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

洪秀全,原名火秀,又名仁坤,生於1814年(清嘉慶十八年),死於1864年(清同治三年),廣東花縣人。他是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運動的領袖,我國曆史上偉大的農民革命思想家,也是近代向西方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運動是我國近代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偉大革命。它是在鴉片戰爭后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清王朝封建統治者和廣大勞動人民之間矛盾激化的基礎上發生和發展起來的。1837年,他到廣州參加科舉考試,目睹帝國主義侵略給中國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和清朝官僚機構的腐朽,極爲激憤。這時,他得到一部宣傳基督教的小冊子《勸世良言》,回家後他即託稱昇天見到“上帝”,命他下凡救世,並寫了一首詩“手握乾坤殺伐權,斬邪留正解民懸”,表示了他的革命思想。1843年,他和馮雲山一起,組織了農民革命組織——“拜上帝會”,利用基督教作爲發動農民、組織農民的思想武器。1851年,洪秀全領導農民革命隊伍,在廣西金田村正式宣佈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853年3月,攻克南京,定都於南京,並改稱天京。

太平天國的理論綱領都包括在《原道救世歌》、《原道覺世訓》、《原道醒世訓》等幾本書之內。洪秀全的太平天國聲稱結合西方基督教義、中國儒家大同思想、農民平均主義。不過,太平天國排斥儒家,稱儒家經書爲“妖書”。他們接受基督教上帝,教名爲“拜上帝教”,但其實對基督教一知半解。他們的宗教思想,可能全部源於當時的中國籍基督教傳教士樑發所寫的《勸世良言》。後來有外國傳教士知道了這件事,試圖向他講述《聖經》的道理,反而被洪秀全斥爲異端。不過,洪秀全從基督教得到啓發的這些思想,對於當時處於半殖民地社會的羣衆有着很大的號召力。之後,太平天國農民軍解放了中國南部的大片地區,革命勢力先後達到十八個省,它不僅使清王朝統治者驚恐萬狀,而且使外國帝國主義侵略者也萬分震驚。在中外反革命勢力的聯合鎮壓下,1864年南京失陷,洪秀全身死,太平天國農民革命遭到失敗。但是,太平天國的革命精神卻深入人心,鼓舞着中國人民不屈不撓、再接再厲地向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封建的清王朝展開英勇頑強的鬥爭。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家孫中山,就自稱是太平天國革命事業的繼承者,由他領導的1911年的辛亥革命,終於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統治。

研究洪秀全和太平天國思想的主要著作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天朝田畝制度》和洪仁玕的《資政新篇》等。

一、原始的社會主義空想

一方面,太平天國是中國近代的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其疆域最廣闊之時曾佔有長江中下游數省。因此它有着當時時代的顯著特徵。另一方面,洪秀全在這次起義假借了當時從西方宗教傳入的新興宗教基督教,也使一般老百姓感到新鮮。這可能與當時老百姓希望求變的思想有關。

洪秀全領導的太平天國農民革命,其理想是要實現一個“共享太平”的平等社會。洪秀全繼承了歷代農民起義關於“均貧富、等貴賤”的思想,吸收了中國古代關於“天下爲公”的“大同”理想,又搬來了西方基督教宣揚的所謂“天國”中人人“平等”的說教,以宗教的形式,發出了在地上建立一個“太平天國”的號召。

洪秀全認爲,“皇上帝”主宰的世界就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大同”社會。“大同”說是保存在古代儒家典籍《禮記·禮運》篇中關於原始社會回憶的記載。在這個理想社會中,社會成員一律平等,沒有貧富貴賤的差別,人人都能過太平幸福的生活。洪秀全還認爲:“世道乖漓,人心澆薄,所愛所憎,一出於私。”這是說,社會的混亂、不合理,都是君主的“私”心造成的。因此,他把“天下爲公”宣佈爲人類社會的最高理想。恩格斯在評論德國農民戰爭領袖閔採爾關於“天國”的理想時指出:“閔採爾所瞭解的天國不是別的,只不過是沒有階級差別,沒有私有財產,沒有高高在上和社會成員作對的國家政權的一種社會而已。”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要求建立的“天國”也有類似的情況。洪秀全在起義前寫的《原道醒世訓》中還充滿信心地指出,人壓迫人的黑暗時代即將過去,光明就要到來,只要大家齊心努力,“相與作中流之底柱,相與挽已倒之狂瀾”,那麼,“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世界一定會實現。由此可見,洪秀全領導的這次農民革命,其最初的願望不是要重新建立一個封建王朝,而是要求實現一個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

洪秀全用來解釋他所理想的社會,則表達了中國農民渴望從幾千年來封建剝削和壓迫下求得解放的迫切要求。他認爲,在這個社會中,沒有國壓迫國的現象,也沒有人壓迫人的現象:“天下多男子,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羣”;既沒有“此疆彼界之私”,也沒有“爾吞我並之念”。在這個社會中,有無相恤,患難相救,“強不犯弱,衆不暴寡,智不詐愚,勇不苦怯”。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關於這一理想社會的設想,後來又在《天朝田畝制度》中,提出了一個具體的實施方案。

