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歷史軌跡

京城之中已經下過數場雪了。融雪之時,空氣之中有着一股溼溼的味道,帶着的那股冰冷,幾乎滲到了人骨子裡去。就在這樣的寒風凜凜之中,紫禁城迎來了康熙三十三年冬至。

這一天,所有已經進學的皇阿哥都接到康熙的旨意,宮中設下了家宴,要阿哥們酉時入宮。

冬至,是一年之中難得的幾天阿哥們不必上書房的日子,所以申時開始,胤禛的嫡福晉烏拉納喇氏就開始幫着胤禛張羅起入宮的穿戴來。烏拉納喇氏,正白旗副都統費揚古之女,乳名叫做芸娘,自康熙三十一年被指婚給胤禛,如今已經快要第三個年頭了。

看着忙前忙後爲自己打理的芸娘,胤禛不禁想起了兩年多之前的那個晚上。那時,大婚在即,胤禛還從未與這名即將成爲自己結髮之妻的女孩謀過面,但在掀起紅蓋頭的那一刻,胤禛還是深深地被她吸引了。

這個比胤禛還小了兩歲的小姑娘,當時就靜靜地坐在炕沿上,頭上已經按照婚嫁的規矩盤成了歪把子的髮髻,白皙的臉龐印在紅燭的微暈之中,長長的睫毛之下,月牙似地眼睛低垂着,臉上帶着少許羞澀,時不時還偷偷看胤禛一眼。不期然,兩人的眼神四下相對,芸娘這份少女的羞怯讓胤禛忍俊不禁,“噗嗤”一聲就笑了起來,這一樂,引得芸娘也展開了笑顏,繼而從微顰到大笑,完全帶出了滿洲格格的豪爽性格,到底還是小孩脾氣,芸娘至此一下子放鬆了下來。兩個人於是越坐越近,胤禛又搜盡肚腸鬥着趣兒,就在這樣的旖ni之中,他們成爲了真正的夫妻。

幾年下來,芸娘已經成爲最瞭解胤禛心思之人。她知道,胤禛極重儀表,不管什麼時候,總是要外表一絲不苟,不論內外,身上衣物有一絲褶皺都不成。譬如,夏日炎炎之時,別人都是短褂小衣的,可是胤禛卻是內襯,長衫一件不落,頂多摺扇動的勤快些。有一次,五阿哥,七阿哥來尋胤禛着棋消暑,難捱酷熱,兩人在萬福堂之中直脫到赤膊爲止,還一面大聲嚷嚷着要喝冰鎮酸梅湯。胤禛卻還是依舊,端直坐着,隻手上多了一塊汗巾,時不時的拭去頸上的微汗,引得五阿哥,七阿哥讚佩不已。

然而,胤禛又深惡奢華,總以簡樸爲上。若是尋看胤禛的衣帽,之中少有奢靡之物,除了內務府織造處每年循例撥給的,就是康熙的御賜品件,對這些,旁的阿哥並不在意,而胤禛卻很愛惜,穿的舊了,便着人仔細漿洗,偶有損破之處,也尋了人密密織補。有時,連隨身伺候的太監頭高順都看不過眼,幾次三番在胤禛面前呱噪,卻被胤禛冷冷一句打發了去:“爺根上就是這個性子。錢都用在刀刃之上,懂嗎?”以至於後來被幾個皇兄弟笑稱爲守財阿哥。

今日胤禛是去見康熙,芸娘自然更不能馬虎,就幫着挑撿最適宜的服色,既不能讓胤禛在君前失儀,又不能太奢華讓胤禛不快。最後,還是用了青狐朱緯冠,沒有配東珠,上面只用了紅絨結頂,端罩雖然依着皇子的定例,用的是紫貂,但湊近了看,不過是數塊紫貂皮拼接而成,石青龍褂,也是穿的舊了,但卻也仔細漿洗過,邊上紋了幾條青狐皮,顯得莊重簡樸。

待芸娘伺候着胤禛把衣裳一件一件的全部穿在了身上,胤禛滿意地打量着鏡中的自己。時年十七歲的胤禛身量已經頗高了,按照現代的標準,將近一米八的樣子,瘦長的面龐,下顎略尖,一對劍眉之下,雙眼熠熠,脣上也開始泛起了微微的絨毛,說實話,胤禛應該算得上是個俊哥兒了。

正了正頭上的冠帶,胤禛轉向烏拉納喇氏道:“忙了一天了,快些歇着去吧。今天估摸着必要晚些時候才能回來,就不來你這裡了,你晚上總是睡得不沉,再讓我給擾了,明兒個指定腦仁子疼。”

芸娘含着笑看着胤禛,卻不言語,只把胤禛看得有些不自然,於是便佯怒道:“你這人,好生奇怪,怎麼,我心疼你,你還倒不領情?”

芸娘笑得更加曖mei,好一會兒,才道:“我的爺,你倒是心疼妾,還是尋個藉口又去寵幸了別家?”

