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二徵葛爾丹(十五)

年羹堯此刻的心情異常複雜,臉色卻平靜地像是去赴朋友的飲宴。他端坐在馬上,任着馬兒一路小跑着,間或瞟一眼旁邊的兩名隨從侍衛。

他清晰地記得一個時辰前,自己去康熙的御帳陛辭之時,康熙竟然賞座,又迂尊降貴地親手將一件黃馬褂披在了他的肩上。康熙親切的注視讓年羹堯的心都幾乎跳出了胸腔之外。康熙像是囑咐自己的子侄一般,柔聲道:“四阿哥極看好你,朕關注你也有些時日了。你爲人踏實,又不避艱難。好好辦了這趟差,平安的回來。”這幾句話不吝於一壺醇酒,年羹堯的心思頓時變得滾燙。他馬上離座跪地道:“奴才必然幸不辱命。”離帳之時,腰板挺的筆直,臉上更添了幾分剛毅之色。年羹堯並沒有在康熙面前說得太多,他知道此時就算是口吐蓮花,未必真就得了賞識,莫如真的妥妥帖帖的將差事辦下來。他不禁暗想,弱冠之年便得了件連尋常督撫都難求得的黃馬褂,也許將來,自己超越自己的阿瑪的想頭不再只是做夢了。

又跑了一個時辰,估摸着離葛爾丹的營地不到兩三裡地了,年羹堯便住了馬,將冠帶緊了緊,此時,他不禁有些莞爾,此時自己不過纔是個鏤花銀頂子,怕是等一會葛爾丹會大吃一驚的。想到此刻,他又有些狐疑,怎麼到此時還不見葛爾丹的暗哨?難不成這位準噶爾梟雄真就如此託大?年羹堯微微搖了搖頭,葛爾丹這次只怕是死無葬身之地了。

三人默默地又約莫走了一里地,纔看到百餘丈外有隱隱綽綽的人影。年羹堯一時間背脊有些緊繃,小聲道:“兩位大人,前面便是敵營了。此去幹系重大,二位便要委屈一下。”

兩名侍衛雖然只是藍翎子,卻都是正六品。論品軼職分,自是遠遠高過還未授予官身的年羹堯。可是年羹堯現在說起來是欽差正使的身份,加上身上的黃馬褂,以及他與四阿哥之間的關係,讓兩名侍衛從始至終都對他恭恭敬敬。此刻侍衛富雲在馬上略一躬身,道:“年大人客氣,我們兩個唯大人之命是從便是。”年羹堯微微一笑,抱拳做答。三人同時催馬向前。

果然,只再走了一小會兒,前面便衝過來一隊人馬,看服色,正是葛爾丹的騎兵,足有二三十號人。到了近前,便將三人團團圍住。

聽到來人的呼喝,年羹堯不免皺了皺眉頭,他雖然略通蒙語,畢竟還只是半瓶子醋。相伴另一名侍衛巴音圖正是一名蒙古漢子,此刻自然而然地解了圍,揚聲用蒙語道:“我等乃天朝博格達汗欽差使臣,特來傳諭給你家汗王。快些頭前帶路!”來人之中似小頭目模樣的一人明顯愣了一下,他將馬匹向前帶了幾步,細細打量着面前三人之中居中的年羹堯。年羹堯脣上此時不過纔有細細的一層髭鬚,眼瞧着不過纔是一名剛剛退去些稚氣的青年,不由得放肆大笑。富雲及巴音圖都漲紅了臉,巴音圖更是手慢慢向腰間的刀柄摸去。年羹堯雖不做聲響,眼神中突然寒光一閃,生生讓那人的笑聲低了下去,年羹堯馬鞭向前一指,肅聲對着那名小頭目吩咐道:“頭前帶路!”語氣像極了是在吩咐自家奴才一般。

對方雖然聽出了這層含義,卻也敢怒不敢言,只是號令手下在行進途中把年羹堯三人牢牢圍在當間。

待到達葛爾丹營地,營前已經黑鴉鴉面對面站了兩隊準噶爾的兵士,看聲勢,足有一兩千人之多。不等年羹堯駐馬,這批兵士便一用力地撞擊彎刀,一面嘴裡不住大聲的呼喝。年羹堯冷冷一笑,心道:“就是些虛張聲勢罷了。不過,葛爾丹在不過短短一刻之間便能整肅大軍,倒也不愧是個梟雄。”本來年羹堯倒是準備下馬步行至葛爾丹大帳,此時卻變了主意,轉頭低聲吩咐了巴音圖幾句。巴音圖心領神會,待喊聲稍滯,便提足了中氣,高聲道:“上朝欽差使臣到,着厄魯特蒙古部親王葛爾丹速速前來迎旨!”一連喊了三次。此語一出,人羣之中便漸無聲息。其實,葛爾丹做了方纔這麼一齣戲,就是想給年羹堯一個下馬威,而年羹堯如此爲之也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葛爾丹曾經接受康熙的敕封,所以,巴音圖便不稱葛爾丹爲汗,只稱其爲親王。葛爾丹既然承着王爵,照規矩,就應當出迎聖旨。年羹堯就以此將了葛爾丹一軍。

果然,又過了一炷香的功夫,便見營內走出一行人來,爲首的一個四十歲上下,紫貂蒙古皮袍,雪貂的尖頂圍帽,身形幹練,眉目之間有着類似鷹隼一般的凌厲。他離着年羹堯還有四五十步時便住了步子,目光直直地逼視過來。年羹堯料定這便是正主兒葛爾丹,面上便帶了幾分笑意,乾脆的落鞍下馬,帶着兩名侍衛不急不緩地走到面前。立定之後,道:“皇帝口諭,親王跪接!”

