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

在保定、霸州一帶足足盤桓了二十幾日,胤禛才帶着寶柱和年羹堯返回京城。回到自己府中,剛喝了小半碗冰鎮桂花綠豆湯,還沒和烏拉納喇氏說上兩句體己的話,就見秦順站在花廳外朝內張望。胤禛府上的規矩一向甚嚴,除非有要事,秦順斷不敢在這個時候打擾。

胤禛苦笑,隨手將碗放下,衝着秦順輕斥道:“也不知道讓你主子享幾刻清閒,還傻愣着做甚麼?有事就進來回事兒!”秦順乾笑着進來打了個千,道:“于成龍大人聽說主子回了京,這會兒已經在府門外候見。奴才知道主子這會兒必然疲累,見不見於大人,奴才不敢自專,還請主子示下。”

胤禛面孔一板,道:“怎麼,這麼多話,想在你主子面前邀功還是怎的?速去請於大人前廳用茶。爺去更衣,稍後便至。”頓了一下,又吩咐道:“去把年羹堯也尋了來。”秦順吃了訓斥不敢再多言,“着”了一聲便往前院走去。

胤禛起身去更衣,卻見烏拉納喇氏一副似乎欲言又止的樣子,便堪堪地停了步,道:“芸娘可是有話對我說?”烏拉納喇氏猶豫了一下,才道:“妾覺得爺對府內的下人許是苛了些。”胤禛一楞,道:“芸娘這麼認爲?”烏拉納喇氏緩緩走到胤禛身邊,道:“有些事本不是妾該置喙,但事關着以後府內的安寧,妾還是不得不說道一二。爺對着那些奴才鮮有好臉,常常只罰不賞,日子久了,有些人不免生出些嫌隙,若真是與爺離心離德,便不免被人利用。”

胤禛心頭一沉,沉吟道:“即如此,倒要費些心思琢磨咱們的家事了。此刻於成龍在前廳相候,倒不好讓他等得太久,稍後還相煩芸娘細細再說與我聽。”

匆匆換了身乾淨的皇阿哥四團龍服之後,胤禛便即來到前廳。于成龍有些拘謹地打偏坐着,手裡半端着杯茶,卻怔忡着沒有往嘴邊送,不知其時神在何處。胤禛輕咳了一聲,纔將于成龍的思緒拉轉回來。于成龍連忙撇了茶,上前告罪見禮。胤禛上前扶住了,細細打量了于成龍一番,道:“自上次前營一見,振甲瞧着似乎又清減了些。曉得你運糧辛苦,本該好生讓你將息幾日。只是這治水一事,數朝野之中,舍振甲而其誰?太子爺親點得將,振甲又要辛苦了。”于成龍連稱不敢,道:“四阿哥此言折殺臣了。臣前幾日到京,太子便傳見交待了差使。臣到府上求見,才知四阿哥已往保定府探查水情而去。四阿哥如此勤勉,讓臣甚感愧疚。”胤禛微微一笑,道:“我與振甲不同。於大人是治水能臣,我卻空頂了個坐纛的名頭,若是不提早做些功課,豈不成了尸位素餐之流?”

這時,年羹堯也提了一個包袱來到前廳,向胤禛打了個千,又以後輩之禮見了于成龍。于成龍略知他與胤禛的交情,且原先在前營也有數面之交,此刻便微笑着寒暄了兩句。三人便分賓主坐定。于成龍便對胤禛、年羹堯道:“四阿哥對渾水之治有何章程教於臣?”胤禛指了指年羹堯帶入的那個包裹,道:“振甲太過謙了。我與亮工、寶柱走了這一回,無非對渾水一系水情小有些心得而已。我將我三人所見,與當地縣誌等相關記載做了對比,寫了幾卷筆記。不知能否入得於大人的法眼?”

年羹堯於是將包袱打開,撿了一本遞給於成龍。于成龍接過,粗翻了兩頁,便爲其中記述之詳細而感嘆道:“常聽人說四阿哥心細如髮,如今看來,果名不虛傳。筆記之中,上至水流走向、緩急,下至水中泥沙幾何都是一目瞭然。”年羹堯笑道:“於大人說的是。四阿哥每到一地,便與我等細細沿河查看,這些天走下來,腿都細了一圈。每隔兩裡地,還要從河中舀出些水來,待其澄清之後檢視泥沙沉積。以此對照着工部所堪渾河水系圖沿河探查,竟發現了幾處謬誤。”于成龍頷首道:“有四阿哥和年世兄如此,何愁水患不除。觀筆記之中所錄渾水之勢,與黃淮甚似。四阿哥,想昔年臣與靳紫垣之爭,歷經這十年浮沉,方知其法爲治水良謀……。”