知道芸娘吃醋,胤禛不由一樂,道:“平時只道你是最大方不過的,原來只是裝出個樣子讓人看?也罷,既是你不怕吵,我還來你這裡便是。事先可說好,明天不準叫頭疼。”

芸娘捂着嘴吃吃地笑了一陣,忽又臉上起了戚容,想了一想,道:“爺今晚還是去格格處吧,妾看着她怪可憐的。”

胤禛聞言心中也是一慟。芸娘口中的格格指得是宋氏。宋氏的父親是漢軍旗人,任着工部的主事,依着規矩,宋氏十二歲時進宮選秀,繼而和另一名齊姓秀女一道被髮來胤禛的府上。當時嫡福晉芸娘因一年多都沒有身孕,怕人說自己是‘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硬是軟磨硬泡地要胤禛和宋氏行了房。說來也湊巧,纔不過兩月,宋氏居然就懷上了胤禛的骨肉,這纔好歹封了個格格。

今年三月末,宋氏誕下了胤禛的頭生女兒。第一次做父親的胤禛自然高興之極,當看到自己女兒紅撲撲的小臉蛋時,胤禛甚至興奮得在院中大笑不已,可是把府中的下人嚇了一跳。他們何曾看過平時幾乎不苟言笑的四阿哥如此狀若癲狂?胤禛不僅請了一衆皇兄弟來吃酒慶賀,還依例上了摺子請康熙賜名。只是,胤禛萬萬沒有想到,康熙賜名的旨意還沒有盼到,自己的女兒就因爲無名高熱而被奪去了性命。宋氏自然傷心不已,胤禛也是傷心欲絕。闔府上下整整半年,都不敢當着胤禛再說及此事。康熙聞聽之後,也幾次把胤禛召入宮中溫言撫慰,縱是如此,胤禛還是鬱郁了好幾個月才心情稍平。

這早夭的女兒終究是胤禛心頭的一塊痛,因此,有着數月,胤禛一直不願再去宋氏那屋,就是怕再觸景傷情。此刻聽到芸娘如此一說,胤禛還是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黯然道:“你說的也是。今晚我便去她那裡好了。你啊,還是爲別人想得多。”

芸娘展顏笑道:“爺剛纔不是還說妾善妒?也罷,妾就算再假裝大方一次。”

胤禛被逗得衝散了那幾分頹涼之氣,也笑道:“盡只說嘴。若是我一月不來你處,你又如何?”

芸娘露出一分小女兒之色,羞道:“明天妾在房中候着爺便是。”

胤禛哈哈大笑,忽然摟過芸娘,就在這羞紅的小臉輕啄了一口,然後在芸娘嬌滴滴的嚶嚀聲中,信步走出了府邸。

諸位書友,前些日子,小四偶爾翻閱以前寫就的章節,不由得臉紅之至。前三十章文字稚嫩,和後面的文風極不統一。小四現在正在着手修改,因此現在更新雖依舊,但字數上不是很多。前十章已經改寫完畢,好歹稍微看得過眼些。而且現在小四正在構思第三卷的情節,這段歷史,寫的人太多,珠玉在前,小四可不想和他們重複,所以也需要一些時間整理思路。

看評論,有書友希望小四進vip,覺得這樣能給小四一些補貼,小四在此謝過大家的好意,只是小四需要用來養家的銀子,大約進vip是遠遠不能滿足的,還得每天老老實實的上班。對不住啦。

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229章 渾水(十)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23章 兄弟(一)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117章 家宴(五)第42章 麻煩(二)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172章 南巡(三)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329章 萬壽(六)第110章 嫌隙(五)第168章 封爵(一)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108章 嫌隙(三)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157章 洗三(二)第225章 渾水(六)第161章 河務(四)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第228章 渾水(九)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108章 嫌隙(三)第159章 河務(二)第114章 家宴(二)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2 在禁苑的生活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224章 渾水(五)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17章 圍獵(一)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78章 出征(一)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161章 河務(四)第228章 渾水(九)第257章 議儲(九)9 喜訊一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22章 圍獵(六)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7 成長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75章 從軍(六)5 諍臣7 成長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5 諍臣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8 裕親王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19章 圍獵(三)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158章 河務(一)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43章 麻煩(三)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257章 議儲(九)第157章 洗三(二)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205章 驚變(一)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387章 問鼎(十一)
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229章 渾水(十)第139章 二徵葛爾丹(六)第23章 兄弟(一)第61章 何去何從(二)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117章 家宴(五)第42章 麻煩(二)第236章 渾水(十七)第172章 南巡(三)第98章 父子兄弟(四)第291章 多事之秋(三)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362章 風雲漸起(八)第329章 萬壽(六)第110章 嫌隙(五)第168章 封爵(一)第266章 塵埃落定(九)第108章 嫌隙(三)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157章 洗三(二)第225章 渾水(六)第161章 河務(四)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第303章 南山遺恨(二)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93章 又生風波(一)第167章 國事家事(五)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376章 風雲漸起(二十二)第228章 渾水(九)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108章 嫌隙(三)第159章 河務(二)第114章 家宴(二)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164章 國事家事(二)2 在禁苑的生活第137章 二徵葛爾丹(四)第224章 渾水(五)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17章 圍獵(一)第281章 督撫之爭(七)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78章 出征(一)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354章 父子兄弟(二十四)第120章 波瀾橫生(三)第357章 風雲漸起(三)第161章 河務(四)第228章 渾水(九)第257章 議儲(九)9 喜訊一第85章 首戰葛爾丹(一)第22章 圍獵(六)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7 成長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247章 渾水(二十八)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75章 從軍(六)5 諍臣7 成長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276章 督撫之爭(二)第392章 問鼎(十六)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5 諍臣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8 裕親王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289章 督撫之爭(十五)第19章 圍獵(三)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158章 河務(一)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43章 麻煩(三)第265章 塵埃落定(八)第257章 議儲(九)第157章 洗三(二)第296章 多事之秋(八)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77章 督撫之爭(三)第205章 驚變(一)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旅歐雜記布魯塞爾一第387章 問鼎(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