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二徵葛爾丹(七)

君臣之間說了會兒話,見天色已晚,便引領着車隊一路向御營行去。卻不想衆人走了還不到一刻,幾輛糧車的車輪便陷在了路間的沙坑之中,即便健騾拼命的拖拽,卻只在原地移動了幾分而已。于成龍當下急上心頭,甚至顧不上向康熙告罪,即刻下馬過去查看,見車輪深陷溼沙之中,便與押運的官兵一道,雙手用力地推着車轅。兩推之下,車輪稍稍有些鬆動,正待使力的當間,于成龍突然覺得肩頭一輕,身邊赫然多出了一人,側目一看,竟是皇四子胤禛!于成龍頓時甚爲惶恐,正欲出言勸止,胤禛手不離車轅,轉頭對衆人道:“我喊一二三,諸位與我一同用力!”衆人於是都漲紅了臉,于成龍也憋足了勁,在胤禛的三聲號令之下,一舉將車推出了沙坑。

待于成龍擡起頭,纔看到在另一輛車旁,康熙正在輕輕拭擦着手掌上的泥水,當下怔住了,半晌,囁嚅道:“皇上,您……。”

康熙展顏一笑,道:“你能做的,朕難道不能?”說罷,走到于成龍身邊,遞上自己剛剛用過的帕子,口氣之中滿是關愛,又道:“你都快成泥人,再不拾掇一下,仔細旁人蔘你君前失儀。”于成龍接過帕子,遲疑着,眼中幾欲落下淚來。

正在這時,就聽胤禛一聲怒喝:“你混蛋!”康熙面色一變,轉身看去,見胤禛站在一名侍衛面前,橫眉怒目,而那侍衛卻是一臉不服氣的神色。

康熙不明就裡,心中微恙,冷笑一聲,道:“倒是有趣的緊。振甲啊,看來朕這裡還有一場家務官司。”稍稍頓了一下,康熙提高音量,道:“怎麼,你們兩個還要朕請你們過來不成?”

正在僵持之中的胤禛聽到出康熙語氣之中的不善,撇下那名侍衛,急步走了過來,對着康熙一躬身道:“皇阿瑪,兒臣參一等侍衛薩爾圖妄語不敬之罪!”

康熙疑惑地看了看胤禛,這時又見薩爾圖急奔而來,跪地大聲道:“奴才不服!”康熙沒有理會叫着撞天屈的薩爾圖,看向胤禛,不動聲色地問道:“你說得明白些。他如何妄語,怎麼不敬?”胤禛雙眼之中盡是怒火,極力壓抑着自己的怒氣,道:“薩爾圖適才不幫着推車不說,兒臣還聽到這奴才低聲辱罵,全無半星人臣之道。”“哦?你可聽清他罵什麼?”康熙雖是詢問語氣,卻人人都可聽出那份肅殺的冷意。胤禛猶豫了一下,還是道:“兒臣恥於說出那些不堪之辭,免得污了皇阿瑪聖聽。”于成龍聽到此處,已知大略情形。薩爾圖是鑲黃旗覺羅宗室,紅帶子,身份貴重,算起來是康熙不出五服的堂兄弟。此人擔着一等侍衛銜,卻從沒外放過,只是在內務府上駟院掛個名領着供奉而已。似這等從來都是在京城裡面享福享慣的貴胄子弟,怎堪吃得起西征漠北這種苦,抱怨幾聲只怕太尋常了。

康熙自然也明白了事情究竟,側目撇向薩爾圖,道:“四阿哥這麼說,可冤了你?”

薩爾圖自幼出入禁苑,與康熙稔熟,此時竟一點不怵,梗着脖子道:“奴才沒叫冤,奴才只是不服,也有話要說!”

康熙逼視着薩爾圖,見此人目光毫不畏懼迎了上來,便輕笑一聲,道:“還算有膽子,沒有裝熊不認賬。也罷,朕從無不教而誅之舉,朕就讓你說!”

薩爾圖就地叩了個頭,道:“主子,這一路上,風裡雨裡的,奴才沙子都吃了好些天了。一天就一頓飯,不過是幾塊乾肉幾個烙餅的嚼裹,水都吃不上幾口。這苦,奴才也受着呢。但奴才以爲,奴才的職司就是護衛主子,監管上駟院牧馬事,其它的,自該是旁人的差使,奴才管不着。不就推車這點芝麻小事,四阿哥至於就朝奴才撒氣?”

這番話一說,頓時讓康熙面上失了笑意,道:“方纔四阿哥說你混蛋,朕還有些不以爲然。此刻朕聽了你的說辭,倒真讓朕開了眼界。世間居然有你這等無君無父的畜牲!”康熙一面說,一面不停踱着步。于成龍瞭解康熙的性子,一旦這位萬歲爺真的發了脾氣,便是腳步不停,嘴上刻薄。

薩爾圖不知是不是吃了豬油蒙了心,居然還不謝罪,執拗道:“奴才愚鈍,不敢領這個罪!”