看着于成龍追憶之時頗有些懊惱之意,胤禛出言勸慰道:“振甲不必太過介懷。紫桓臨去之時,不是特意將窮一生心血的治河十策交與你了嗎?若是紫桓心存芥蒂,又怎會有此一舉?”于成龍有些黯然地一笑,道:“四阿哥,臣唐突拜訪,實是有一樁難事要求四阿哥。”見胤禛並不言語,面上似笑非笑,知自己之言太過貿然,按制朝臣不得妄交阿哥,也難怪胤禛如此,忙解釋道:“怪臣言之不詳。太子要四阿哥與臣一道治渾水,臣自欣然領命。然臣去戶部,卻被告知只可撥於河工兩萬銀。依臣過往之經驗,若要河務大治,沒有十萬銀斷不可爲。臣與戶部會商,戶部只一味推說因朝廷兩戰葛爾丹,戶部存銀無多,斷斷再撥不出錢來。”胤禛心說,難怪于成龍屈駕到此,竟是爲了此事而來,於是斟酌着道:“常言道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也難怪於大人心憂。於大人可有將此事報於太子?”于成龍面露尷尬之色,道:“臣與太子說了,太子說,這次四阿哥掌總,命臣,命臣……。”胤禛真的只有苦笑了,難道太子以爲自己是善財童子不成?足足差了八萬兩,即便扣去了忽悠李祿全的不算,至少還要再籌集七萬餘兩。怪不得太子點了自己的差事。可是眼下諾敏已不再執掌戶部,只剩下一個四品的主事戴鐸,眼見得做不了這筆銀子的主兒,還能到哪裡去尋摸了這些錢來?胤禛皺緊了眉頭。尋在京的王公貴胄樂捐?這若是在尋常時候,倒也不失爲一招,只是目下幾乎所有的宗親都隨着康熙出征去了,府裡沒有做主的人,難道要厚着麪皮去尋女眷討錢不成?這可真有些費思量了。

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106章 嫌隙(一)第223章 渾水(四)第382章 問鼎(六)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212章 驚變(八)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301章 意動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224章 渾水(五)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24章 兄弟(二)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44章 麻煩(四)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366章 風雲漸起(十二)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113章 家宴(一)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250章 議儲(三)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6 反思第110章 嫌隙(五)第251章 議儲(四)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78章 出征(一)第24章 兄弟(二)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109章 嫌隙(四)第32章 八阿哥(四)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24章 兄弟(二)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157章 洗三(二)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172章 南巡(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21章 圍獵(五)第325章 萬壽(二)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74章 從軍(五)4 修行第161章 河務(四)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256章 議儲(八)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255章 議儲(七)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8 裕親王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252章 議儲(五)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382章 問鼎(六)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78章 出征(一)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72章 從軍(三)10 喜訊二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111章 嫌隙(六)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220章 混水(一)
第344章 父子兄弟(十四)第163章 國事家事(一)第106章 嫌隙(一)第223章 渾水(四)第382章 問鼎(六)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49章 初識愁滋味(三)第122章 波瀾橫生(五)第64章 何去何從(五)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212章 驚變(八)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301章 意動第240章 渾水(二十一)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224章 渾水(五)第192章 風雨欲來(五)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24章 兄弟(二)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44章 麻煩(四)第166章 國事家事(四)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372章 風雲漸起(十八)第366章 風雲漸起(十二)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285章 督撫之爭(十一)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55章 初識愁滋味(九)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113章 家宴(一)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250章 議儲(三)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6 反思第110章 嫌隙(五)第251章 議儲(四)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78章 出征(一)第24章 兄弟(二)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109章 嫌隙(四)第32章 八阿哥(四)第297章 多事之秋(九)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119章 波瀾橫生(二)第141章 二徵葛爾丹(八)第138章 二徵葛爾丹(五)第127章 暗潮洶涌(四)第24章 兄弟(二)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124章 暗潮洶涌(一)第157章 洗三(二)第69章 何去何從(十)第172章 南巡(三)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318章 一波又起(四)第21章 圍獵(五)第325章 萬壽(二)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第74章 從軍(五)4 修行第161章 河務(四)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256章 議儲(八)第185章 科舉弊案(七)第255章 議儲(七)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282章 督撫之爭(八)第165章 國事家事(三)第390章 問鼎(十四)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8 裕親王第352章 父子兄弟(二十二)第62章 何去何從(三)第252章 議儲(五)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382章 問鼎(六)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78章 出征(一)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72章 從軍(三)10 喜訊二第94章 又生風波(二)第111章 嫌隙(六)第239章 渾水(二十)第220章 混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