通,乃以神明稱之。”這裡所謂神明,就是思無不通,但心的神明也是以身體爲依據的。

戴震指出:感官的作用是辨別聲色臭味。而心的作用是辨別“理義”。聲色臭味是客觀的,耳目鼻口能辨別它;理義也是客觀的,心能辨別它。他說:“味也,聲也,色也,在物而接於我之血氣,理義往事而接於我之心知。血氣心知,有自具之能:口能辨味,耳能辨聲,目能辨色,心能辨夫理義。”

所以說,味聲色與理義都是外在的,並不在心中。“味與聲色在物不在我,接於我之血氣,能辨之而悅之……理義在事情之條分縷析,接於我之心知,能辨之而悅之。”聲色味在物,在於自然界;理義在事,這裡所謂事包括了自然界中與人類生活的現象。戴震又用“火光之照物”來比喻人的認識。他說,火光所照到的就不謬,“不謬之謂得理”;所照不到的就有疑謬,“疑謬之謂失理”。火光照物還不就是反映,他用火光照物來作比喻,目的在說明認識的對象是外在的。

於是,戴震提出了對於程朱學派“理具於心”理論的有力批判。戴震區分了“理”與“意見”。理是客觀真理,必須對於事物進行細緻的分析,然後才能得到。這就是他說的:“事物之理,必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後理得。”

如果不分析事物就有所主張,那只是主觀的意見。把主觀的意見認作客觀的真理,乃是嚴重的錯誤。理是分析客觀事物而後得到的,所以是人人所共同承認的;至於意見,則是少數人的主觀臆斷。他說:“心之所同然,始謂之理,謂之義。則未至於同然,存乎其人之意見,非理也,非義也。”他指出,程朱所謂理其實只是意見而已。他強調了以意見爲理的嚴重危害:“吾懼求理義者之以意見當之,孰知民受其禍之所終極也哉!”

這是說,把主觀的意見當做真理,不合乎客觀的情況,不合乎實際的需要,一定是要“禍天下”的。

但他以“心之所同然”作爲真理的標準卻不恰當。在某一時期大多數人所共同承認的見解,後來被科學證明爲錯誤的,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屢見不鮮。例如,地球中心論就是最顯明的例子。而在階級社會中,不同階級各有不同的觀點,“心之所同然”的情況常常根本不存在。真理的唯一標準是社會實踐,戴震沒有認識到社會實踐對於知識的意義。

六、“理存於欲”

戴震強調理欲的統一,他更認爲,欲是自然,理是必然,必然是出於自然的,是自然的完成,因而理是出於欲的,是欲的適當調整。自然就是本來的情況,必然就是應該遵守的標準。他所謂必然不是現在所謂必然規律,而是指當然的準則。他說:“實體實事,罔非自然而歸於必然。”“欲者血氣之自然。……由血氣之自然而審察之,以知其必然,是之謂理義。……如是而後無憾,如是而後安,是乃自然之極則。”

這裡說明了自然與必然的聯繫。必然是自然的恰到好處,乃是自然所應達到的標準。這裡他所強調的是,不能離開人的自然的感望而談論道德理義。所以,他進一步指出,離開也就無所謂理。他說:“凡事爲皆有於欲,無慾則無爲矣。有欲而後有爲,有爲而歸於至當不可易之謂理,無慾無爲,又焉有理?”

在人性問題方面,戴震力圖用氣一元論的觀點說明人性,反對程朱學派把人性分爲“義理之性”與“氣質之性”的說法。他認爲,性的內容就是血氣心知的特點,每一類生物各有其特殊的血氣心知,這也就是這類生物的性。人性包含三方面,即欲、情、知。“人生而後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氣心知之自然也。”

欲的要求是聲色臭味,情的發泄是喜怒哀樂,知的辨別是美醜是非。他仍然主張性善論,而主要從人的知覺高出於別類動物來講性善。他說:“人以有禮義異於禽獸,實人之知覺大遠乎物則然,此孟子所謂性善。”“人之異於禽獸者,雖同有精爽,而人能進於神明也。”人的知覺高出於其他動物之上,所以人性可以說是善的。戴氏所講仍然是抽象的人性論。由於時代和階級的限制,他不可能理解人的社會性,不可能理解社會中階級對立的關係,所以,在人性問題上也就不可能擺脫唯心主義。

戴震猛烈地批判了宋明道學唯心主義的所謂“理欲之辨”,提出了“理存於欲”的進步學說。他認爲,所謂理(道德原則)不是脫離感望的,“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今以情之不爽失爲理,是理者存乎欲者也。”

感望的適當滿足就是理,理即在欲中,不是與欲對立的。他又說:“天下之事,使欲之得遂,情之得達,斯已矣。……遂己之慾者,廣之能遂人之慾;達己之情者,廣之能達人之情。道德之盛,使人之慾無不遂,人之情無不達,斯已矣。”這是說,道德就在於感情都得到適當的滿足,推而廣之,使人人的感望都得到適當的滿足,這就是理想境界。戴震完全不能看到階級的矛盾,階級的衝突。他這種理想只可能是空想。但他要求人人的都得到滿足,這和程朱陸王壓制人民生活的禁慾主義是針鋒相對的。

他重視人民的物質生活要求,這一方面反映了人民反對壓迫的鬥爭;一方面也反映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但他以感望爲道德的基礎,這在本質上仍然是一種唯心主義的學說。他不可能從階級鬥爭來觀察道德問題,當然不可能提出以歷史唯物主義爲基礎的倫理學說。

人們的一切作爲都是出於,沒有,也就無所謂作爲。有了,有了作爲,然後纔有判定行爲恰當不恰當的理。因此,沒有作爲,又哪來什麼理呢,程朱客觀唯心主義和陸王主觀唯心主義都以“去欲”。作爲“存理”的前提,戴震認爲,這不僅在理論上顛倒了是非,而在實際上是鉗制人們的思想和行爲,其本質上“同於酷吏之所謂法”。“酷吏以法殺人”,而理學家“以理殺人”,甚而至於比“以法殺人”更嚴重。

戴震深刻批判了道學唯心主義的理欲之辨,在當時有重大的進步意義。

戴震的貢獻在於提出對於心(思維)的作用的新解釋,給予宋明道學唯心主義的先驗論以決定性的反駁,發展了唯物主義的反映論。戴震是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的最後的重要代表。

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二編 魏晉—隋唐時期的哲學思想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4)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4)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
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三編·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1)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二編 魏晉—隋唐時期的哲學思想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1)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4)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三編·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3)第一編·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4)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4)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1)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1)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4)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2)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