康熙口氣愈加陰冷,道:“你頂的好。你身份貴重,跟在朕身邊做侍衛已經屈了你,怎麼還能勞動你大駕推糧車?像你這等大爺,朕用不起,你這就回京去宗人府等着聽候處置!”言罷,再也不看薩爾圖,丟下一羣人,上馬揮鞭疾行。

胤禛神情複雜地注視着薩爾圖,皺了皺眉,道:“我若是你,此刻便去上摺子請罪是正題。”然後招呼着剩下的侍衛們,匆匆追着康熙的背影而去。

于成龍也輕輕嘆了口氣,帶着糧隊繼續往御營方向前行。夕陽之下,還跪在當地的薩爾圖留下了一個長長的側影。

第二日,胤禛聽說,薩爾圖自剄而亡。而得悉之後的康熙則傳令三軍,雲:“畏難不前者如薩爾圖者,雖死而不能恕其罪。薩爾圖隨身及在京所有家產、馬匹、駱駝等皆分配於此戰功高之將士。其屍首於營中示衆十日,以儆效尤。”

在前營將士艱難行軍的同時,在京監國的太子卻正沉溺於牀第之歡而不亦樂乎。康熙數月之前爲胤礽冊封了太子妃石氏,只是石氏爲人恬靜,只是大婚初ye淺嘗人倫之後便一直勸胤礽要以國事修身爲要。但胤礽既已體味溫柔鄉之妙,怎肯就此罷休,便藉着監國之便,三天兩頭地讓雅各布從宮外選些民間的女子入宮伺候,甚至,胤礽還頗有些龍陽之癖,還曾經要了幾名面容姣好的少年進宮。太子做的這些腌臢事,自以爲無人知曉,卻並瞞不過上書房中授命輔政的馬齊。馬齊兼着內大臣,宮闈護衛本就是應有職分,太子的一舉一動,早被一些侍衛,密報到了馬齊之處。在對太子行徑大搖其頭的同時,馬齊不免暗想:“難道這大清的江山,以後就要交給這麼一個行爲荒唐之人不成?對於太子的所作所爲,到底該不該稟告康熙知曉呢?”

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60章 河務(三)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12 郊迎二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325章 萬壽(二)第172章 南巡(三)第208章 驚變(四)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75章 從軍(六)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111章 嫌隙(六)第111章 嫌隙(六)第187章 懲戒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84章 出征(七)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159章 河務(二)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175章 南巡(六)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111章 嫌隙(六)第24章 兄弟(二)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18章 圍獵(二)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169章 封爵(二)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156章 洗三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208章 驚變(四)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31章 八阿哥(三)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57章 議儲(九)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229章 渾水(十)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73章 南巡(四)第379章 問鼎(三)第228章 渾水(九)第107章 嫌隙(二)第42章 麻煩(二)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27 傷逝一第157章 洗三(二)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326章 萬壽(三)第176章 南巡(七)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393章 完結篇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
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52章 初識愁滋味(六)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54章 初識愁滋味(八)第160章 河務(三)第59章 誰言寸草心(三)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12 郊迎二第263章 塵埃落定(六)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358章 風雲漸起(四)第325章 萬壽(二)第172章 南巡(三)第208章 驚變(四)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151章 冷暖自知(二)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191章 風雨欲來(四)第75章 從軍(六)第86章 首戰葛爾丹(二)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389章 問鼎(十三)第111章 嫌隙(六)第111章 嫌隙(六)第187章 懲戒第89章 首戰葛爾丹(五)第310章 一波未平(一)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84章 出征(七)第53章 初識愁滋味(七)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245章 渾水(二十六)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332章 父子兄弟(二)第200章 風雷涌動(七)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152章 冷暖自知(三)第364章 風雲漸起(十)第145章 二徵葛爾丹(十二)第159章 河務(二)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175章 南巡(六)第218章 驚變(十四)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42章 二徵葛爾丹(九)第111章 嫌隙(六)第24章 兄弟(二)第313章 一波未平(三)第18章 圍獵(二)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15章 驚變(十一)第275章 督撫之爭(一)第246章 渾水(二十七)第169章 封爵(二)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235章 渾水(十六)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180章 科舉弊案(二)第156章 洗三第147章 二徵葛爾丹(十四)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112章 歷史軌跡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208章 驚變(四)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242章 渾水(二十三)第129章 暗潮洶涌(六)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60章 何去何從(一)第345章 父子兄弟(十五)第31章 八阿哥(三)第259章 塵埃落定(二)第257章 議儲(九)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229章 渾水(十)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33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一)第173章 南巡(四)第379章 問鼎(三)第228章 渾水(九)第107章 嫌隙(二)第42章 麻煩(二)第90章 首戰葛爾丹(六)27 傷逝一第157章 洗三(二)第128章 暗潮洶涌(五)第326章 萬壽(三)第176章 南巡(七)第342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195章 風雷涌動(二)第393章 完結篇第309章 南山遺恨(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