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

康熙四十九年二月,江寧織造府內庭院。

李煦身着黑貂鑲邊褂子,雙手攏着袖子中,挨着熏籠旁坐着,卻還是覺得冷,不由稍帶了些埋怨道:“子清,知道你有棟亭之愛,可也得分個時令不是?”郎舅二人相敘,自然早把從人打發了去。曹寅微微一笑,爲李煦親自把盞,道:“殘梅可賞,溫酒可酌,不亦樂乎?這可是三十年的狀元紅,我讓人特意加了些酸梅嫩姜。此酒只得金陵有,旭東不可不嘗。”李煦無奈,舉杯輕抿了一口,道:“便只你還有此等閒情逸致。我從蘇州巴巴地趕來江寧,是來找你討個章程,可不是來陪你小酌怡情。”

看曹寅依舊一副淡笑模樣,李煦把杯兒放在石臺面上,面上帶了幾分陰鬱,道:“子清呵子清,早年你侍衛處出身,也算半個武人罷,我偏生不信,噶禮如此咄咄逼人,你就生生忍了去?”李煦此一說,並非全然是刻意撩撥曹寅的氣性。便在幾個月前,噶禮甫授兩江總督,便上折參劾曹寅李煦任兩淮鹽運巡查使期間,致兩淮鹽課數年虧空總計達三百萬之巨,言之鑿鑿,一筆一筆記得極爲分明,顯見得是處心積慮之作。雖然此折康熙批得婉轉,言“皇太子,諸阿哥用曹寅、李煦等銀甚多,朕知之甚悉,曹寅、李煦亦沒有辦法”字樣,可朝野之間難免物議沸揚,連得江南也不乏有人與市井之間昂然罵指二人爲國蠹者。然而,李煦宦海幾十年,還有什麼看不清的?噶禮自己是個什麼貨色,晉撫任上起碼添上了百萬的家底,此刻居然還妄託公心而非議他人貪瀆?更爲甚者,噶禮還指使街頭無賴光棍於鬧市之地毀謗他二人,繼而再假託民意,以爲參劾之資。真真可笑可恥之至!

李煦念及此處,不由火氣又添了一分,蹙着眉頭,道:“你素來是謹慎太過,這事一出,主子不是在摺子御批爲你我分說了?何必顧忌那許多,還特地使人帶信到蘇州,囑咐着鹽務之事不妨略與人方便。到如今,你我尚有二百餘萬的虧空,別人不知也便罷了,這些個虧空,不都是主子南巡的花銷?單我蘇州一庫便是近百萬兩,再不指着鹽課,你我兩家何來活路?”

曹寅默默收了笑意,自斟自飲了一杯,體嘗着醇香之後的那一點甘苦,緩緩才道:“主子是古來英明之聖主,豈能不知噶禮之意?而主子御批,字字都爲體恤你我竭心盡力做皇家犬馬之微勞,也是爲着祖上積下那些功德。”李煦雖然心中焦躁,於曹寅話內之意,卻是一點即明:“主子知道噶禮覬覦兩淮鹽課的心思,卻未曾留中了他的參劾…”隨即面上浮起些頹然之色,道:“主子是個念舊情的,噶禮既是正黃旗勳臣之後,亦與我兩一樣,沾着嬤嬤的餘蔭。誒…。”曹寅又飲了一杯,從袖籠之中拿出一道密摺,遞給李煦,道:“這是我一月前遞上去的晴雨摺子,主子御批,你看看。”李煦雙手接過,卻略有遲疑,道:“這…成麼?”曹寅擺了擺手,道:“與你也甚有干係,但看無妨。”李煦展開一看,卻是眼角漸漸潤溼了:“知道了,兩淮弊情多端,虧空甚多,必要設法補完,任內無事方好,不可疏忽,千萬小心小心小心小心!”少傾,李煦現出幾分喜色,道:“主子終還是信得過咱們,仍使我等在兩淮鹽務上,實在是天恩浩蕩。”曹寅卻是想得更深了幾分,稍有猶豫想說道些什麼,卻只在心底裡一聲嘆息。

曹寅是康熙奶兄弟,又是伴讀,幾十載陪王伴駕,早已對這位高高在上的君王知之甚深。康熙若無所疑,何以坐視噶禮伸手鹽務?御批之內,所指之弊情多端,固可指私鹽氾濫,卻也是當頭棒喝!曹寅自問捫心無愧,可他卻斷不敢擔保面前這位舅爺亦如是。康熙四十年前,皇太子從江寧織造、蘇州織造處索要銀兩共計八萬餘,康熙下旨內務府追查,曹寅即刻便密摺奏與了康熙,可李煦卻是爲太子諱,好生吃了一通排頭方纔道出了實情。其後,太子被廢,李煦與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來往甚密,旁的不說,單是崑曲班子便往兩位阿哥府裡送了不止三四遭,用得自然都是鹽課稅銀。