葛爾丹望着在自己目光壓力之下仍然神色自若年羹堯,心中暗歎:好一個青年才俊,若是某以後奪了江山,不知能不能有這等的臣子輔佐於某。”口中卻不鹹不淡道:“漠北苦寒,某這幾日得了風溼,膝蓋彎不得,就站着聽罷。”

年羹堯卻只一笑,道:“如此也好。皇上口諭:‘葛爾丹身爲藩臣,不守信諾,擅開兵事,爲生民之不利。朕授天命而親討之,若爾等果悔前愆,能來歸命,朕不分異同,無不豢養,俾得其所。若猶迷而不從,朕之天兵便爲爾所設!’”宣罷,徑直看向葛爾丹。

葛爾丹聽罷,面上陰晴不定,嘿然不語,半響,才道:“你倒是膽大,居然敢在某面前說這等大話?”

年羹堯此時對着葛爾丹一揖,道:“王爺此話差矣。羹堯奉的是聖命傳旨,何來大話一說?”

被年羹堯如此駁斥,葛爾丹面上有些下不來,道:“你就不怕某現時就殺了你?”

年羹堯啞然失笑,道:“王爺自然是可以殺了我。不過,王爺您可得思量清楚,羹堯此來,可是來給王爺一條出路的。否則,王爺明日便得對抗二十萬天兵。”

“什麼?”這時的葛爾丹纔是真的大吃了一驚,連忙問道:“你說明日?”

年羹堯此時口氣雖然謙遜,腰板卻挺得筆直,道:“正是。皇上已親率二十萬大軍,就駐紮在六十里外,大軍朝發午至,戰與不戰,就等王爺的回話了。”

葛爾丹極力壓制心中的波瀾,悻悻道:“某何來擅開兵事之舉?博格達汗親征,太看得起某了吧。再者,某也有十餘萬軍,更有羅剎的鳥槍兵與某同行會獵。只怕博格達汗胃口再大,也一口吞不下某罷。”

年羹堯聞言哈哈大笑,直笑得葛爾丹面上變了顏色才稍止,道:“羅剎鳥槍兵何在?羅剎皇帝彼得早就上書皇上,再不與王爺一兵一卒,一槍一彈。王爺還真是會說笑。”

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212章 驚變(八)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23章 兄弟(一)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252章 議儲(五)第207章 驚變(三)第381章 問鼎(五)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328章 萬壽(五)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256章 議儲(八)第106章 嫌隙(一)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74章 從軍(五)第380章 問鼎(四)第17章 圍獵(一)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221章 渾水(二)5 諍臣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301章 意動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384章 問鼎(八)第256章 議儲(八)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3 南書房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07章 驚變(三)第178章 南巡(九)第70章 從軍(一)第211章 驚變(七)第218章 驚變(十四)15 家祭二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79章 出征(二)第210章 驚變(六)第70章 從軍(一)第223章 渾水(四)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158章 河務(一)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382章 問鼎(六)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107章 嫌隙(二)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157章 洗三(二)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83章 出征(六)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255章 議儲(七)第220章 混水(一)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74章 從軍(五)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169章 封爵(二)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229章 渾水(十)
第91章 首戰葛爾丹(七)第212章 驚變(八)第184章 科舉弊案(六)第268章 塵埃落定(十一)第348章 父子兄弟(十八)第23章 兄弟(一)第179章 科舉弊案(一)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252章 議儲(五)第207章 驚變(三)第381章 問鼎(五)第186章 又逢傷心事第328章 萬壽(五)第132章 管中窺豹(一)第67章 何去何從(八)第361章 風雲漸起(七)第256章 議儲(八)第106章 嫌隙(一)第232章 渾水(十三)第189章 風雨欲來(二)第272章 塵埃落定(十五)第58章 誰言寸草心(二)第197章 風雷涌動(四)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66章 何去何從(七)第193章 風雨欲來(六)第39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九)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74章 從軍(五)第380章 問鼎(四)第17章 圍獵(一)第335章 父子兄弟(五)第221章 渾水(二)5 諍臣第199章 風雷涌動(六)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48章 初識愁滋味(二)第219章 驚變(十五)第301章 意動第374章 風雲漸起(二十)第384章 問鼎(八)第256章 議儲(八)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320章 一波又起(六)第287章 督撫之爭(十三)3 南書房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207章 驚變(三)第178章 南巡(九)第70章 從軍(一)第211章 驚變(七)第218章 驚變(十四)15 家祭二第286章 督撫之爭(十二)第79章 出征(二)第210章 驚變(六)第70章 從軍(一)第223章 渾水(四)第241章 渾水(二十二)第158章 河務(一)第284章 督撫之爭(十)第36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六)第317章 一波又起(三)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382章 問鼎(六)第63章 何去何從(四)第306章 南山遺恨(五)第107章 嫌隙(二)第355章 風雲漸起(一)第323章 一波又起(九)第353章 父子兄弟(二十三)第144章 二徵葛爾丹(十一)第157章 洗三(二)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202章 風雷涌動(九)第231章 渾水(十二)第279章 督撫之爭(五)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83章 出征(六)第194章 風雷涌動(一)第255章 議儲(七)第220章 混水(一)第391章 問鼎(十五)第261章 塵埃落定(四)第183章 科舉弊案(五)第280章 督撫之爭(六)第269章 塵埃落定(十二)第299章 多事之秋(十一)第267章 塵埃落定(十)第74章 從軍(五)第260章 塵埃落定(三)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四)第388章 問鼎(十二)第34章 吾家兒郎初長成(二)第169章 封爵(二)第243章 渾水(二十四)第229章 渾水(十)