太平軍在行軍過程中,曾實行軍事共產制。建都南京後,把這個制度加以總結和提高,制定並宣佈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革命的土地綱領——“天朝田畝制度”。這是一個反對封建主義的偉大的革命綱領。在這個綱領中,洪秀全提出了一種原始的社會主義空想,把革命初期宣傳的“大同”社會的遠景進一步具體化,這個綱領標誌着太平天國農民革命思想發展的高峰。

廢除封建的土地私有制是這個綱領的核心。它提出了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的政策。主張“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每個農民都應得到一塊土地,人口多則多分,人口少則少分;土地是公有的,“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凡天下田,豐荒相通”,此處荒了,則遷豐處,用來救濟荒處。綱領還主張財產歸公,一切生產品除供自己生活需要外,都應交給“國庫”管理,“天下人人不受私物”,個人不得私有。還主張按人口平均分配生活資料,“天下大家處處平均,人人飽暖”,糧食由國家統一配給,婚嫁等費用由國家統一負擔,喪失勞動能力和無法生活的人由國家撫養。這個綱領宣佈:“有田同耕,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這就是太平天國革命農民爲實現自己最高理想的具體綱領。

這個綱領還提出了有關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的民主改革的方案,主張政府官吏可以由人民公舉,努力從事生產的農民應該得到國家的獎賞。還提出“天下婚姻不論財”,要求廢除封建的買賣婚姻,禁止纏足、買賣奴婢、娼妓和納妾,要求廢除“一切舊時”的風俗和習慣。

可是,這個綱領的基本精神,要求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通過平分社會財富,廢除私有制度,實現一個沒有階級壓迫的平等的社會,則是一種原始的社會主義空想。所以是一種空想,因爲它企圖在落後的小農生產方式的基礎上實現沒有剝削、壓迫和人人都能過着飽暖生活的美好社會,這是不可能的。

這種原始的社會主義空想的思想基礎,是絕對的平均主義。它企圖平分一切社會財富,包括人們的生活資料,以防止貧富的對立。

1859年,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1827—1864年)從香港到天京參加革命。他向洪秀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建設太平天國的建議,其中最重要的是《資政新篇》。它是繼《天朝田畝制度》之後,太平天國又一個綱領性的文獻。《資政新篇》的主要內容是積極倡導向西方學習,發展資本主義。它提倡機器生產、開礦、辦工廠、辦銀行,主張迅速興辦近代交通運輸業,積極採用近代科學技術,鼓勵創造發明,保護和獎勵私人資本等。同時,它還提出要立法制,去酷刑,興辦學校、報館、醫院、郵政等。從這些方面看,《資政新篇》設計了一幅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藍圖,它在中國近代歷史條件下,給農民革命指出了一條擺脫封建制度的道路。

雖然由於軍事局勢的緊張,《資政新篇》所提出的方案沒有能夠實行,而它的歷史意義仍是重大的。它反映了當時中國社會要求打破封建主義的束縛,向着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趨向。但是,由於農民階級並不是一種新的生產關係的代表者,他們並不能完成這一歷史使命。因此,他們最終也還是隻能落腳於在“皇上帝”的保佑下,建立一個“新天新地新世界”的空想之中。

平均主義並不能防止貧富對立,反而損害了勞動者的積極性,使生產遭到破壞,不能改善農民的生活。斯大林說:“平均主義的根源是個體農民的思想方式,是平分一切財富的心理,是原始的農民‘’的心理。平均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是毫無共同之處的。”馬克思主義認爲,平等的實質是消滅階級,而不是提倡平均主義。也正因爲如此,太平天國所設想的那套平均財富的方案,在當時並沒有實行也不可能實行。

二、對封建道統的批判

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人民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的仁人志士探求救國救民真理的第一次亮相。之後的洋務運動、西方的近代科學進入中國,他在這方面起了促進和先驅的作用,爲什麼呢?因爲它使清政府看到了自己的脆弱和無能,激勵了所謂的曾國藩等開明人士學西方、辦洋務。從小的方面說,他沉重地打擊了清王朝,同時也打擊了帝國主義,如果沒有太平天國運動,清政府和各個地方當局會更加肆無忌憚地與西方友好,最終加快中國淪爲半殖民地的步伐。爲什麼中國沒有成爲西方的殖民地還保留着中國的政權,他起到了一些積極的因素。

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4)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5)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4)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
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5)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2)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4)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6)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1)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5)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3)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1)第一編·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2)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3)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1)第二編·第四章 王充與範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1)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四編·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4)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1)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二編·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4)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二編·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4)第一編·第三章 道家學說 (3)第一編·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1)第二編·第六章 裴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5)第二編·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4)第一編·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第三編·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2)第三編·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3)第三編·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1)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6)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第四編·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1)第三編·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1)第一編·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1)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2)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3)第四編·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1)第三編·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2)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1)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3)第二編·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5)第三編·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2)第一編·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1)第四編·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3)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第二編·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3)第四編·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2)序言 東方的思想與智慧第三編·第六章 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