此刻,曹寅見李煦望着御批越發顯得欣喜的面孔,既大覺無奈,卻又有些嫌惡。如今眼見着京裡那頭越發的熱鬧,李煦便打起了多結善緣多燒竈的念想,太子處,八阿哥處,兩頭都緊着巴結,指着將來必得有一位能念他的好兒。如今看來,李煦陷得是愈來愈深了。可康熙豈是個好相瞞的主子?江南之地,又豈是隻有自己和李煦兩人是他的耳目呵!單一個致仕的王鴻緒,便是曹寅知道同樣有密奏之權而又與李煦有隙之人。李煦之父,曾就廣東巡撫的李士禎,便是因時任左都御史的王鴻緒的參奏而遭奪職解任,雖說王鴻緒自己也是黨附胤禩的,可不見得就不能抽冷子給李煦上些眼藥呵。

曹寅自己待人高義,素有文名,加上在江寧經營已久,很得江南文人之心。翰林清流如王鴻緒、韓菼、徐乾學等,或是曾與江蘇巡牧一方的宋犖、施世倫,乃至雖爲白身卻聲名遠揚的方苞等,皆與其交情深厚,常把酒唱和詩文。這起子人,雖說彼此政見不同,可到得曹寅的棟亭來,都是一派和煦。王鴻緒更時常以文寄於曹寅之處。可王鴻緒交好曹寅,未必就能因着李煦與曹寅有郎舅之親,放得過李煦。李煦在蘇州爲太子、胤禩、胤禟買戲班、女孩子大張旗鼓,而王鴻緒便在婁縣,相隔不過數百里而已,但凡稍有留心,哪有不知的道理?

曹寅正尋思着話兒勸解李煦,不料李煦先開了口:“有樁事,好教子清知道,以免日後爲難。前個月,我遞了密摺,參劾王鴻緒與伊兄王九齡處探聽宮禁之事,無中做有,搖惑人心。”言罷,把謄抄過的密摺遞給了面露些許驚異的曹寅,折內寫道:“臣打聽得王鴻緒每雲:”我京中時常有密信來,東宮目下雖然復位,聖心猶在未頂。如此妄談,惑亂人心。臣感戴聖恩,謹遵諭旨,據聞復奏。而王鴻緒門生故舊,處處有人,即今江蘇新撫臣張伯行,亦鴻緒門生,且四布有人,又善於探聽。伏乞萬歲將臣此折與前次臣煦親手所書摺子,同毀不存,以免禍患,則身家保全,皆出於萬歲恩賜也。至於前所奏程兆鱗、範溥,其兩人亦每每亂言東宮雖復,將來恐也難定,理合一併復奏以聞。”曹寅讀罷,重重一跺腳,道:“你糊塗呵!王季友(王鴻緒字)的事不消說,王氏一門,聖眷猶隆,未必是你這一折便參的倒,那督撫之爭,又豈是你該摻和的麼?”見李煦還有些不以爲然之色,饒是曹寅脾氣再好,也難免沉下面孔道:“我今兒酒沉了,須得歇息,給旭東告罪了!”不顧李煦難堪之色,立時便起身離去。

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9 喜訊一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75章 從軍(六)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256章 議儲(八)第211章 驚變(七)第32章 八阿哥(四)第174章 南巡(五)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26 兄弟三第32章 八阿哥(四)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17章 圍獵(一)第225章 渾水(六)第328章 萬壽(五)第325章 萬壽(二)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46章 麻煩(六)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327章 萬壽(四)第107章 嫌隙(二)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209章 驚變(五)第43章 麻煩(三)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251章 議儲(四)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385章 問鼎(九)第113章 家宴(一)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71章 從軍(二)第228章 渾水(九)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379章 問鼎(三)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76章 從軍(七)第385章 問鼎(九)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60章 河務(三)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177章 南巡(八)第18章 圍獵(二)第208章 驚變(四)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251章 議儲(四)第210章 驚變(六)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325章 萬壽(二)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249章 議儲(二)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70章 從軍(一)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117章 家宴(五)
第350章 父子兄弟(二十)9 喜訊一第274章 塵埃落定(十七)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75章 從軍(六)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256章 議儲(八)第211章 驚變(七)第32章 八阿哥(四)第174章 南巡(五)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26 兄弟三第32章 八阿哥(四)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17章 圍獵(一)第225章 渾水(六)第328章 萬壽(五)第325章 萬壽(二)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346章 父子兄弟(十六)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182章 科舉弊案(四)第46章 麻煩(六)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327章 萬壽(四)第107章 嫌隙(二)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209章 驚變(五)第43章 麻煩(三)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251章 議儲(四)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68章 何去何從(九)第371章 風雲漸起(十七)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385章 問鼎(九)第113章 家宴(一)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71章 從軍(二)第228章 渾水(九)第270章 塵埃落定(十三)第379章 問鼎(三)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76章 從軍(七)第385章 問鼎(九)第305章 南山遺恨(四)第40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十)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60章 河務(三)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177章 南巡(八)第18章 圍獵(二)第208章 驚變(四)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216章 驚變(十二)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368章 風雲漸起(十四)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304章 南山遺恨(三)第96章 父子兄弟(二)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251章 議儲(四)第210章 驚變(六)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373章 風雲漸起(十九)第237章 渾水(十八)第325章 萬壽(二)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三)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249章 議儲(二)第65章 何去何從(六)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70章 從軍(一)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117章 家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